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Z]z
2M)]!lYy
1.个人背景 }7{t^>;D
Kx"<J@
wOQ#
N++C
本人于2015年高考考入兰州某大学的金属材料专业,2019年考研报考某211大学的研究生,结果落榜,调剂成为了本科母校的工程专硕,研究方向确定为电化学水处理方向。平心而论,本人本科时候过于贪玩,没有意识到认真学习的重要性,也挂了很多课程,四六级也至今未过。直至大四跟着我目前的硕导开始本科毕设时,才摆正了自己的态度。 ]maYUKqv}'
= 5D nR
E^_wI>
2.经历 KucV3-I
c/L>>t
TGuiNobD
本人硕导为人很好,对于学生属于放养型,这大概是我本校继续读研最大的优势与收获吧。 J68j=`Y
x\?;=@AW
Lf:uNl*D
研一时候,根据硕导的建议与要求,我把我曾经的本科毕设改写成了一篇小论文,发了某中文核心期刊。虽然档次不高吧,但毕竟是本人处女作,内心还是蛮欢喜的。研一一年加上疫情影响,基本处于读文献的状态,在这期间我大概精读了150篇左右的各类文献,根据实验室现有的仪器条件,也定下了本人课题的研究方向。在这个阶段我每读一篇文章,我就会额外注意我读的文章的期刊档次,投稿周期等问题,这种日积月累为我以后投稿时对期刊的选择打下了基础。 +^rh[>W
B)$c|dUV
4fh^[\
研一暑假开始,我正式开始了我的实验工作,由于上一届没有师兄,一开始也走了很多弯路,整个假期我没做出像样的数据,曾经也一度怀疑过自己。好在我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研二第一学期期末,我投出去了我第一篇英文论文,最终这篇文章被拒了三次后,最终经过大修于研二第二学期期末发在了某二区期刊上面;研二第二学期我的主要工作是我的学位论文的第二部分,这部分工作也很快发了一个二区期刊上面。研二暑假开始,我硕士阶段的主要工作算是已经基本完工。暑假期间我总结了过去两年的学习文献撰写完成了一篇综述,用作我学位论文的第一章,幸运的是这篇文章发在了EI期刊上。此后,又发表了一篇EI会议论文。 ,3v+PIcMM+
TUL
_TR
sGY_{CZ:
3.申博历程
:J}
t&t
?6Cz[5\
gw+9x<e
研三开始,我花了很多时间联系博导。我基本浏览了我这个小方向所有985、211高校的学院官网与博导官网简介。期间也甚至查看了往年的录取名单,大概多少人放弃了面试(一般是已经有别的学校提前录取了这些人),甚至检索了一下录取者的文章,看看他们是以怎样的学术成果上了这所学校。也大致注意了一下往年院校面试时间,哪个学校面试在前,那个面试在后,有没有笔试,申博需要的材料等等。 SgMrce<;
O#nR>1h
由于研究方向的缘故,本人浏览和联系更多的为环境学方向的导师,而不是我本硕的材料专业。我大概发出去的邮件有上百份,收到的回复主要有以下几类情况。第一类:石沉大海型,或者“抱歉,没有名额”;这种基本上代表着没有希望,再就不要花太多心思。第二类:给你回复简单,一般以“欢迎报考”字眼最为常见。第三类:邮件回复字数比较多且热情;或者根据你简历里留的联系电话主动联系你。 P ]N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