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北师大中国古代文论笔记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5   

北师大中国古代文论笔记

北师文学专业考研笔记——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李壮鹰)(目录) $.Q$`/dF  
RxMH!^  
绪 论 &qS[%K )  
t%530EB3  
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意义。Ⅲ(7-9) [frq  'c  
5s{ABJ\@V  
试述如何从文化诗学的角度把握古代文论的意义与价值。Ⅳ(9-16) 5MzFUv0)  
2>*%q%81  
试述中国古代文论三大话语体系的成因、特征及其对现代文论的影响。Ⅳ(20-28)(谈谈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三大系统。Ⅳ07) eHDef  
e)E$}4  
! ZU2{  
'W a,OFd\8  
第一章 先秦时代的文学观念 xG;-bJu  
Kt0(gQOr0  
第一节 概述 <9> vO,n  
5s?Hxn  
先秦时期值得关注的文论观点主要有哪些?Ⅲ(35) GElvz'S~  
HK+/:'P u  
简述中国古代“诗言志”说的主要内涵。Ⅲ(张)(7-9)(朱自清先生认为,“诗言志”的主张是中国古代诗论“开山的纲领”。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Ⅲ98)(“诗言志”说出自哪部典籍,请阐释它的理论内涵。Ⅲ03) L ],f3<  
:rP#I#,7w  
Ngg?@pG0y  
`yF`x8  
第二节 孔子的文论 } G<rt  
简述孔子“兴、观、群、怨”说产生的原因。Ⅲ(46-47) 3Tq\BZ  
e6_ZjrQf  
简述孔子“兴、观、群、怨”说的主要内涵。Ⅲ(张)(15-16)(请阐释孔子“兴观群怨”说。Ⅲ03) ZtHm\VTS  
?uMQP NYs  
-7!&@wuQ  
rWh6RYd<T  
第三节 孟子的文论 `mT$s,:h  
H:H6b  
试述孟子的主要文论观点。Ⅲ(52-56) u{z``]  
K gN)JD>  
LK"  bC  
^t7x84jhL  
第四节 荀子的文论 (Z5##dS3  
1 y}2+Kk  
荀子之学对思孟之学的反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Ⅲ(59-60) lcV<MDS  
&uUo3qXQ5l  
简述荀子诗学观念的主要特点。Ⅲ(62-64) ~XeFOM q  
)bx_;9Y{  
 '8j$';&`  
1{_A:<VBl  
第五节 先秦道家思想的诗性特征 !se0F.K  
/WPv\L  
简述庄子“言不尽意”论的内涵及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Ⅲ(74-75) 22(*J<  
l<(Y_PE:  
9x+<I k  
$>U # W:  
Y,8KPg@W  
第二章 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2zL.:~  
Ch )dLPz@  
第一节 概述 AGA`fRVx  
ydv3owN  
简述汉代经学神圣化对文论的影响。Ⅲ(81-82) Pag63njg?  
')S; [=v  
试述两汉文论发展概况。Ⅳ(82-88) =rPrPb  
H(0q6~|  
/\mKY%kyh  
-G &_^"=R  
第二节 《乐记》与《毛诗序》 K7I&sS^x  
#n\C |  
简述《乐记》的主要理论贡献。Ⅲ(88-91) wxLXh6|6%_  
vtJV"h?e"3  
《毛诗序》的诗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Ⅳ(92-95)(《毛诗序》的基本文学观点。Ⅳ04) M^rM-{?<  
i54md$Q^  
z41_oG7   
M4Z@O3OI E  
第三节 司马迁、班固的文学思想 #iSFf   
F)$K  
司马迁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Ⅲ(95-97) 5TBI<K  
ydWtvFuS  
班固在文学批评方面有哪些贡献?Ⅲ(97-98) /7$mxtB5%L  
E(<LvMiCa  
,$r2gr!_G  
B'>*[!A  
第四节 扬雄的文学思想 A,~Hlw  
IN^9uL]B  
扬雄文学思想的核心是什么?Ⅲ(99-101) KGZ?b2N?Va  
MBk"KF  
}wt%1v-10U  
Q882B1H  
第五节 汉人对屈原的评价问题 SA6hbcYk  
@%i>XAe#0  
试述汉代文人对屈原的不同评价及其原因。Ⅳ(103-106) 5!fSW2N  
67<CbQZoN3  
第六节 王充的文学思想 CKARg8o  
!awh*Xj6  
王充的文论观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Ⅲ(106-110) 3 %(Y$8U  
{K aN,td9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ui.'^F<  
hd^x}iK"  
第一节 概述 I"!'AI-  
|i)lh_iN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论取得哪些重大成果?请择要述之。Ⅳ(117-126) R lg#z4m  
&zN@5m$k;  
Jirct,k  
)bW5yG!  
$v&C@l \  
R`He^  
Zd<[=%d  
)Xno|$b5Eo  
第二节 曹丕的《典论"论文》 }'`xu9<  
e{t=>vry  
曹丕的《典论"论文》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Ⅳ(127-132) `` -k{C#F  
aYj%w  
<|JU(B  
i`~~+6`J  
Ygx,t|?7  
('BLU.7IX  
R92R}=G!  
YKq0f=Ij  
第三节 陆机的《文赋》 Vi,Y@+4  
hZ o5p&b  
陆机的《文赋》中包含了哪些重要的文论观点?Ⅳ(133-139) PSEWL6=]N  
^N{X "  
_0*=u$~R  
X$PS(_M  
陆机的《文赋》在哪些方面体现了魏晋之际审美风气的转变?Ⅲ(140-142) E]?2!)mgce  
-rRz@Cr  
g!\QIv1D  
6<+8}`@B>G  
第四节 刘勰及其《文心雕龙》 cY^Y!.,  
G*=H;Upi  
刘勰《文心雕龙》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试述之。Ⅳ(145-157) lvG3<ls0K$  
hOV_Oqe4?  
第五节 钟嵘的《诗品》 vevx|<9,  
R,XD6'Q  
简述钟嵘的“吟咏情性”论与传统诗论的联系与区别。Ⅲ(158-160) )y5iH){ !  
&4[<F"W>47  
EyzY2>"^  
~LSy7$rz  
简述钟嵘“滋味”说的主要内涵。Ⅲ(160-162) @i\7k(9:A  
w:n(pLc<  
;%M2x5  
P: jDB{  
钟嵘的《诗品》是如何评价历代诗人诗歌的?Ⅲ(163-166) 5X#i65_-  
u87=q^$  
}7otuO(pRo  
l A 0-?k  
nqBG]y aI  
ZE{aS4c  
第四章 隋唐五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8|fLe\"  
*1%e%G  
第一节 概述 EolE?g@l8  
A&x ab  
试述儒、释、道三教并行对唐代文学和文论的影响。Ⅲ(172-175) +qE,<c}}  
"v*oga%  
6tDg3`w>  
oFX"F0rx  
第二节 皎然《诗式》的诗学理论 ly9x1`?$  
Krt$=:m|1  
简述皎然《诗式》的诗学理论内容。Ⅲ(179-186) \HBVNBY  
ay!6 T`U`  
jAD+: @  
BYhmJC|  
第三节 韩愈的文学思想与“解构”倾向 ~xsb5M5  
!y[}|  
简述韩愈的儒学思想和文道合一的理论。Ⅲ(188-191) B<vvsp\X  
Vu_7uSp,)  
&"@HWF  
Qivf|H619  
简述韩愈“不平则鸣”理论的主要内涵。Ⅲ(195-198) vWPM:1A  
LS R_x$G+t  
第四节 白居易批判现实的诗歌理论 duZ|mT8Q==  
,)B~cic'u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对前人的发展和超越?Ⅳ(199-208) F:[Nw#gj/  
>x|A7iWn{,  
第五节 司空图的诗学思想 -52 @%uB  
W07-JHV%  
简述司空图诗论的主要观点。Ⅲ(210-218) 'PmHBQvt&  
6Y92&  
第五章 宋金元时代的文学思想 {Oc?C:aI=  
0{U]STj  
第一节 概述 t ?Njw7  
HlOAo:8'  
第二节 苏轼的创作理论 MI k #60Ab  
@SF" )j|  
试述苏轼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Ⅳ(230-240) \pBYWf  
+Zty}fe  
第三节 黄庭坚的诗学理论 P@! Q1pr  
;ZE<6;#3IP  
试述黄庭坚诗学理论的主要内容。Ⅳ(241-248) ino7!T`  
z</XnN  
第四节 理学家的文学观 {$u@6& B  
m\}\RnZu  
宋代理学家的文道观与唐宋古文家的文道观有何区别?Ⅲ(251-253) E``!-W  
RJ`/qXL  
“以物观物”说Ⅱ(254-255) Js^r]=\F'  
9^C!,A{u4  
“涵泳”说Ⅱ(256-258) (`uC"MLk  
n_!]B_Vd$  
第五节 严羽的《沧浪诗话》 _6QLnr&@j  
Fm[?@Z&wP  
简述严羽“妙悟”说的主要内涵。Ⅲ(259-262) DY+8m8!4H  
:'^dy%&UB  
MIua\:xT  
|]]pHC_/W  
简述严羽“兴趣”说的主要内涵。Ⅲ(262-265)(宋人严羽的兴趣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Ⅲ96) 6&xW9' 6b:  
V"Y Fu^L  
第六节 王若虚与元好问 [#3Cg%V  
:BZx ) HxQ  
简述王若虚文学观的主要内容。Ⅲ(268-271) J?,!1V=  
:xUl+(+  
Lh9>8@ jf  
c_8mQ  
简述元好问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Ⅲ(271-276) X-2S*L'  
ZZ.0'   
第六章 明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J/P@m_Yx  
;(iUY/ h[h  
第一节 概述 F# 37Qv  
Z=/L6Zb  
%RD7=Z-z  
4`5Qt=}  
第二节 李贽与汤显祖的文学思想 HEfA c  
z&yb_A:>  
简述李贽“童心”说的主要内涵。Ⅲ(282-286) u{lDof>  
$q@RHcj  
简述汤显祖“至情”说的主要内涵。Ⅲ(287-290) 17[t_T&Ak9  
h'q0eqYeu)  
!m O] zn  
`::(jW.KO  
第三节 公安派与竟陵派 g #<?OFl  
Cq;K,B9  
试述公安派文论的主要内容。Ⅳ(291-297) rpP+20v  
^VYZ %  
简述竟陵派的文学主张。Ⅲ(298-299) H=SMDj)s+  
)*<d1$aM  
-bb7Y  
:bF2b..XOu  
第四节 明代的戏曲理论批评 yD i d` ym  
K .L+; nQ  
明代的戏曲理论批评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试述之。Ⅳ(300-313) UU~;B  
cw-JGqLx  
V`&*%xgGR  
X!HSS/'  
第五节 明代的小说理论 Hw.@Le>  
]qG5 Ne _  
明代对于历史小说的批评有哪些不同的观点?Ⅲ(315-318) l8Iy 03H  
M@ZpgAfq  
容与堂本《水浒传》评点是如何评点《水浒传》的?Ⅲ(319-321) RpXGgw  
FrM~6A_  
FNRE_83  
>l*9DaZ  
 0 9'o  
bH]!~[  
第七章 清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IY_z0=  
_@?Jx/`;bk  
第一节 概述 ,colGth 54  
B{7/A[$%C  
hf5SpwxLiH  
| (9FV^_  
第二节 王夫之的诗论 jJ C( (1|  
&!fcLJd  
试述王夫之诗论的主要内容。Ⅳ(336-341) yp'>+cLa  
6u3(G j@  
|VF"Cjw?  
RxG./GY  
第三节 叶燮的《原诗》 }r<^]Q* &p  
iFchD\E*o  
试述叶燮《原诗》的主要诗学观点。Ⅳ(342-348) -{mq\GvGn  
OEi9 )I  
z3LPR:&Z  
bd;f@)X  
第四节 桐城派的文论 ?MB nnyo6  
8nR,G W\  
简述方苞“义法”说的主要内涵。Ⅲ(349-350) {627*6,  
~[6|VpGc:  
简述刘大櫆“神气音节”说的主要内涵。Ⅲ(350-353)  p$v +L  
5nb6k,+E  
简述姚鼐古文理论的主要内容。Ⅲ(354-356)  I ^92b  
Wb xksh:)Q  
_.LWc^Sg  
! .}{ f;Ls  
第五节 清代的词论 )CQ}LbXZy  
$Bb/GXn{\  
简述周济词论的主要内容。Ⅲ(360-362) 7^5BnF@  
@kymL8"2w  
\ } f*   
gvYs<,:  
第六节 李渔的戏曲理论 )FPbE^ s(  
KYN{iaj  
试述李渔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Ⅳ(363-370) g7i6Yj1  
1YL5 ![T  
8?XZF[D  
"-%H</  
第七节 金圣叹的小说评点 o5R40["  
Jmx }r,j  
金圣叹《水浒传》评点对于中国古代小说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试述之。Ⅳ(372-377) +6atbbe}   
@( l`_Wx  
:~Y$\Ww(~  
#J_i 5KmXJ  
UepBXt3)  
,jmG!qJb  
第八章 近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2F }e4v  
=d }3>YHS  
第一节 概述 CgC wM=!r  
): 6d_g{2  
3 6 ;hg #  
HV@:!zM  
第二节 晚清桐城派 ^>fs  
`Z-`-IL  
1oPT8)[U  
?}[keSEh>  
第三节 梁启超与晚清文学改良运动 il~,y8WTU{  
o9i\[Ul  
梁启超的“文界革命”说涉及哪些方面的问题?Ⅲ(399-402) YbKW;L&Ff  
PBmt.yF  
rAKd f??  
|w DCIHzQ  
第四节 王国维与纯文学观念的起源 {\B!Rjt[T  
#^Y,,GA  
简述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创造性贡献。Ⅲ(409-411) c,@6MeKHq  
ZAE;$pkP  
简述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划时代成就。Ⅲ(411-414)(关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观点是________提出的。Ⅰ04综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涉及到哪些文学理论问题,请加以阐释。Ⅲ03) H|Ems}b  
'g#GUSXfj  
简述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的学术贡献。Ⅲ(414-416) k{~5pxd-t  
{8' 5  
Dng^4VRd  
DxlX-  
第五节 “文”的再认识 ;c`B '  
/y}  
试述章太炎文学思想的主要内涵。Ⅳ(419-426) hXCDlCO  
DCj!m<Y&  
简述青年周氏兄弟文学思想的主要内涵。Ⅲ(428-430) ^N]*Zf~N?  
@:63OLlrG  
其它试题: gisZmu0  
<XNLeJdY  
一、请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Ⅰ03) 0PN{ +<? .  
fc91D]c  
1、《典论·论文》 ~L2Fo~fw  
{?8rvAj Y  
2、《文赋》 s[hD9$VB>  
| !Knd ^}  
3、《诗品序》 {0?76|  
COap*  
4、《文心雕龙》 aePk^?KbB  
FGC[yz1g:  
5、《与元九书》 n'SnqJ&}  
139_\=5|U/  
6、《二十四诗品》 },l3N K  
% 74}H8q_z  
7、《沧浪诗话》 K#>B'>A\  
Ra/S46$  
8、《论诗三十首》 :>|[ o&L  
`,J\E<4J  
,+ WDa%R  
4g|}]K1s  
二、请写出下列作家的代表性文论作品:(Ⅰ03) % _N-:.S  
Up~#]X  
1、杜甫 d%iMjY`~[g  
Ay[6rUO  
2、皎然 F8q|$[nH  
tks1*I$S<  
3、韩愈 +5voAx!  
opd^|xx0  
4、苏轼 5-*/wKjLz  
@PutUYz  
5、钟嗣成 i6aM}p<  
b}WU  
6、李贽 Y f1?3 (0O  
5LR k) @t  
7、李渔 #V@[<S2  
) }(Po_  
|Y4c+6@_  
=nG g k}Z  
三、论述题: UZz/v#y~  
nH_M#  
(分析东西方传统文论的基本差异。Ⅳ04) <m'W{n%Pp  
a[I :^S  
wNtC5  
FN\*x:g  
绪 论 H}?"2jF  
l|v`B6(  
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意义。Ⅲ(7-9) I'}&s|6  
k'QI`@l&l  
如何面对中国古代文论,不仅是如何面对整体中国古代文论的问题,而且还是如何面对中国古人的生存方式的问题。简言之,古代文论的问题,本质上乃是人的问题。中国古代文论作为阐释对象的这种特征,实际上也就规定了阐释活动的意义所在:通过对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阐释,可以进而把握古人的生存方式与生存智慧。 c^3,e/H  
8 kvF~d ;  
一、古代文论研究是今人进入古人精神世界的有效方式。只有以此为基础,理解古代文论话语的本来含义及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等才是可能的。古代文论话语能否被今天的阐释者所理解,它能否进入今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话语系统,关键就要看作为其基础的那种古人对世界的理解与态度是否能与今天的阐释者沟通。 -Gy=1W`09  
Y O &@  
二、而且,进入古人的生存方式与人生旨趣之中,也不仅仅对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具有积极意义,更重要的是这同时也是今天的阐释主体追求合理的生存方式与人生旨趣的重要方式。古代文论的主要范畴可以说就是古代知识分子人生旨趣、生存智慧、人格理想的集中体现。其共同处即在于心灵的自由与超越。譬如“兴趣”、“性灵”、“神韵”这类范畴实质上是都是对个体精神价值的张扬。这其中当然会含有某种贵族趣味,但在超越物欲、维护心灵自由这一点上是足以给今人以启迪的。我们通过对古代文论的阐释,可以发掘其中暗含的生存智慧,或许有助于我们人格的修养。 KrdEB0qh  
ZmI0|r}QbY  
我们之所以研究那些尘封已久的古代文论话语,不仅是为了今天在外来文论话语甚嚣尘上的局面下能够保持属于自己的声音,更不仅是为了做“文物考古”式的整理发掘以保存文化遗产,我们的古代文论研究是延续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方式之一,这有助于我们探寻或建构今日恰当的生存方式,也有助于为人类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简言之,是对今人应“如何活着”具有参照价值。 0nbY~j$A=  
H-\Ym}BGu  
Q p7h|<  
-U*J5Q  
,BUrZA2\U$  
(@->AJF1\  
试述如何从文化诗学的角度把握古代文论的意义与价值。Ⅳ(9-16) )pSA|Qt N  
60;_^v  
为了能够真正把握古代诗学的意义与价值,进入古人精神世界,就必须采取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这就是文化诗学。这种方法简单说来就是将阐释对象置于更大的文化学术系统之中进行考察。在这里,我们拟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对这种阐释方法的理解。 }ZK%@b>  
eR%\_;}7;  
一、对知识与意义的双重关注。 kDol1v`  
9U8x&Z]P  
古代文论话语无疑是一套知识话语系统,具有不容置疑的客观性。对知识系统的研究可以采取实证性方法以揭示其客观性。对意义系统则只能采取现代阐释学的方法,以达成某种“视界融合”,构成“效果历史”。“效果历史”的特点在于它不是纯粹的客观性,而是对“对话”的产物:既显示着对象原本具有的意义,又显示着对象对阐释者可能具有的当下意义。不仅要梳理知识生成演变的客观逻辑,而且要寻求意义系统的当下合法性——这应该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9#TD1B/  
? X6M8`  
二、在文本与历史之间穿梭。 nNq<x^@8 3  
>$7x]f  
就古代文论研究而言,要尊重文论话语自身的意义视界,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文论话语本身的范围之内,就不能不引进历史的维度。离开历史情境,阐释者就无法真正把握对象的意义视界,而所谓阐释也只能是单方面的任意言说了。离开对其他文化学术话语与文论话语的“互文性”关系的关注,就无法揭示文论话语的文化底蕴;而离开了对历史关系网络的梳理,就不可能揭示一种文论话语生成演变的真正轨迹。  9u^M{6  
FRuPv6  
三、在中西汇流中审视。 U0t|i'Hx  
P0yDL:X[  
研究的视点是所有研究活动的首要问题。所谓研究视点也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眼光与角度。西方文化传统中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就是反思与超越。正是在不断的反思与超越中,西方人不断将思想与学术推向深入。他们的许多研究成果都可以启发我们形成有效的研究视点。但是,仅仅从西方学术研究成果中产生的研究视点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不足,即容易导致研究者的话语与研究对象的话语之间的错位。于是对古代文论的研究就处于两难之境了:借鉴西方学术观点、运用现代学术话语进行研究,就会导致严重误读;完全放弃现代学术话语和方法而运用古人的运思方式和话语形式去研究,即使是可能的,也是无效的,因为这种研究完全认同了研究对象,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研究的品格。要摆脱这种两难境地,首先要做的是真正弄懂古人究竟是如何思考和表述的,与我们究竟有何差异,然后用描述的方式而不是命名的方式尽可能地呈现古人本来要表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再运用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话语形式对其进行分析与阐发。也就是说要建立一种中介,从而使古人的话语与现代话语贯通起来。 )X-'Q-  
VwpC UW  
四、采取平等“对话”的态度。 f`:GjA,J$  
jYi,oE  
中国古人的言说只遵循主体精神(人生旨趣、社会关怀、生存智慧等)而缺乏类似“逻各斯”的言说规则。基于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在言说方式上的这种独特性,我们的阐释活动就应该将还原出活生生的言说主体作为第一要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古代文论话语的内涵。 Tf~eH!~0  
.<zKBv  
为了达到平等“对话”的目的,首先就要重建言说主体所处的文化语境。文化语境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它规定着什么话题是有意义的,何种话语形式具有普遍的可传达性等方面,而且表现在只有它能够给出特定的、对一切言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意义生成模式。所谓意义生成模式是指在一种集体文化语境中构成主要话题的各要素之间形成的关系网络。 ~n- Px)  
"]#Ij6ml  
在重建文化语境之后,平等“对话”的具体方法应该是古人提倡的体认与涵泳。我们既然也不是仅仅为了认知的目的而研究古文论,而是要通过古代文论的阐释进而与古人建立对话关系,那也就不可能完全运用分析、推理的逻辑方法,而是要借助古人的体认与涵泳方法——将古人之言说还原为活的精神状态、情感、意趣来体会、品味、咀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与古人沟通,进入他们的心灵世界。采取这种“活的”方法来与古人对话,其研究效果就不在研究之外而就在研究本身:研究过程也就是对话过程、进入古人精神世界的过程、体会古人生存智慧的过程,因此也就是建构自己的生存智慧的过程。 ("\{=XA Q  
vP x/&x  
试述中国古代文论三大话语体系的成因、特征及其对现代文论的影响。Ⅳ(20-28)(谈谈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三大系统。Ⅳ07) \o}T0YX  
XHekz6_  
一、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体系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特征密切相关。可以说,作为文学观念之理论化形态的文论话语乃是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直接体现。具体言之,与古代士人“社会导师”的文化认同直接相关,形成了以儒家为代表的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古代士人维护个体精神自由与超越意识直接相关,形成了以道家、佛释之学为思想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士大夫诗文酬唱的文人情趣直接相关,形成了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下面我们就这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Gsv<Rjj:  
ydyTDn  
(一)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 p;>A:i  
RI@\cJ\}  
这派文论观念一直是中国古代居于主导地位或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文论话语。就其产生的动因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西周文化之遗存。西周诗歌本来就是彼时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形式。这对于继承和弘扬西周礼乐文化为天职的儒家思想家来说自然会产生莫大的影响——在他们看来,诗歌具有意识形态功能是天经地义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儒家士人的身份认同意识。儒家士人作为一个知识群体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以“克己复礼”——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改造社会的政治目的为最高任务的。他们的一切话语建构与阐释活动无不以这一目的为核心。这样,在中国古代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观内部就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要求诗文直接服务于现实政治,成为“治教政令”的工具,一是要求诗文从属于某种超验的精神价值,成为载道之具。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为现实政治服务与某种高远难达的理想服务是迥然不同的。可以说这种不同就是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差异所在。自宋直至晚清,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的发展即是这两种倾向的此消彼长。 ZA+dtEE=f9  
gzIx!sc  
(二)以老庄、佛释为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系统 /kY9z~l  
gYD1A\  
老庄、佛释之学当然有诸多差异,它们各自在学理上也是头绪繁多的。但究其主旨,可以说正在于否定一切现实世界所奉行的价值观念,将人的心灵提升到一个无知无识、无利无害的价值真空之中。老庄、佛释之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实现是难以确知的,但其于文学审美领域的实现却是有目共睹的。审美主义文论观念于是成为中国古代堪与儒家工具主义文论相媲美的话语系统。 W w,\s5Uw  
.26mB Xr  
这种审美主义文论观念是在魏晋六朝时期才形成的。我们可以随意挑选几个文论概念来说明这种审美主义文论观的基本特征。⑴自然。在六朝的文论话语系统中,自然这个概念是指诗文作品看上去像自然生成一样,没有丝毫人为痕迹。这个概念的深层文化内涵是老庄崇尚自然无为,否定一切人为的文化建构的精神。⑵远。“远”本来指空间距离之大,后来引申为时间距离之大。在《老子》一书中尝用来指“道”循环往复的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所谓“逝曰远,远曰返”。六朝文人借这个概念意指精神对现实的超越,是诗文的一种重要审美境界。⑶韵。这个概念是关于声音的,由于有韵之音能够令人回味无穷,所以后来引申为言辞表面之意背后隐含的余意、余味。六朝文人将这个概念用之于诗文书画的评价,有神韵、气韵以及风神气韵等用法。 hE|P|0U,n  
=..Bh8P71!  
(三)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K;k4oK  
ZU73UL  
这个话语系统并不直接与某种意识形态或乌托邦精神发生联系,因此可以说是“价值中立”的,也可以说是关于“形式”或“技艺”的言说。同样是在六朝时期,这种诗文评话语系统才正式形成并蓬勃发展起来。自隋唐以至清季,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文论话语系统。概而言之,这种文论话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⑴文体论。⑵创作技巧、技法。⑶关于诗文发展源流的观点。 zbmC? 2$  
+P^ ;7"H  
二、现代以来中国传统文论陷于窘境,现代汉语的言说方式代替了古代汉语的言说方式,面对现代汉语语境中的文学创作,传统文论似乎失去了阐释能力。但是传统文论毕竟是曾经延绵了千百年的主流话语,其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都不是可以轻易抛弃得掉的。事实上,他们恰恰构成了现代文论话语形成的基础,并且以改头换面的方式进入到现代文论话语系统之中。如果说中国现代文论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种种现代知识阶层接受西方文论话语的过程,那么古代文论话语也就自然而然地构成了这一接受过程的“前理解”或“前结构”,从而对接受对象的选择、接受方式以及接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d.FU) )lmD  
h+}BtKA  
传统的工具主义文论话语在现代以来一直拥有很大市场。无论是“启蒙”、是“救亡,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都需要将文学这种具有莫大社会效果的言说方式当作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来看待。于是现代文论就与传统工具主义文论建立起极为亲密的关系——后者成为前者最有力的话语资源之一,前者则成为后者合乎逻辑的现代发展。 SLKpl LO  
+4s]#{mP  
传统的审美主义文论在现代文论话语中的影响则比较微妙。现代只有那些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文论家才与之结缘。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积淀,审美主义文论在现代知识阶层那里也依然时时有所显露,这也就是他们接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论话语的文化心理基础。 SXk.7bMV6  
B n7uKa{P  
传统诗文评可以说是中国式的文本中心文论,它只关注文学文本构成方面的事情。这种文论传统构成了中国现代文论对西方以“新批评”和“意象批评”为代表的文本中心主义文论接受的文化心理基础。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地下室  发表于: 2017-12-16   
请问楼主还有吗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地板  发表于: 2011-11-16   
hah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09-08-10   
楼主,感谢。还有没有完整的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9-08-10   
楼主,感谢。还有没有完整的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4+6=? 正确答案:10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