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博士招生简章
级别: 博士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来源于 2013年招生简章 分类

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博士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q .4A(,  
WY:&ugGx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体育人才。 ;6ecrQMw&  
BvrB:%_:  
 二、学制:三年;定向与委培博士生四年 !Q I\Fz?  
'})0!g<Y  
 三、报考条件 R"MRnr_4K  
}N0Qm[R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D]a<4a 18  
*=V7@o  
     2.学历要求(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hI?sOR!  
sVk$x:k1M  
①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W <  
OA/WtQ5  
②应届毕业的硕士生(不含非学历教育的在职硕士研究生,如体育硕士、高师班等在读学员)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v~snq'  
^EG\iO2X  
     ③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6年以上(含六年,从获得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者:获得硕士学位培养单位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及其及成绩证明;近五年内(2007年12月30日-2012年12月30日)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五篇论文(第一作者)、或有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或近三年内(2009年12月30日-2012年12月30日)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排名前三位)或省部级课题(课题主持人),经审核确认已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uXDq~`S  
3p2P= T  
     3.身体健康,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报考自筹经费或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 l\M_-:I+4  
m-^ 8W[r+_  
     4.有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OouPj@r  
ZCKka0*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g#&Q0  
?pgG,=?  
四、增设学术成果为初试科目 p~noM/*2r  
Q#h 9n]5  
初试增加学术成果科目,纳入初试总分。以近5年为考察时间段(以报名当年为第一年,向前推四年,共计5:2007年12月30日-2012年12月30日),考察考生近5年科研成果。科研成果统一以在核心期刊(限定为SCISSCICSSCI(中文社会科学)和CSCD(中文自然科学)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为指标,考生以第一作者在SCISSCI来源期刊发表1篇论文,计20分。考生以第一作者在CSSCICSCD来源期刊发表1篇论文,计10分。学术成果分以计满50分为限,不足50分者计实际得分,超过50分者计50分。报考时,需要提供发表文章的原版期刊,并在期刊目录处作好标记。所提供的期刊在考试时退还给考生。 pfu1 O6R  
<E\$3Ym9  
五、科研设想及其他材料要求 V[-jD8=' 3  
[7_56\G4  
初试通过,取得复试资格后, OHiQ7#y  
U=h lu  
1、考生须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科研设想,重点说明某一个研究领域科研设想的学术理论性、创新性; CPg+f1K  
zC _<(4$-"  
2、硕士学位论文一份(同等学力考生提交自己为主持人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结题报告)。 ^Y-]*8;]  
JXyM\}9-X  
六、报名及考试日期、地点 atXS-bg*  
JaB<EL-9r2  
     报名日期:2012年12月1日至21日(网上报名)。 lA>D S#_  
,+~rd4a  
     考试日期:2013年3月16日至17日。 GnP|x}YM  
$Of0n` e  
     考试地点:上海体育学院新教学楼 (@iMLuewK  
L%>n>w  
七、报名手续及注意事项 V+I|1{@i0  
f>aRkTHf  
      1.进入网上报名系统,填写报名信息; pv&y91  
&ZL3{M  
      2.下载相关表格,认真填写后于2012年12月30日前寄至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以下简称研招办),连同250元报名费汇至上海体育学院财务处指定账号,并注明博士研究生报名费。不参加考试者或者不符合报考条件者报名费不予退还。 Ur*6Gi6  
l x,"EOP  
      3 报名材料经我校审核后,准考名单于2013年2月上旬在网上公布,准考考生于2013年3月15日至上海体育学院研招办领取准考证,准考证不另邮寄; SR DXfkoI  
R'S0 zp6  
      4.体检:符合复试资格的考生由我校统一安排。 ]O]GeAGC2  
>Wz;ySEz  
八、考试事宜 C -iK$/U  
{dmj/6Lc  
     1.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外国语考试不含听力部分;每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2 !'A:;  
3>Y 6)  
2.同等学力考生须考政治理论及加试两门硕士学位课程,均为笔试。政治理论考试时间:2012年3月17日下午。加试科目在复试期间进行。 W"Gkq!3u{  
-%L6#4m4o  
     3.复试:时间另定。 =+AS/J q  
R58-wUto  
九、初试科目只提供考试范围,不另指定参考书目。  qu|B4?Y/CR  
9;veuX#(  
单位代码 zA[0mkC?$  
10277 );FJx~b  
地址 :sC qjz  
上海市清源环路650 }Q";aU0^  
邮政编码 |O"lNUW   
200438 ~q~MoN<R  
联系部门 !H ~<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tzs</2 G,  
联系电话 A,`8#-AX  
021—51253164 |_yYLYH'   
  7PkJ-JBA  
  0X^Ke(/89  
专业代码、名称、研究方向及所在系院 6,9o>zT%H  
指导教师 .j-IX1Sa  
招生 IV)<5'v  
人数 LGl2$#x  
考试科目 qkC/\![@  
备注 q=#} yEG  
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 *guoWPA|Ij  
  N"3b{Qi o  
  phgm0D7  
①      专业课考试科目一: \.3D~2cU  
 2101体育社会学 'z[Sp~I\  
②      专业课考试科目二: a|?4 )  
01-05方向:3101体育理论 ; k)@DX  
06方向:3203运动心理学 cra+T+|>Kc  
③1001英语1002俄语或1003日语 nG;8:f`  
  ,L`$09\  
01城市体育 - k"^o!p  
1-2
02体育文化传播;社会阶层结构与体育发展 QPfc(Z  
1-2
03竞技体育的社会问题研究 VL*ovD%-  
1-2
04体育伦理与管理;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师教育 #/Eb*2C`b  
龚正伟
1
05竞技体育与社会发展关系 E~_]Lfs)  
缪佳
1
06锻炼心理 f4PIoZ e  
1
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科学学院 />9O R  
 
 
①专业课考试科目一: ~>+]% FPv  
0111方向:2201解剖学或2202生物化学 >b]S3[Q(  
12—15方向:2201解剖学2202生物化学2301运动生理学 %!PM&zV  
1618方向:2201解剖学或2301运动生理学或2204理论力学2205计算机原理 !OuWPH. :  
  F  3'9u#  
19-21方向:2301运动生理学  $O dCL  
②专业课考试科目二: uIDuGrt  
01-02方向:3201生理学3204运动生物力学3205组织学 =%> oR  
03-11方向:3201生理学 H[=' ~%D  
12-15方向:3202运动医学3208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A21N|$[  
16—18方向:3204运动生物力学3207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ti<;7Yb  
19-21方向:3203运动心理学 HVC >9_:]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_X'"w|0  
  jWYV#ifs2  
01运动与心血管形态和机能的研究 r{rQu-|.  
1-2
02运动对脑组织代谢及功能的影响;运动与情绪调控及其机制 PxfY&;4n!  
娄淑杰
1
03运动心脏病生理学 wW/7F;54  
1
04高原训练与低氧训练的理论与方法、运动员控制体重的理论与方法 vVgg0Y2  
1
05体质测量与评价 I y6$7~  
江崇民
1
06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与恢复、大众健身的理论与方法 /mK?E5H'r1  
田野
1
07运动与骨生长代谢;中医运动医学 Kk{< @v)  
邹军
1
08运动训练与骨骼肌适应性变化 (S v~2  
宋吉锐
1
09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 ?K3(D;5 &i  
严波涛
1
10运动损伤修复分子机制研究 +(+Itmx2&  
葛新发
1
11身体机能生化评定 e A}%C.ZR  
林文弢
1
12青少年体质研究;运动与免疫 (k|_J42[  
1-2
13体质研究;女子运动与内分泌 o#hjvg  
1-2
14运动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 }YHX-e<Yx]  
1
15运动创伤微创治疗 0p@k({]<  
李方祥
1
16运动生物力学 XyOl:>%L!P  
1
17运动生物力学理论与应用(人体运动分析及计算机仿真、体育工程) q`G,L(  
郝卫亚
1
18运动生物力学 H`g eS  
钱竞光
1
19运动技能控制与学习 @GvztVYo  
1
20运动心理训练理论与方法 6AWKLFMV  
1
21运动与认知加工;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促进 -<_Ww\%8M  
李安民
1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A=j0On  
 
  $\? yAE  
①专业课考试科目一: 2301运动生理学 W\L`5C W  
②专业课考试科目二: "{D|@Bc  
01-13方向:3301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理论 M BXBog7U  
14方向:3203运动心理学; e*.b3 z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W'on$mB5<  
  ys#i@  
01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 9RWkm%?  
1-2
叶国雄
1
韩冬
1
02网络环境下的体育信息理论与实践研究 U bYEEY#  
1-2
03高水平运动员行为控制与运动队管理 .uEPnzi  
1
04运动技战术分析;运动训练过程控制 c1xrn4f@a  
张辉
1
05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一般理论与方法;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y8\S}E 0  
张庆文
1
06 学校体育 E~kG2x{a  
平杰
1
07 学校体育 s-ZI ^I2\  
唐炎
1
08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一般理论与方法;多维度下高素质体育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 M+!x}$ &v  
王兴
1
09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一般理论与方法;适应(特殊)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 ]1gx#y 2  
吴雪萍
1
10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诊断与监测 ;2m<CSv!D  
王清
1
11学校体育学 \`w4|T  
于秀
1
12冬季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理论与实践 :h1pBEiH  
朱自强
1
13体育教师专业化;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J,AB #+  
徐佶
1
14竞技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应用;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应理论与应用 9*:gr#(5  
1-2
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 武术学院 |0z;K:5s  
 
 
①专业课考试科目一: 2301运动生理学 ;;)`c/$  
②专业课考试科目二:  >Ng)k]G  
01-06方向:3401武术理论 6yy;JQAke  
07方向:3202运动医学 &J !aw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vJ`.iRU|  
07方向要求有医学教育背景 3u33a"nL8  
01武术与传统体育养生研究 ]P[%Mhg^  
1
02武术教育教学和训练竞赛理论与方法 V|>oGtt7  
1-2
03武术教育与教学改革 pA4*bO+  
蔡仲林
1
04武术文化与社会 >ulY7~wUv  
戴国斌
1
05竞技武术科学化训练;武术教育 G9g6.8*&  
姜传银
1
06武术传播;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y]e>E  
郭玉成
1
07民族传统体育与健康促进 OU7 %V)X5  
1
0403Z1 体育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nIfCF,6,  
 
 
①专业课考试科目一: 2102管理学 N]YtLa,t  
②专业课考试科目二: kVS?RHR  
3101体育理论 V84*0&qOW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K^t?gt@k}  
  W0cgI9 =9  
01体育发展战略与体育产业管理 A 699FQ  
1-2
02体育赛事与体育产业管理 as"N=\N  
刘东锋
1
03体育服务与体育产业管理 D';eTy Y  
刘兵
1
04体育产业与竞技体育管理 P|jF6?C  
戴健
1
05 体育经济与管理 & GWkq>  
曹可强
1
06体育产业及体育管理 "zZI S6j  
白跃世
1
0403Z2 体育工程学 运动科学学院 4-v6=gz.  
 
 
  .>6 Wv0  
  V7t!?xOL  
01体育工程 bZipm(e  
1
①专业课考试科目一: 2201解剖学2301运动生理学或2204理论力学2205计算机原理 HT`1E0G8)  
②专业课考试科目二:3204运动生物力学3207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RM*f|j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K6pR8z*?  
  CV.+P-  
02体育工程、体育信息技术 $(HjI \%l^  
虞丽娟
1
初试考试大纲(不排除超出该范围的可能)
1001英语:大学英语六级及以上水平 q'(z #h,cv  
1002俄语:相当于1001英语水平1003日语:相当于1001英语水平 Lu>H`B7Q"  
2101体育社会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与作用;我国体育社会学的成就;体育社会学的性质与对象;体育社会学的学科视角与视域(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与学科视域、体育社会学学科视角下的课题);体育文化(体育文化的运行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化、第四节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国际社会);体育与人的社会化(体育在人的社会化中的作用、我国体育理论界关于体育社会化的各种观点);体育群体的微观分析;体育组织;家庭体育及其现状与发展趋势;单位体育的功能、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历史回顾与展望;社区体育概况及其发展;体育与现代社会、社会现代化;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与体育;社会分层与体育大众化;体育的社会问题;体育与社会控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d$;/T('  
2102 管理学: 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管理职能;中西方管理思想;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特征;管理环境与体育发展的关系;体育管理概念、管理体制与发展战略;体育赛事、体育中介、体育场馆、职业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等领域管理的特征、内容、本质和内涵;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内涵、历史、发展与创新;我国体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的管理学分析;国内外体育管理发展趋势。 @%W]".*'}  
2201解剖学:运动解剖学部分:以骨、关节、肌肉的机能特征为主线,结合运动训练实践及运动损伤予防阐述其结构、变化及机理;系统解剖部分:结合运动能力的提高及健康促进阐述人体各器系基本结构、变化及机理;《运动解剖学》结合其他学科研究的现状、方法、存在问题及展望。 'dt\db5p  
2202生物化学: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酶;糖代谢、脂类代谢及氨基酸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 =ak7ld A=2  
2204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与平衡、力矩、力偶理论);运动学部分(点运动、刚体运动);动力学部分(动力学基本定律及其微分方程、质心运动定理、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2205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结构、微型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微处理器和指令系统(8086/8088微处理器、Pentium 微处理器、Pentium 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及编程(汇编语言程序结构与汇编语句、伪指令语句、汇编语言编程);总线和总线技术(总线与总线操作、总线操作控制、目前主流微机系统中的常用总线标准);存储器(现代高档微机系统的存储器体系结构、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与选用原则、存储器芯片与存储条的接口特性、主存储器系统的构成原理、高速缓冲存储器基本原理、外存储器、虚拟存储器管理机制);I/O接口(I/O 接口的基本功能与结构、I/O 端口的编址方式、I/O 同步控制方式、I/O 接口中的中断技术、I/O接口中的DMA技术、I/O 接口中的数据缓存技术、接口的分类);典型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应用(可编程中断控制器芯片8259、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芯片8254、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常用交互设备及接口(键盘及其接口、显示器及其接口、打印机及其接口、鼠标器及其接口、扫描仪及其接口、网络接入设备及其接口);模拟I/O 器件及接口(D/A与A/D 转换器原理、典型D/A与A/D转换器集成芯片、模拟I/O通道);多媒体设备及接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概述、声频设备及其接口、视频设备及其接口、光盘存储器及其接口)。 t;#Gmo  
2301运动生理学:骨骼肌机能;血液循环;呼吸;能量代谢与体温;本体感觉器官和前庭位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机能;运动技能的形成;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原则;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运动处方的生理学基础。 t%+$" nP  
3101体育理论:欧美国家体育发展史;中国体育发展史;中西方体育比较;体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体育社会化与体育现代化;英美国家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特点与模式;中国现代体育发展的历程、特点、得失与趋势;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与未来趋势。3201生理学:生理学研究任务、机体生理机能调节方式;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能量代谢与体温; 尿的生成;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本体感觉器官和前庭位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雄、雄激素的分泌与生理作用。 RIhOR8 )  
3202运动医学:运动医学的概念;体育运动的生物学基础(运动时有氧代谢和无氧化谢与运动能力、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高原训练的生理和医学问题;运动能力的测试和评定;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和妇女和体育锻炼;运动员的合理营养;竞技体育中的药物滥用及其控制;运动性疾病;运动创伤学。 ^b53}f8H  
3203运动心理学: 体育运动中认知加工理论与方法;个性与体育运动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动机的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中注意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心理状态理论与方法;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体育损伤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理论与方法;心理技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中的群体凝聚力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中的领导理论与方法;心理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与评价方法。 %cW;}Y[?P  
3204运动生物力学:人体运动的运动学;人体运动的动力学;肌肉力学与肌力训练的生物力学;生物力学研究方法与测量技术(运动学测量、动力学测量、人体测量、肌电图测量);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1}16b#f  
3205组织学:组织学绪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血液、软骨和骨、肌组织、神经组织、神经系统、眼和耳、循环系统、皮肤、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管、消化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BXyi  
3207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算法(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设计基本方法、算法的复杂度分析);基本数据结构及其运算(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线性链表及其运算、数组、树与二叉树、图);查找与排序技术(基本的查找技术、哈希表技术、基本的排序技术、二叉排序树及其查找、多层索引树及其查找、拓扑分类);资源管理技术(操作系统的概念、多道程序设计、存储空间的组织);数据库技术(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代数、数据库设计、关系数据库语言SQL);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软件工程概述、软件详细设计的表达、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测试与调试基本技术、软件开发新技术)。 T{ -2fp8r[  
3208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健康和体适能、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性、终身体适能计划与健康;健康评估;测量评价的基本理论;身体活动的能量消耗及其营养;身体成分与控制体重;心肺机能及其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及其改善;柔韧性和腰背功能及其改善;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个性、健身运动、应激和健康;身体形态测评;身体机能测评;身体素质测试。 6[==BbZ  
注:考试科目3301: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理论,分为必答题部分(占考试50%比重)和选答题部分(占考试50%比重)。必答题包括体育教育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其比重各占50%;选答题有体育教育理论试题与运动训练理论试题,考生可任选其中之一。体育教育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的考试大纲分别如下:
3301体育教育理论:.1.体育发展史:中国古代学校体育;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新中国学校体育;美国、日本、苏联(俄罗斯)、德国等主要外国学校体育发展。2.我国教育发展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我国教育发展与学校体育改革目标;《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身》课程改革;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主要问题。3.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学校体育体育思想与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的区别与联系;中国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发展;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全面教育思想、体质教育思想、主动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成功体育思想、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真义体育等。4.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概述;体育课程分类;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体育课程编制;体育课程开发。5.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与性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客观规律;体育教学过程的层次及其特点;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与管理。6.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发展与分类;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基本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7.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体育教学内容的层次与分类;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改革。8.体育教材:体育教材概述;体育教材的编定;体育教材化的含义与意义;体育教材化的工作内容;体育教科书。9.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矛盾;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方面;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具体内容。10.体育教学评价:体育教学评价的结构与评价内容;体育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手段。11.学校体育管理与法规:学校体育管理的机构、职能与方法;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内容;学校体育法规。 +Z+ExS<#z  
3301运动训练理论: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概述;运动员培养系统(培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一般评述);运动训练中的一般原则和专门原则;以训练小周期为基础的运动训练安排(包括半年和全年型训练周期、多年运动训练过程等);运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运动员的体能与体能训练;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与技战术能力训练;运动员的智力与心理训练;各单项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指个人所擅长或从事的运动单项);各单项运动各周期的训练课计划的制订。 IL2r9x%  
3401武术理论:武术基本理论;武术技术体系与技法;武术历史与文化;武术教育与教学;竞技武术的科学化训练;武术发展战略与传播推广;传统体育养生与健康;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建构与发展。 Q\#UWsN(T/  
▲政治理论:《当代自然辩证法教程》,曾国屛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高放主编,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p6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免费考博论坛网址是什么? 正确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