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经济学辅导班笔记 #%%!r$UL
第一部分 政治经济学部分 OVxg9
导论 !5h8sD;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u
e?3;BF 5
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生产资料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FjizPg/|!
劳动者:人的因素 F+NX
[
构成要素: 劳动对象 物的因素:生产资料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RO3q!+a$/
劳动资料 (科学技术没有包含在内) Jqgm>\y
……通过影响生产力的三个要素来影响生产力。 _E8Cvaob
看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要根据生产工具来看。(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d@$bPQQ$,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h-O;5.m-P
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1M_Vhs^
生产关系的内容: ②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狭义) a[z$ae7
③产品的分配关系 j+dQI_']x
改革是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进行改革。 &tf(vU;,'
政治经济学要联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要联系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 tcRJ1:d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揭示经济规律 TF!v ,cX
1、 涵义:经济现象内在本质的联系。 O^6anUV0
2、 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其产生是客观的,不是人们创造的。 <]DUJuF-M
2、其作用是客观的。 $%M]2_W(
3、经济规律客观性的特点(与自然规律客观性特点的区别) 34"PtWbV>
①大多数经济规律是历史的规律,自然规律是永恒的; !\BM
②与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到一起; %K=_
③人们对经济活动的利用有阶级性; dS <*DP
④经济规律的种类:一切社会共有的;几个社会共有的;某一个社会特有的。 olL? 6)gC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性:(p11) 75>Ok /
1、用全面系统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lt5gu! `u
a、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体系上理解,而不是只言片语上理解。 n{etDO
2、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待政治经济学;
h7T),UL
3、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政治经济学,而不是教条式的照搬。 bX:h"6{=R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96#]P
一、商品二因素(反应人本主义,见物又见人) E'Ux2sh
1、使用价值 Yc_(g0NK
a、具体劳动创造(自然属性) &|RTLGwX
b、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pz)>y&_o
2、价值 v3X
M-+Z4
a、质的规定性: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应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
(y#zJ7P
B、量的规定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复杂劳动可视为简单劳动的倍加); bJD$!*r\%!
C、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效率; 3/Z>W|w#w
D、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a@qc?
二、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Y~5197V
私人劳动——>私有制 4G&dB
H
社会劳动——>社会分工 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 Yb/*2iWX
三、货币 PcU~1m1
1、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货币是商品生产,交换发展的产物,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T:m"
eD;
2、货币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324XoMO
分析:“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对货币发展四个阶段的高度概括,货币没有产生时,金银不是货币,货币产生后金银成为最理想的货币材料。 7X/t2Vih@
3、货币产生以后:使商品内在矛盾外在化 7dACbqba
4、货币的职能 0*rD'?)K+
两个基本职能:a、价值尺度:货币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可以是想象上的观念上的货币; wB \`3u4
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 价格标准:元、角、分 q^EY?;Y
b、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W——G——W):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成为商品流通,分为买卖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有可能脱节。 6:Z8d%Z
5、货币流通的规律:流通中需要货币量的规律 Tsa]SN14
A、 金属货币流通规律:金属货币货币量=总额/速度;
y*vSt^
B、纸币流通规律:纸币与金属货币量相适应。 T+$H[&j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BY$"b#:
五、价值规律 {o)pwM"@(
1、内容和要求 V<H9KA
①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n%J=!z3
②按社会价值量等价交换。 <TRhn z
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RE%f'y
A、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原因有4点。 X4!7/&
B、在自由竞争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值上下波动(有三个原因);C、在垄断条件下,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价格可以长期稳定地背离价值。 )XK\[tL
3、作用与作用的实现形式不同 "Nj/{BU
六、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i!
?gga
1、 当代生产劳动的外延扩大了,从局部劳动扩大到了总体劳动; 7D#y
2、创造价值的劳动扩大了,判断一种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否有以下四个标准:A、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同时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B、这种劳动的产品有抽象劳动的体现,或者说物化在里面;C、劳动产品必须进入交换领域成为商品;D、这种劳动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知识、管理、服务靠劳动也可以创造价值)。 - Fbp!*.
u
3、分清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之间的关系:即联系又有区别。 UDg's
区别A、质:价值的创造只与劳动有关,财富生产则同一切生产要素都有关;B、量:价值量的增加与财富量的增加并不是对应的。 =W.
}&
劳动价值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很重要的理论显示依据),调动要素生产者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