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w{3
B
Dh0`t@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比较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体育人才。 ,Y
EB?HA
U]lXw+&
二、学制 XCO{}wU)>
&Ib8xwb:
非定向博士:三年;定向博士:四年。 8moX"w\~_h
MV5'&" ,oB
三、报考方式: $[iSZ ;
]Kb
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有普通招考和申请-考核两种方式。 8 ~.|^no
LD5n_W
1.普通招考: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进行考试选拔。考生须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择优录取。 $Ml/=\EHOg
'/kSUvd
2.申请-考核:具体要求见《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办法》(见附件1)。参加“申请-考核”制招考的考生可同时报名参加普通招考类,按照对应的招生方式和录取原则进行录取。 QA\
eXnR
ymSGB`CP
四、报考条件 Me[T=Tt`@w
DYJ@>8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I Aw
Nr
\"c;MK{
2. 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g<O*4
]=
nC^?6il
3.学历要求(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Ac+5bs
O/$pT%D1x
①已获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的人员。 :;\>jxA
:-7`Lfi@%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不含非学历教育的在职硕士研究生,如在职体育硕士、高师班等在读学员等。 6W."hPP
-8; ,#
③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学士学位后工作6年以上(含六年,从获得学位至博士生入学之日),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者:获得硕士学位培养单位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及其及成绩证明;近五年内(2014年01月01日-2018年12月31日)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五篇论文(第一作者)、或有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或近三年内(2016年01月01日-2018年12月31日)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排名前三位)或省部级课题(课题主持人),经审核确认已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_Y\TdR
vULlAQG
4.报考非定向博士生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报考定向博士的考生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Z=n#XJO15
<@ D`16%&
5.有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kVE%
"
12v5*G[X
6. 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及军队招生单位招收军人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u{xjFx-
iJuh1+6:c9
7.持境外硕士学位证书的考生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证明。 f~-81ctu
`W< 7.
五、“申请-考核”制报名要求 =cE:,z;g
$>1 'pV
根据《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试行办法》文件要求,考生将申请材料在12月10日前送达或寄至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处招生办公室(请用顺丰或EMS快递至:上海杨浦区长海路399号 老教学楼127室 研招办 俞老师收,电话:021-65508093,邮编200438,注:因选择其他快递公司造成文件不能按时送达或丢失等,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Fv=7~6~
eYBo*
六、参加普通招考的考生接到复试通知后需准备以下材料,并于复试时提供(按序号顺序装订) aG;6^$H~
IE!fNuR4
1.《上海体育学院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A4纸打印),签署姓名; Bt4
X
~(kIr?^
2.身份证复印件(应届研究生同时还需要提供学生证复印件); FU/yJy
4a]m=]Hm
3.本科(大专)学历、研究生学历及学位证书(应届生提供学生证)四证复印件; w
V&{w7
J&%vBg^
4.最高学历(研究生或本科)成绩登记表; c'?4*O
t]LCe\#
5.专家推荐书(两位专家各填一份)(附件2); z:<mgp&/<
0mo^I==J1
6.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附件3); +N1oOcPC>C
dO.?S89L
7.定向生需提交考生所在单位报考意见表(附件4),考生与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考生不能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负责任。注:定向生既为在职生,入学后学制四年,档案在原单位保存; $by-?z((
;K 38I}
8.同等学力资格报考考生除提供以上材料外,还须提供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复印件及研究生课程班成绩登记表。 <y1V2Np
vf(8*}'!Q
9.3000字以上的科研设想,重点说明某一个研究领域科研设想的学术理论性、创新性,复试时提交专家组; )iad
u
+%(iGI{
10.硕士学位论文一份(同等学力考生提交本人为主持人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结题报告或符合条件的科研成果证明)。 %J4]T35^2
2Cn^<(F^4I
七、费用 V3baEy>=z
:Z(?Ct&8
1. 报名费:“申请-审核”制250元、普通招考250元。 <y5V],-U
u%?u`n2'
2. 学费:博士每年10000元。 |qbCmsY5/
rm2"pfs
八、网上报名事项:
'8>h4s4
GXB4&Q!C
1.报名时间: ;hR!j!3}
wm0vqY+N$
“申请-考核”制考生网上报名日期:2018年11月15日-11月30日。 'JY*K:-
^57[&{MuBF
普通招考考生网上报名日期:2018年12月10日—30日。 <b"ynoM.A
T.="a2iS2
zMb7a_W
3.缴费:报名费250元,博士报名系统内通过安心付平台直接缴纳。 LB%_FT5
fEc}c.!5
九、注意事项 dj4 g
x-+[gNc
6
1.报名“申请-考核”制考生,自行确保符合报名条件,不符合材料要求或面试不合格者,报名费不予退回。报考“申请-审核”制考生也可报普通招考,需再次缴纳250元报名费。 g6EdCG.V
[^ck;4q
2.考生需认真阅读报考条件,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T5?<c
uHBX}WH
3.普通招考准考证领取:考生于初试前一日至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处,现场领取准考证,具体时间见网上通知。 yAtM|:qq
pVn6>\xa
4. 体检:符合复试资格的考生由我校统一安排。 !e6;@ *
VpMpZ9oM<
5. 为了支持博士研究生顺利地完成学业,我校设有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 evsH>hE^
'GQ1;9A57
6. 联系方式: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处招生办公室,俞老师 021-65508093 e.G&hJr
{.
SN
十、考试事宜 ?PiJ7|
.{H
U1/!
1.普通招考考试日期:2019年3月中下旬(具体时间见考试通知)。 T2Cdw\
bj(U?$
2.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外国语考试不含听力部分;每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5ejdf
K>Fo+f
3.同等学历考生须考政治理论及加试两门硕士学位课程,均为笔试。政治理论考试时间:考试第二日下午13:00-16:00,地点老教学楼127室。加试科目在复试期间进行。 &GwBxJ
65N;PH59D
4.复试:时间另定,请关注实时通知。 A)0
40n
LYGFEjS[
十一、2019年博士招考专业、研究方向、招生导师信息表 82Nh;5Tr
HoymGU`w
2019年博士招考专业、研究方向、招生导师信息表 :::"C"Ge
p}uL%:Vr
所属学院 b'Z#RIb
Gw!jYnU
专业代码 Ha$|9li`
^o !K0t*
专业名称 Cv{rd##Y8
:
i3 -7k
方向序号 CeR4's7
Vj0`*nC)/
专业方向 $]\N/}1v
X)fj&
导师姓名 >T.U\,om7
QtkyKR
拟招收人数
(8@._
&kXf)xc<~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 M <"&$qZ$R
~8`r.1aUO
040303 $4 >K2
ED[PP2[/
体育教育训练学 LEc%BQx
#p*{p)]HiA
1 ocAoq
jlT[
?*tpW75hR[
体育教学训练学一般理论与实践 j9) Z'L
a5?Rj~h!<
王德新 epW;]>
l
$}aL
Fb
1 KxGK`'E'r
|0B h
2 4ZQXYwfC|
\.9-:\'(
体育教学与训练 ]5YG*sD4
-1:yqF.x
张庆文 ^B1Q";#
B^
U" aFi
1 U:#9!J?41
xQm!
3 *
"~^k^_b}
z./u;/:
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 o D*h@yL
0KHA5dt
樊莲香 Z[FSy-;"
s0E:hn:
1 RoJ{
ou@cs
^ bexXYh
4 Qg%B<3 <
|*fGG?}
适应体育 t1 OnA#]/_
# yAt `
吴雪萍 eXc`"T,C.
* A@~!@XE4
1-2 *=$Jv1"Q
+
T5=3 jPQ
5 MIsjTKE
'Wn'BRXq3
足球运动理论与实践 P@`@?kMU
w+fsw@dK&
龚波 7s4G|N[wR\
-S"YEH9
1 }:])1!a
~5N0=)
6 -v/1R1$e1
P6!c-\
竞技运动训练 Rp^kD ,*
v,I4ozDx
韩冬 &xo_93
!i,Eo-[Z
1 X4_1kY;
}^+E S^~
7 6!sC
iH<:wLY&J
乒乓球运动 o,>9|EMQZ
>x9@
if
施之皓 (HbA?Aja
RL4J{4K
1 ~_6~Fi
.)59*'0
8 akATwSrU
(yA`h@@WS
体育教育训练学 "A\h+q-
WVyk?SBw
丁海勇
OIJNOu I
;}1O\nngR
1 GB,f'Afl
0h/bC)z
9 1
i3;P/
*ThP->&:(
体育教育与身体文化 A\ARjSdb
>vQ8~*xd
李有强 =D;n#n 7
B^Sxp=~Au
1-2 3fGL(5|_
v}\4/u
10 41uiW,
.w,$ TezGP
学校体育教育 IVSOSl|
Gb!R>WY
毛丽娟 E<RPMd @a
!E7J Dk''@
1-2 (vP<}
Ef @
11 f8e :J#jbS
L:j3
学校体育教育 *Xcqnu('
,>!%KYD/f
舒盛芳
[
s4|+
9U>OeTh(
1 ^'\JI
<*Nd%Ca
12 mUj_V#v
mq}V @H5
学校体育与青少年体育行为 .^dtdFZ8,
sZx`u+
邵斌 "%}24t%
iD*2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