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UID: 3
精华:
10
发帖: 10451
流量: 10137 M
威望: 10851 分
介绍博友: 5956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群组: 考博英语
注册时间: 2006-03-20
最后登录: 2025-11-19
|
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博士招生简章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版)综合实力居全国第80名,在全国师大居第9名,在全国省属师大居第4名。学科覆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管、艺等门类。我校现有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3个一级学科 博士点,涵盖23个专业;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125个专业;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涵盖47个领域。2016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15人左右(具体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DH@ce aQ!QrTua- 一、培养目标 g)?Ol YcQ$nZAU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vy^=Yea
|Gp!#D0b 二、招生专业 ')R+Z/hG. *Bfo"["0. 我校2016年共有 3个一级学科共13个研究方向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详见我校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V52>K$j $4>(} 三、学制 ;x<5F+b DWv(|gO 基本学制3年,最长年限一般不超过7年。入学时间为2016年9月。 yq H FOPfob[ 四、报考条件 @}, |i*H/ j_I[k8z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mpr_AL!ZO~ $-D}y: 2.已获硕士学位(在国外获得的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是国家统招的硕士生,且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GLO%>& ,(u-q]8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w"`Zf7a{/ ?"F9~vx&G 4.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推荐; &Fiesi!tET NX[-Y]t 5.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即1971年9月1日以后出生)。 e
A{nwtN 6i+<0b}!/ 五、报名手续 `uKsFXM (himx8Uml2 符合报考条件的报考人员于2015年12月15日-2016年2月25日登录“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http://yjszs.zjnu.edu.cn/bsbmxt/),按要求提交报名信息,办理报名手续,网报后向我办提交下列材料: eo@kn yA<& H#S`m 1.填写完整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网报后下载PDF文档打印); aD(3.=[R bm*.*A] 2.专家推荐书两份(网上下载后请专家填写); A"B#t" L6?~<#-m\M 3.有效二代居民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 _/czH<
`h|Y0x 4.已获硕士学位的考生提供研究生毕业证书(无研究生毕业证书的考生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和就读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的应届毕业生证明; "
Xg~1)% BTzBT%mP 5.本人自述(简要介绍本人学历背景与科研情况,对自己的科研成果作出评价,对所报考专业提出研究设想); ew \WV" csd9[=HW/Q 6.近3年来科研成果目录1份(包括论文、专著、课题、专利、获奖等),以及近3年来在公开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含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发表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复印件(复印件须有版权页、目录页、正文全文)、课题项目书复印件、专利授权证书复印件(须为第一署名人)、获奖证书复印件(须为第一获奖人); 4VHWoN"U d,b]
#fj 7.往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交硕士学位论文; soRYM O14\_eAu6 8.在职报考的考生请提供工作单位同意报考并同意全脱产学习证明材料(人事部门盖章); MK- +[K 9.考生承诺书。 sf0\#Q b^
STegz 考生网报结束后须于2月26日-3月5日内,将报考费(120元)汇入我校财务账号(缴费方式见研招网报名须知),并将汇款单凭证和上述材料3月10日前交到或通过邮政EMS寄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就业办公室(以邮戳日期为准),否则报名信息作废。未参加网报者不得参加考试。 **\?-*c=U V|hwT^h 六、考试 m68>` Rt5,/Q0 考试时间在4月中下旬(以网报系统通知为准)。 PqIskv+ BoQ%QV69% (一)初试 F [Lg,} K^6d_b& 考试科目:初试的笔试科目为外国语(不含听力)和两门业务课。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每科目满分100分。 YV _ 7 .+A z9:yt5ar (二)复试 H+562
W ,J'_Vi 复试包含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学术水平考查、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等。复试时考生须提交的材料、复试办法、复试时间、地点及具体方式等详情届时请关注网上复试通知。 /N({"G' 3~Lsa"/ 1.复试时间:复试时间另行通知。 1
{5t. HYmUD74FR 2.复试地点:各相关学院(学科)。 1l/t|M^I
'=O1n H< 3.复试内容: o<J6KTLv J>k
6`gw (1)学术水平考查 mo3A *|U :5['V#(o 由复试工作小组通过面试等形式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同时参考考生的科研成果及报考材料,进行综合测评,判断考生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素质。 z@J>A![m #s81k@#X (2)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
V%)Tu{L NM^uP+uS (3)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YF-A8gXS liG|#ny{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守法表现及考试诚信状况等方面。 $5/d?q-ts{ K3<A<&W_- 复试具体办法和成绩计算请关注我校研招网上各学院复试细则。 jVLJqWP'! w[\rS`
J 七、体检 ~ +>ehU a$h^<D
^ 体检工作由我校统一组织,在复试期间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Cc*R3vHM6 SASLeGaV 八、录取 ~".@;Q Ef?hkq7X< 1.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学校的办学条件、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考生的科研情况和工作业绩以及身心健康状况等,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Z\U r F0 me{u~9& 2.博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以非定向就业方式录取的,须将档案在入学前转入我校。 JB].ht m2"e ]I 3.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2016年7月上旬(具体发放时间以招生网通知为准)。 `Fo/RZOW qB,0(I1-! 九、学费与奖助 A7%/sMv qljsoDG 根据国家有关部委相关规定和浙江省物价部门的核准,我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收费标准为10000元/年。在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同时,我校将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 ~Gz9pBv1 ZAU#^bEQB 新的奖助体系将包括: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突出科研成果奖励(奖励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参加高水平学术活动并获得奖励)、三助津贴等。 8
/t'; Hnk&2bY 十、培养方式 CYQ)'v <$zhNu~ 我校只招收全脱产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不招收在职兼读方式培养的博士研究生。 mICEJ\`x v\4<6Z:4 十一、毕业及就业 w(aHB8T hL6;n*S= 修满学分,完成博士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相应的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Tn1V+) \>Rfa+ 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C$PS@4'U d[p2?] 十二、其他事项 M1xsGa9h& 6(d6Uwc` 1.应届考生被录取后在入学报到时若不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则取消录取资格。 gee~>l uf#h~;B 2.我校招生的博士生必须在读期间全脱产学习,若发生考生与原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而造成考生不能报名、考试、录取就读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 $7DW-TA 6{]F#ig= 3.对弄虚作假者或有学术不端行为者,不论何时查实均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FI*oO1A~ -wiQd@X 4.我校各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tU^ qc
@cdi 5.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在初试前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放弃报考者报名费用不退。 czD"mI! G/Sp/I<d 6.本简章中如有内容与教育部最新政策相冲突,我校将按照教育部最新政策执行。如有招生政策办法调整,我办将及时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请考生关注相关公告。 Oa~ThbX7 附件: r
x2']. 1.专家推荐书 )wM%Ul<s 2.应届毕业生证明 \Dq'~
d 3.考生承诺书 =;uMrb4 'Y)aGH( s<F*kLib 热忱欢迎报考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lxL.ztL ylZQwICk 招生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招生单位代码:10345 -9t"$)& n>y,{"J{ 单位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1$vG Q ;F"!
$Z/ 邮 编:321004 Fk/I
(Q apk,\L@sZ 联系电话:0579-82283026 传真:0579-82280023 *{w0=J[15 ?lsK?>uU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b(hD|e V'XEz;Ze 网 址:http://yzw.zjnu.edu.cn [G|. '2
r E-mail:[email=yjsxy@zjnu.cn] yzb@zjnu.cn[/email] jDY
B*Y^F V@`b7G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