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陈景良教授为法律史专业研究生开列的书目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7-04-29   
来源于 考博资料 分类

陈景良教授为法律史专业研究生开列的书目

V_:/#G]jeG  
陈景良教授为法律史专业研究生开列的书目 4^ A\w  
.nnAI@7E  
发表时间:2003-9-28 阅读次数:2582 59|Tmf(dS;  
http://flwh.zuel.edu.cn/article_show.asp?id=44 Yd9y8Tq J  
>:.Bn8-  
  书目者,为学求知之第一要务也,士之读书者不可不知。梁启超先生有言:“著书足以备读者之顾问,实目录学家之职务也。”大学者,旨在引导学生求其博,此乃古今为学之通义。圣人曰:“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为研究生者能不求其博乎?此目录乃为师者在教学及读书中偶获之孔见,以备志于学者参考焉。书目分初学、登堂、潜研之三阶段,以应为学循序渐进之规律。 2Ig.hnHj  
DY%E&Vd:h  
  一 初学 -Rmz`yOq}  
1.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月出版。 #u>JCPz  
此书为原国家教委推荐教材,语言生动简练,深入浅出是此书最大之优点,尤其适合于大学生。 <7qM;) g  
2[]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上下两卷,胡万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9月出版。 ~<aC n-h0  
3[]福泽渝吉著:《文明论概略》,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928月版。 \ FA7 +Q  
4.冯天瑜、何晓明等著:《中华文化史》,上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8月版。 5 gE  
5.威尔·杜兰特著:《哲学的故事》,金发燊等译,三联书店199711月出版。 ^z_~e@U  
6.房龙著:《漫话圣经》,施旅、于一译,三联书店1998年第7次印刷本。 _d: l1jD  
7[]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著:《世界文明史》,罗经国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2月第3次印刷本,共4册。 0@z78h=h  
8.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次影印本。 r>5,U:6Q/  
9.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7月版。 Y? Xs Z  
10.钱穆著:《国家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新版本。 SNcaIzbr  
11.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上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月版。 x.!%'{+ {  
12[]约翰·麦·赞恩著,刘昕等译:《法律的故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1月版。 i-$]Tg  
7 'N&jI   
  二、登堂 S?&ntUah  
余英时曾说,学术不可有门户,但学问却不可无宗师。宗师者,学问之流派师传也。为学拜师谓之登堂;于某一学问境界中略能抒发己见者,谓之入室。古之拜师,礼仪甚严,及至近代遗风尚存。民国时,狂傲奇才如黄侃者尚执贽而北面,尊仅年长自己两岁且同为北京大学教授之刘申叔(即刘师培)为师,非礼尊过制也,乃重道也。入室之途岂有它哉,惟师朱子为学之精神,遵白鹿洞书院之铭训也。一曰居敬体察;二曰用心专一。晦翁云:“学者读书要敛身正坐,缓视傲吟,虑心涵泳,切己体察”,恰如春雨之润苗,未见其增,日有所长。为吾徒者当知,为学如同人生。“人生之世,犹舟之航于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须顺风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此乃梁任公对清华学子之训诫也。古语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登堂之途最忌讳用心不专。此为入室之序言,亦吾所寄厚望于二三子者矣。 4]B(2FR[8  
第一小单元(5种) zUWu5JI  
1.杨鸿烈著:《中国法律发达史》(上下二册),载《民国丛书》选印,上海书店1990年重印本。 v. !L:1@I.  
2.杨鸿烈著:《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下二册),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19984月影印重印本。 GC.   
3.陈顾远著:《中国法律史》,中国书店19884月据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影印。 cl[rgj  
4.杨鸿烈著:《中国法律在东亚诸国之影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校勘版。 E`$d!7O  
5.李钟声著:《中华法系》(上下二册),台北华欣事业文化中心19857月版。 dG\dGSZ\ h  
第二小单元(共10种) ;V@o 2a  
6.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单行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2月版,载《蓬莱阁丛书》。 ;BsyN[bF  
7.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单行本,东方出版社19963月版,载《民国学术经典》11册。 w\!aKeP'  
8.胡适:《先秦名学史》、《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中古思想小史》,载《胡适文集》第6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1月版。 \G:\36l  
9.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88月新一版。 =XuBan3 B>  
10.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6月版。 Ny\p$v "p  
11.杨东莼著:《中国学术史讲话》,东方出版社19963月版,载《民国学术经典》3册。 4@- 'p  
12.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8月版。 WZ> }  
13.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8812月版。 g m'8,ZL  
1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2月版。 ')zdI]@ M  
15.《中国历代思想家传记汇诠》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8月版。 ?U$H`[VF}  
第三小单元(西方、日本汉学家及部分外籍华裔学者论著,计15种) MF69n,(o  
16[]李约瑟:《中国古代科技学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版。  Em?bV(  
17[]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8月版。 0ZcvpR?G  
18.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6月版。 ap,%)on^  
19[]莱芒·道森著:《中华帝国的文明》,金星男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SHWD@WLE4  
20[]郝大维等著:《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施忠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9月出版。 =MMU(0 E  
21[]黄仁宇著:《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5月版。 h'%iY6!fA  
22[]黄仁宇著:《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三联书店19922月版。 u4hC/!  
23[]费正清著:《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9月版。 <u`m4w  
24[]谢和耐著:《中国和基督教》,耿升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3月版。 {-a8^IK,  
25.《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北京大学历史系著名学者刘俊文主编,共十册,其中第八册为中国古代法律专辑,中华书局1992年版。 J?DJA2o  
26.《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刘俊文主编,共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2月出版。 .Aj4?AXWc  
27[]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其中第122——144页为中国部分专论,上海书店19999月版。 &-.NkW@  
28[]夏瑞春著:《德国思想家论中国》,陈受政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1月版。 jxeZ,w o  
29.胡伟希:《传统与人文》,中华书局19929月版。 'z\$.L  
30.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中国近代学术名著》,共十册,三联书店19986月版。 _e4%<!1  
31.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版,1995年重印。 !I)wI~XF)5  
第四小单元 mLGbwm'K  
31.高潮、刘斌著:《中国法制古籍目录学》,199311月版。 "Zr+>a  
32.张伯元:《法律文献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8月版。 ,;%F\<b  
33.洪丕谟:《中国古代法律名著提要》,199910月版。 iC(&U YL  
34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法律出版社1999年元月版。其中先秦、战国秦汉、宋、明、清卷用力尤著,多有新说,识者不可不读。 KdN+$fe*g  
35梁治平著:《寻求自然秩序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5月版。 Yl\p*j"Fid  
36 《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9月版。 A4Sb(X|j  
37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中、下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3月版。此书虽谓“政治思想史”,实则与古代法律密切相关,尤其于法家用力甚工,读者当识焉。 ']Z1nb  
38.张国华、饶鑫贤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8月出版。 $-4 Zi  
39 张中秋著:《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修订本。 Q95`GuI@  
40 马小红著:《礼与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4月版。 vXI2u;=y  
41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4月版。 @a~GHG[x  
42.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2月出版。 ))9w)A@  
43.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Vz\02,K  
44.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6月出版。 Lnk(l2~U  
45[]滋贺秀三等著:《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王亚新、梁治平编,王亚新、范愉、陈少峰译,法律出版社199810月版。 f?Am)  
46 黄宗智著:《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月版。 hf('4^  
47.史彤彪:《中国法律文化对西方的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8月版。 e09('SON(  
48 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8月版。作者为民国时期才子。 IVY{N/ 3|  
49[]D·布迪、C·莫里斯著:《中华帝国的法律》,朱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6月版。 ca6kqh"  
50.《梁启超法学文集》,范忠信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月版。 VC T~"T2R  
51.郑秦著:《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5月出版。 jT:z#B%  
52.韩延龙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通史》,上、下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11月出版。 1&2X*$]y  
53.《求索集——张晋藩先生与中国法制史学四十年》,陈景良、张中秋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9月版。 V7}3H2]^  
54.谢振民:《中国民国立法史》,上、下二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Gm1[PAj  
55 梁治平著:《法意与人情》,海天出版社199212月版。 {];8jdg/?  
56[]堀毅:《秦汉法制史论考》,法律出版社19888月版。 0x1#^dII  
57.程树德著:《九朝律考》,中华书局19635月版。 -ufO,tJRLL  
58[]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月版。 F?y4 L9|e  
59.季卫东著:《法治秩序的建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7月版。 `=QRC.b  
60.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0月版。 "j*{7FBqk  
61.沈宗灵著:《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6月版。 i pi^sCYp  
62[]勒内·达维德著:《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aLelJ~  
63[]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等译,19883月版。 *p  !F+"  
64[]谷口平安:《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月版。 r!C# PiT}I  
65.江平主编、贺卫方等人策划:《外国法律文库》,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分期出版(法史专业学生者不能全部阅读,可择其法史部分阅读)。 %V;B{?>9zB  
66.季卫东主编、张志铭、贺卫方副主编:《当代法学名著译丛》(现出9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分期出版。 TDY2 M  
67.梁治平、贺卫方主编:《宪政译丛》,三联书店分期出版,共10本。 (fUpj^E)p  
68.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月版。 9esMr0*=  
69.陈瑞华著:《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月版。 &CcUr#|  
70.刘美春、毕玉谦、郑旭著:《诉讼证据规则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5月版。 lHI ;fR  
71.宋冰编:《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 x(r~<a[  
72.陈景良等著:《当代中国法律思想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q  W"  
73.范忠信等著:《情理法与中国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探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0<4Nf]i  
74.梁治平著:《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tA{B~>  
75.范忠信著:《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8u>|RC  
76.范忠信著:《中西法文化的暗合与差异》,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t=Fx94  
+5xVgIk#  
  第三阶段,谓之潜研。潜者,用心著力之专也;研者,究其原委、探赜索隐也。史学家邓广铭先生曾谓:“聪明者,多独断之学;潜研者,尚考索之功。”此二途径因人天赋、兴趣、学术背景有异而各有侧重,然二者均须以史料为根基。否则,为学乃游谈无根,向为古人所诟病。治史者当于原始资料处用力,学生若不记此,则毕业之际所获无多,识者鉴之。 JQ"R%g` 8  
Z6\H4,k&  
1.《历代刑法志》,群众出版社19888月版。 appWq}db  
2.《中国历代刑法志注释》,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10月版。 @en*JxIM  
3.《尚书》。此书较为难读,初学者须借助工具书,或找一有注译的版本来读。如贵州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其中有江灏、钱崇开译注的《今古文尚书全译》,可备一读。“吕刑”部分尤为重要。 )wdTs>W7  
4.蒋伯潜、蒋祖怡:《经与经学》,本书为民国时期大学文史专业必备书目,《古典文史基本知识丛书》之一种。另外还包括《诸子与理学》、《诗》等,皆由上海书店1997年依旧版重新印出。 F!*tE&Se+  
5《礼记》。此书为三礼之一种,现有各种版本问世,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礼记》影印本。该影印本依据清武英殿本印出。初学者易读注释本,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五经全译》,其中即有《礼经》,又称《小戴礼记》。 f:u3fL  
7.钱玄著:《三礼通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之一种,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0月出版。 6t!PHA  
8《诸子集成》,现通告的有中华书局版和上海书店影印本两种。读者可择其一。另外,中国大陆专门负责古籍整理的中华书局有诸子的各种点校本面世,较权威者如杨伯俊《论语译注》、《孟子译注》等。 `-)Hot)  
9.《晋书·刑法志注释》,陆心国注译,群众出版社1989年版。 40$- ]i  
10.《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云梦秦简》,文物出版社197811月版。 Q xm:5P  
11[]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12月版,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校,共5本,其中的《官制》、《食货》、《礼》、《刑制》尤为重要。 yNDplm|9*  
12.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影印本,上、下两册。此书只有影印本,阅读颇为不易,重点阅读其中的《经籍志》与《刑法志》。读时须备有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5年修订出版;张旭光撰著:《文史工具书评介》,齐鲁书社1986年版。 AdGDs+at,  
13.郑樵:《通志》,中华书局影印本。 Ef2i#BoZ  
14.《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yO*HJpc   
15[]窦仪:《宋刑统》,吴翊如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 cD JeYduK  
16.薛梅卿:《宋刑统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ts1XIK%  
17[]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仅有残卷影印本。 8kYI ~  
18[]薛允升著,怀效峰等点校:《唐明律合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ApSzkPv*  
19.《元典章》,线装书共4函,北京中国书店依沈刻本印出。 mO8E-D*3  
20.《通制条格》,黄时鉴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Y DWV=/  
21.黄时鉴辑点:《元代法律资料辑存》,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9I:-j:p  
23.怀效峰点校:《大明律》,法律出版社1999年出版。 X')t6DQ(I  
24.《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kR/Etm5_  
25[]雷梦麟:《读律琐言》,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Dj-@7.C/  
26[]沈之奇著,怀效峰点校:《大清律例集注》,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wPyXl  
27.《清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924版。 H{U(Rt]K  
28.《历代名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据邓广铭所藏影印本出版,共5册。重点有《法令》、《慎刑》两部分。 )l6(ss!J  
29.陈智超点校:《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 CAbR+ y  
30.《大清法规大全》。 6^NL>|?  
c Ta$t :K@  
近代及专题研究之书目须单独开列,其它史籍资料未一一开列。 *|({(aZ  
tb/`*Yl@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4+6=? 正确答案:10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