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校有73个博士点招生,拟招收博士研究生330名左右(所公布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确切招生规模数以教育部下达的为准)。
yps7MM-r u#\=g: 一、培养目标
c*1t<OAS~ /.aZXC$]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学科和专门的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z\oq b)a |UZ#2 二、学习年限
J1 a/U@" SM@l4GH 学制三年,在职博士生相应延长一年(学制四年)。
tUGnD<P gJ+MoAM" 三、报考条件
Fm`hFBKW WT;=K0W6&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勤奋学习,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
KCe =$ zM|d9TS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毕业硕士生(最迟在入学前能取得硕士学位者);
}wC
pr.@ gkI(B2,/ 已获得学士学位(但未获得硕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录取为博士生当年的9 月1日)的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视为同等学力的考生;
1wW8D>f]K %Fa/82:- " (1)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北图核心学术期刊(最新版)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以上学术论文(3000字以上)
]sd|u[:k {<\nl#}5S (2)获得过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前五名)。
>e/; \'q-Xr'}M 3、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五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可适当放宽;
W% YJ.%I AZ(["kh[ 4、有两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书面推荐;
2L[/.| |n \HxU3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al F*L 9jDV]!N4 四、报名手续
"6['!rq0 p
Z/x,b#.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报名一律采用网报,届时请访问苏州大学主页http:
www.suda.edu.cn查看有关报名的详细说明,同时交纳报名考试费240元,外地考生请通过邮局汇款到我办,并在汇款单上注明网上报名编号。
54_CewL1P] fZ`b~ZBwIj 五、网上报名时间、考试日期、地点
[uT&sZxmg $ z1u>{ 网上报名时间:2008年12月1日——30日
N$aLCX 94=Wy
- 考试时间:2009年3月14日——3月15日。 (复试安排在初试后的两天内进行)
t4GG@` T\:Vu{| 考试地点:苏州大学,以准考证上具体通知为准。
6H+gF
XIv \zR@FOl`q 六、考试科目(详见专业目录)及考试方式
S;kI\; 1#qyD3K 博士生入学考试包括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
!X$e;V"HX iBVV5
f 初试的笔试科目为:
\rn:/ z4!TK ps 1、外国语(听力、基础外语);
&W `." 12U1DEd>- 2、业务课二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同等学力者需另外加试二门硕士生主干课)
a x4V( 5%,J@&5G s 3、政治理论课(同等学力的考生文科考马列原著选读、理科考自然辩证法,已获得硕士学位者或应届硕士毕业生该课程合格者可免考)。
L9M0vkgri ^# B`GV 复试内容:
%JeT,{ 8ia
P(*J 1、所有考生都要进行一次综合性复试,复试的方式方法、程序及要求由我校各院系自行确定,复试形式可笔试、口试或者其它必要的测验。复试主要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考生具体情况,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并进行外国语的听力和口语测试。对同等学力考生应加强复试,复试阶段还须加试(笔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U?/u93~
@W[`^jfQ 2、考生在资格审查时须向研究生部招生办提供相关的评价材料:(1)硕士生课程学习成绩单;(2)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专著)、科研成果证明书、学习(工作)中获奖证书(3)两名副教授以上专家的推荐信、(4)自我评价;(5)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应届毕业生须提供硕士学位论文详细摘要)等材料,这些材料也将作为录取与否的重要依据。
w[}5qAI5*f u&z5)iU 3、入学考试前,考生必须携带身份证、硕士学位、学历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同等学力者带学士学位、学历证书)原件、复印件到我办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报名条件者发放准考证。
]&w8"q Yj)H!Cp.xD 七、录取
`n7*6l<k~4 LfOXgn\ 根据德、智、体全面衡量,入学考试成绩和科学研究成果综合评定,择优录取。
o9&1Ct MKzIY:ug 八、毕业生就业
5V5Nx(31i FC[8kq>Hk 原则上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办法。
,j\1UAa @'>h P 九、被确定为计划内定向、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博士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前须签定定向、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合同,否则不发放录取通知书。
[hC-} 9 Qau\6p>^ 十、录取为计划内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的博士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前须将档案寄到我校,否则不发放录取通知书。
Hj\>&vMf 7.U
CX" 十一、报考定向和委培的考生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调档、复试、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负责任。考生提供的所有报考材料均应属实、准确,如有弄虚作假,将取消考试、入学资格和学籍。
;%wQnhg KYBoGCS > 十二、有关信息发布:初试成绩、复试通知、拟录取名单、调档函等材料不再通过邮局寄发,请考生及时查看我校网站并自行打印相关材料。
0}v_u
sP Cn+'!?!d, #fdQ\)#q> L-SWs8 T7+_/
Qh >wx
1M1 单位代码:10285
<E/"v 93I.Wp_{ 邮政编码:215006
X'[93
C|K !<'0
GOl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q8 jI
y@ =XAFW 联 系 人:章晓莉
lO)-QE+ .zDm{_' 地 址:江苏省苏州市十梓街一号
&.D#OnRh9 aG&ay3[& 电 话:0512-65112816
N5m+r.<; gxa@da 传 真:0512-6511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