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考博早做准备更容易成功 --]

考博论坛 -> 考博备考经验 -> 考博早做准备更容易成功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蓝色骨头 2019-06-11 21:14

考博早做准备更容易成功

经历一个多月漫长又焦灼的等待,终于在5·21这个带着些许浪漫意味的日子等来考博上岸的惊喜,目前被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拟录取。 zoJ;5a.3B  
  5a ~tp'  
个人情况 ;Wa{q.)  
本人硕士就读于某985高校社会保障专业。硕士期间,出于对本专业和学术的热爱,断断续续读了不少专业方面的著作,平时对待专业课也算勤勉认真,因此在取得较为优异的专业成绩的同时积累了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硕士期间也用心参加过几次课题调研,这是我的优势所在。必须坦诚的是,在成果方面,仅有2篇普通高校学报(均为普刊),不得不说,这一点既是一大遗憾也是考博过程中一大劣势,尤其对于“申请—考核制”的高校,不过好在人大劳人院依然是统考制,在复试之前并不看成果。至于考博原因,一方面,确是出于对学术的追求;另一方面,弥补硕士阶段的不足,希望获得严谨的学术训练,在思维层次和认知能力上都有大的进步。在明确自身考博动力及优劣势的情况下,我开始准备考博。 Wj:QC<5 v  
  ' XF`&3 i  
关于报考 XOCau.#  
正式决定报考人大是在今年1月中旬(此前一心一意准备本校考博,但无奈导师名额出现变动,于是另做打算)。说明一下,人大的公管院和劳人院都有社保专业,不过公管院是申请-考核。考虑到自己成果并不突出,几乎没怎么犹豫就报了劳人并选了一个研究方向自己很感兴趣的老师。 #H[ 4?4r  
  [&CM-` N  
联系导师 hwzUCh 5!  
说实话,复试之前,我几乎没怎么联系过导师,在研招网看导师介绍时对他正在研究的课题兴趣浓厚。不过报完名还是发了一封自荐信过去,第二天就收到回复:欢迎报考,不过人数很多竞争激烈请慎重之类的略官方的话。这个回复,意料之中,但事已至此,只能放手一搏。 iy]}1((hR  
  i .N1Cvp&  
初试准备 $vBU}~l7  
人大初试3月23-24,正式开始复习到考试只有2个多月时间,除掉过年回家和撰写毕业论文等,实际复习只有1个半月左右。幸运的是,当时通过同门师姐联系到一个去年考上的师兄,师兄人很友善,不仅给了很多经验之谈还发了我近几年的真题并推荐了初试参考教材,这让我省去了很多搜集资料的时间。  UTQKlwPa  
1、英语 5E!m! nBZ  
人大考博英语整体而言并不难,大约六级的难度,但题量稍大,20道单选+一篇完型(20题)+4篇阅读+2篇翻译(英译汉、汉译英各1篇)+大作文(今年考的是紧跟热点的个税改革)。但目前市面上人大考博英语真题只有2010年之前的,建议直接在当当上买下图这本书进行练习,找准自己的短板进行针对性强化。由于本人英语基础不错加上此前备考本校时一直有在背单词练翻译和作文,因此在英语上没有投入太多时间。需要说明的是,考的虽不难,但并不是人人都能考高分,个人觉得单选题还是挺不好得分的(同时考词汇和语法),所以还是要多练多做题。 qN[7zsaj  
   nvPE N  
2、专业课 H/k W :k  
(1)社会保障理论。三道大题,3个小时,100分。在师兄的建议下,我重点看的是高教社出版、钱宁主编的《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由于之前读过社会福利方面的著作,这本书看起来并不算费力,为了加深记忆,我边看边动笔梳理了要点。考试之前,看了两遍教材、背了一遍要点。另外还需要看些专业基础教材和经典著作,如郑功成主编的《社会保障学》《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丛书、李珍《社会保障理论》及埃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三个世界》。时间允许的话,一些大咖们比如阿玛蒂亚·森、蒂特马斯、哈耶克和庇古等人的文章和著作也可看看,即便没考到,也能打开社保学子的理论视野。 $3'+V_CZ3  
  [M^[61  
(2)中国社会保障政策。这个建议关注并多看“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尤其是一些大咖对社保新政的解读。我是在考前大约整理了从2019年1到3月的专家观点,尤其是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社会保障的新提法、新规定和新政策,比如今年就考到了养老保险降费率及新经济对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冲击和挑战。当然,在整理专家观点的同时,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也可下载他们的论文来加深自己的理解。 :BX{ *P  
  !B lk=L+p  
关于复试 = Y-Ne6a  
前文说过,由于本人专业基础还算扎实加之较为得当的复习方法,因此我的初试成绩挺靠前,当时查了下过线的其他同学的成果,发现自己处于中等略偏上,这两点无疑增添了我复试的信心。但人大4月12号出分数、16号出复试名单,18号就要复试,时间非常匆忙。不过好在我之前考本校时已经写好研究计划,学位论文也已完成初稿,因此整理材料就很快。进京前一天找导师写推荐信,才得知原来我导师和报考的老师学术来往密切(由于我个性偏内敛以及导师为人比较正直,当时并未请老师帮忙打招呼,事实上老师也真的没有打招呼,但他确实帮我很认真写了推荐信)。 io{H$  x(  
复试分为专业面试和英语面试,两个一起进行,不用做PPT。先进行自我介绍:个人学业表现、科研经历、学术成果。第一个老师问的是毕业论文选题和主要结论,有点类似论文答辩,据实回答就好。第二个老师提问是关于我之前发的论文,巧合的是,前一天晚上失眠,把自己硕士发的两篇小文从头到尾看了遍,所以回答地比较流畅。第三个老师也就是我报的老师提问了我之前参加的课题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庆幸自己研一实地调研和写报告时都有认真对待,因此对这个问题回答地比较有条理。 &a_kJ)J  
老师同时还问了我的研究计划以及会哪些研究方法,中间穿插了一个热点问题的分析,由于初试备考时背过,因此略加思索就把专家的观点说了,顺便自己发挥了几句。回答完专业面试,英语面试无缝衔接,老师根据我前面对专业问题的回答,立马用英文进行了追问,说实话,我口语一般,好在问题本身用汉语回答我都知道,于是立马在脑海中组织成英文,不那么流畅但也不至于无话可说。总体而言,对于自己的复试表现,我还是挺满意的。最后的复试成绩也挺靠前。 @$P!#z  
  4n H91Z9=  
个人总结 LU,"i^T  
回首考博的这将近一年时间,焦灼、忐忑的情绪时常伴随,尤其是毕业季看到身边很多同学要么成功考碗要么考博上岸。反思自己,也给有意考博的同学几点善意提醒: i=UTc1  
(1)成果真的很重要,不管是统考还是“申请-考核”,尤其是后者,估计后面会越来越多高校采用这种方式。 NNw d;AC  
(2)提前关注意向高校的考博信息,早做准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多手准备,不然到后面会很被动。 y,?G75wij  
(3)虽然我正式准备人大考博的时间不长,但这是得益于我硕士期间的积累,这使我不至于考专业课时无话可说,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调动已有知识。 `b")Bx|  
(4)要对自己抱有信心,没尝试之前不要轻易放弃,很多人考博前都会想方设法得到导师的明确意向,虽然导师的意向很重要,但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同样重要。 : W^\ mH  

jason_1 2019-08-07 17:18
感谢分享

kdacia 2019-11-10 23:15
非常感谢!

pengqh 2020-08-05 08:08
感谢分享,很有价值的经验。

大笛 2022-11-24 09:48
很实用!


查看完整版本: [-- 考博早做准备更容易成功 --] [-- top --]


Powered by freekaobo v7.5 SP3 Code ©2003-2010 PHPWind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