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报班 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每日签到
主题 : 李开复谈如何攻读博士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6-05-28   
来源于 热点公投 分类

李开复谈如何攻读博士

o(SPT?ao~  
$M)i]ekm  
(1) 跨入博士生的门槛后,要给自己设计一个3年的学习和科研计划:首先,需要彻底地了解在相关领域他人已有的工作和成绩,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脚踏实地工作。另外,还要不断跟踪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把握好方向,避免重复性工作,把精力集中在最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上。 @FN|=?8%  
'M~`IN`  
u @Ze@N%  
%jjPs .  
(2) 一个打算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就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很高的目标:当拿到博士学位时,应该成为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里世界第一的专家。 >whv*@Fr  
v@%4i~N  
T5u71C_wmt  
xkDK5&V  
(3) 读博士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切忌浮躁的情绪,而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工作。也不可受一些稍纵即逝的名利的诱惑,而要200%地投入。也许你会疲劳,会懊悔,会迷失方向,但是要记住,你所期待的成功和突破也正孕育其中。 gvR]"h  
|iH MAo  
AaYH(2m-  
* |,N/e  
(4) 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充分利用在校的时间,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 rgVRF44X{  
*/M`KPW  
H7tv iSTd  
wvq 4 P  
(5) 博士生阶段,主要不是课本和课堂教育,主要是做学问做研究的训练. 您的主要学习收获不一定来自您的教授和他的课本,而是来自您从事的研究课题,来自无数的学术讲座,最新的动态进展,和与同行,同学及会议交流。您的成绩不再由课堂考试打分决定,而是您的论文发表和答辩。 |)!f".`  
\+V"JIStUj  
R#hy2kA  
:*KTpTa  
(6) 博士生的时间,经费和条件是有限的,面临同行,同实验室,同系的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安排好实验计划,以及部分关键实验室内共享仪器设备的使用,如何积极争取导师的支持和帮助,如何以正常积极的心态去接受挑战,和压力。不要被失败和挫折所压倒,更不要悲观失望,甚至走极端。 ! eZls  
6 ^3RfF^W  
~g=& wT11  
m&gd<rt/  
(7) 做学问,搞研究一定要实事求是,始终保持严谨治学的作风,绝不能因为面临论文和毕业的压力,弄虚作假,绝不能因为要抢先发表论文,而不做任何重复实验确认试验结果和结论; 绝不能因为标新立异,用数据处理去迎合”某些理论,科学的唯一检验标准就是实验。任何造假行剽窃为,也许能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靠这样的捷径走科学探索之路,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浪费资源和百姓的税钱,自己也将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JhFn"(O  
{ze69 h  
)oCL![^pXe  
teS>t!d  
(8) 博士论文研究至少要持续若干年,这是本科生从未经历过的,其间您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假如您不具不屈不挠的精神投入与论文研究和答辩,您无法取得学位。所谓韧性就是要坚持自己所相信的事业和既定目标,作不懈的努力,不管您遇到多大挫折,身心多么沮丧.这不是要您钻牛角尖,与灵活性并不矛盾。今年的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罗宾.华伦和巴里.马歇尔的研究工作当初许多人并不相信,但他不畏艰险,相信自己所观察到的事实现象,联手巴里.马歇尔医生,大量取证病理标本,终于以令人信服的数据和资料,解开胃溃疡感染之迷。 >}*W$i  
R/v|ZvI  
2%WeB/)9  
vm|u~Yd,s  
(9) 利用各种机会,资源和协同作用,立体思考问题解决方案,根据工作进程和出现问题,随时调整工作与研究计划,思路和方案。任何事件的发生可能有好的一面,或坏的一面,如何认识和抓住机会,灵活应对,是高效成功人士的一大特征。 UH>~Y N  
^!S4?<v  
g,\kLTg  
,<L4tp+y0  
(10) 要在研究课题和方向上更积极主动,一定要掌握分寸,不能莽撞。高年级博士生应当掌握导师的心态,知道什么需要得到许可,什么可以自主立题研究。费用和风险的控制在老板手中,课题方向的选择多半来自知识的积累,合理而大胆的推测,及巧妙的实验设计。论文的主要立题和和设计是一项最基本的训练,不能由导师替您去做,导师会给您一些指导和启示,这只是在更高层次上指点,而不是微观上细节布置。 U6/7EOW,  
5&s6(?,Eu  
e=(Y,e3  
}oZ8esZU2  
       最近李开复写了一篇文章,提到在21世纪企业喜欢什么样的人,其中他认为很关键的要素是,应聘的人是不是一个热爱工作、积极乐观的人。 ~Yd[&vpQ  
@HbRfD/!  
fsjLD|?|:  
f)_<Ih\/7_  
  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去戴博士帽 (@} ^ 3jpT  
iO* 5ClB  
Q$U.vF7BnP  
2B$dT=G  
       “选择读博士就等于选择了在未来三五年,或者是更长的一段时间,你必须要成为孤独的人,要远离物质的花花世界,甚至要无数次承担失败或者不被学界认可的痛苦”。这就注定了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能成为博士的潜质。在李开复看来,当你犹豫自己是不是要去读个博士之前,一定要向自己问问这些问题: t, %m-dU  
:0y-n.-{  
` 1+*-g^r  
Z~SAlh T  
       首先,你是不是有创新的热情。因为要取得博士学位,最后就得看你在某一领域的研究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如果你是一个墨守成规,不太富有挑战精神的人,那么做创新研究可能就不太适合你。 u;9iuc` *  
l\ dPfJ  
#D_Ti%.^}  
:.AC%'S  
       其次,要问问自己愿意孤独地追求知识吗?看到同学发财、出名,会羡慕、甚至感到痛苦吗?如果你是个物质欲比较强、对挣钱还有兴趣的人,或许你该去读个MBA,或者找一份好工作,而不是去读博士。在美国,一个博士生毕业后可能能拿到10万美元的年薪,而一个MBA毕业后或许能拿到15万美元,但拿到博士学位要花上5年时间,或者更长,但MBA只要两年的时间,MBA的投入产出比要高一些。 vx?KenO}  
BaIpX<$T  
|[n\'Xy;{  
?jMM@O`Nu  
      第三,你愿意花很多时间拼命工作,即便你知道你正在探究的问题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无解。如果你是一个很在意失败的人,那么读博士可能会使你的人生变得灰暗。李开复说,只有当你肯定自己读博士确实是为了享受做学问、超越前人的乐趣时,才有可能愉快地度过学习生涯。李开复回忆,他自己念博士的时候虽然有奖学金,但日子也不富裕,有时候假期也得出去打打工,但每个人在自己不同的生活阶段就应该享受不同阶段的乐趣,学生时代就应该是物质清贫,学习而快乐着的。 {Yxvb**  
?&0CEfa?  
\ R}I4'  
e/Z{{FP%6  
  毕业时,你应该成为你研究领域中世界第一的专家 ,9G'1%z,  
Ijiw`\ ;  
f ] *w1  
by9UwM=gp  
  跨入博士生的门槛后,李开复建议,要给自己设计一个3年的学习和科研计划。 kVsX/ ~$  
xb[yy}>"L  
JUw|nUnl?  
JGq9RB]D$  
      首先,需要彻底地了解在相关领域他人已有的工作和成绩,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脚踏实地工作。 *8qRdI9  
9u=]D> kb  
0o7o;eN  
#pRbRT9  
       另外,还要不断跟踪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把握好方向,避免重复性工作,把精力集中在最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上。李开复说,他至今还记得在他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时,当时的系主任说的话:“当你拿到你的博士学位时,你应该成为你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里世界第一的专家。”这样的要求似乎对大多数刚刚起步的人来说都是高不可攀的,可李开复说,他本人正是确立了这样的目标,在经过五年寒窗、夜以继日的努力工作后,他所期待的结果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sifj mNP  
^Mm%`B7W  
d^?e*USh  
L7 FFa:#  
       一个打算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就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很高的目标。李开复想告诫博士生远潇:读博士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切忌浮躁的情绪,而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工作。也不可受一些稍纵即逝的名利的诱惑,而要200%地投入。也许你会疲劳,会懊悔,会迷失方向,但是要记住,你所期待的成功和突破也正孕育其中。李开复回忆说,他在攻读博士学位时,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6个小时,大量的统计结果和分析报告几乎让人崩溃。他也曾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能够成功,但终于有一天,在凌晨3时做出的一个结果让他感受到了成功的滋味。“那种一切都很顺利,谁都可以得到的工作和结果,我相信研究价值一定不高。” U{EcV%C2  
S8;c0}-  
'O~_g5kC  
0p3) t  
      李开复说,一个人如果打算一辈子从事研究工作,那么从他在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形成的做事习惯、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他未来工作的轮廓。所以,你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充分利用在校的时间,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 7KC2%s#7  
:p<:0W2!  
Yc[vH=gV}  
w'i+WEU>l  
  你找的导师,最好有“我不赞成你,但我一定支持你”的胸怀 }rVLWt  
siuDg,uqK5  
,UVd+rY}  
4nd)*0{ f  
       “在学术界,人们普遍认为‘名师出高徒’。可见导师在你的成长道路上作用是多么的大。”李开复建议说,在确定自己要开始读博士之后,应该主动去寻找自己所研究的领域里最好的老师,甚至应该去求教于周围能找到的专家,看看大家对你想选择的导师有怎样的评价,更不要忘了常去求教“最博学的老师”——互联网。李开复说,他还鼓励准博士生们直接发电子邮件去咨询一些世界公认的专家和教授。以他的经验,对于这样的邮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很快给回复。 qoQ,3 &<  
N sy>qa7  
=AK6^v&on  
iF##3H$c  
      李开复听到过一些博士生抱怨说,在3年的学习生涯中没有得到导师充分的指导。他把自己听到的案例归纳出了几类准博士们要慎重选择的导师。有一类导师,有很多的项目,学生跟着这样的老师,3年的工夫大概都在替老师打工赚钱。这样的导师暂且看到他长处的一面,可能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博士找工作,招聘的企业看的还是你作为博士的突破和研究能力,而不是你做过多少项目。李开复说,这类导师中,有一种最恶劣的是,看到一些能干的学生能为自己做点事,即便到了毕业的时间也不让学生毕业,还要让学生多打几年工。 g$=']A?W_  
k fOd|-  
v~^*L iP+  
$f"Ce,f  
       所以在选导师之前,一定要多方打听导师的人品如何。还有一类导师也被李开复认为是要当心的,这类导师虽然很安心做研究,但他几乎两耳不闻窗外事,研究思路和方向都是很落伍的,而且他给你选定的方向有可能早就被证明是过时的。李开复说,有的导师可能上了年纪,近年来也没有太多的研究成果,但这个老师人品不错,能允许和鼓励学生不同常规的想法,并且从方法论上能指导学生,这样的导师应该是可以选择的。李开复多次在各种演讲和文章中提到他当年读博士时的导师。他说,虽然读博士期间,他的导师确实没有教给他有关他专业的知识,但是他能给学生大方向的指导,而且能毫不吝啬地与学生分享他在学术上的经营和他在学术界的各种资源。李开复说,博士生导师或许就是那种没有太多时间给你,也不会给你太多具体而细节的指导,但他却有“我不赞成你,但我一定支持你”的胸怀。 coXm*X>z  
O St~P^1  
kzKQ5i $G  
Em<J{`k6  
  戴上博士帽不等于就能一步跨进挣钱多的地方  vO;:~  
[HRP&jr  
_rUsb4r  
  有了博士的头衔不一定就等于增加了你找工作的砝码。李开复说,从他在微软和Google公司的招聘经历和他所了解的一些著名跨国公司在华招聘的情况来看,大家招聘博士的范围都会巧合地限定在国内排行前十几名的大学中。李开复解释,一般大公司、尤其是IT类的企业在挑选本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时,尺度是比较松的,即便有的硕士没有太多学术上的造诣,但只要拿出做过的像样的项目,一般也是会被认可的,但对博士就不同了。李开复说,他在招聘博士时会仔细阅读应聘者的博士论文,因为对博士的水平评判就全靠这篇论文了,博士论文如果没有新意,或者观点方法陈旧,即使应聘者有再多的实践能力,做过再多的项目,也得不到认可。正因为一些大公司在招聘时反而对博士的水平更加挑剔,所以李开复说,千万不要以为戴上博士帽就能找到好工作。 =5p?4/4 J  
fJ-8$w\uL  
g3w-Le&T  
7:)$oH  
  做个快乐的人最重要 rYA4(rYq  
rI]n4>k{  
BjUz"69  
  最近李开复写了一篇文章,提到在21世纪企业喜欢什么样的人,其中他认为很关键的要素是,应聘的人是不是一个热爱工作、积极乐观的人。李开复希望告诉远潇,即便现在有很多不如意和困惑,但还是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积极的人。他希望把台湾企业家张忠谋的一个故事告诉远潇。张忠谋是台基电的董事长,一次朋友请他题词,他给朋友写下了“常想一二”,朋友问他是什么意思。张忠谋说,“我们都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要告诉你常想那剩下的一二比较如意的事情。”张忠谋说,他从小就看了很多大人物的传记,发现了一个规律,凡是成功者都受苦受难,他们的生命几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的真实写照。但是他发现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保持了正面的思考,通过“常想一二”,超越不愉快。苦难对他们来说反而成了生命中最好的养料,为他们未来的成功做了良好的铺垫。李开复说,其实在21世纪,还有很多其他的理由要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因为21世纪有一个更实时善变的环境,我们尝试的事情会碰到很多很多的失败。 ")qO#b4  
A$'rT|>se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免费考博论坛网址是什么? 正确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