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yle Definitions */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so-style-unhide:no;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argin:0cm; 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2.0pt; font-family:宋体; mso-bidi-font-family:宋体;}.MsoChpDefault {mso-style-type:export-only; mso-default-props:yes; font-size:10.0pt; mso-ansi-font-size:10.0pt; mso-bidi-font-size:10.0pt; mso-a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0pt;} /* Page Definitions */ @page {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 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page WordSection1 {size:612.0pt 792.0pt; margin:72.0pt 90.0pt 72.0pt 90.0pt; mso-header-margin:36.0pt; mso-footer-margin:36.0pt; mso-paper-source:0;}div.WordSection1 {page:WordSection1;} /* List Definitions */ @list l0 {mso-list-id:12; mso-list-template-ids:12;}@list l0:level1 {mso-level-tab-stop:none; mso-level-number-position:left; margin-left:21.0pt; text-indent:-21.0pt;}@list l0:level2 {mso-level-text:%2.; mso-level-tab-stop:none; mso-level-number-position:left; margin-left:39.0pt; text-indent:-18.0pt;}@list l0:level3 {mso-level-number-format:roman-lower; mso-level-tab-stop:none; mso-level-number-position:right; margin-left:63.0pt; text-indent:-21.0pt;}@list l0:level4 {mso-level-tab-stop:none; mso-level-number-position:left; margin-left:84.0pt; text-indent:-21.0pt;}@list l0:level5 {mso-level-number-format:alpha-lower; mso-level-text:"%5\)"; mso-level-tab-stop:none; mso-level-number-position:left; margin-left:105.0pt; text-indent:-21.0pt;}@list l0:level6 {mso-level-number-format:roman-lower; mso-level-tab-stop:none; mso-level-number-position:right; margin-left:126.0pt; text-indent:-21.0pt;}@list l0:level7 {mso-level-tab-stop:none; mso-level-number-position:left; margin-left:147.0pt; text-indent:-21.0pt;}@list l0:level8 {mso-level-number-format:alpha-lower; mso-level-text:"%8\)"; mso-level-tab-stop:none; mso-level-number-position:left; margin-left:168.0pt; text-indent:-21.0pt;}@list l0:level9 {mso-level-number-format:roman-lower; mso-level-tab-stop:none; mso-level-number-position:right; margin-left:189.0pt; text-indent:-21.0pt;}--> S*G^U1Sc+
1. 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是指淋巴细胞的定向游动,包括淋巴干细胞向中枢淋巴器官归巢,成熟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器官归巢,淋巴细胞再循环,以及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其分子基础是淋巴细胞归巢受体与内皮细胞上地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T.u&QF
2. 淋巴细胞归巢受体(lymphocyte homing receptor,LHR):是指存在于淋巴细胞表面的某些粘附分子,如:L-selectin, CLA, LFA-1, VLA-4, CD44, α4β7等。他们可以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相应的地址素粘附分子相互作用,介导淋巴细胞的归巢。 25Z}.))
3. 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又称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卫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 ]Y]]X[@
4. 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又称适应性或获得性免疫(adaptive or acquired immunity)。 VE]TT><
5.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即NK 细胞,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CD56和CD16是其具有鉴别意义的表面标志。NK 细胞表面没有抗原识别受体,可以直接或通过 ADCC 效应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w^9#
L
6. 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 指能够捕获、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等。 | t:UpP
7.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具有非特异性吞噬杀伤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在特异性免疫应答各阶段也起重要作用。 -_9*BvS]R
8. M细胞(membranous cell/microfold cell):是散布于肠道粘膜上皮细胞间的一种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可以吞饮泡的形式将外来抗原转运至胞质内,在未降解情况下,使外来抗原穿过M细胞,进入粘膜下结缔组织,被巨噬细胞摄取,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 k
76<CX
9. γδT细胞:表达TCRγδ-CD3复合物的T细胞称为γδT细胞,主要分布于粘膜和上皮组织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Mo3%OR
10. 反应性氧中间产物(reative oxygen intermediates,ROIs):是指在吞噬作用激发下,通过呼吸爆发,激活细胞膜上的还原型反应辅酶Ⅰ(NADH氧化酶)和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使分子氧活化,生成超氧阴离子、游离羟基、过氧化氢和单氧态氧产生杀菌作用的系统。 Sm {Sq
11. 反应性氮中间产物(reative nitrogen intermediates,RNIs):是指巨噬细胞活化后产生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还原型辅酶Ⅱ或四氢生物喋呤存在条件下,催化L-精氨酸与氧分子反应,生成胍氨酸和一氧化氮,产生杀菌作用的系统。 2<UC^vZ
12. 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TCR): 是T细胞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肽-MHC分子的分子结构, 通常与CD3分子呈复合物形式存在于T细胞表面。大多数T细胞的TCR由α和β肽链组成,少数T细胞的TCR由γ和δ肽链组成。 bJPKe]spJ=
13. Tc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即杀伤性 T 细胞,表达CD8分子,识别抗原受MHC I类分子限制。主要功能是特异性杀伤靶细胞(如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发挥细胞免疫效应。 wclj9&k
14. NK1.1+T细胞(NK1.1+T cell):是指表达NKR.P1C(NK1.1)的TCR-CD3的T细胞,广泛分布于骨髓、肝、脾、胸腺和淋巴结中,通常为CD4-CD8-T细胞,表面的TCR多为TCRαβ型,可识别由CD1分子提呈的脂类核糖脂类抗原。 On
O_7'4 t
15. 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Tn):未受抗原刺激的表达CD45RA的T细胞,其TCR结构表现为高度的异质性。 d1.
@v;
16. 记忆性T细胞(memory T cell,Tm):是一群在抗原驱动下发生寡克隆扩增,TCR结构相对均一并具有识别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群体,参与增强的再次免疫应答,表达CD45RO分子。 ='.b/]! _
17. B细胞抗原受体(B cell receptor,BCR): 是镶嵌在B细胞膜上的免疫球蛋白(mIg), 可以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相应的抗原分子。BCR通常与Igα、Igβ结合, 以复合物形式存在于B细胞表面。 成熟B细胞可以同时表达mIgM和mIgD。 U^[AW$WzU
18. B1细胞(B1 lymphocyte): 又称CD5+B细胞, 其主要特征是:膜表面只表达mIgM而不表达mIgD; 产生抗体不依赖T细胞,无免疫记忆; 对TI抗原应答, 产生的抗体类别为低亲和性IgM。 ~1TT ?H
19. B2细胞(B2 lymphocyte): 为CD5-B细胞, 其主要特征是: 膜表面同时表达mIgM和mIgD; 产生抗体依赖T细胞,有免疫记忆; 对TD抗原应答, 产生IgG和IgM等类型抗体。 *?Wz/OJ0
20. 浆细胞(plasma cell or antibody forming cell): 是B细胞接受相应抗原剌激后, 在 IL-2、4、5、6等细胞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终未细胞,可合成分泌抗体。 dCn9]cj/
21. Ig类别转换(immunoglobulin class switch):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抗原激活B细胞后膜上表达的Ig和分泌的Ig类别从IgM转换为IgG、IgA、IgE等其他类别或亚类Ig的现象。 :s+?"'DP
22. 等位排斥(allelic exclusion):是指B细胞中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轻链或重链基因,其中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得到表达,而另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表达的现象。 7>zUT0SS
23. 重组信号序列(recombination signal sequences):是由七核苷酸的七聚体和九核苷酸的九聚体,中间间隔一非保守的12或23碱基对的间隔序列组成,是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和重组的重要信号。 B7qi|Fw
24. 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胞,具有自我增生和分化功能,是各种血细胞的共同祖先,可增生分化产生多种功能不同的血细胞。 i,~(_|-r
25. 定向干细胞(committed stem cell):由造血干细胞增生分化而形成,包括多能定向干细胞和单能定向干细胞,是造血干细胞与成熟的子代细胞之间的过度类型。 1h`F*:nva
26. 抗原(antigen)是指能与TCR/BCR或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 7?g({]
27. 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q@S\R
7R
28. 抗原决定基(antigen determinant):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eCJ
tNPd
29. 表位(epitope)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也称抗原决定基。
)]w&DNc
30.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是一类必须依赖Th细胞辅助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抗原。该抗原由T表位和B表位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类抗原为TD-Ag,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o:UNSr
31.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是一类不需要Th细胞辅助即可诱导抗体产生的抗原。该抗原由B细胞丝裂原及多个重复的B表位组成,可使不成熟及成熟的B细胞应答,只产生体液免疫应答,不产生细胞免疫应答。 Ot=nKdP}D
32. 异种抗原(xenogenic antigen)即来自不同物种之间的抗原性物质。该抗原在不同生物之间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 6E^m*la%
33. 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 antigen)即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的抗原物质,如血型物质等,可在同种不同个体之间诱导免疫应答。 ,*V%
34. 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是指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该抗原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及诊断有关。 3r^||(_u
35. 超抗原(superantigen,SAg):是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增殖,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但又不同于丝裂原作用的抗原物质。该抗原能刺激T细胞库总数的1/20 ~ 1/5,且不受MHC限制,故称为超抗原。 Tl"r#
36. 佐剂(adjuvant):凡与抗原一起注射或预先注射机体时,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称为佐剂。 :Id8N~g
37.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是指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能将抗原信息提呈给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 ,
DuyPBAms
38. 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professional antigen presenting cell)指能表达MHC-II类分子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具有强大的摄取、加工和提呈抗原 8:I-?z;S
39. 的能力。 sjLm-pn3
40.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是指吞噬细胞吞噬较大的固体或分子复合物的过程。 9^sz,auB
41. 胞吞作用(endocytosis)是指细胞膜接触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后,将其包围形成小泡,并将其吞入细胞内的转运过程。 kG4])qxC'
42. 胞饮作用(pinocytosis)指细胞吞入液态物质或极微小颗粒的过程。 @QpL*F
43. 胞吐作用(exocytosis)指细胞内一些由浆膜包裹的小体与细胞膜相融合,将其内容物吐出细胞外的过程。 {J)gS
44. 抗原提呈(antigen present)是指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加工、降解为多肽片段, 并与MHC分子结合为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而转移至细胞表面,再与TCR结合形成TCR-抗原肽-MHC分子三元体,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全过程。 l:~ >P[
45. 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即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如被吞噬的细菌或细胞等。 1'&HmBfcb
46. 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ntigen)即由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被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和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蛋白。 =yJc pj
47. 穿孔素:是储存在致敏Tc细胞胞浆颗粒内的一种蛋白物质,又称C9相关蛋白。当与靶细胞密切接触相互作用后,致敏Tc细胞可发生脱颗粒作用,释放穿孔素。穿孔素的作用是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导致靶细胞溶解破坏。 ]~3a ~
48. 丝氨酸蛋白酶:是储存在致敏Tc细胞胞浆颗粒内的一种物质,脱颗粒时可随穿孔素一道释放。其作用是通过激活内切酶系统,使靶细胞DNA断裂,导致细胞凋亡。 %dd B$(
49. 协同刺激信号:免疫活性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刺激。第一信号是抗原提呈细胞表面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与淋巴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结合、相互作用后产生的;第二信号即协同刺激信号,是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结合、相互作用后产生的。 yJ; ;&
50. 免疫应答:机体接受抗原性物质刺激后,体内免疫细胞活化、增生分化和产生效应的过程称为免疫应答。 W+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