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考试经管专业提纲
级别: VIP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6-05-23   
来源于 考博资料 分类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考试经管专业提纲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初试大纲
2014年度)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二〇一三年九月
eV@4VxaZ  
    
考试科目
      1002 英语 \65vfE~ O  
      
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  zZS>+O  
       
考试时间
      180分钟 6:e}v'q{  
      
考试总分
      100 *C[4 (Dm B  
        BT y]!%r'  
  一、总体要求 &ryl$!!3H  
  该英语考试大纲是针对电子科技大学各专业方向的博士生入学考试而制定的。其目的在于检验考生是否具有进入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要求考生具有使用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其具体要求:认知词汇量在6000单词以上,掌握4000个以上的积极词汇,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能熟练掌握正确的英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英汉互译和英语。 &<\4q  
  
二、内容
  
1.词汇与结构
  
1)测试考生是否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根据上下文对词和词组意义判断的能力。词和词组的测试范围以4、6级词汇量要求为基本依据。
  
2)测试考生在语篇层次上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掌握的程度。考生应具有借助于词汇、句法及上下文线索对语言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2.阅读理解
  
1)测试考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阅读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考生须完成1800-2000词的阅读量并就题目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2)测试考生对诸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语段特征的理解。考生须完成500-600词的阅读量(1篇短文),并根据短文内容,从文后所提供的7句话中选择能分别放进短文中5个空白处的5句话。
  
3.英译汉/汉译英
  
测试考生是否能从语篇的角度正确理解英语原句的意思,并能用准确、达意的汉语书面表达出来或将一段汉语短文翻译为英文。
  
4.英语写作
  
要求考生按照命题、所给提纲或背景图、表写出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目的是测试考生用英语表达思想或传递信息的能力及对英文写作基础知识的实际运用。
  
  
三、题型及分值比例
  选择题(40分) a>-}\GXTA  
  完型填空题(10分) FN{H\W1cf  
  汉英互译题(30分) }3 fLV  
  英语作文题(20分) #`fi2K&]j  
  
uD0(aqAZ  
c+)36/; X  
    
考试科目
      200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Kb@V3  
      
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 B;Q`vKY  
       
考试时间
      180分钟 u&?yPR  
      
考试总分
      100 wsdB; 6%$  
       一、总体要求 *o:B oP=S  
  认真研读原著,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入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性论述,深入理解这些经典论述的历史背景,科学把握经典著作及其论述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yH0yO*R Z  
  二、内容 +j)-L  \  
  1、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立场、观点与方法 !>a&`j2:W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怎样对待自己的著作,如何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与研究他们的著作; !.tL"U~4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 mlsvP%[f.  
  2、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及其历史必然性 di)noQXkB-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w";*">:0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表述,关于其创立历史必然性及其意义的相关论述); 5 ~ *'>y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与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系统阐述 ?-(w][MT\  
  1)《共产党宣言》、《致约魏德迈(1852年3月5日)》; nkr,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典论述; b3y,4ke"  
  3)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的相关论述); Kc-A-P &Ry  
  4、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探索 //'xR8Z  
  1)《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资本论》第一卷(节选); K\Y6 cj  
  2)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Kb)>gzT  
  5、科学理论的拓展 fd,}YAiX  
  1)《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eaK_+7  
  2)《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节选); ShsP]$Yp  
  3)《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 t<EX#_i,  
  4)《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思想的发展); =w;xaxjL  
  6、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c-3YSrY  
  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节选)、《 [w#x5Xsn  
  2)国家与革命》(节选)、《论粮食税》; Is*0?9qU  
  3)列宁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论述。 E%J7jA4  
     7、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关于哲学品质、哲学与科学技术及哲学与人民群众关系、认识论等的论述;(结合相关原著: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反杜林论、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等) :'^dy%&UB  
      1)从马克思等著作的名称看其理论的基本品质; t6,M  
  2)哲学思维方式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JF_;~C  
  3)哲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Z^c #R  
  4)真理与认识。 gp|7{}Q{  
  三、题型及分值比例 {]/Jk07  
  简答题:40% +D{*L0$D"  
  论述题:60% Spr:K,  
  
x x`8>2T#e  
OD@@O9  
7+Jma!o  
    
考试科目
      2004线性代数和概率论 nL N6@  
      
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 krnk%ug  
       
考试时间
      180分钟 0.+Z;j  
      
考试总分
      100 {]_{BcK+  
       一、总体要求 ^>R|R1&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有关基本理论,并且能灵活运用,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概率论部分要求分析研究随机现象及其统计规律性的应用能力。
   BQfAen]  
  二、内容 E,yzy[gl  
  线性代数部分: Z?!:=x>7m  
  1. 矩阵及初等变换 $E@.G1T [  
  1) 矩阵及其运算; fOjt` ~ToI  
  2) 高斯消元法,; dgqJ=+z 0y  
  3) 矩阵的初等变换, 初等矩阵; 'hHX"\|RA  
  4) 逆矩阵、分块矩阵。 MKh L^c-  
   ]B.,7  
  2. 行列式 eRqexqO!  
  1) n阶行列式; SIBIh-L  
  2) Laplace定理; AiHDoV+-  
  3) 伴随矩阵、Cramer法则; 0~L 8yMM  
  4) 矩阵的秩。 H=SMDj)s+  
   Pv$"DEXA2  
  3. n维向量空间 Gqz)='  
  1) n维向量空间的概念, Rn的子空间,线性相关、线性无关、向量组的秩与最大无关组, Rn的基, 维数和坐标; 7n]%` Yb  
  2) 齐次线性方程组,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结构与计算。 p%_ :(  
   eT Hh  
  4.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zg Ti Az  
    @n'ss!h  
  1)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RIx6& 7$  
  2) 相似矩阵, 矩阵的相似对角化; )f&]H}  
  3) 向量的内积, 正交性,  Schmidt正交化方法; H5t`E^E  
  4) 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化。 n:] 1^wX#  
   xM,(|p(  
  5. 二次型 <Wq{ V;$  
  1) 实二次型; k;X1x65uP  
  2) 正交变换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6pH *b $  
  3) 正定二次型, 正定矩阵及其判别方法; P$(}}@  
   >:|q J$J.  
  概率论部分: z5w|+9U  
  1. 随机试验与随机事件 TnAX;+u  
  1) 理解随机试验概念及实际意义; H.K`#W&  
  2) 理解随机事件的直观意义; LRs; >O  
  3) 掌握事件之间的关系及其基本运算。 #C}(7{Vt  
  2.  概率概念及计算 T6#GlO)8)  
  1) 掌握几种概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统计概率、古典、和几何概率; M lwQ_5O  
  2) 掌握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及其性质, 理解概率的直观意义; NDG Bv b  
   _"`h~jB  
  3.  条件概率 . %7A7a  
  1) 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及实际意义; +06j+I  
  2)会应用基于条件概率的三个重要公式;概率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Wno5B/V  
   #1R %7*$i  
  4.  事件的独立性与独立概型实验 `$-  Ib^  
  1) 理解随机事件的独立性概念及工程意义; ![%,pip2/&  
  2) 能分析描述独立概型实验; M+:wa@K l  
   U7?ez  
  5.  随机变量及分布函数 ~G:7*:[b  
  1)随机变量的概念,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dTXT  
   q#Vf2U55m  
  6.  离散型随机变量 _TF>c:m3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分布律的概念及性质. 5;Xrf=  
  2)掌握重要离散型分布: 二项分布、泊松分布, 会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 UtN>6$u  
   XT"c7]X  
  7.  连续型随机变量 UepBXt3)  
  1)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的定义和性质; p6'8l~W+  
  2) 掌握重要离散型经典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及正态分布的,能确定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 I "4B1g  
   d9"4m>ymS  
  8.   多维随机变量 4aC#Cv:0  
   {,=,0NQ Kn  
  1)多维随机变量的概念; r8rR_ M{P  
  2)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函数、联合概率密度、联合分布律的概念,并会利用相关的性质进行计算;会求二维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 .&y1gh!=  
   _rd{cvdR  
  9、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f_Z.6WMY  
  1)随机变量的独立性概念及几种独立性的判定条件,并会利用相关的性质进行计算。 {QID@  
   "L]_NS T  
  10.  条件分布 kns]P<g  
  1)理解条件分布的概念; / Ny&;Y  
  2)掌握条件分布律,条件分布函数和条件概率密度的计算方法。 \~PFD%]:3  
   . +>}},  
  11.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V&Y@j  
  1)会计算一个或两个随机变量的一个函数的分布(分布函数、分布律或概率密度). OjZ@_V:  
   Xc!w y9m  
  12.  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方差 Tx*m p+q  
  1)理解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的数学概念及工程意义, D6w0Y:A{.  
  2)数学期望和方差的性质和有关计算; 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公式及计算。 U,'n}]=4A3  
   2xX7dl(cC  
  13.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q`P:PRgM  
  1)理解矩、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数学概念、性质及有关运算, v,;?+Ck  
  2)理解相关系数的工程意义。 . fIodk  
   *q RQN+%  
   _D~a4tgS  
  14. 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 V;"'!dVX  
  1)理解随机变量序列依概率收敛的概念,; 7u zN/LAF  
  2)掌握切比雪夫不等式与切比雪夫大数定律、独立同分布大数定律和贝努里大数定律。 T1E{NgK  
  3)理解随机变量序列依分布收敛的概念; * XJSa  
  4)掌握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和棣莫孚—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 AF @C9 s  
   ?Rdi"{.wI  
  三、题型及分值比例 .qZ<ROZ  
  线性代数50分 `JR dOe  
  计算题(25分) 9g7T~|P  
  证明题(25分) du !.j  
  (但题型分值比例不完全受各50%的限制); 5J,vH  
  概率论50分 &\LbajP:+  
  简答(20分) ~L2Fo~fw  
  计算题:(30分) {?8rvAj Y  
  
s[hD9$VB>  
                              
u>BR WN  
    
考试科目
      2010 矩阵分析 kW"N~Xw)  
      
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 FX{Sb"  
       
考试时间
      180分钟 8 =d9*lm  
      
考试总分
      100 fIu/*PFPVY  
       一、总体要求 EB \\ F  
  对矩阵理论基本概念把握准确,掌握矩阵理论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O?@AnkOhn  
  二、内容 e. [h  
  1.   线性代数基础 JH 8^ZP:d'  
  1) 线性空间与子空间,空间分解与维数定理; o!Y 7y1$  
  2) 商空间、线性流形与凸闭包的概念; % 74}H8q_z  
  3)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与性质; Yv>% 5`  
  4) 欧氏空间上的度量、掌握酉空间的分解与投影。 d;`JDT  
  2.   向量与矩阵的范数 Hg]r5Fe/c  
  1) 向量与矩阵的范数的概念与性质; 4XRVluD%W.  
  2) 算子的范数、酉不变范数的概念与性质; ~MOIrF  
  3) 向量与矩阵范数的应用。 ?Pa5skqR  
  3.   矩阵分解 &Mol8=V)  
  1) 矩阵的三角分解; >y5~:L  
  2) 矩掌握矩阵的谱分解; s q_ f[!  
  3) 矩阵的最大秩分解; Au9Rr3n  
  4) 矩阵的奇异值分解。 Zf ;U=]R  
  4.  特征值的估计与摄动 6:H@= fEv  
  1) 特征值界的估计; 6]M(ElV1H  
  2)  Gerschgorin圆盘定理; KrB"2e+J  
  3) 谱半径的概念及圆盘定理的推广; ^]K_k7`I  
  4)  Hermite矩阵的变分特征; n*uT  
  5) 特征值扰动定理。  eGjEO&$  
  5.   矩阵分析 Y-v6xUc{F  
  1矩阵序列与矩阵级数的概念及性质; 0`:0m/fsU  
  2)矩阵函数的定义与计算; `$05+UU  
  3)矩阵的微分和积分定义与计算; NS Z9M%7  
  6.   矩阵的广义逆 XsEDI?p2  
  1) 矩阵的单边逆的概念及矩阵的单边逆的计算; `ml  
  2) 广义逆矩阵A-的概念及广义逆矩阵A-的计算; )m|)cLT&  
  3) 自反广义逆的概念及自反广义逆的计算; `f S$@{YI_  
  4) M-P广义逆的概念及M-P广义逆的计算。 x cty  
  三、题型及分值比例 0l;TZf=H  
  证明题(60分) JD9)Qelw^$  
  计算题(40分) "\3C)Nz?  
  
8MU+i%hd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2+6=? 正确答案: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