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求北师教育原理专业考博真题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求北师教育原理专业考博真题

各位博友 哪位有北师教育原理的教育学A和中外教育史A的真题 在此谢谢啦 qJ).;S{AAt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12-12-18   
2011年比较教育学考博真题: =|lw~CW  
比较教育: @<$-*,  
1.试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谈教育发展中的社会参与。 *\9JIi 2  
2.试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谈高中教育发展的多样性 rQ0V3x1"Qx  
3.试述“博洛尼亚进程”及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82f {t]  
4.试论比较教育研究的开放性。 [nQ<pTg~r  
教育哲学原理: @ lo6?9oNo  
1.试评述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h^{D "  
2.试评述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对世界教育改革的影响。 ,uEi*s>  
3.试分析知识论变迁对教育的影响。 !}u'%  
4.谈谈你对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解。 YQU #aOl  
d,r%LjNI  
2011年教育学原理方向 seT?:PCA  
教育学A 3*13XQ  
1. 公#意识教育。 D8u_Z<6IjI  
2.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解释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O'?)(1  
3.当代知识观变革,及其对课程改革的影响。 `(j}2X'[  
4.分向论述。 SKx&t-  
中外教育史A C O25  
1.Ivan Illich《非学校化教育》评述,及其对于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意义。 2jQ|4$9j  
2.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在教育观点方面的异同。 ^j1?LB  
3. 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教育变迁中的“中西体用”问题。 wO6`Ap t1:  
$_N<! h*\  
$0[T=9q <+  
tOn_S@/r  
2010年试题集  16q"A$  
比较教育 9p ;)s  
     1.试用比较教育理论分析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观点。 V\nQHzjF<6  
     2.试论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6cEiC+r\  
     3.试评述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在国家和地方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价值。 k(>hboR5n  
     4.试分析发达国家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经验。 5f&+(Wqw  
cnh\K.*}_x  
      教育哲学: /6_>d $  
    1.试评述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学术贡献与局限。 t\2Lo7[Pu  
    2.试论教育发展中政府、学校与市场的权力关系。 kFP Z$8e  
    3.试从进步主义及其批判的视角评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R}(t{b#  
    4.试分析高等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7N  
教育学 Yc+0OBH[  
1.当代教育改革蕴藏的价值追求。 m09 Bds  
2.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的关系。 ]m0MbA  
3.信息社会学习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Z{/0 P  
4.我国建国年以来教育学发展的主要历程,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以后的发展趋势。 yw'b^D/  
中外教育史 ;5 W|#{I  
1.孟子和荀子人性观的主要分歧及其教育意义。 Fxwe,  
2.(暂缺) (r_xs  
3.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哪些教育思想、流派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SJhcm x+  
教育学(含中外教育史): 8E`rs)A  
      1、阐述当代教育的现代化发在趋势,并评述中国教育现代化? "i$Av m  
      2、简述近代以来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主要观点? Bfw]#"N`  
3、论述中国科举制的产生、发展和考试内容和形式等?、 hz8Y2Ew  
       4、论述二战后苏联教育改革与教育理论? V[>MKB(  
教育经济学 d)m +Hc.  
1、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论证方法和信号理论的观点。 ]Auk5M+  
      2、简述学校规模经济原理并分析近年农村地区学校合并的利弊。 F$Q( 2:w  
      3、简述教育财政充足性的含义并对中国教育财政的充足性进行评价。 3P C'P2  
      4、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和高效扩招前后教育与劳动收入的关系 wPTXRq%  
   \gferWm  
w|?< ;+  
教育学原理 O:'UsI1Y  
教育学: L{xCsJ3d  
1.当代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25分) \ 4y7!   
2.试论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的关系(25) C Sx V^  
3.信息社会,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应如何应对?(25) 4[t1"s~Wg  
前三题必答,最后一题是哪个方向选哪个题目,德育方向题是:东亚国家德育的文化特性。(25分) f]H[uzsV  
2.教育史: ia !t~~f  
1. 试析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思想的主要分歧及教育意义(30) F)KUup)gc  
2. 试分析中外教育史古代教师的产生、作用和社会地位(30) \v bU| a  
3.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哪些教育思潮和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试评析。(40) ej dYh $  
ur^)bp<n  
2009年试题集 -d? 9Acd  
`MFw2nu@t  
教育管理学院——教育学: 47s <xQy  
1.谈谈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的人。结合马克思全面发展的人谈谈现状。 tW;?4}JR  
2.现代德育的特点。谈谈我国现代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7(B|NYq  
3.谈谈巴格莱、赫钦斯、布拉梅尔德的思想。它们与进步主义有什么不同?这些思想对现在的课程改革有什么意义? .ky((  
4.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改革。它们对现在的课程改革有什么意义? +9db1:  
q B-9&X  
管理学: L<bZVocOb_  
1.谈谈X理论与Y理论。它们对实际管理工作的意义。 )3g7dtq}  
2.谈谈大学合并与企业兼并的异同。用组织变革理论结合实际谈谈大学合并中遇到的问题。 ?r"][<  
3.组织学习中的障碍是什么?组织学习与大学管理绩效的关系? "TB4w2?=  
4.谈谈学术人的管理工作 VF1)dd  
p@`rB zGp  
比较教育 e _\]Q-  
1、试比较实证主义与相对主义两大比较教育流派的基本主张。 ~ qe9U 0  
2、试析金融危机对世界教育改革的影响。 +!9&E{ pmo  
3、试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分析我国高中教育的文理分科。 w5,p9f}.  
4、试以英美国家为例分析制度环境对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Ek\f x*Lz  
5qo^SiB.  
教育哲学  |/K+tH  
1、试比较终身教育思潮、全民教育思潮和全纳教育思潮的异同。 <1#v}epD#  
2、试析当前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e$\|~<  
3、试论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Zj;2>  
4、试析文化传统与教育变革的关系。 Rt!G:hy7  
f&=y\uP]  
比较教育面试题: j3 d=O!  
1.       用英语介绍一下你自己。 fF !Mmm"  
2.       初试中,文理分科那道题你是如何答的?你的观点是什么? DE3>F^ j  
3.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Irmc*;QE  
Sqj'2<~W  
2008年试题集 s6<`#KFAg  
教育哲学: Rfh#JO@%[  
一、简答题 M##h< 3I  
1、要素主义教育思想中的知识论 t6p}LNm(V  
2、雅斯贝尔斯的教育哲学思想 =&?}qa(P  
3、效率和公平 v|acKux=t  
二、论述题 |aef$f5  
1、大众化背景下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关系 ^yDCX  
2、全球化对第三世界国#教育的影响策略 lO},fM2j  
i-!Z/,oL  
比较教育: =1 g  
论述: `-!t8BH  
1、全球化背景下,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使命 'c[4-m3bg  
2、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的使用 TTcMIMyLT  
3、西方教育思想:关于基础教育改革 [B3qZ"  
4、国际大学排名对中国大学的影响 :NJb<% $  
Z#.J>_u )  
中外教育史A ,[enGw  
1.       西方国家学校体系近200年来的发展及其对教育普及的作用。(35分) K FV&Dt}<  
2.       简述从汉代至唐宋时期中国选士制度的演进及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35分) *njdqr2c~  
3.       简述二战后西方国家高教大众化进程并对我国当前高教大众化问题略予评论。(30分) O57n<J'6  
HU ]Yv+3   
教育学A: vy W/f  
1.     从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和功能分析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意义。(25分) v3 4!rL  
2.     试论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及对教学工作的意义。(25分) %g7 !4  
3.     互联网对青少年交往行为的影响并就学校教育由此面临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0分) kzPHPERA]  
选做题(各方向不同) n%PHHu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投入机制经历了几个阶段,分析各阶段的特征。(农村教育方向)(30分) qPsf`nI7  
Arh0m. w  
教育学B nxH=Ut7{  
1.     试论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及政府应承担的责任。(35分) `*nVLtT Y  
2.     试论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及对教学工作的意义。(35分) 82#7TX4  
3.    互联网对青少年交往行为的影响并就学校教育由此面临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30分) 6QVdnXoG/  
UD1R _bL}  
教育管理学院——教育学: xaQ]Vjw  
1.清末改革与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进行比较分析。 27q 9zi!Q  
2.对进步主义教育观分析评价。列举我国当前新课改与进步主义教育观异同 D d8*1,  
3. 对教育价取向的观点进行阐述,并结合我国教育改革实际分析其价值取向 En$-,8\%  
4.现代德育基本特点。结合现状进行分析。 CDcZ6.f  
}$5S@,  
教育管理学院——管理学: +[C(hhk("  
1.西蒙有限理性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意义 1,,kU  
2.管理中组织目标与团队学习的关系 @]yd Wd  
3.组织文化与组织领导的关系 {xb8H  
4.试评当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Z )j"J  
?m5@ 63 5  
农村教育面试题: X5i?B b.  
1.  翻译一篇英语文献(笔试) @-y.Y}k#$~  
2.       你硕士期间做过哪些课题?这些课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fJ  
3.       当前农村教育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zNYzI  
k?-GI[@X  
2007年试题集 tow0/ Jt  
fWo}gH~  
教育学原理 @jb -u S  
1.试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和功能及其对个人发展的意义。(35分) 3e&H)  
2.谈谈近年来教育研究方法论方面的若干变化及其意义。(30分) JL0>-kg  
3.要求根据材料写篇小文章。材料出自《发展教育学年鉴2003》,首都师大出版社2003版。 !DgN@P.o  
具体内容是关于现代德育方面的。(35分) 1&%6sZN  
<1i:Z*l.  
教育哲学 yH}(0  
一、名词解释 nT.i|(xd.  
1 要素主义 D; xRgHn  
2 教育成层 B!:%^S  
3 良知良能 9eOP:/'}w  
4 伊凡•伊里奇 CJ+/j=i;~c  
二、论述 ^e*Tg&  
1 用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得失。 ko-|hBNv  
2 试论述全球化教育的民Z性和国际性。 5]_m\zn=  
nymF`0HYe1  
比较教育学 OR84/^>  
1、“和而不同”哲学思想对比较教育理论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XL^dzN[|$  
2、萨德勒比较教育思想在当代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Udj!y$?  
3、从民族文化传统角度分析影响中国和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z?T;2/_7  
4、论“新公共管理”思潮对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Q4SB"q  
K&T[F!  
中外教育史 *`D}voU  
1.  论述西方国家学校教育与教会关系的历史流变。 )\nKr;4MH  
2、论述20世纪初叶中国平民教育思潮与实践。 {J#SpG 7  
3、评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mwgHo<u  
m |Isi  
2006年试题集 `<Ry_}V  
教育学 ZLP)i;Az  
1.从教育的本质属性角度,评析“教育产业化”。 ^"lVTDsU  
2.现在德育概念有泛化的趋势,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以及狭义的德育(道德品质教育)概念的各自内涵及相互关系。 .D X  
3.有人提出“学生第一,教师第二”的观点,请评析。 Os)jfKn2  
SSr#MIS?  
比较教育学 E;`@S  
1.试述比较教育学是不是一门学科。 bCa%$  
2.论述西方新Marx主义对比较教育的影响。 3?%?J^/a  
3.罗伯特?赫钦斯和克拉克?科尔的大学理念之比较。 Dx M$4  
4.论述欧洲综合中学运动的历史经验。 sej$$m R  
(5rfeSA^  
教育哲学 ,J*C'#sW  
一、名词解释 nYFM^56>_  
1.     生活准备说          2. 学校消亡论        3. 政教分离原则 QUQw/  
4. 道德相对主义         5.“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 %XC3V7  
二、论述 }Qu kn  
1.教育现象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mJU1n  
2.从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角度,论述《学会生存》中“主体在创造性实践中并通过创造性实践活动完善人自身”。 Mg"e$m  
M) qb6aD0  
高等教育原理 'w$jVX/  
一、面试题: [_BQ%7D U  
1. 你看过哪些高等教育哲学的书? -~_[2u^3  
2. 现在中国高等教育最核心的矛盾是什么? TCWt3\  
3. 读博期间准备研究什么问题? z7X,5[P  
二、教育学笔试题: ?-v]+<$Y  
1. 教育目的取向演化过程中的不同观点,你认为我国教育改革应该如何选择教育目的取向? jk\z-hd  
2. 论述现代教育的不同观点,你如何认识现代教育? "@^^niSFl  
3. 试评述清末教育改革,对当代教育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o#K*-jOfiH  
4. 对杜威的课程、教学观进行述评,依据杜威的观点评析当代教育课程改革? # 4&t09  
三、西方哲学史笔试题: C0gY  
1. 批P理论和传统理论辩 8=MNzcA }  
2. 论本质还原法 ?E}9TQ  
3. 论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 1/ 3<u::  
*'cyFu$  
课程与教学论 @P )2ZGG  
1、翻译《学记》中的一段话并评论。 koa-sy)#L  
2、西方教育思潮对中国近代教学论的影响。 q o6~)Aws  
3、裴斯泰洛齐的初等教育观观点述评。 nw-%!}Ot"  
4、官能心理学对西欧课程理论及实施的影响。  3 GL,=q  
$ ~Ks !8'P  
高等教育原理专业 _iF*BnmN  
一、面试题: X#>:9  
1. 硕士论文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7n)ob![\d  
2. 当前高教热点问题的了解? ,m Nd#  
Oz4vV_a&'  
二、高等教育学笔试题 Yosfk\D  
1.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vW-o%u*  
2. 赫钦斯与克尔的大学理念的比较 ,MjlA{0  
3. 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特征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x R<]~g*  
4. 大学教学评价的目的、意义及其实施 ,R\ex =c  
w\RYxu?  
三、高等教育政策笔试题 2f0mr?l)N  
1. 大学办学自主权范畴与内容 }` YtXD-o  
2. 大学松散结合的组织管理特征 C]Q`!e  
3. 大众化下公平与效率 zZW5M^z8  
4. 加州大学规划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启示 +|--}iE5n  
vaL P_V  
外国教育史 lA` qB1x  
一、面试题: rJ{k1H>  
1. 西方教育思想史发展的线索? 8!{ }WLwb  
2. 近代西欧高等教育发展的线索? YwS/O N  
二、笔试题: fR b  
(一)简答题: -,Js2+QZ#  
(1)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的产生 r PTfwhs  
(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和新人文主义运动时期教育思想的联系 Z2 Vri  
(3)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教育改革运动 9^&B.6!6  
(4)法国大革命时期教育计划与近代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 CkRilS<  
I/%L,XyRI  
(二)论述题 ^ E_chx-e}  
(1)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西方自由教育理论的变迁 [ahwJF#r  
(2)教会教育与近代西欧初等教育的发展 k[}WYs+r  
(3)近代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K^h9\< w  
(4)卢梭与杜威关于教育与自由关系的比较 qnb/zr)p  
oJ tmd}  
CED[\ n  
Qp7F3,/#  
2005年试题集 E`.:V<KW/  
教育学 M?=I{}!@Q  
1、  结合实际评述精英主义和大众主义教育观(30分) Ct^=j@g  
2、  女性主义哲学对教育的影响(30分) a*t @k*d_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0分) W56VA>ia  
Q{5.;{/eC  
中外教育史 >4q6  
简答 vL;>A]oM2  
1.简述韩愈和荀子对教师任职条件、作用和师生关系思想的差异;你认为他们二人对教师的要求哪个更高?为什么?(10分) ZNl1e'  
2.简述三舍制,为什么它没能够取代科举制?(10分) fq4uiFi<  
3.清末民初学制改革和教育方针变革(大概是这样)(15分) ao0^;  
论述 sIbPMu`&U  
1.论述黄炎培“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这句话的含义(20分) ~W={"n?=  
2.论述近代自卢梭以来教育思想家关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思想(25分) +]( #!}oH  
3.从历史演变的角度论述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演变的历程。(25分) L0I |V[  
"',;pGg|K  
中外教育史B $-|$4lr S  
1、简答题(任选两题) ]NtBP  
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组织特征 ..k8HFz>"  
杜威论教育与民主的关系 %pH|2VB#  
《莫里尔法案》与美国高等教育 )#1!%aQ  
马丁•路德与近代欧美教育发展 $RB p!7  
2、论述(任选两题) Vugb;5Vl  
西方近代儿童观的演变与教育的发展 sP}u  zS  
古希腊从智者到亚里士多德教育理论的演进 QhLgFu  
欧美近代教育世俗化进程的演进 m >F:dI  
美国联#科技政策与高等教育的发展 j:>0XP  
\{!,a  
比较教育学 -"{g kjuv  
1.我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理念、制度层面的差距。 mhOgv\?  
2.国际比较视角谈课程改革原则。 : bi(mX7t  
3.比较教育对认识教育现象规律的作用。 yGSZ;BDW:K  
4.西方马克思主义比较教育理论模式。 =F Y2O`%a  
5.教育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教育的影响。 tl*h"du^  
>@ xe-0z  
教育哲学 [)dIt@Y&j  
一、名词解释: `u R`O9)e  
1、善端   2、个体文化内化   3、教育平等  4、自然教育    5、教育主体 C^5 V  
二、论述 >T\@j\X4  
1、全球化下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理论及现实意义。 Jw&Fox7p  
2、论述教育无能论和教育万能论。 ( fr=N5   
I}5e{jBB  
教育学B ~(yW#'G  
1. 论述教育的保守和大众价值取向。 Q$ Dx :  
2. 评述中国传统德育思想。 FC6~V6R  
3. 对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进行评述和理论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Yf v^DQ5  
-^(KGu&L&u  
2004年试题集 '1xhP}'3)  
教育学: D/ sYH0.V$  
1.论述公民教育与市民社会; rnQ_0d  
2.教育公共性; DpQWh+WRy  
3.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化; ^,t@HN;gA  
4.谈一下你对布鲁纳“任何学科只要以恰当的方法就可以教给任何年龄段的任何学生”的理解; : i r3u  
H?M:<q0|G  
教育史: HC1<zW[  
1.赫尔巴特夸美钮斯与现代教育理论(评夸美纽斯与赫尔巴特在教育学科的地位); *]h"J]  
2.论中国学制百年变革经验及启示; :dRC$?f4  
3.中国乡村建设者理论评述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0s H~yvM5  
%6rSLBw3  
中外教育史 GG<0k\RN  
1.我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 Njr;Wa.r+  
2.试评述我国百年学制的经验与教训(启示)。 -$:*!55:j  
3.比较夸美纽斯和赫尔巴特的贡献。 ys>n%24qP  
s^IC]sW\%  
2003年试题集 $F9w0kz:,*  
教育学 L-rV+?i`6f  
1.论述全球化背景下道德教育观念的变革 Hm!"%  
2.结合我国民主建设论述我国教育民主化的历程 iM;Btv[|  
3.(给出了新课程标准的一段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 =EM<LjO  
m ie~. "  
教育史 QKx(S=4jQ  
1.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v`q%(TA  
2.评析我国古代教育遗产 lo'#dpt<  
3.从清末民初我国教育制度的变革论述我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u0sN[<  
#a~BigZ[G  
中外教育史 ?V+\E2  
1.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7][fciZN  
2.中国教育近代化 =uNc\a(  
3.中国古典教育哲学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1@ &J"*  
?E V^H-rr  
2002年试题集 $IX(a4'  
教育学 2)\MxvfOh  
1.马克思关于劳动分工的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U=0iK  
2.评析教育专业化 DbB<8$  
3.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综合课程若在教育实际中实施有什么优缺点? hEZo{0:b"  
50Gu~No6  
教育史 zjcSn7iu  
1.中外历史上关于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论述 `MCtm(<  
2.中国大学与西方大学的区别 ]+a~/  
3.评析中外历史上论述“知、行”关系的教育家的观点 T+E wC)Ll  
pM+9K:^B  
更新于2011年3月20日 qN' 3{jiPL  
一、历年试题 u$zRm(!RB  
(一)教育哲学 Sw; kUJ  
200?年 >@cBDS<6R  
1.名词解释 M=ag\1S&ZF  
(1)《学记》;(2)文化教育学(德国);(3)教育无目的论;(4)学习化社会;(5)非学校化(deschooling)社会 8d8jUPFQ  
2.论述 a'Odw2Q_  
(1)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问题。 J!6w9,T_  
2005年 *,:2O&P  
1、名词解释 5[B)U">]  
(1)教育主体;(2)教育平等;(3)善端(孟子);(4)个体文化内化;(5)自然主义教育(卢梭);(5)西方马克思主义 X 5}=|%Y  
2、问答题 6bjZW ~  
(1)对教育万能论和教育无能论的评述。 +]-'{%-zK  
(2)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H<q|je}e  
1.名词解释考博. 0m.`$nlV-  
(1)生活准备说;(2)学校消亡论;(3)政教分离原则;(4)道德相对性;(5)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 kb"Fw:0  
2.论述 "x$L 2>9  
(1)教育现象中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分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E:  
(2)试用教育主客体论,分析“学会生存”中,“人在创造活动中或通过创造活动完善他自己”这一判断。 {` bX*]  
2007年 qc)+T_m  
1.概念(5分×4) W+=j@JY}q9  
(1)要素主义;(2)教育成层(educationalstratification);(3)良知良能;(4)伊凡•伊里奇(IvanIllich) {jR3D !hK  
2.论述(第1题35分,第2题45分) %x@bP6d[  
(1)用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得失。 s 72yu}  
(2)试论述全球化教育的民族性和国际性。 JzCkVF$  
2008年 A['(@Bz#7~  
1.简答 mAW(j@5sp  
(1)要素主义教育思想中的知识论。 >c Tt2v  
(2)雅斯贝尔斯的教育哲学思想。 l*w'  O  
(3)效率和公平。考博.中国 m(a+U$F)R¬b t S ?z-nY,'^uq  
2.论述 zPHx\z"  
(1)大众化背景下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关系。 hSAI G  
(2)全球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教育的影响策略。 <?L5bhq  
(二)比较教育学 g[@0H=  
200?年 | a i#rU  
1.农村教育问题。 mRyf +O[  
2.参照英、美、日、等国说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EM<WG)  
2005年 %z[=T@  
1.比较教育对于科学认识教育现象、教育规律的作用何在? sRcS-Yw[S  
2.我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制度层面的差距。 o>d0R w4h  
3.从国际比较视角论述课程改革应当遵循的原则。 32anmVnf  
4.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对于比较教育理论范式的影响。 I~p*~mLh'  
5.教育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 )w&|VvM )L  
2006年 vfhoN]v  
1.比较教育是不是一门学科? P@5-3]m=  
2.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比较教育研究的影响? +gBD E :  
3.赫钦斯和科尔的大学理念比较。 pK_zq  
4.以欧洲为例,试论推进建立综合中学的历史经验。 ~mah.8G  
2007年 .v+J@Y a  
1.“和而不同”哲学思想对比较教育理论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eej#14 &  
2.萨德勒比较教育思想在当代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Q@]+&`|}i  
3.从民族文化传统角度分析影响中国和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9aI v|cS?  
4.论“新公共管理”思潮对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k 6@  
2008年 efHCPj  
1、全球化背景下,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使命。 @V Tw>=94  
2、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的使用。 1{cF/ :o  
3、西方教育思想:关于基础教育改革。 :c )R6=v  
4、国际大学排名对中国大学的影响。 z1tCSt}7f  
二、试题分析 B"*PBJuOA  
(一)教育哲学 I7'v;*  
名词解释几年都没有出现重复,涉及到的有著作、教育流派、教育观、教育基本概念等方面,所以加强这些方面的总结是很必要的。很有必要翻看教育哲学词典,并做摘录。 z?`7g%Z?{  
论述题教育主客体、效率与公平、全球化背景下的……等是热点考题。重点需要抓住这些。另外大众高等教育和精英高等教育也是热点。不过2008年加入了有关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考查及教育哲学家的观点等。因此复习需要全面进行。 e(DuJ-  
(二)比较教育 juM~X5b  
从题型来看,比较教育一直都没有改变,都是4-5道论述题。基本上考查高等教育方面的比较多一点。每年基本都有一道关于比较教育理论方面的内容。一些重要改革潮流(课程、教育管理等)都是重点。 mc,HliiJ  
三、参考书目 `r\/5|M  
(一)教育哲学 V!+<  
1. 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a~-k} G5  
2.(美)诺丁斯著,许立新译,《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YEtA  
3.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pMUUF5  
4.张楚廷著,《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B&*`A&^y  
5.周浩波著,《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K~M  
6.黄济著,《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w/(2fU(  
7.布鲁贝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y{tM|  
8.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Di$++T8"  
9.桑新民陈建翔,《教育哲学对话》,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f=4q]y#& X  
10.张斌贤,刘慧珍主编,《西方高等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Zjc  0R   
11.杜普伊斯著,彭正梅,朱承译,《历史视野中的西方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YQO9$g0% ~  
12.范寿康著,《教育哲学大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KO2y0`  
13.斯普林格,《脑中之轮: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D5Gy  
14.郝文武,《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Hm.^1  
15.曾钊新,《教育哲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zj1_#=]  
16.舒志定著,《教育哲学引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考博. <2I<Z'B,e  
17.刘复兴、刘长城,《传统教育哲学问题新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8..g\ZT  
18.石中英,《教育哲学的责任与追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jH9.N4L  
19.布列钦卡,《教育知识的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ZKQ  
20.(美)奥兹门(Ozmon,H.A.),(美)克莱威尔(Craver),石中英、邓敏娜等译,《教育的哲学基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x$bCbg  
21.:(美)伊斯雷尔•谢弗勒,《人类的潜能--一项教育哲学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6. 9\6ZdnEKu,  
22.袁贵仁著,《教育哲学片论(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0IbR>zFg.  
23.陶志琼,《新旧之间:教育哲学的嬗变》,重庆出版社,2003. 6bbzgULl  
24.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G _'~_f  
25.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e?w8R.6w^  
27.黄建钢,《教育--哲学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QWwEfL  
28.:(美)古特克著,陈晓端译,《哲学与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t.i;eu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基础    十二校联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Aq&H-g]s  
    当代教育学(补充)    袁振国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D}pN sQ  
中外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J?zD9  
    简明中国教育史(补充)    王炳照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j"P}Wn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FS6ZPjG)  
教育学与教育史 XSo$;q\  
  1.《教育学基础》(第二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f\vg<lca  
  2.《现代教育论》(第二版),黄济、王策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EwOi` g  
  3.《教育基础》(第八版),[美]奥恩斯坦、丹尼尔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Z<[f81hE&  
  4.《教育哲学导论》(第二版),石中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3=x9  
  5. 《民主主义与教育》,[美] 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aK'%E3!~=x  
  6.《高等教育哲学》,[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ADlLodG  
  7.《高等教育理念》,[英] 罗纳德•巴尼特著,蓝劲松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h>tef  
  8.《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美] 伯顿•克拉克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X&bnyo P  
  9.《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曲士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K<D=QweOon  
  10.《外国高等教育史》(修订版),黄福涛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B pl(s +  
   t3FfPV!P"  
  比较高等教育 ZHOh(  
  1.《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美] 伯顿•克拉克,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DTSK*a`  
  2.《高等教育哲学》,[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 c4I`#_v  
  3.《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c=\H&x3X  
  4.《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编著,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pe7R1{2Q_s  
  5.《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荷兰]弗兰斯•范富格特,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JB ~yO?0  
  6. 《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美]菲利普•G. 阿特巴赫著,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2001 M}b[;/~  
  7.《21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第2版),[美]菲利普•G. 阿特巴赫等主编,施晓光、蒋凯主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56Z/*  
  8.《比较教育学史》,王承绪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aYPD4yX"/  
  9.《比较教育学: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美]阿诺夫、托里斯主编,冯增俊主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t"L-9kCM  
  10.《比较教育研究:路径与方法》,贝磊、鲍勃、梅森主编,李梅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J+20]jI  
   QGQ}I  
  教育政策基础 6. 6g9  
  1.陈学飞.《教育政策研究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sas:5iB5  
  2. 袁振国.教育政策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M(-EDL>Qk  
  3.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SLMnEtyTS  
  4. [美]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dAj;g9N/h  
  5.[英]H. K. 科尔巴奇.政策[M].张毅,韩志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P% ZCACzV  
  6.[英]米切尔•黑尧(Michael Hill).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M].赵成根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nq"U`z@R  
  7.保罗.A.萨巴蒂尔(Paul A. Sabatier).政策过程理论[M].彭宗超,钟开斌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9H4NvB{  
  8. [美]弗兰克•费希尔.公共政策评估[M].吴爱明,李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VOK0)O>&  
   i*g>j <`  
  课程教学与教师发展 c$[cDf~  
  1. 帕尔默著(2005)《教学勇气》,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Qt+;b  
  2.徐碧美著(2003)《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w-M,@[G  
  3.范梅南著(2001)《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北京:教育课程出版社。 ?* %J Gz_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2003)《教师专业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gWO 8T  
  5.佐藤学著(2003)《课程与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BYBf`F)4  
  6.泰勒著(1992)《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8KU5x#  
  7.舍恩著(2007)《反映的实践者》,教育科学出版社。 b/eJE L  
  8.帕克、哈斯著(2004)《课程规划——当代之取向》,第7版,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u= u#6%  
   eURj'8o),  
  教育经济学 W~e/3#R\=  
  1.《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美]Martin Cannoy,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e*v&A2Y'  
  2.《经济学原理》,[美]曼昆 著,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v0}R]h~>\H  
  3.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3rd edition , Cohn, Elchanan and Geske, Terry, Pergamon Press,1990 !.nyIA(  
  4.《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闵维方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 fxKhe[;  
  5.《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Econometric Models and Economic Forecasts ),第4版,罗伯特•S•平狄克(Robert S.Pindyck)和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Daniel  7.L.Rubinfeld) 著,钱小军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1 ;m[-yqX  
  6.《教育投入、资源配置与人力资本收益》,闵维方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x0GT\O2-  
  7.《探索教育变革:经济学和管理政策的视角》,闵维方、丁小浩、李文利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 Pf ]  
   );zLy?n  
  组织理论与教育管理学 wNX2*   
  1.《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闵维方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X  !vBD  
  2.《组织理论经典》(第5版)(英文),[美] Shafritz and Ott 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mA^7jB  
  3.《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美]斯科特,高俊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r#xq 8H=_m  
  4.《高等教育系统》,[美]克拉克,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Jbrjt/OG#I  
  5.《大学运行模式》,[美]伯恩鲍姆,别敦荣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zFn-V EJ)  
   NQx`u"=  
  教育学综合 [Pnk@jIk4  
  1. 《现代教育学基础》,(日)筑波大学教育学会编,钟启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J$,W`#z  
  2. 《教育哲学》,张楚廷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O"D0+BK79e  
  3、《高等教育理念》,(英)罗纳德. 巴尼特著,蓝劲松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hZ ve8J  
  教育管理 OcBK n=8  
  1. 《教育政策研究基础》,陈学飞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S l?@c/Ng  
  2.《大学运行模式》,[美]伯恩鲍姆,别敦荣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j6NK 7Li  
  3. 《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闵维方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E mUA38  
  4. 《高等教育系统》,[美]伯顿•克拉克,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z,"fr%*,N  
  英语(仅针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项目和高级教育行政管理博士生项目) c%N8|!e  
  1.《Higher Learning》, Derek Bo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 Dd(#   
  2.《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llenges》Altbach, Philip, etc, second edition John Hopkins Press 2005. 3( Y#*f|  
  3.《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LV^V`m0#  
  4. China Daily (中国日报英文版) h;^H*Y&`  
  5. Higher Education (英文杂志) ugZ-*e7  
D 2U")g}U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13-01-04   
谢谢上面的同学
级别: 中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地板  发表于: 2021-10-03   
回 1楼(rhy1990) 的帖子
谢谢
一心一意,清朗澄明。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免费考博论坛网址是什么? 正确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