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博士注水:读博=赌博 --]

考博论坛 -> 博士现状 -> 博士注水:读博=赌博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nanafly 2007-06-14 20:34

博士注水:读博=赌博

上世纪80年代初那封署名“潘晓”的信中,一句“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的感叹,再次成了时下很多本科生甚至博士生们心里的困惑。 G+k wG)K  
OA} r*W z  
-XK;B--c  
当年我收到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时,我没有感到多少兴奋,更多的是矛盾、沉重、复杂,因为“读博等于赌博”的说法已经广泛流传。 .Y8P6_  
7fSNF7/+  
XJy.xI>;  
/iAhGY  
读博一年多以来,除了生活的单调、学术探索的艰苦之外,我感受最多的,还是生活乃至生存空间的日益逼仄。 j+q)  
dD ~H ft  
<r>Sj /w<D  
在学业方面,学术界学富五车、素养深厚、能以人格魅力指引学生一生的导师也有,可惜在导师中占的比例不高,更多的是这样三种导师:一种是对学生不闻不问的导师,对学生采取放羊式管理。一周不到机房也没人过问。第二种导师导是导了,可惜是误导——指定的研究,不是脱离实际就是落后于前沿多年,也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和未来发展。第三种导师虽然招学生时也希望学生有学术成就,但“吾爱真理,但吾更爱实惠”,他们更喜欢让博士生做赚钱的项目。至于报酬,自然是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给多给少,全看导师的良心,这也是许多学生称导师为“老板”的原因。 x'OP0],#  
+9pock  
z}Us+>z+jc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研究领域很窄。与硕士生的应用创新不同,博士生是要求理论上有所创新的。在分工越来越细、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专家时代,我们只能集中于一个非常小的领域,跟踪国际前沿,不断挖掘,才有可能取得一点儿创新或进展。热门专业还可以和社会有接口,其他专业就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了。以我的管理专业为例,乍看还是热门,可惜成功人士都自有管理心得,迫使这个专业的博士生只好钻到数学和理论模型里找出路,做出来的成果往往难有用武之地。 F+ RE  
C~"UOFX  
~ F-lO1  
我们的视野也很窄。条件好的学校还购买了国外论文的数据库,需要的资料可以在线查阅,图书报刊也较丰富;条件差的学校连基本的研究条件都保证不了。做研究最好的方法是与国际同行交流,但这样做的前提是参加各种会议。参加国内的会议,费用加起来也要几千元;国际会议更不用说,论文发表就要至少交300美元,想到国外开会还要花上万元。许多学校规定经费由导师管理,很少有导师愿意为学生出这个钱。我们只能闭门造车,水平自然可想而知。国家投入科研和博士生培养的经费并不少,但有多少能真正用于博士生的培养,尤其是让我们自己支配到学术研究和交流上? L$+_  
h+Yd \k  
5ug|crX  
我们的就业去向也很窄。企业一般不愿为博士这样的高学历者付高薪酬,到高校当老师或进研究机构,就成了大多数博士毕业生的首选甚至惟一选择。而高校和研究机构里已有不少在职读博的人,还有越来越多的海归,我们想进去并不容易。即使运气好进了高校或研究机构,面对的又将是学风浮躁,造假成风,贫富不均。我们不得不反复问自己:事业成功的标准是什么?专心做学问的,现在吃不开、没市场,将来会有吗?拿了学位就是为了去钓大鱼吗? P>_9>k@;Q  
"M\rO!f:  
^e ;9_(  
在生活方面,我们的生活圈子很窄。三点一线为主的生活可以用“三位一体”来形容:一个狭小的床位、一个固定的机位、一个随便的食堂座位,加上一个瘦弱的身体。 Qb55q`'z  
])%UZM6  
0E,QOF{o  
更重要的是,微薄的收入无疑让我们远离了许多丰富的生活。以我为例,每月享受国家规定的500元生活费,而学校住宿费每年要1000元,扣除探亲路费、电话费这些开支,每月可支配收入也就300多元,勉强够吃饭吧。而有的学校和院系连500元都保证不了!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去兼职?可是如果专业不是工科或热门的,想做全职的人尚且比比皆是、就业困难,哪个单位想要兼职?就算能找到,导师允许吗?自己的研究还做不做了? Doq}U Wp  
fE&s 6w&  
r:E4Wi{\  
交往圈子也很窄,我们平时接触的除了同一实验室的人就是学术上有交流的人,我身边走向大龄的同学越来越多,而他们中大多是很优秀甚至很有魅力的。女博士生很容易成为大龄青年,成了别人眼中的“第三种人”,逼得她们大呼“我不是灭绝师太”。 _8F;-7Sz  
bmi",UZ:F  
11Qi _T\  
而让我们痛苦和寒心的是,关心我们的人很少。大概除了管理部门和部分导师了解我们的窘境,社会上几乎没人知道我们的情况,更别说理解了。也有人认为我们在象牙塔里悠闲自在、无病呻吟,或者因为少数挂羊头卖狗肉的博士生而对我们整体印象不佳,认为我们大多也是沽名钓誉之徒。 .X"&k O>G  
b !Nr  
 ST~YO  
我们希望的是,公众对于我们这个群体保持平常心,多来关心一些最好,不关心也不要鄙视挖苦;我们也不需要光环,那不能当饭吃。今年年初IT业有人累死后,许多公司减少加班、增加福利,可几个学校的博士生跳楼后,却没看到或听说谁来关注一下我们的生存状况。说实话,我们经常觉得自己就是被误解的弱势群体。 TX@ed  
& ,:!gYN  
*//z$la  
我们是中国青年,渴望着为青年中国的腾飞贡献力量,可读书这么多年之后,我们却成了在越来越窄的人生道路上徘徊的人。很多同学,有和我一样的疑问,谁能告诉我们,出路在哪里? SDNRcSbOD6  
55UPd#E'  
Bt5 P][<  
远潇 /vi Ic %=  
Kng=v~)N'  
 7( Z9\  
编后: + @|u 8+  
e6tU8`z  
Iw)m9h  
远潇他们是不是“无病呻吟”?为什么有这样的困惑?目前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博士生培养有哪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查看完整版本: [-- 博士注水:读博=赌博 --] [-- top --]


Powered by freekaobo v7.5 SP3 Code ©2003-2010 PHPWind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