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是几年的了 dB5DJ:$W$
*8p</Q
一.下列叙述是哪个经脉、络脉的病候? |3LMVN
1.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烦热,是为阳厥。 ;'p'8lts
2.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尻、腘、腨、脚皆痛,小指不用。 E(8g(?4
3.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 :]s] =q&]
4.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0(
Na
5.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t/Fe"T[,V
6.是动则病,耳聋,浑浑潡潡,噫肿,喉痹。 "->:6Oe2
7.其病气逆则喉痹卒喑。实则狂癫;虚则不收,胫枯。 +*V;
f,
8.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 ^XM;D/Gp~
9.实则肘挛;虚则不收。 vF&b|V+,
10.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膈。 5o/rV.I
二.足少阴肾经腧穴有哪些?指出其特定穴及其定位。 hbeC|_+
三.填空题 J%)2,szn0
1.头针主要用于治疗(),每分钟捻转速度应达到()次左右。 >gl.(b25C
2.额中线是从督脉的()穴向前引一直线,长()寸。 tOw
0(-:iq
3.顶中线是从督脉的()穴至()穴的连线。 Ef.4.iDJrR
4.“耳脉”一词最早记载于(),首先将耳廓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的著作为()。 `Ny8u")=
5.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其中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居()。 5H+k_U
6.耳穴中皮质下位于(),神门穴位于()。 dU6LB+A
7.电针法在配穴处方选择的穴位数目为同侧肢体的()对为宜。在()之间的电流强度,是治疗最适宜的刺激强度。 K*$#D1hG
8.电针电流的波型中,密波的频率为每秒()次,疏波的频率为每秒()次。 )/"7$2Aoy
9.三棱针为古“九针”之一,古称(),是一种常用的()工具。 u9w&q^0dqG
10.穴位注射法中,一般每次选择的穴位数目为();在剂量方面,耳穴一般可注射()ml。 \F~Cbj+'Nu
四.何谓原络配穴法?应用原则?(举例说明) 1i:g
/H
五.试述针灸临床诊治过程中辩证与辩经结合。 Aw;vg/#~md
六.试述施术部位,病人体质的针灸宜忌。 ]0 RX o3
七.病案分析(要求写出诊断、分型、处方、方义) <C;>$kX
1.王某,女,42岁,工人。素质虚弱,晨起感到头晕目眩,眼前昏暗,重时昏眩欲仆,面色晄白,心悸失眠,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 dM{~Ubb
2.赵某,男,60岁,退休工人。素有头晕(血压137-98kpa),腰酸,体倦乏力。近期难以入睡,有时时寐时醒,寐而不实,多梦,心烦,急躁易怒,舌淡红脉细。 /v4S@SQ+
3.胡某,男,3岁(家长代述)。患儿经常因情绪欠佳,精神刺激等因素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口唇发青,牙关紧闭,双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每次发作约几秒钟至1分钟,发作后患儿精神不振,乏力欲寐,饮食欠佳,舌淡体胖大,苔白腻,指纹紫暗。 d~-p;i
4.高某,男,56岁,素质体弱,常感头晕,腰酸膝软无力,每因劳累后加剧,近日忽觉耳鸣,声如蝉鸣,时作时止,按之鸣声减弱,呈加重趋势。 wg<|@z5
八.经络研究主要集中地解决了什么问题?请你简述经络研究的展望。 uhB!k-ir
根据以往研究工作基础,就进一步研究做科研设计 J+jmSK%z
Lo5@z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