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压力容器与设备 d pn3 (
UPO^V:.R4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B/_6Ieb+
b7v dk
考试性质 Lupy:4AD
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博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压力容器与设备»是化工过程机械博士点设置的专业考试科目之一,属招生学校自行命题的性质。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研究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坚实的«压力容器与设备»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招生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j J-d/"(
TU-c9"7M~
考试对象为参加2005年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 x/_dW
x
Ty7lfSe
考试的范围 #'iPDRYy
考试范围包括:压力容器应力分析、压力容器材料、压力容器设计、压力容器设备等四大部分。 DUo0w f#D^
^\{J5
评价目标 jQs*(=ls
«压力容器与设备»考试的目标在于考查考生对«压力容器与设备»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和研究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N yr=<c
zM\IKo_"
掌握«压力容器与设备»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 h-,?a_
掌握«压力容器与设备»的基本理论。 a>?p.!BM
正确应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15JsmA*Q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d["x=
[f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试卷中的所有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Eh
{up
考试时间:180分钟; |[DV\23{G
试卷分数:满分为100分; ~@ ?"'!U
试卷结构与比例:试卷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基本概念题40%,基本理论分析题40%,应用分析计算题20%。 NQg'|Pt(%
*^ey]),f54
['?^>jfr
第二部分 考试要点 4p?+LdL
T<XfZZ)l<`
压力容器应力分析 2'|XtSj
回转薄壳无力矩理论、有力矩理论;厚壁圆筒弹性应力分析、弹塑性应力分析;平板理论;壳体的稳定性分析;典型局部应力。 $vW^n4!
n$IWoIdbGN
压力容器材料 ~37R0`C
压力容器材料;压力容器制造工艺对钢材性能的影响;环境对压力容器用钢性能的影响;压力容器材料的选择。 )CFk`57U
D8gQRQ
压力容器设计 y9=t;qH@|
设计准则;常规设计;分析设计;疲劳设计;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进展。 U.Pa7tn
l&\tf`~
压力容器设备 $xLEA\s
压力容器分类;压力容器标准规范;常用压力容器设备。 <zfO1~^
A>4l/
说明 {bW"~_6}
由于博士研究生招生和生源的具体情况与硕士研究生不同,因而考试内容会有一些调整,但基本的考试要求和考试方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就要求考生在考前与能源与动力学院研究生科联系。 A1mYkG)l
N9`y,Cos0
参考书目 "ugX
/r$_
王志文主编. 《化工容器设计》(第二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8 Ngn\
nkf
郑津洋等主编. 《过程设备设计》.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PRaiE
#&;m<
%
2004.7.7 ['/;'NhdlY
plzE
(转载自:Freekaobo.com) xmCm3ekmpC
+J\L4ri k
时间:2005-06-21 11:55 e}{8a9J<%_
p=:7 atE
-------------------------------------------------------------------------------- "r
5'lQI
% <8K^|w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rU/-Wq`B
jEC'l]l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T=
hm#]
ucIVVT(u
考试性质 eukX#0/^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我校所有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选考的专业课之一。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院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防治技术知识。 BDv|~NHs
Qs#9X=6e@
考试对象为参加2005年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X m_Ub>N5
mI{CM:
: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0lvb{Zd
g4BwKENM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DYy@t^sC
答题时间:180分钟 'ugR!o1
cG~_EX$
题型比例 "9MX,}X*
名词解释 约20% HbJadOK
|r<.R>
简答题 约20% DbPBgD>Q
9I^H)~S
计算题 约30% v]d?6g
V.E.~<7D\
论述题 约30%
t`&s
BhhK| U/
参考书目 :#"OCXr
郝吉明,马广大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iY 9cV|}3
QVA!z##
第二部分 考查要求
# 8-P
16d{IGMz
大气及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 `zvT5=*-#
大气圈层基本知识来自免费考博论坛 _oyL*Cb
J3!k*"P
气象条件对大气扩散的影响 OkO@BWL
L52z
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基本计算方法。 ROI$;B(
'rcsK
燃烧与大气污染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q=i,'.nS
空气污染的基本概念 t3h \.(mq
4h2bk\z-
燃烧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3.isTsx
;:K?7wfXn
大气污染的危害以及环境标准。 zJym`NF
>5YYij5Aj
大气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Dw|,m
除尘技术与装置 dIe 6:s
9H Bx[2&
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 Ql!6I (
iS^^Z ZyR
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技术 /:];2P6#X
NhaeAD
$e
温室气体、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的污染控制。 @;-Un/'C;7
>Sl:Z ,g;
第三部分 考试样题(略) y#SD-#I-
N,'qMoNf
2004.7.7 !N2 n@bo
b8xfV{3 L
(转载自:Freekaobo.com) ~<Qxw>S#
o ML
K!]a
时间:2005-06-21 11:56 ]0nC;|]@Lx
vVR
CM
-------------------------------------------------------------------------------- 9U%}"uE
q+=@kXs>+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粘性流体力学 9(\N+
3B]+]e~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yru}f;1
'
=s*DL`0
一、考试对象 -"b3q
."g5+ xX
考试对象为参加2005年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应届硕士毕业生、已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或同等学力。 ))-M+CA
R-0Ohj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ty8!"-V1
PW\FcT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全部为必答题。 jtJ8r5j 1
= nN*9HRD
(二)答题时间:150分钟 Uv$u\D+@[
tAn6pGp
(三)题型比例 =C}<0<"iF
&xT~;R^
基本概念简答题(10~20%) -C
]a2
)x s,
计算题(75~65%) YA8~O5
U Bg_b?k
综合题(15%) CR=MjmH
Q*(C)/ QW
(四)参考书目 bS"M*
~;s)
0M
《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陈矛章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tfQq3 #
DgP%Q
《流体力学》,吴望一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9^olAfX`dB
Z}f_\d'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SW,Po>Y
hgltD8,
一、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知识 (iP,YKG1?
SsZzYj.d
研究粘性流体动力学的分析方法 ';F][x 5j
流体的输运性质 }5Uf`pM8
流体运动与变形 xb\:H@92
流体表面应力张量 p-k qX
本构方程式 ]42l:at
二、粘性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组 jyr#e
!HYqM(|{.
连续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 X;tk\
Ixd
粘性流体动力学相似和量纲分析 kvn6
NiU
流体的旋涡运动 IF1}}[Ht
流函数 r MlNp?{_
三、薄剪切层方程 6npwu5!
9m{rQ P/
剪切层概念 '-=?lyKv
二维流动中薄剪切层近似 KMZ`Wn=
动量积分方程 [qB=OxH?
裹入方程 kTV D4Z=
轴对称边界层和Mangler变换 It[ ~0?+
四、层流和湍流边界层 xmDwoLU
??PpHBJ')
剪切层相似概念 R#>E{[9
层流边界层相似解和Falkner-Skan变换 G)Y!aX
湍流边界层分层结构和及其物理特征 )<d8y Lb
光滑表面的平均速度分布 _ 17"T0
平板湍流边界层估算方法 5|Qr"c$p
圆管内的湍流 7+"X^$
边界层分离与控制 DVd
/OU
五、湍流基本理论 S(pfd2^
/Q-!><riD
基本概念 9YKEME+:
不可压缩湍流流动 SzgVvmM}
湍流模型及应用 y4') !e
_~!,x.Dbp
第三部分 考试样题(略) 0:*$i(2
JsV#:
2004.7.7 (&S v$L@
08Q:1 '
(转载自:Freekaobo.com) 7?Fl [FW$
cMj<k8.{
时间:2005-06-21 11:56
m ]\L1&
{1o=/&
-------------------------------------------------------------------------------- U
5Y*xm<
1||e!W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燃烧理论 HV}NT~
]C!u~A\jq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mV[
TM{p
H Q2-20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
08LW|:,
答卷时间:180分钟。 sI
yLW
卷面满分:100分。 (k[<>$hL*
所列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S
s8`;>
B$\5=[U
第二部分 考查要求 t<e?f{Q5
u",
[ulP
燃烧科学的发展 O".#B
燃烧与火焰的概念,燃烧与国民经济及能源的关系,燃烧科学的发展,燃烧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46mu,v
C4b3ZcD2
燃烧化学热力学和燃烧化学动力学 W7.]V)$wM
化学热力学 il:+O08_
生成热、反应热、热化学定律。热力学平衡与自由能。标准自由能和平衡常数。气体的离解。绝热火焰温度。 j3$KYf`T}
_mcD*V
化学动力学 wt-)5f'{
化学反应速度。反应级数。压力、浓度、温度、活化能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反应速度碰撞理论。反应速度过渡状态理论。链式反应。 HIF.;ImG^
f}o`3v*z
燃烧物理学
e\\ I,
各组份气体基本参量。分子输运基本定律(牛顿粘性定律、傅立叶导热定律、费克扩散定律)。基本守恒方程(连续方程、动量守恒方程、组份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泽尔多维奇转换和广义雷诺比拟。 T@X!vCjf6
[^aow-4z
预混可燃气体的燃烧 SC'fT!
预混可燃气体的层流燃烧 ujHqwRh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定义及传播机组。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无量纲分析。分区近似解。渐进分析解。物理化学参数对si的影响。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测量。 Zsaz#z|xW
uZi]$/ic
邓混可燃气体的湍流燃烧
&g|-3)A
皱折表面燃烧理论。容积燃烧理论。湍流火焰实验。 ]Rz]"JZ\S
Rs7=v2>I
着火与熄火 2}t2k>
热自燃理论(着火条件、非稳态分析法、稳态分析法)。强迫点火理论(热平板点燃理论、电火花点火、热气流点火)。着火的链式反应理论,熄火现象。 9=Y-w s
(J5E]NV
火焰稳定 @"];\E$sI
链形火焰的稳定条件。本生灯火焰稳定性分析。回火与吹熄的临界条件,防止回火的方法。钝体稳定火焰的机理。钝体的火焰稳定界限,预混火焰稳定的其他方法。湍流扩散火焰稳定的其他方法。 h8Kri}z; M
e5C560
煤的燃烧基础 V{ECDg
P
煤的形成过程及分类。煤的化学成分及性质。煤的分析。煤质特性的评价。热的热解及实验方法。煤的热解模型,碳粒燃烧的数学表达式,碳粒燃烧的模型。灰对炭粒燃烧的影响。单颗碳粒的着火分析。单颗煤粒的着火分析。单颗煤粒的着火分析。 EC|t4u3
R Mrh@9g
考试样题(略) |I6\_K.=L
Bk*AO?3p
参考书: SVo:%mX
《燃烧学》,傅维镳、张永廉、王清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C8%q?.nH=
#zyEN+
]:8:|*w
2004.7.7 :iP2e+j
V)=!pT
(转载自:Freekaobo.com) +"'cSAK
*shE-w;C
时间:2005-06-21 11:57 -J[*fv@
M3!A?!BU
-------------------------------------------------------------------------------- HM/2/
/
}w}2
'P'T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传热学 &A)AV<=>T
+`>Tuz~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u:`A
yY_Zq\
一、考试性质 t2uX+1F
Zn0e#n
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博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高等传热学是为热能工程类考生而设置的专业课程考试科目,属招生学校自行命题的性质。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硕士研究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坚实的传热学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好地分析处理实际传热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招生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7&;M"?m&
la+RK
考试对象为参加2005年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 Y@B0.5U2
K%iWUl;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 jrk48z
W<|
M0S{
应考范围包括: 传热学和高等传热学所包含的传热学基础、热传导问题分析、对流换热问题分析、辐射换热基本概念等四大部分。 0P i+ (X
AUjZYp
三、评价目标 Z$jqB~=^e
tZ
\e:AAi
高等传热学考试的目标在于考查考生对高等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和研究求解较为复杂的传热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n?_G|
0+S ;0
1. 准确地把握传热学定义的物理量以及它们的量纲; )<YfLDgTs
lidVe]>
2. 正确理解热量传递过程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_)]"pU
iepolO=
3. 掌握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建立传热现象数学模型的方法,并能分析求解有关问题; gI~B _0x
zH|YVg
4. 正确应用传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处理较为复杂的实际传热问题。 &6="r}
~t+T5`K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Z2mtA
Dc@OrQu
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试卷中的所有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mY=Q#nG
CKE):kHu
2. 答题时间:180分钟; e@h(Zwp
PQj 'D<G
3. 试卷分数:满分为100分; -
#Bk
=O%Hf bx
4. 试卷结构及考查比例: F,8 ?du]
-bd'sv
试卷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基本概念题40%,基本理论分析题30%,应用分析计算题30%。 4^Ke?;v
NR3h|'eC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i&
TWIl8
RNo~}#
1传热学基础 4iDqd
Na>w~
温度场、温度梯度、付里叶定律。基本守恒方程式与正交坐标系中的基本方程式。单值性条件及其处理。 Hp>_:2O8s
w2SN=X~#
2热传导问题分析 +!Q*ie+q
(u4'*[o\t
一维与二维稳态导热过程分析。肋片散热过程分析。一维非稳态导热过程分析。导热问题的近似分析。 4V&(w,zl
dv Vz#
3对流换热问题分析 $[g#P^
d@%PTSX
对流换热过程的特征、牛顿冷却公式与换热系数。对流换热过程微分方程组及边界层微分方程组。层流边界层对流换热过程分析求解。湍流换热分析。有相变的对流换热过程(凝结与沸腾)的简要分析。 J#gG*(
Wl7S<>hg4
4辐射换热 X[!S7[d-y
&+0?Xip{Z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表面辐射特性。辐射换热角系数的概念。被透明介质隔开的物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计算。有镜反射的表面间辐射换热。气体辐射和吸收的性质。辐射能在吸收性介质中的传递。有吸收性介质参与的辐射换热。 i}e/!IVR3
]!]B7|JFJ
5说明 .}5qi;CA
~.>8ww
由于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和生源的具体情况与硕士研究生不同,因而考试内容会有一些相应的变动与调整,但基本的考试要求和考查方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就要求考生在考前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科联系。 zR4]buHnE
^xgqs $`7
2004.7.7 .D;6
r4S
&e78xtA{
.D*~UI
(转载自:Freekaobo.com) 7GTDe'T
+/bD9x1H
时间:2005-06-21 11:57 mo+!79&
qyAnq%B}
-------------------------------------------------------------------------------- sjOv!|]A
'N^*,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流体力学 t3!OqM
6{{<+
o
第一章 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0@[*~H0{n
xHqF_10S#
连续介质假说; 流体的性质 hs5>Gx
[Y~~C J
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速度分解定理 ][b|^V
m)LI|
v
变形速度张量的意义; 有旋运动与无旋运动 YQ.ci4.f
{F2Rv
流体运动的分类;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应力张量 )iM(
\=1ff
AorY#oq
第二章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 `U b*rOMu
l
S3LX
连续性方程; 运动方程(应力形式) -KV
,l
%8D>aS U
本构方程; 能量方程 IG# wY
:o~'\:/
状态方程;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Il9xNVos#
deArH5&!
第三章 流体静力学 j
~1K(=Ng
;y. ;U#O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静止流体中的压强分布 #*/nUbsg
bL`\l!qQx;
静止流体作用于物体上的力 wM4{\ f\
$u.rO7)
第四章 理想流体动力学基础 xT_"` @
O|+ZEBP
理想流体运动问题的数学提法; 开尔文定理和拉格朗日定理 >J3mta3
y>x"/jzF#
涡面,涡线,涡管及涡管强度的保持性定理 p\6}<b"p
:0Jn`Ds4o
伯努利积分; 柯西—拉格朗日积分和一维不定常流动 H390<`
-k7b#
+T
动量定理,动量距定理 ~EY)c~H
T@.+bD
第五章 理想不可压缩流体的无旋流动 8tR6.09'
DvQV_D
理想不可压缩流体的无旋流动问题的提法 <Tjhj*
Qc-W2%
速度势函数和无旋流动的某些性质,动能表达式 >^`# %$+
{'A
15
平面流动的流函数 [dP<A?s
@H$am
不可压缩流体平面无旋流动的复位势与复速度
~FYC'd
paD[4L?4Hk
不可压缩流体平面无旋流动的基本解及其叠加 [ _xOz4`%
#S/~1{
圆柱的绕流; 虚象法 KYB3n85 1
2& Hl
wpx
保角变换方法; 机翼外部绕流,库塔—儒柯夫斯基条件 ?:60lCqj
YK8l#8K
定常绕流问题的力与力矩公式; 某些最简单的保角变换 `k
I}p
|AvsT{2
区域保角变换时域内奇点的随同变换 1iR\M4?Frf
!lEV^SQJs
在原静止的理想不可压缩均质流体中运动的物体的受力 !?i9fYu
79)iv+nf\l
第六章 粘性不可压缩流体运动 NPBOG1q%
Z] cFbl\ma
粘性不可压缩流体的基本方程组 粘性流体运动的一般性质 e'npa*.e
O>rz+8 T
相似律,层流和紊流 粘性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问题的讨论 ct*~\C6Ze
C\C*@9=&x
准确解; 绕圆球的小雷诺数流动 !_o1;GzK
PR7bu%Y*eD
普朗特边界层方程; 半无穷长平板的层流边界层 3WkrG.$[b
&{M-<M
动量积分关系式方法; 雷诺方程 V^G+_#@,,
=x^IBLHN
普朗特混合长理论; 圆管内的湍流运动 `a7b,d
8.`5"9Vh
平板湍流边界层; 物体的阻力 I%{D5.du
~ebm,3?
第七章 气体动力学基础 g( eA?
Q;2kbVWY
气体动力学基本方程组; 音速 1G, '
kaf
j?F
定常一维等熵理论; 亚音速,超音速气流的差别 %`dVX
EO
Xdf;'|HO
激波理论; 定常平面超音速流绕角的等熵膨胀 ;ahI}}
HFj@NRE6
拉伐尔变工况流动特性 -S$Y0FDV
@2A&eLwLH
参考 吴望一编《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或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自编讲义《流体力学》。 x5W@zqj
Mg^3Y'{o
+u7nx
2004.7.7 =G/`r!r*0I
3:P "6mN
(转载自:Freekaobo.com)
A,|lDsvM
<Dp[F|r
时间:2005-06-21 11:58 o{
\r1<D
D~<0CQ3n.
-------------------------------------------------------------------------------- <Okl.Iz>
yB^_dE
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的力学行为 M)CE%
/P
a<`s'N1G
金属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 0N G<uZ
mo3HUXf}8
包括弹性、屈服、强化、破坏过程;描述材料力学行为的性能指标及其测试原理与方法;加卸载过程的应力应变响应;材料的力学模型等。 FY;R
0+N
>NN&j#;x~
金属材料的断裂: d>NM4n[h8
U*6)/.J
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断裂韧性(包括K1c,J1c,CTOD)测试原理与方法;应力腐蚀断裂行为等。 :CAbGs:56
<jvSV5%
金属材料的疲劳: <U()
*0
kMLWF
材料的循环性能(循环应力应变曲线与滞后环);变幅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响应;应力疲劳、应变疲劳性能;疲劳裂纹扩展性能;腐蚀疲劳行为;寿命预测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等。 2aUy1*aM
<);Nc1
其他: S
BBi"U:
n++L
=&Wd
冲击载荷作用下材料的失效,抗冲击载荷的性能指标;高温蠕变规律;低温脆性现象;陶瓷材料的强度等。 gf8DhiB
J,k|_JO
g"iLhm`L
^l4=/=RR
(转载自:Freekaobo.com) 2Y@:Vgg
P+~{q.|._c
时间:2005-06-21 11:58 Q,mmHw.`J
v}$KlT
-------------------------------------------------------------------------------- |h; _r&
Ok=RhoZZ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弹塑性力学 {\Eqo4A5}
l25E!E-'b
应力理论 $=iV
)-
平衡方程和边界条件;应力状态分析;球形应力张量和偏斜应力张量;
N{u4
/^kZ}}9baU
应变理论 =!b<@
41
几何方程;应变状态分析;变形协调条件;球形应变 张量和偏斜应变张量及其不变量; H\\0V.}!
S&A, Q'
应力和应变的关系 _Kp{b"G
一般情况下的胡克定律;各向同性体的胡克定律; @"9^U_Qf1z
v(?^#C>6W
弹性力学问题的建立 .~+I"V{yF
弹性力学问题的提法;按位移求解问题;按应力求解问题;应力函数;最简单问题的解法; >g!a\=-[
c5?;^a[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 =rV*iLy
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用应力表示的变形协调条件;平面问题的应力函数和双调和方程;平面极坐标问题的提法及某些具体问题的求解(其中包括轴对称问题,曲杆与带圆孔的板问题;楔体和半平面问题) (%huWW
j
]>NP?S
)R
等截面杆的扭转和弯曲 ;F@N2j#
等截面直杆的扭转;薄壁杆件的扭转; :xitV]1.
5eI3a!E]O
空间对称应力分布 E?o1&(2p
以位移表示的平衡方程的两种简单解;弹性半空间轴对称问题; M^\#(0^2@
8}3dwr;-
能量原理及其应用 n&Q{
[E
弹性体的应变能、应变余能、体积变形应变能、形状变形应变能;虚位移原理;位移变分方程和最小势能原理; %(GWR@mfC
NJfI9 L
Ritz方法和伽辽金方法;虚应力原理;应力变分方程和最小余能原理;能量法在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和扭转问题中的应用; NPws^
uFDJRQJ<
塑性力学基本问题 f>k<I[C<
塑性力学基本概念;屈服条件;塑性力学应力应变关系; tG(# &54
29DYL
简单塑性力学问题; X}.y-X#v5J
L~_3BX
参考书目: 7e\g
p._BG80
《弹性力学》,吴家龙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N#8D<ULd
>p4#AfGF
《弹性与塑性力学—例题和习题》,徐秉业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q:4 51 C
b/IT8Cm3
2004.7.7 q_eGY&M
H!Gsu$C
(转载自:Freekaobo.com) tu}AJ
=e'b*KTL,
时间:2005-06-21 11:59 [03$*BCq 3
h|h-< G?>
-------------------------------------------------------------------------------- lhsd39NM
t(69gF\"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流体力学 >Q&E4j C
1"J\iwN3
1.有限差分法 e;KZTH;
K7 >Z)21
基本思想、截断误差估计、相容性和稳定性分析,对流-扩散方程的有限差分解法,迎风算法。 ]Igd<
\ FW{&X9a
2. 有限元法 Qhlgu!
~Xi_bTAyAW
基本思想、Galerkin 加权余量法、单元和总体插值函数、自然和本质边界条件、单元矩阵系数计算、总体系数矩阵。椭圆型微分方程的有限元解法。 _,V
9^
k$`~,LJ p
3.有限体积法 Dohq@+] O
H\]ZtSw8-
基本思想、交错网格、单元边界流量、对流-扩散方程的有限体积解法 t,#9i#q#
EVc
Ees
4.粘性不可压缩流体的Navier-Stokes方程数值解法 t,
$4J6
6 R}]RuFQ
二维涡-流函数法,基本变量迭代算法,湍流模型 nG<_&h
6XyhOs%/
5.气体流动Euler 方程的数值方法 sE87}Lz
4%L`~J4 wr
边界拟合坐标的有限差分法,对流项的迎风算法 1eue.i
uQ
5S
4kn.3
2004.7.7 [DS.@97n
WW33ZJ
(转载自:Freekaobo.com) G gmv(!
1}1.5[4d
时间:2005-06-21 11:59 7x8/Vz@\
Le#>uWM
-------------------------------------------------------------------------------- KQ0Zy
'?]B ui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有限元法基础 LWG%]m|C
y;zp*(}f$h
限于结构在机械载荷作用下的线性有限元分析,主要了解和掌握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理论、基本运算和基本实施过程。 s;!TB6b@
%M"rc4Xd
一、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有采用限元法分析力学问题的基本过程。 %j3XoRex><
z ((Y \vP
二、平面问题:通过平面问题分析的学习,了解位移函数选取的原则和有限元法收敛条件,掌握确定插值形函数的方法。熟练掌握三角形常应变单元及矩形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单元结点载荷向量的计算,掌握单元应力的计算。弄懂刚度矩阵、刚度方程的力学意义和性质。 _a?c,<
A
X@l>mAk
三、空间问题及板弯曲问题:比较这些类问题与平面问题的异同,了解掌握这些类问题的特点。 {4
B{~Qe;
Zy!^HS$
四、等参数单元:了解掌握等参数单元的定义、性质和特点,学会构造插值形函数,掌握参数单元的单刚、等效结点载荷的一般计算格式。 3d<Z##`{4
y
5>X0tT
五、结构的自由振动分析:了解有限元动力学方程的形式,掌握质量矩阵的计算。 Mn`);[
TsiI5'tx
2004.7.7 IIj
:\?r
GYp}V0
(转载自:Freekaobo.com)
]7+9>V
[S Jx\Os
时间:2005-06-21 12:00 [g<rzhC~=
o8u
ak*"{
-------------------------------------------------------------------------------- qYba%g9RN(
JE~;gz]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公共管理学 g"}j
f;{K+\T
“公共管理学”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中的选考科目。考试的目的包括:一、检验考生对公共管理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公共管理领域研究问题的了解与熟悉程度,对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掌握和使用情况;二、考察考生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重点考察考生思维的严谨性、分析的抽象性、理解的深刻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三、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专业的创造性,重点考察考生的观点和主张是否有新意,是否能够言之成理,持之有效。
@IE.@1
lV
ptA3F
第一部分、考试形式与参考书目 w ]%EJ|'
$cSmub ZK
1、考试形式 KA/~q"N
~pt#'65}:
(1)、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z*ly`-!
HrK7qLw7
(2)、题型以论述题和案例题为主,兼有简答题。 QHHj.ZY
x'iBEm
(3)、答题应用专用答题纸 -/ YY.F-
w678
2、参考书目
[1Q:
O5v~wLx9e
(1)、徐晓林 田穗生编蓍《行政学原理》(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nd)`G$gL
JWsOze8#
(2)、徐晓林主编《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精粹》,科学出版社、武汉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W<\*5oB%H
GLiD,QX<
第二部分、考试范围 u`gY/]y!
~Q2,~9D
kc
公共管理的一般理论研究 s*tzU.E(
g0k{b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Q`HG_n@?
NOQSL T=
政府职能的特性、类型与配置 #XeEpdE
A 6j>KTU
公共组织的有关理论、公共组织类型 :pNu$%q
D.,~I^W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 yIf>8ed]#
Lw<%?F (
行政决策 dk.VH!uVb
l.%[s6
公共选择理论 ]cP$aixd
nA.~}
新公共管理、善治 ~IS3i'bh
8gXf4A(N
企业家政府的基本原则 8+8P{_
"a]Ff&T-
电子政务与数字政府管理 9RnXp&w
A>Xt 5vk+
第三部分、考试样题(略) i4\m/&of3y
tRmH6
(转载自:Freekaobo.com) $LJCup,1"
t_{rKb,
时间:2005-06-21 12:00 hgI;^ia
mqKr+
-------------------------------------------------------------------------------- -: 8[
UkgiSv+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高等学校德育 9/4Bx!~A
4kdQ h]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yE7jXB
;(~H(]D
考试性质 N83g=[
高等学校德育是高等教育学专业高等学校德育方向博士生必考的课程。它的评价标准是优秀硕士毕业生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德育学理论基础。 YRs32vVz
=d`/BDD
考试对象为参加2005年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80L>0
drEND`,@6|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o.?T*Q9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dRPX`%J
答题时间:180分钟 u|uPvbM
题型比例 3m59EI-p
名词释义 约20% ,?ci+M)
{ZrB,yK
简答题 约40% $ H2HVJ
OX*5 yT{
论述题 约40% TWk1`1|
[Csv/
参考书目 sPUn"7
鲁洁《德育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ikJa
d:1TSJff%/
刘献君《大学德育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 b+3QqbJ[F
k6PHyt`3'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K%/:V
Bm&% N?9
1.德育的内涵 mFu0$N6]H
% HK \
学校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因素构成的整体,德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eFiUB
O.g!k"nas&
德育概念的发展过程,德育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德育的本质,大学德育的特点。 3(/J(8
ddiBjp2.!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与大学德育的理论基础 aE'nW@YL.
uh_2yw_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理论与大学德育的对象和规格,人的本质理论与大学德育过程。 j/<z[qr
/y<nAGtD&
3.认知与德育 "X7;^yY
$<N!2[I L
认知主要是对个体之外物的认识,核心是思维;缺乏认知、思维参与,只可能形成幻想、产生盲目;认知是德育的重要前提和方面。 u:FFZ
ILQB%0!
4.情感与德育 3?rYt:Uf!
F3L'f2yBG
情感是对个体之内在物的感悟,核心是体验;缺乏情感、体验的参与,个体很难内化;克服德育中忽视情感、体验的倾向。 ].C
4RH
/>,Tq!i\4}
5.大学德育与社会 [`eqma
D<35FD,
德育的产生、发展、变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对大学生成长影响的特点、规律;德育要体现社会的意志,即实现人的社会化。 apxY2oE&
(pFPuV
6.大学德育与人的发展 Fu%%:3_
Y,%d_yR[
人的发展的基本过程和规律,大学生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内容和特点,大学德育应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JXBTd=r_oM
=(^-s Jk
7.大学德育的功能 nbGB84
dD Zds
k+!
大学德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育人功能、享用功能,德育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baVS-v
tL;!!vg#V
8.大学德育过程及其规律 fW,,@2P
*XCid_{(
大学德育过程的特点,大学德育过程的规律,大学德育过程与智德育过程的区别。 ;B'5B]A3
]ZB^Hi_
9.素质结构及素质教育 P a{)@xT
|Mm9QF;iA
素质的内涵,素质的结构,科学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 0M'[|cid|
Gg\805L@
10.大学德育的实施 !w!}`|q
>z`^Q[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育,心理教育,养成教育。 @-~
)M_
qNLG- m,n<
11.大学德育改革 q]-CTx$
hr+,-j
知识经济与德育,市场化与德育,国际化与德育,网络化与德育,大学德育改革的基本方向、趋势。 [BH^SvE
R3G+tE/Y
第三部分考试样题(略) ",b3C.
"71,vUW
2004.7.7 Koi
>d`XR"_e
(转载自:Freekaobo.com) =5UT'3p>
Gj~1eS
时间:2005-06-21 12:01 \k#|[d5W
uN:|4/;{&
-------------------------------------------------------------------------------- ,Zpc vK/S
:QndeUw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高等教育管理学 _h%
:Tu
UBmD
3|Zo
“高等教育管理学”是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中的选考科目。考试的目的包括:一、检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方向的考生对本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研究问题的了解与熟悉程度,对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掌握和使用情况;二、考察考生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研究高等教育管理问题的能力,重点考察考生思维的严谨性、分析的抽象性、理解的深刻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三、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专业的创造性,重点考察考生的观点和主张是否有新意,是否能够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7j>NUx=j3
YF+hN\
第一部分 考试形式与参考书目 B8jSdlvz
Bs@!S?
1.考试形式 A`=;yD
c+6/@y
(1)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eZ(n)"
(M1HNIM;(
(2)题型以论述题为主,兼有简答(简述)或概念释义与辨析。 LvWl*:z
4"OUmh9LHB
(3)答题应用专用答题纸。 ]s*Fs]1+H
hSxlj7Eo^T
2.参考书目 t/;@~jfr@
U({20
(1)姚启和著《高等教育管理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Z2.P"w
u!k]Q#2ZR
(2)薛天祥主编《高等教育管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oYYns%r
}{
<@BzF0
(3)《大学运行模式》,(美)罗伯特•伯恩鲍姆著,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5Z"U<I,9
XA
cpLj]
第二部分 考试范围 Rw]4/
vepZod}D
高等教育管理学科建设 E$$pO.\
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 tMN^"sjf*
高等教育管理的历史发展 }yCw|B|a
高等教育管理基本原理 aR }|^ex
高等教育管理的现实问题与改革 n-h2SQl!
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管理,等等 5K1WfdBX7)
!i0jk,[B=
第三部分 考试样题 j@1rVOmK
_Qy3A T~
2003年高等教育学博士生招生考试 )4d)G5{
q!iMc
“高等教育管理学”试题 '4PAH2&n
;4jRsirx9
本试卷一共6道题,前3题为必答题,后3题为选答题。请从后3题中任选2题作答,如3题都答,将按答题顺序,对前2题予以评分。 ^*7~ Wxk5
;T0Y=yC
概述近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就。 %IS'R`;
3
简述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高等教育管理的适用性。 [\o+I:,}wi
简述20世纪20年代前后我国高等学校管理改革的主要成就。 [3a-1,
试论我国宏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o=V
(
论学术自由、自主办学、教授治校与学术自律的关系。 {~g(WxE
假如你是一所高水大学的校长,你的治校方略是什么?为什么? $9znRTFEj
<BIj
a
2004.7.7 { 7y.0_Y
w=I'
CMRt
(转载自:Freekaobo.com) V/Hjd`n)`i
r3o_mO?X
时间:2005-06-21 12:01 kJ6=T6s
~mc7O
-------------------------------------------------------------------------------- _W 41;OY
a^qLyF&F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教育经济学 ScrE tN
N> RabD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U^4
/rbQ
v*%#Fp,g8
一、考试性质 aG7QLCL
)SZt If
1、《教育经济学》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基础考试课程之一。 :.['e`
<8MKjf
2、考试对象为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或同等学力人员。 @NGK2J
(#* 7LdZ
二、考试要求 '~i}2e.
Ktg{-Xl
1、全面掌握和充分理解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研究范畴等。 SU;PmG4
k"|4
LPv[
2、系统了解和深入分析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经济问题。 Z~{0XG\Y
FblwQ-D
3、准确把握教育经济学研究动态和新进展。
R6~x
!
brJ_q0@
4、对教育经济学理论和实际问题能提出、阐明自己的思想或观点。 Q[^IX
0Vv6B2<
三、考试形式与试题结构 XnrOC|P$
Z^,C><Yt
1、本课程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w#eD5y~'oo
!7!xJ&/V
2、题型及试题结构:简述题占40%,论述题占60%。 $8o(_8Q)
1"3|6&=
四、参考书目 R
km1fYf
$.kP7!`:,
1、靳希斌主编:《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Hz_x(t26
Pcut#8?
2、王善迈著:《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X=_pQ+j`^
L ^} Z:I
3、闵维方主编《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T
j(IN
D'Tb=
第二部分考试要点 yjUZ40Dq
Mg;%];2Nt
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_/:KUt
教育资源配置 S[!K
教育投资 HQ
~`ha.
劳动力需求结构与教育结构相互关系的研究 `B
k7W]{L
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
J$
教育效益分析 j_*$Avy
教育与个人经济收入关系的研究 [2?|BUtD[
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研究 O=UXe]D
教育财政体制与学校财政体制改革 >nV~5f+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 F8M&.TE_3
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比较 z<aB GG
第三部分考试样题(略) 's>
(转载自:Freekaobo.com) VZo[\sWf
eygmh aE
时间:2005-06-21 12:02 Oxs O
BrF/-F
-------------------------------------------------------------------------------- _DsA<SJ]
0/K?'&$yvb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教育管理学 #HFB*>
s}Phw2`1U
“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中的选考科目。考试的目的包括:一、检验教育管理研究方向的考生对本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育管理领域研究问题的了解与熟悉程度,对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掌握和使用情况;二、考察考生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管理问题的能力,重点考察考生思维的严谨性、分析的抽象性、理解的深刻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三、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专业的创造性,重点考察考生的观点和主张是否有新意,是否能够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
T^!<W4
2%|
第一部分 考试形式与参考书目 wZ6D\I
+UbSqp1BS
1.考试形式 _M'WTe
8K+(CS>xvO
(1)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xM$^r)
y/=:F=H@w
(2)题型以论述题为主,兼有简答(简述)或概念释义与辨析等。 &"HxAK)f
A!EmJ
(3)答题应用专用答题纸。 "Tw4'AY'P
_)|_KQQu
2.参考书目 :
5)Dn87
TdGda'C
(1)萧宗六、贺乐凡主编《中国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Z6bMAb0'N
q5
eyle6
(2)刘文修编著《教育管理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cr GFU?8
&gF*p
(3)[美]哈罗德·孔茨,西里尔·奥堂奈著《管理学》(第八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s~6FrKy
]vj.s/F~
第二部分 考试范围 =^liong0
8yW 8F26
教育管理学的发展 }YV,uJH[
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 +_^Rxx!XA
教育行政的理论与实践 R-7.
q
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b\6)whh
教育管理的前沿问题研究 j
^4KczJl
国际与比较教育管理,等等 $~>3bik@
Q1ox<-
第三部分 考试样题(略) b5!\"v4c
GCrIaZ
2004.7.7 cb36 ~{
T6/d[SH>
(转载自:Freekaobo.com) \R!.VL3Tx$
F4P=Wz]
时间:2005-06-21 12:02 .`I;qF
L#
-------------------------------------------------------------------------------- Z)JJ-V!
72i]`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教育综合 "hE/f~\
=O~ J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9 eC0s
os:/
-A_m
一、考试性质 q5Bj0r[/o
8Ce|Q8<8]
1、《教育综合》是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而设置的专业考试课程之一。 $A4rdhvd
E1|> O
2、考试对象为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或同等学力人员。 /]xu=q2
)+Nm@+B
S]Y3nI
zRO-oOJ
二、考试范围 a\K__NCrX
kiah,7V/
1、教育基本理论;2、课程和教学论;3、中国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4、中国当代教育研究进展;5、中国古代教育思想;6、中国古代教育制度;7、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8、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 y v$@i A
@yGK$<R
评价标准 J|O=w(
1、教育基本理论及教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
A?YU:f
xSf&*wLE
2、准确把握中外重要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 !=)R+g6b
{r.KY
3、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与命题; A^m]DSFOO
FnZMW, P
4、能运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vDEDOS1
B4&K2;fg_
四、考试形式与试题结构 8C[W;&Y=
mY)Y47iL
1、本科目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A`#/:O4|f
wt@Qjbqd8
2、题型及试题结构:简述题占30%--40%,论述题占60%--70% p{V_}:|=
Q
^(Y}j8sj
五、参考书目 (G
E)
7U3b YU~;
1、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Ls4+]5
2.孙培清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0\y{/P?I$
3、王天一等著:《外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hja;d1yH
un&Z'
.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mk4O4dF
u
@@0YUa
一、教育学的学科问题和教育科学研究 mDCz=pk)
*EB`~s
二、教育起源 W1$<,4j@M
id" -eMwp
三、教育本质 TV['"'D&i
w nPg ).
四、教育目的 9>OPaLn
J%
b`*?A
五、教育与社会发展 $vR#<a,7>
v90)G8|q
六、教育与人的发展 %x]8^vze
Mx]![O.ye
七、德育、智育、美育、体育 J}{a&3@Hm
01_*^iCf5
八、课程与教学 jMAZ4M
"J_#6q*
九、中国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 BPwn!ii|
kLfk2A;' i
十、中国当代教育研究进展 &|
guPZ
uexm|5|
十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T!F0_<
+5k^-
十二、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p(!7FDE2n
Y;uQq-C P
十三、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Y95e'f.x
er44s^$
十四、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7+Z%#G~T
-H+<81"B#
第三部分 试题举例 K
K_
+;|" #
简述题 ~5@bWJ
1、试谈你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v]esIP5R'
+~{Honj[
2、谈谈体育对丰富学生闲暇生活的重要意义。 Gdu5
&]H#6
# ^q87y
3、试述中国古代书院产生的原因及其教育特点。 %={[e`,
'lIj89h<E
试析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 v\}s(X(J
二、论述题
z^z,_?q;
YA:!ULzR*
根据课程论的相关原理分析我国新世纪课程改革的特点。 7mT
iO?/y<
试析中国教育界在教学本质问题上的争论,谈谈你对教学本质的认识。 Iss)7I
试评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在北京大学的改革实践。 sn.0`Stt
综述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y-eVu6
??
2x* l1
2004.7.7 b uOpHQn
/<e<-C*d&<
(转载自:Freekaobo.com) `iZ){JfAH
kes
GwMr"e
时间:2005-06-21 12:03 7)zF8V
{"vTaY@
-------------------------------------------------------------------------------- De^Uc
\3XG8J
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图形图象处理 |x+g5~$
{Lg]chJq?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CwdeW.A"j
5i1E
5@~
考试性质 Em]2K:
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博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图形图象处理》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考生考试科目。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硕士研究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图形图象处理的基础和能力,并有利于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n]x%xnt
MJugno
考试对象为参加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硕士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 y{g"w
S>;+zVF]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5MHcgzyp
i TLX=.M
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t<
答题时间:180分钟。 /I48jO^2
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例:计算机图形学80%,图象处理20%。 ;)23@6{R%
题型比例:选择填空约20%,简答题约30%,计算题约20%,论述题约30%。 ^Rh`XE
SQ
la]%
三、性质与要求 21sXCmYR,t
xU;/LJ6
《图形图象处理》是研究计算机处理图形图象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计算机科学和应用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图形图象处理中的数学原理,基本方法和软件设计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这一领域的知识打下基础。同时尽量反映近年来计算机图形图象方面最新发展所需的基本知识,为掌握这些最新成果准备条件。 KXT9Wt=
,lDOo+eE%:
四、参考书目 L/xTW
:6jh*,OHZl
孙家广,杨长贵.《计算机图形学》(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JXQh$hs
4`/Td?THx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5
Iaz
R q`j|tY
基本知识 .~,=?aq^
计算机图形学与图象处理 KnC:hus
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及应用 |_mN:(3
图形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nLY(%):(P
图形设备 >Xi/ p$$7u
图形软件标准 \:Q)X$6
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方向 heScIe
N^`
e=`=7H4P
二、基本图形生成技 @_0tq {
(bAw>
1.直线,圆,椭圆的生成算法 %5!K?,z%
TTGWOC
2.抛物线参数样条曲线,Bezier曲线,B样条曲线的生成 }H:wgy`
hv *XuT/
3.区域填充算法 6&o?
#l;|
]]P@*4!
4.线宽与线型的处理 @H$Sv
?5;N=\GQ
5.字符的存储与显示 S0`u!l89(
<c$rfjM+JU
6.线段和多边形的裁剪 w+$~ds
Ax*xa6_2
7.反走样技术 e~geBlLar
zUq(bD
三、图形变换 fr`Q
5!0
9"zp>VR
1.齐次坐标 uU=!e&3
4v`G/w
2.窗口视图变换 7^syu;DT9Y
3H|drj:KV
3.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的几何变换 @`ii3&W4
*c
9S.
4.形体的投影变换 Tn9Fg7<
BkP4.XRI
四、交互技术与用户接口 ~n!&~
: 76zRF
1.基本交互任务和技术 ) O&zb_{n
?Qx4Z3n
2.组合交互任务和技术 t+K1ArQc
`"hWbmQ
3.用户接口的设计 !a25cm5ys
Q @[gj:w
4.用户接口软件 Mdh]qKw
3V7WIj<
五、几何造型 ,SNt*t1"
e=aU9v
L
1.形体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OCq5}%yU&i
sT "q]
2.边界表示的数据结构与欧拉操作 Ke=+D
'=
0Lb{HLT
3.求交算法 TD%L`Gk
.<Jv=
4.集合运算 >#'?}@FWQN
74N3wi5B
六、真实图形 AJE$Z0{q
gFrNk
Uqp
1.隐藏线的消除 La3rX
[~X&J#
2.隐藏面的消除 ``I[1cC
WUo\jm
[yr
3.明暗效果和纹理 /HS"{@Z"h
W amOg0
4.光线跟踪 &CSy>7&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