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2001年秋季学期理论力学试题 ^[:9fs
一、是非题(每题2分。正确用√,错误用×,填入括号内。) %u{W7
1、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三个力,当这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时,则此力系必然平衡。 ( ) 2B~wHv
2、力对于一点的矩不因力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 ( ) F#|O@.tDG
3、在自然坐标系中,如果速度 = 常数,则加速度a = 0。 ( ) UQCo}vM
4、虚位移是假想的,极微小的位移,它与时间、主动力以及运动的初始条件无关。 ( ) @=S}=cl
5、设一质点的质量为m,其速度 与x轴的夹角为 ,则其动量在x轴上的投影为mvx =mvcos 。 ( ) vZ7gS
二、选择题(每题3分。请将答案的序号填入划线内。) #PvB/
3
1、正立方体的顶角上作用着六个大小相等的力,此力系向任一点简化的结果是 。 ;Z[]{SQ
V2Q$g^X'
①主矢等于零,主矩不等于零; Z]w#vLR
②主矢不等于零,主矩也不等于零; 2g{)AtK$#
③主矢不等于零,主矩等于零; <3PL@orO
④主矢等于零,主矩也等于零。 UCrh/b Tm
2、重 的均质圆柱放在V型槽里,考虑摩擦柱上作用一力偶,其矩为M时(如图),圆柱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按触点处的法向约束力NA与NB的关系为 。 TOF
'2&H
①NA = NB; ②NA > NB; ③NA < NB。 ChryJRuwv5
UAF<m1
W)j|rz.
3、边长为L的均质正方形平板,位于铅垂平面内并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如图示,若给平板一微小扰动,使其从图示位置开始倾倒,平板在倾倒过程中,其质心C点的运动轨迹是 。 9&%fq)gS
iyZZ}M
①半径为L/2的圆弧; ②抛物线; ③椭圆曲线; ④铅垂直线。 cR-~)UyrO
4、在图示机构中,杆O1 A O2 B,杆O2 C O3 D,且O1 A = 200mm,O2 C = 400mm,CM = MD = 300mm,若杆AO1 以角速度 = 3 rad / s 匀速转动,则D点的速度的大小为 cm/s,M点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cm/s2。 _
?7#MWe&
jt~Qu-
① 60; ②120; ③150; ④360。 pqM~l&
5、曲柄OA以匀角速度转动,当系统运动到图示位置(OA//O1 B,AB OA)时,有 , , 0, AB 0。 d<w~jP\
①等于; ②不等于。 I:(m aMc
SDG-~(Y
三、填空题(每题5分。请将简要答案填入划线内。) wCs3:@UH
1、已知A重100kN,B重25kN,A物与地面间摩擦系数为0.2。端铰处摩擦不计。则物体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 A1uhHP!
YIt9M,5/Q
2、直角曲杆O1AB以匀有速度 绕O1轴转动,则在图示位置(AO1垂直O1 O2)时,摇杆O2 C的角速度为 。 5
lKJll^2:
MJ<Jb ,D1
3、均质细长杆OA,长L,重P,某瞬时以角速度 、角加速度 绕水平轴O转动;则惯性力系向O点的简化结果是 (方向要在图中画出)。 HWns.[
&WXY 'A=
四、计算题(本题15分) IJOvnZ("A
在图示平面结构中,C处铰接,各杆自重不计。已知:qC= 600N/m,M = 3000N•m,L1 = 1 m,L2 = 3 m。试求:(1)支座A及光滑面B的反力;(2)绳EG的拉力。 JN/UU
fj
\2[<XG(^
五、计算题(本题15分) =+5,B\~q@C
机构如图所示,已知:OF = 4h/9,R = h/3,轮E作纯滚动;在图示位置AB杆速度为 ,φ= 60°,且E F OC。试求:(1)此瞬时 及 ( 为轮E的角速度);(2) 。 75!9FqMZ}
e[u?_h
六、计算题(本题12分) w"m+~).U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匀质轮C作纯滚动,半径为r、重为PC,鼓轮B的内径为r、外径为R,对其中心轴的回转半径为 ,重为PB,物A重为PA。绳的CE段与水平面平行,系统从静止开始运动。试求:物块A下落s距离时轮C中心的速度。 uxn)R#?
{
kSf{>Ia
七、计算题(本题18分) ;?fS(Vz~
机构如图,已知:匀质轮O沿倾角为β的固定斜面作纯滚动,重为P、半径为R,匀质细杆OA重Q,长为l,且水平初始的系统静止,忽略杆两端A,O处的摩擦,试求:(1)轮的中心O的加速度 。(2)用达朗伯原理求A处的约束力及B处的摩擦力(将这二力的大小用加速度 表示即可)。 v7
t22;87&|
3H\w2V
u*S=[dq
'
[|+aJ
6dH }]~a
|LG4=j.l
KAA-G2%M
})xp%<`
M69
w-
nL@KX>
哈工大2001年秋季学期理论力学试题答案 NvE}eA#
一、错,对,错,对,对。 5la>a}+!!h
二、①;②;④;②,④;①,②,①,②。 l5%G'1w#,j
三、15 kN;0; , , 。 S0h'50WteJ
四、解: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由 8*SDiZ
.xzEAu ;
, ……① onCKI,"
, … …② ( m\$hX
, ③ exh/CK4;
再以BC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由
vr#+0:|
~"pKe~h
, ……④ &wd;EGGT!q
联立①②③④得 D.D$#O_n.S
= 1133.3 N, = 100 N , = 1700N = 1133.3N 2 &/v]
五、解:选取套管B为动点,OC为动参考体, mS>xGtD&K
由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1XG!$4DW
~vLW.
:
大小 v ? ? L!/\8-&$P
方向 √ √ √ HS'Vi9
由速度平行四边形得 Ze<K=Q%(i
mOo`ZcTU
A[G0 .>Wk
从而得 (>J4^``x=
rad/s 6s,uXn
则 I8oo~2Qw
FYs)MO
又由速度投影定理 %0#1t 5g
`[o)<<}
得 Sxjub&=
pEECHk
进而得 Cs2;z:O]
rad/s e \O/H<
rad/s yA{W
再进行加速度分析,仍与速度分析一样选取动点与动系,由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 @b|s
<2C7<7{7
大小 0 ? ? rt
JtK6t
方向 √ √ √ √ √ {M,,npl
利用加速度合成图,将上式向η轴投影,得 l
& Dxg
kd"N29
得 =PGs{?+&O
m/s2 @aJ!PV'ms
从而得 j*xV!DqC
= 0.366 rad/s2 3D?sL!W
六、取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 Bc3:}+l
设物A下落s距离时的速度为 ,则有 o1nURJ!
IK*0
7h/!
x@8a''
"RI
ZV
系统动能为 iQ{G(^sZN
T1 = 0 OR[
{PU=X
O|_h_I-2
主动力作功 ^*fQX1h<
W = PA•s 2w
F8 P)
利用动能定理 "Ks,kSEzu
EJ2yO@5O
hB{jUP)";
得 S*yjee<@
kQ]$%Lk[
(XoH,K?{z
七、解:取整体为研究对象,运动学关系如图所示, m.,U:>
Mw9 \EhA
设轮的中心O的速度 ,则 $ImrOf^qt
qx%}knB
则系统的动能为 Bj7gQ%>H4
bJs9X/E
功率 4[N^>qt =
利用功率方程 6Cp]NbNrq
G8Du~h!!U
yr,=.?C-
得 ElUEteZ
5eWwgA
取OA杆为研究对象,真实力受力如图所示。 XC+A_"w)
ZRYEqSm
虚加惯性力为 zl`h~}I
由“平衡”方程 $q
2D+_
f7}*X|_Y
得 a0Zv p>Ft
I|Gp$uq _
再取轮为研究对象,真实力受力如图所示。 A~mum+[5
jRatm.N
虚加惯性力为 , +]Y,q
w
由“平衡”方程 A%^ILyU6c
, C"{k7yT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