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丁香园转来的,感觉文章很好,所以与大家分享。 ;di
.U,
H.]V-|U
毕竟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将来也要成为导师,从自己读研的六年时间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导师对学生的深远影响,跟对了导师是你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就让我们认真地学习下面的文章,为我们将来的学生带来福分吧! F.x7/;
4[gbRn
'
R[6R)#o
以Pimentel 大师为榜样,做一名合格的博士生导师 \Gk}Fer
杨学锋 K$D+TI)
Pimentel 教授是我一生中近距离接触过的国内外人群中,唯一一位可 #y7 MB6-
以用“伟大”来形容的人. #K@!jh)y^
8YE4ln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中读研究生以来,我有幸先后在国内外与四 ib
'l:GM
位后来成为中科院学部委员及院士的中国学者、两位英国皇家学会院 W{
!5}Sh
士(FRS)及两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其中一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在 F=5vAv1
一个小组较长期工作过,他们每人都有自己的治学特点,但在全面教 CdCY#$Z
书育人方面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Pimentel 大师。 *c/| /
YqXN|&
George Pimentel(1922-1989)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化学系(该系 *P7n YjG
近几十年来化学博士教育一直排名全美第一)教授,化学激光技术和
:jkPV%!~
基质隔离光谱技术的发明人,一生中获得过除诺贝尔奖以外的各种最 @ YW
uWF
重要的化学大奖。在教学方面他晚年在伯克利主讲最有声望教授方可 yB*aG
担纲的大一新生化学,并曾亲自为全美高中化学实验录制教学演示 K iXD1Zpz
片。在社会服务方面,他在五十几岁时曾任一届美国家科学基金会 K*'AjT9wX+
(NSF)兼职副主席并荣膺金质服务奖章;六十几岁时曾任一届美国 f>mEX='w
最大的专业学会—美国化学会(ACS)的会长;八十年代初,他曾领 Ekrpg^3qp"
导四百余位美国化学家编写了数百页的“Opportunity in Chemistry o](ORS$~
(化学中的机遇)”化学学科发展展望报告, 以后美化学史上称此书 %jq
R^F:J
为“ Pimentel Report ”。他67 岁去世时,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化 ]5`A8-Q@
学家之一和美国最伟大的化学教育家”,美化学会并以他的名字命 x~8R.Sg
名新设立的“化学教育奖”。1982 年初至1985 年底,我曾两次以访问 d/*EuJYin<
学者身份在他的实验室工作,依据我与他长达近三年的的亲身接触, 1y U!rEH
我将Pimentel 大师在培养博士生方面的经验归纳为五个方面。 GpO@1 C/
FU}- .Ki
一. 坚持正面教育,最大限度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 d@cyQFX
i
^N}avO
我当时所在的Pimentel 小组中,近十位美国研究生的能力、努 ?H!&4o
力程度等都有相当大差别,我知道Pimentel 教授对个别学生也感到 Sqmjf@o$>
相当头痛,但他总是对每一个学生和颜悦色、一视同仁,耐心启发后 6~s{HI!
进者的积极性。我那时算是非常努力的一个,每做出一点成绩,他总 7|"G
3ck
是多次给予最大限度的称赞,如:“Marvelous! (真是神奇)”,“We are
b^8"EBo
proud of you! (我们为你而骄傲)”,“You are a hero of our work! (你是 A"+t[0$.
我们工作的英雄)”等。这些话虽已过去二十多年,但仍经常在我耳 QiRx2Z*\
边响起,成为激励我不断向上的一种动力。 [ CU8%%7
#^i+'Z=L
二. 开展Pimentel 式的研讨型小组学术活动 J[K>)@I/
#LwDs,J :
那三年中开学期间,只要Pimentel 教授不出差,每周四晚上全组 "6?Y$y/wm
都会举行小组学术活动,大家轮流主讲,气氛极其随便,通常是边讲、 n1+J{EPH
边吃、边喝、边讨论,还夹杂了不少玩笑,而且往往是不等主讲人讲 d+eb![fi
几句,就会被打断进行长时间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我大约每5 个月 W"xRf0\V
讲一次,每次只准备讲40 分钟,但边讲边讨论总会延续大约两个小 <sGioMr
时。Pimentel 教授总是问题问得最多也回答得最多,同时他也不断启 | 8n,|%e
发在场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参加到讨论中来。讨论既涉及有专业深度 1&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