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2. X
" f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该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5Fm=/o1
二、招生计划 5]1h8PW!Y
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按定向协议就业;非定向就业按学校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h`}3h<
8
2024年我校招收博士研究生约200名左右(最终以教育部下达招生计划为准)。 iYbX
三、报考方式
Q\3 Z|%
推荐免试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 Z_1*YRBY;
(一)推荐免试直接攻博。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校内外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报考专业所在学院复试合格后,直接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l#wdpD a{
(二)硕博连读。从本校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只招收报考“非定向”就业的考生。 N6[i{;K@N{
(三)申请-考核。在符合报考条件的校内外优秀应届或往届硕士生,或取得国外一流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报告)中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原则上只招收报考“非定向”就业的考生。对于创新能力较强,学术科研成果较为突出,报考导师认为具有较强培养潜质且同意推荐的在职人员申请报考,由学位点审核同意后,方可取得报名资格。 ag4`n:1
四、报考条件 OlQ,Ce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 ^^m:(w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 @lUlY2
3.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它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wpP=<yyF
4. 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m!OMrZ%)}
5. 考生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8]e
S7
(1)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8 )\M:s~7&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WnAd5#G
(3)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后满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且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发表两篇或两篇以上学术论文(第一作者),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可以硕士研究生身份报名; sxED7,
A
(4)持国外或境外学历或学位证书者,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G;oFTP>o
(5)我校全日制二年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m^{
xd2
(6)当年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本科生。 ]wuy_+$
前4种学历可以申请-考核方式报考,第5种学历可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第6种学历可以直接攻博方式报考。 BvSIM%>h
6. 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意见。 rFL$QC2
7. 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报考须征得所在单位的同意。因考生与所在单位存在纠纷而造成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的,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wX'}4Z=C~
8. 现役军人考生须符合军队有关报考规定。 qSO
*$1i
9. 以直接攻博方式报考需获得当年推荐免试资格。 qA/bg
10. 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在满足报考条件1–6的基础上,拟申请的博士专业与硕士在读专业原则上应同属一个一级学科,已完成规定的硕士阶段课程学习和考核,成绩优秀,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读硕士研究生。硕士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发表(录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成果截止时间是招生年度2月底之前),且必须与报考专业相关,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同时,英语水平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425分及以上,或近三年托福80分及以上、雅思6分及以上、PETS-5 60分以上,或在英文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 /CT(k1>
11. 以申请-考核方式报考:在满足报考条件1–6的基础上,须具备良好的学术科研能力,已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发表一篇及以上学术论文(成果截止时间是招生年度2月底之前),论文须与报考专业相关。英语水平要求同硕博连读方式考生的英语水平要求。 QlW=_Ymv{
五、报名程序 b5e@oIK
1. 网上报名: y>(rZ^y&
(1)报名时间:以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招生动态栏目通知为准; G"S5ki`o
(2)报名程序:考生登录博士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请务必按照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填写报名信息、打印报名表格。 !g0cC.'
2. 提交材料: ?G/ hJ?3
考生须在报名日期截止后5日内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寄(送)达纸质的报名登记表及其它材料。报名材料可以由考生本人直接送达,也可以通过EMS邮寄,不接受快递公司投递。须寄(送)的报名材料如下: <uF [,
(1)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报名系统报名结束后下载打印); {&nV4c$v
(2)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格检查表(近三个月二级甲等或县级以上医院出具体检报告,须加盖医院公章); *PM}"s
(3)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2份(由2名专家分别填写,需加盖专家所在单位公章); WSI
Xj5R
(4)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调查表; jFj~]]j
(5)在读硕士生和应届生提交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往届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及评议书(同等学力考生可免交此项); 4S *,\ q]q
(6)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提供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最高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学位认证报告;身份证复印件; M g!ra"
(7)个人简历及自述; _F8T\f|
(8)拟报考“定向”类别的考生,请下载并填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定向”资格审查表》,要求考生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招生导师及学位点出具具体意见; xVR:;
Jy[
(9)已发表论文复印件或录用证明(论文复印件包括杂志封面、目录、全文及封底),同等学力考生还需提交已学过的课程证明; $au2%NL
(10)拟报考学院要求的其他材料。 6D9o08
网报成功、提交材料齐全的考生方可参加资格审核。资格审核通过的考生方可参加报考信息确认及复试。 z
Z%/W)t
3. 报考信息确认: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确认工作将安排在线上进行,详情请于2024年3月左右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的报考信息确认通知。考生报考信息确认后方可参加复试。 dB`b9)Tk0z
六、考试与评价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