致人猝死“重大元凶”被擒获 5"9!kZ(<
aRF}FE,u
华中科大科研成果发表顶尖学术杂志《细胞》 YeCS`IXm
}0~4Z
)?e3
本报讯(记者谌达军 通讯员胡艳华)冠心病等房颤疾病致人猝死的“重大元凶”,现已被科研人员发现、捕获,这种基因有一组怪异的编码——“NUP115”! Mu]1e5^]
zU,Qph
,<
它“故意谋杀的罪证”确凿。 i_6 Y6
xRM)f93@
z8\z`#g!
8%D 2G i
今日,研究人员将其公开发表在世界三大顶尖学术杂志之一的《细胞》上。
+Q+>{HK
m3i+b
发现这一致命基因的,是华中科大的张贤钦博士生和导师王擎教授。王擎是该校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为这一发现,他们在美国花费了3年时间。 %d#h<e|,.
Y<0R5rO
张贤钦说,房颤是重要的心脏病之一,我国有1300多万患者,危害极大。关于这种疾病的致病基因,全球已发现8种,但都不是房颤猝死的原因。“NUP115”是首个被发现的导致房颤猝死的基因。 SV0h'd(
b
6<h
==I
在对一个有五代成员的房颤病家族开展遗传分析后,张贤钦发现,一旦名为“NUP115”的基因发生某种突变,就会立即发生房颤和猝死,几率异常高。而在健康家庭成员身上,“NUP115”则为不突变的“常态版”。 !O}^ Y
&@h(6
据分析,人体内该基因处在靠上游的位置,拥有相当的“调控权”,能对其他多种基因和蛋白质的运作进行破坏。 W2F *+M
S)$iHBx{
张贤钦举例说,比如一种叫“HSP70”的基因,本是用来保护心脏免受紧张和其他环境干扰的。但“NUP115”一发突变,就会毁坏心脏的这道保护屏障。“NUP115”就是这样一一击破其他基因,最终导致猝死。 &3_.k
*kE<7
在疾病家族分析中,他们发现,有5人在两岁就发生房颤猝死。这说明“NUP115”基因还与早发性心源性猝死有相当关联。 tlJ@@v&=
i~0x/wSl_
至于还有多少下游的“好”基因会被它破坏,张贤钦说,还需要用几年时间研究,一旦这些都清楚了,就能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研发有效的基因诊断试剂盒及药物。现在只是摸清了这种致病基因的“基本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