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 8ds}+TtbY
2002年 PbEQkjE
一、 概念辨析(每题6分,共30分) Cuv|6t75'
1. 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 Q>%E`h
2. 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城市经济区 WZK
:.y
3. 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 #90c$ dc
4.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地方化 VIg\]%qse
5. 市场区位与门槛人口 6t$N78U
二、 问答题(每题10分,工50分) ]-Lruq#
1. 简述城市产业集聚的动力因素 \(bj(any
2. 与旧国际劳动分工比较,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背景和特点有何不同 '!@A}&]
3. 试述产业高层次化的基本趋势 mu>] 9ZW
4. 试述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对扩散的时间—空间过程的影响 ^U{P3%uZ
5. 评述核心—外围模式 2Fq=jOA)z$
三、 设计题(20分) u\3ZIb
拟在某一地区开展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需要完成《产业空间组织的自然条件评价》专题,就该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工作程序和方法手段,完成研究大纲的设计。 _yJ|`g]U3
2001 vv*
|F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5hZo%w[n
1. 农业地域专业化 +C5#$5];
2. 核心—边缘模式 `u=oeM:
3. 区域比较优势 4v>o%
4. 经济全球化 jJ<;2e~OW
5. 城市经济区 *?p
^6vO
6. 区位决策 wBE7B
v45
二、 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pKv.
1. 试述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nfa_8
2. 简述增长极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区域规划应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cB<O.@
3. 评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以及两类研究方法结合的重要性。 jQ)L pjS1
三、 分析、设计题 |SxMN%M!
1. 依据人口转移理论,利用表一(为1949年—1998年中国的总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提供的数据,分析 F$[)Bd /"
(1)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变化的特点 dDo6fP2
(2)这一变化特点对我国未来人口结构的主要影响 *|^,DGfQ6
2. 拟用半年时间进行某县“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项目,制定出简明的工作方案 . Jptj
四、 论述(20分) X8i[fk1.R
论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经济协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理论依据 PP],HB+*[
*/4tJG1U
<o~t$TH
华南师范大学 vUqe.?5
2005 b'&LBT7
1.名解(6分\个) &yB%QX{3
区位 杜能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 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PETTY-CLARK定理 lx`q *&E
2.论述 7&h\l6}Yh
1),简述增长极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 q)vK`\Y
2),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及其最新变化.(20) (v]P<3%
3),简述克鲁格曼相似条件下的贸易理论.(20) ijE<spG
4),用区域合作相关理论论述"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开展区域合作的可能性并预测其趋势.(30)
ccRlql(
5),20世纪以来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30) EG%I1F%
!X%S)VSMU
Wa(W&]
上海师范大学 FMoJ"6Q
2004 $|rCrak;
1、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有哪些影响? G aha Z
F
2、试述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概念与空间结构的物质内容。 #,t2*tM
3、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优势。 J0&zb'1
4、阐述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核心内容,并举例说明该理论在我国的应用。 ,?Ok[G!cm
5、试从高技术区的区位选择因素说明,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最为密集的地区? cLn; ,u4
6、阐述城镇体系的概念和特征并举例说明城镇体系的类型。 ~(stA3]k
7、从空间转移和空间扩散的影响机制分析为什么我国率先开放东南沿海地区? m
luW=fE
8、举例说明劳动地域分工的原理。 :b.3CL\.6
9、试从梯度转移战略说明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经济战略转移的动力、方式和途径。 $[)6H7!U)
10、分析城市经济区建立的依据。 @
mvIt
f KFnCng
2005(考场下来之后回忆的,可能不太准确,但基本相同) , - QR
1、劳动力成本的空间差异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P*ylB}?Q
2、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地区,城市蔓延与土地利用的方式。 DxE(9j
3、适用经济地理学的观点阐述我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 -b@v0%Q2M*
4、古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的差异表现。 MomLda
V9Q
5、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理论基础。 -b].SG5S
6、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有什么现实意义?
s.|!Ti!]
7、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 52%XI
8、想不起来了。 ]\[m=
0K
9、简述霍夫曼定理。 3yeK@>C
10、从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地理意义说说你对反全球化现象和活动的认识。 !y.ei1diw
3"^a
rK^N
jVLY!7Z4
江西师范大学经济地理: =6.8bZT\
2005年 9yh9HE
简答题 (J6"
;
1、区位理论的基本含义 j
9{O0[v
2、跨国公司总部布局要求与现实布局 L4MxU 2
3、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地倾向于哪些区位 SNQz8(O
4、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这个打死我也没想到会考) ST[2]
5、区域经济协调的途径 JoZqLy!@
6、 b=6MFPbg
论述题 aO~si=
1、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iP>z}h
2、农村工业化对农区发展的作用,联系江西农业发展的实际 >t1_5
fG:PdIJ7_
y0/WA4,
福建师范大学 Q%M'[L?[
2002(注:不是李小建那本,仅作参考) {DKXn`V
一、简答题
FY1},sq
1、库茨涅兹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 +)/Rql(lY
2、高技术工业与传统产业的区别 [W^6u7~
3、第三产业的基本特点 8@Egy%_
4、航空运输的主要优缺点。 W&fW5af9
二、论述题
zjluX\
1、论述人口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nUd\B$.=
2、中国在指导农业生产布局上为什么要强调因地制宜?请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给予阐明。 .Q=2WCv0
3、阐述经济区以及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 @-)<|orU4
4、何谓大城市经济圈?阐明大城市圈逐渐成为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主导模式的原因。 Uq<a22t@
2003 p)?qJ2c|
一、简答题 mF6@Y[/B
1、产业集聚是如何对经济活动区位起影响 !ol
hZ
2、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中心地理论的差异 &+)+5z_d
3、何谓区位指向?简述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的通常表现形式。 K;@RUy~
4、何谓区域分工?区域分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KKx&UKjV
二、论述题 }};j2
1、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因素,其通过哪些方向对经济活动起影响?结合实例分别阐述 {pcf;1^t
2、如何正确看待韦伯工业区位论 |'V<>v.v
3、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应如何评价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LVR;&Z>j
4、农村工业化是广大农村地区发展中的重要组织过程,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工业化对农村地区发展的作用。 >,w\lf9
2004 tJ?qcT?
一简答 1S*8v 7
1 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区别。 w6WGFQ_ %
2 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如何对经济活动起影响。 J[j/aDdP
3 何谓主导产业?简述主导产业的重要功能。
rE1np^z7
4 何谓技术创新?简要说明技术创新的主要表现和结果。 ! /|0:QQi
二论述 B#qL$M,|
1 简述农业用地的杜能圈结构形成机制,简明如何正确看待杜能农业区位理论 IEno.i\
2 简述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理论选择特征,并结合实例论述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I,],?DQX2)
3 何谓经济全球化?简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mr{k>Un\
4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努力方向,你认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解决好哪些问题? @!L@UP0
2005 4*N@=v
一 简答 /?.r!Cp
1 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简述经济地理学可为解决当前世界重大实际问题做出哪些贡献。 2R_o
pbw
2 简述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现实意义 |? ;"B:0
3 简述区域合作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Q8}TNJsU
4 简析区位条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b.mjQ
二 论述 zn2"swhq\V
1 举例论述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W G3mQ\k
2 你是否同意韦伯工业区位论存在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请结合实例论述。 %mB!|'K%
3 现代服务业有哪些特征?请分析社会生产力发展、产业和就业结构演替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
RpT0rP\
4 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是区域产业结构演替的两个机制。请分析区域产业结构演替过程中市场机制产生作用的途径和政府干预的主要体现。 ?vht~5'
Zi<
Sw
T;:',T[G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dFI.`pB
2004 32iWYN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4S
[ba1/
1、 产业链 2、地缘经济 $X.'W\o|
3、点轴系统 4、土地合理配置原则 |04}zU%N
5、生产力布局专业化 6、农业地域类型 )'K!)?&d
7、城市化水平 8、循环经济 vZ_DG}n11
二、 简答题(共50分) Q8gdI
1、 试简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15分) b]so9aCz
2、 中国城市化的难点在哪里?如何克服?(10分) % b>y
3、 我国长江口以北的主要港口及其功能特征?(10分) dp// p)B>
4、 简述中心—边缘理论(15分) eHnei F
三、 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O
w($\,
1、 长江产业带的主导工业部门有哪些?为什么在沿江布局? WrK^>
2、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当前我国区域规划的战略思路与规划目标是什么? !cFE^VM_;
3、 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城镇建设与耕地保护关系? <2TB9]2. g
4、以下为一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状况,请计算1998-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率、各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并做出相应的分析。 !Lg}q!*%>V
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变化 {6=H/g=:i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qRP8dH
(当年价格) 其中 cVP49r}}v
第一产业 *2m&?,nJ
第二产业 C(%5,|6
第三产业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上年年为100) c J"]yG)=
(可比价格) Z#cU#)`y1
1998 7199 1016 3640 2543 110 bcx{_&1p
1999 7697 1003 3920 2774 111.1 5f`XFe$8
2000 8582 1031 4436 3116 110.1 tpx3:|
|z<wPJ,;2
ae(]9 VW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6'sFmC
2004 O,xAu}6f+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_^2[(<Gmv
1. "配第-克拉克定理" 2. 城市体系 M:Y!k<p
3. 老工业基础 4. 产业布局三种模式 S,<.!v 57
5. 土地的特点 6. 中央商业区 EV7+u0uN&Q
二、简述近30年来西方工业区位研究动向。(10分) U-]PWt?C{
三、简述经济地理学思想方法的演变过程,当代经济地理学思想方法的主要特点。(25分) PK`(qK9
四、区域发展政策包括哪些方面?试论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含义是什么?(30分) A@Yi{&D_Q]
五、产业布局有哪几种主要模式?产业布局演变的规律是什么?(25分) @okm@6J*X
六、举例说明大城市经济圈的主要特征和扩散规律。(以我国4大城市经济圈为例,可任选其一或多选)。(30分) {ZIFj.2
:~A1Ud4c
Ef*.}gcU
首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考试科目:经济地理学 N n-6/]d#
2004年 [\M?8R$)
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共54分) O>):^$-K%
1经济全球化; 90if:mYA
2支柱产业; u(G;57ms
3地域生产综合体; PQ#-.K
4相对成本论; I;m@cSJ|j
5城市化; Gt%?[
6工业地带; C%7)sLWjJS
二问答题(本题共96分) pYvF}8
1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15分) iU+,Jeu
2举例说明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15分) 8JO\%DFJ
3简要分析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社会经济条件(15分) Hf]}OvT>Z
4简要分析城市和区域的关系(15分) M,U=zNPnk
5分析不合理运输产生的原因以及实现合理运输的途径(16分) Zu73x#pI
6根据中国的国情,谈谈你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和理解(20分) Glc4g
\hD
bv5
(2(;u1
南开大学人文地理学 ..{^"`FQ
99年 EBE>&{%$^
一、简答题(任选两题,每题10分) 0$h$7'a
1.CBD在特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哪些重要作 l fhKZX
用? N<r0I-
2.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将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 krY.Cc
]
到哪些促进作用? U5%]nT"[]
3.市、镇、村一般应如何划分? mpJ_VS`
二、问答题(一、二题必做,每题25分,三、四题任选一 3'uES4+r
题,30分) DQXx}%Px
1.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是如何发生的?困扰人类 zQ^[=siZ}
的“资源危机”当前是否已经得到了缓解?为什么? d#,V^
2.旅游地主要有哪些类型?试举例说明旅游地规划开 bGnJ4R3J
发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qGUe0(
3.地缘政治学作为政治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对政治 ,(?4T~
地理学的发展起了哪些重要作用?其自身存在着哪 `,=p\g|D
些不足? D4S?bZFHo
4.行为论在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HpSfI7
在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中应如何运用行为论的方法? l_IX+4(@b|
00年 UsKn4Kh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2;7GgO~
1.现代社会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Z'M@DY/fdK
2.高速公路建设对生产布局会产生哪些影响? 0n^j 50Yq
3.中心地理论在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WuXRL}!\,
4. “国家有机体”学说是否有其合理的一面? OtqLigt&l
二、问答题(任选二题,每题30分) IUG.q8
1.以梅塞德斯—戴姆勒(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合并为例, <VsZ$
论述经济地理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所面临的新任务。 I#e*,#'S
2.简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并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论述人 %?wE/LU>
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YH$`r6\S
3.就八十年代未以来前苏联、东欧政治地图的变化,论述一个大 g-uFss
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主要因素。 N/.9Aj/h~&
'*.};t~;"d
~qxc!k!w4
北京大学 ^ZBkt7
1999 .6(i5K
一、 名词解释(每题8分):
.l'QCW9
1。城市型工业 `buTP?]4.
2。信息技术产业 N.rB-
3。香港的城市性质与城市功能 |mX8fRh
4。城市的门户位置与城市的中心位置 |a3b2x,
5。第九个五年计划的七个经济区域 Yq.@7cJ
二、 回答题(每题15分): 5Ep
1.垂直地带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U:(t9NX
b
2.分别说明杜能圈与逆杜能圈的形成机制。 (ZJ_&8C#
3.南昆铁路对我国区域开发的影响。 '?4[w]0J<
4.试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环境条件。 sk/Mh8z
2000 N9Vcp~;
一、 简要回答题(计40分,每题5分): *n\qV*|6bI
1。区位与区位条件 W[DB!ue
2。地理扩散规律 nwYeOa/t
3。地理滞后效应 m-]"I8[
4。中心地 `^x^=
og'
5。门对门运输 *QJ/DC$
6。工业垂直联系 P*Nl3?T
7。交易费用 6w#v,RDEu
8。集中型产业 c{0?gt.
二、 论述题(计60分,每题15分): IuL]V TY
1。根据对本专业文献的阅读理解,简述对我国经济地理学学科发展的看法。 %8/$CR
2。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解释与分析产业国际转移现象。 M~4!gKs
3。论述决策者行为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ipppE=
4。举例分析企业家对城市或区域发展的意义 'tj4 ;+x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