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PsQ~M
刑 法 学 n(#159pZ
1999年 R1DXi
1、 从罪刑法定原则论述犯罪的实质定义与形式定义的关系。 &k+'TcWm
2、我国减免刑事责任的根据和事由 9\]%N;;Lo
3、评费尔巴哈心里强制说 '<C I^5^
2000年 ^"h`U'YC
1、 报应刑与教育刑之争及其对刑事政策的影响 &T8prE?
2、从罪刑法定原则角度评价空白罪状的刑法规范 Tv&-n
3、原因自由行为 Ta38/v;S
2001年 pA*cF!tq7
1、刑法的公正与功利的关系 @i9T),@
2、 法条竟合及其适用原则 I
=t{ u;
3、法益侵害说
Ny>tJ~I
2002年 ~$N%UQn?b#
1、 罪刑均衡与刑法个别化关系 1X4v:rI
2、正犯与共犯的关系 #`C;@#xr
3、期待可能性 L!7*U.+
2003年 8}0W_C U,
1、试论罪刑关系 @L8('8~d
2、 片面共犯 OgNt"Vg
3、持有型犯罪 f!~gfnn
2004年 Nt^R~#8hF>
1、 中国犯罪构成理论与德日之比较 0)V<)"i
2、强奸幼女罪司法解释置评
t]Xdzy
3、刑罚目的综合理论 32=Gq5pOc
2005年 A-O@e
e
1、 罪刑法定原则与刑事政策的关系 j(!M
2、 客观未遂与主观未遂 |2\6X's
3、 责任犯的刑事责任根据 a[:0<Ek
2006年 nJ#uz:(w,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其立法体现与司法表现 #]i*u1
2、过失危险犯 [0D( PV(n
3、简评(日)大土家 仁的“ 人格刑法学” KDW%*%!
2007年 \cdNyVY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刑罚改革 lkK+Fm
2.论商业贿赂 SUXRWFl
3.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理论 ^0R.U+?+
2008年 _PrK6M@"L
1、论法益的概念及其在刑法学体系中的作用 R74kt36M
2、论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机能的关系 M-u:8dPu
3、许霆案件的法理学分析2 cA1"Nek
犯罪学、监狱学 <8p53*a
1999年 t5#IiPp
1、 简析20年中国社会变迁对犯罪的影响 U(DK~#}
2、加洛法罗的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分类的理论 3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