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高校化学学科排名全面分析 5/@UVY9_
2?DRLF]
大陆高校化学学科排名全面分析: "rNL
`P7
|.U)ll(c
1.北大 g0&\l}&%U
北大当之无愧在高校化学排名第一,各个方向都不错。 lFq{O;q7}
6v732;^
2-5 复旦,南开,清华,南大 &c%Y<1e`%
复旦,南开,清华,南大处于第二梯队,其中复旦上升速度非常快,光从这两年发表的 3yO=S0`
论文高分子和物化都处在最前列。南开,南大都是传统化学强校,南开的有机,南大的 eV};9VJ$F
无机都是强势学科,南开的无机上升很快Inorg.Chem.已经超过南大。清华也是强在物化 3z8C
,清华高水平的文章不少,但相对规模较小。 vjUp *R>h
))T>jh
6-7 吉大 科大 S#l5y%&
科大化学因为内乱,IF>7的文章不多但整体实力还是挺强;吉大化学不如从前但整体实 ^@6q
力还是不错,尤其是理论计算化学。 z`3( ,V
diT=x52
8-9 厦大 浙大 NXk!qGV2
厦大化学的年轻院士很多,文章却不是很多,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批评浙大高水平的 <4
8<86TP
文章不多,但IF>3的化学文章远多于厦大,而且高分子发展神速,仅次于复旦。 =Lp7{09u
~Y!kB:D5;~
10.中山 RHY4P4B<v>
应该是中山大学,不温不火。但中山大学是大陆化学学科明显的分界线,中山肯定不如 Dr#c)P~Wd
前9所学校,而又比后面的学校强不少,后面学校唯一的特色是兰大的有机。 tkKJh !Q7
n.}T1q|l
11-14 上海交大 山大 武大 兰大 [2c{k
上海交大不仅工科好医学也有了,理科文科都飞速发展,大概工科发展高分子比较容易 kLP0{A
,像浙大一样高分子不错。 [k%4eO2p "
t?eH'*>
山大IF>3的化学文章是非前十名学校里最多的,和厦大差不多,但好像没什么特色, )%Iv[TB[
CRY ^QXbJJ
STALLOGRAPHY还不错。 r
,(Mu
{]N3f[w
武大的理科一直没有起色,文科也越来越差,如果没有合并学校武大就变成3流了。理科 a[!%Ld
除了生物外,就算分析化学还行。 SZ
U
\i*
|V,<+BE
i
兰大化学出去的牛人太多了,几乎每个学校都有不少兰大毕业的,这点和吉大很像,有 /bRg?Q
机很好。 ^s :y/Kd
\,G#<>S
15-17 华东理工 川大 北师大 X[$++p
.
华东理工 川大 北师大都一般化,华东理工的化工还是很强,北师大的化学不想数学和 eVh-_
物理那么强。 bZw
naM4"F
Hf gz02Z$
#s5N
[uK^m
新一轮重点学科遴选: ){;02^tX
qdD)e$XW,
高分子 rSXzBi{
复旦肯定没有问题,浙大科大南开属于第二梯队,然后上交大、北化工、南大、北大、 )X+mV
吉大都不错,中山比较够呛,在广州华南理工和中山差不多。 G=9d&N
|AZW9
分析化学 5z$,6T
北大应该是第一,其他的几个学校武大、复旦、南大、厦大都差不多,接下来湖大,然 n$L51#'
后南开的分析也有所起色。 mu]as: ~
[#^#+ |{\
无机化学 '-$XX%TOAc
南大以前是绝对第一,但现在南开可以与之一比高低,吉大也很强,接着是北大,再下 .^(/n9|o-
来科大和苏州大学都有一定的竞争力,然后东北师大,山大,厦大都差不多。 j{++6<tr
I3b"|%
有机化学 mB
'3N;~
前三名优势明显,北大和南开并列第一,感觉北大稍强,第三兰大。 wucV_p.E
接下来应该是浙大和清华,再次厦大和科大。 :a[Ihqfg
_o3e]{
物理化学 A;XOT6jv?
物化强校很多,因为物化是化学最容易发好文章的方向,处于上升期的学校也不少。 7j<e)"
第一梯队的数量就很多:科大、北大、清华、吉大、南大,复旦也很好,浙大物化处于其 <!d"E@%v@
下。 j V3)2C}
接下来南开厦大,厦大物化以前不错,但近几年很一般,感觉名大于实,姑且放在这一 b&)5:&MI
档次。 {2d_"lHBt
然后山大武大上海交大都不差,福大也还行,整个福建的物化还是不错的。大连理工、 koG{
|elgB
北化工也过得去。 w&h2y4
.1 )RW5|c
Ol/\t
重点学科预测: )EM7,xMz
,Z9>h[JF
无机化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 gbBy/_b
候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K]oM8H1
vYmSKS
分析化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 b]Kk2S/
候补:复旦大学、湖南大学 D|bBu
's?Ai2=#
有机化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 FVsj;
候补: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cS+o
klOp ^w
物理化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 @`"AHt
候补: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南开大学 _
;
9!
8kL4~(hY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 GOy%^:Xd
候补: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 ~;@*[
4R%*Z~
P,pnga3Wu
2C^B_FUg|]
补:2005-2006年化学类(IF>7)文章第一通讯单位统计(2005年1月1号-2006年7月23号 PaB!,<A
) +t)n;JHN
1.包括所有IF>7化学类杂志,而不是有选择性的选取或忽略某些杂志 1$lh"fHU
2.只统计文章的第一通讯单位 `s#Hq\C
@DAF 6ygs
1.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 28篇 Gi6T["
2.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 23篇 H jNxqaljt
3.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 19篇 !LM<:kf.|
3.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19篇 h~Q)Uy5N(D
5.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18篇 q6P
wZ_
6.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 15篇 (n{wg(R
7.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9篇 <3X7T6_:@
7.中山大学(Sun yat sen University) 9篇 yR~-k?7b
7.中国科技大学(Univ Sci & Technol China) 9篇 .y5,x\Pq(
11.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 5篇 g&
/p*c_
13.华东理工大学(E China Univ Sci & Technol) 4篇 [&S}dQ"
13.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 4篇 \a^,sV
13.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 4篇 m#H3:-h,
16.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 Technol) 3篇 ,38Eq`5&W
16.山西师范大学(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3篇 Br>Fpe$q4
16.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 3篇 %~|HFYd
16.苏州大学(Suzhou University) 3篇 h:\oly\
20.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 2篇 Ft JjY@#
20.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2篇 ITuq/qts]A
20.华南理工大学(S China Univ Technol) 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