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萍 Anu`F%OzB
'*6S0zt
董晓萍,女,1950年12月生,辽宁省大连市人。1982、198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198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钟敬文教授学习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博士论文《明清民俗文艺学史论略》,1989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e
MT5bn
1994~1995年赴美国衣阿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留学一年,导师Professor R.David Arkush,其间于1995年6-7月赴芬兰参加国际民俗学会约恩苏大学民俗学高级暑期学校培训毕业,获国际民俗学会颁发的现代田野作业技术合格证书。2001年8月~2002年2月赴英国牛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Oxford)做高级访问学者兼合作研究,合作导师Professor Glen Dudbridge。北师大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兼任钟敬文教授学术助手。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7"c^$fj
【研究领域】 wNX2*
明清民俗文艺思想史、华北民间文化和民俗志。 X!vBD
【社会兼职】 O*8.kqlgt
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 L\u6EMyV
【学术成果】 /Dl{I7W
一、个人著作 gh{Z=_
1、《世纪老人的话--钟敬文卷》,肖立、董晓萍合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8$*gIQ8
2、《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董晓萍、欧达伟(R.David Arkush)合著, 1D6F
WYV8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B7^*xskH
3、《说话的文化》,董晓萍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4月。 ).BZPyV<
4、《田野民俗志》,董晓萍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2!u4nxZ.
5、《民俗学导游》(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 xElHYh(\
6、《华北民间文化》(合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sfv{z!mo
7、《杨慎》(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 E
mUA38
二、编著 U;l!.mze
1、钟敬文学述(钟敬文著、董晓萍整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Ch~2w)HAA
2、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钟敬文著、董晓萍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1 9HjtWQn
3、《〈三国演义〉的传说》(南海出版公司,1992,该著获1993年国家出版局全国图书奖“金钥匙”奖三等奖)。 >#
{,(8\
三、译著 }5 2]
《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美]洪长泰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Y]ZNAR
《中国民众思想史论》([美]欧达伟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W-7 U_
四、高校教材 )9.i'{{ 0
中国文化概论(王宁主编,本人撰写第“第三章”),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m3cO{
1I
五、主要论文目录 phT|w
H
1、民间服饰观,文史知识 ,2000年第1,2,3期。 OqaVp/,
2、《民俗学概论》与发展我国大学的民俗科学教育,中华读书报,2000年1月12日。 .fQ/a`AsU
3、民俗,乃旅游之极品,《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1月18日。 >8pmClVvmR
4、报刊与民俗,中国教育报,2000年4月25日 -27uh
5、论明代四大奇书中的"马"话语,思想战线,2000年第5期。另收入陶立璠主编《亚细亚民俗研究》,第三辑,第128-132页,学苑出版社,2002年6月。 S-M|
6fv
6、华北说唱经卷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80p? qe
7、中国人的自然观,收入(日)《日中野外文化教育调查报告书》,(东京)日本青少年交友协会野外文化研究所,2000。 \5]${vs&s
8、论纪念家庭,文史知识 ,2000年第4期。 yK$.wd2,
9、论想家,文史知识 ,2000年第5,7,8期。 FXHcy:)}G
10、定县秧歌与华北民间社会的思想,法国汉学,中华书局,2000年第5期。 A[/_}bI|
11、村碑民俗中的用水文化--兼谈文字与民俗的互联网,中国教育报,2000年9月19日。 dKOW5\H'
12、村社,文史知识,2000年第9期。 \Kx@?,
13、域信仰圣地与追随圣者的民俗活动,文史知识 ,2000年第10期。 IsaL+elq|
14、行业能人现象,文史知识 ,2000年第11期。 Qj?qWVapA
15、年节是做民俗的工厂,文史知识 ,2000年第12期。 Yt 9{:+[RK
16、春节与现代化,文史知识2000年第1期。 * 5H
17、年节产品之一:春联,文史知识 ,2001年第2期。 bVB_KE
18、北师大民俗学学科点50年课程设置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muAI$IRR
19、节日里的说话文化,人民论坛,2001年第2期。 +w(sDH~kd
20、年节产品之二:年画,文史知识 ,2001年第3期。 E@/yg(?d=
21、女教授的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3月28日。 d!V;\w
22、年节产品之三:社火,文史知识 ,2001年第4期。 k *a?Ey$
23、摄影城市史中的民俗意识流,中华读书报,2001年5月9日。 N W/RQ(
24、田野关系是理论与方法的双重工具,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q`
l&G%
25、年节产品之四,庙会,文史知识 ,2001年第5期。 Ca SoR
|
26、陕西泾阳县社火与民间水管理关系的调查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6' 9ITA
27、华北民间社团思想,(英)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学刊》,2002年第1期。
?,_$;g
28、(法)华北水利社会研究中的中法社会科学理论探索(与Marianne Bujard合作,第二作者),法国远东学院学报,2001年第88期第345-353页。(Hydraulique et societe en Chine du Nord une cooperation franco-chinoise en sciences socials, Marianne Bujard et Dong Xiaoping, Bulletin de L'Ecole Erancaise D'Extreme-Orient, 88(2001)P345-353.) uafSz@`
29、钟敬文的民俗学研究与社会活动,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66-71页。 Ez3>}E,
30、亚洲国家的动物.马与背架民俗的文化分析与比较,杜西,收入陶立璠主编《亚细亚民俗研究》,第三辑,第1-11页,学苑出版社,2002年6月。 tWs ]Zd
31、创造中国荷马的"延安梦"--评洪长泰《改造盲书匠--韩起祥和解放区的延安说书运动》,收入中国民俗学会编《中国民俗学年刊》,2000-2001年合刊,第342-354页,学苑出版社,2002年7月。
H %Cb
32、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王淑芳等主编《师范之光-北京师范大学百杰人物》, .|[5*-
第329-335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kJinXHW
33、民俗学者文艺学者的田野作业,北方论丛,2002年第6期第54-57页。 &rTOJ1)V}
34、The Dual Character of Chinese Folk Ideas about Resources: On Three Western Fujian Volume in the Traditional Hakka Society Series, In Daniel L.Overmyer ed. Ethnography in China Today: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Methods and Results, Taipei: Yuan-Liou Publishing Co.,Ltd, 2002. P343-367.) N36<EHq
35、华北民间社团思想,(英)牛津大学《中国学刊》,2002年第1期第102-106页,牛津大学出版社(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Press),2002。 o\_@4hXf
六、科研课题 iIOA5 4!o
【国内】 ])d_B\)Kck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华北文化个体户手抄本及其表演,主持人,3万元,1996-2000。 `/zx2Tkk
→ 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基金,华北民间社团思想,主持人,1万元, 1996-2000。 Lo'P;Sb4<}
→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北京水资源利用民俗传统与现代化,主持人,2.5万元,2001-2003。 Y9b|lP7!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原民俗志与下层文化建设,主持人,20万元,2000-2002。 r<Il;?S6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清代民俗文献研究,参加人,2万元,2001-2003。 mSn>
【国际】 d?j
_L`?+
→ 中法国际合作项目,华北水资源与社会组织,中方主持人,1998-2002。 J
!
;g.q
v6gfyG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