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表达旨在测试考生使用英语书面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测试分为摘要写作、汉译英和命题作文3种形式,每年任选其中一种考察。题材内容主要为与医学相关的社会议论话题或科普内容。三种题型的基本介绍和解题方法如下。 rU*q@y
Px
"w^Nu6
=L16hDk o
BA`:miH<
1.摘要 ruHrv"2
9
Gy^FrF
z"av|(?d
要求考生阅读一篇字数为600-800之间的汉语短文,用英语写出一篇约200个单词的摘要。在分析归纳方面,要求考生撰写的摘要必须覆盖所规定的所有要点或重点,偏离主题或漏写要点会影响得分。在英语书面表达方面,要求所写摘要用词恰当、语法正确、篇章结构合理,文字通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ftG
zkG>u,B}
\CtQ*[FmN
基本要求: r+TK5|ke
① 紧扣主题,归纳总结 :s-EG;.
② 涵盖所有重点 #jgqkMOd,j
③ 避免选择原句简单翻译 Lv3XYZgW~
④ 无需推论 FRS28D
59K}
x i.IRAZX
解题方法: !(yT7#?hP
1)快速浏览全文,掌握文章中心和段落大意,以及文章的行文结构 RCCv>o
2)根据主题,划出全部重点,并标记好序号,必要时增加句间或段间逻辑词,细节内容适当提取或删除。 T(&kXMaB
3)转换英文时:避免简单的翻译,需要转述或概括表达;适当增加逻辑词。 3~:0?Zuq
/+N|X
ennR@pg
注意事项: 0 S2v"(_T
1)如果有标题,写陈述性的词组:A of B; A and B; A in sth )]tvwEo
2)书写规范:第一个单词无论实词或虚词,其首字母大写;后面单词只有实词首字母大写。 iT[oKD0)
3)标点符号规范:逗号“,”句号“.”英文中没有顿号,并列则用逗号:a, b, and c;没有书名号,以大写首字母表示。 Ia'x]#~
NA=#>f+U%
\w3%[+c
@+$cZ3,
2.翻译
l:q8Pg)
&0JK38(
hR!}u}ECd
将300个字左右的汉语短文翻译为英语,短文可以是一段,也可以是数段。该题型旨在测试考生汉译英的能力,重点考查考生用英语准确再现汉语原文思想和内容的能力。 %N>\:85?
})K
J60B
](_{,P
基本要求:
C`3V=BB
1)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不能随意发挥。 l 4!kxXf-<
2)用词恰当,注意词性的必要转换。 G5Je{N8W
3)注意使用正确的英语语法。 TNJ<!6
4)文字通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wL Y#dm
:4%<Rp
I
88Zrhw
解题步骤: El'yiJ
1)读大意,理清主干、找出谓语、分析句间逻辑
d3Y(SPO
2)确定句型基本 kkT3wP
3)转换英文:选择核心谓语动词、连词、单词和短语 5/tj
4)检查语法和润色 l6V%"Lo/)
内容上,是否错译、漏译 ud yAP>
语言上,检查语法(动词时态、单复数、语态等)、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 d [)_sa
逻辑上,是否增加(句内、句间、段间)连接词或短语 r@olC7&
*e%Dg{_
Vu_&~z7h
常用句型: xy$vYDAFw
① 5大主干结构 RV(
w%g
如: f9vcf# 2
主语+谓语 Something happens. 'CS^2Z
主语+谓语+宾语 You should finish the work. m~##q}LZ
主语+系动词+表语 Keeping calm is very important. y>@v>S
主语+谓语+宾语+补语 I find this book interesting. 'uPxEu4 >4
主语+谓语+间宾+直宾 He gives me a book. /z/hUa
② There be句型 chKF6n
③ It is adj to do sth. 6 lN?) <uQ
M_qP!+
Y
^?E^']H)5u
jAA'hA
3.命题作文 z
A2UFax=
iSOD&J_
,@}W@GGP)
根据题目或提纲要求,写一篇250个单词左右的文章。该题型旨在测试考生英语议论文的写作能力,重点考查考生在写作中的思想性、逻辑性以及语言应用能力。 -;l`h
RW
-$AjD?;
E^oEG4X@
基本要求: "g
x5XW&
1)紧扣题目,每个段落聚焦一个主题思想 :X3rd|;kc
2)用词恰当、语法正确 \B*k_W/r@
3)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w;lx:j!Vp$
"
7l jc
2Som0T<2
解题步骤: #cw!
&
1)全面审题:分析题目所给信息和要点 6b-
2)列提纲:提出要点 [37f#p
3)成文 OwNA N
{%]NpFg#b
$-C6pZN(X
段落安排: @qg0u#k5
首段:引出话题并点题,不展开分析 vG'vgUo
主体段:展开分析,但是要保证每个观点都配有分析或解释或举例,并注意之间逻辑关系! )OARO
结尾段:总结全文 h1K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