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M2@;RZ(|
内经试题:共100分 2z_2.0/3
一、原文填空(1分/空) xWE8Wm
1、《内经》的成书年代() T8XY fcc*h
2、风盛则动,热盛则肿,燥盛则(干),寒盛则(浮),湿盛则(濡泻)。 30Drrno7Io
3、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ONX8}Ob~
4、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por/^=e{Y
二、经文解释(10分/题) *1A&'T2
1、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 :243 H
2、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r;wobt
三、问答题(10分/题) n~g LPHY
1.结合《素问·生气通天论》原文,简述阳气的生理功能。 A\QJLWBv^$
2.《内经》中脾主时令的论述有哪些反映了什么学术内涵 t'1Y@e
3.《素问·玉机真藏论》五实证和五虚证预后佳的前提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6;V}2>v}
4.《内经》中因势利导治疗原则的体现有哪些 >#(n"RCHf
四、论述题(15分/题) cpZc9;@IC
1.《内经》中有关脏腑与神明关系有几种学说你的看法是什么 jz'<
2.举出五个注解《内经》的注家着作,并说明其注本特点。 '#\1uXM1U?
2011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考博试题 2/7_;_#vJ%
四、论述题 Bh]!WMAw.
结合内经原文谈谈对脾胃的理解 a|_p,_
2012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考博试题 <l,o&p,>|c
一、名词解释 8g~EL{'
气交 罴极之本 中渎之府 两感病 五神脏 p9qKLJ*.C
二、填空 v;EQ, NL
1、木郁达之,火郁()之,土郁夺之,金郁()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Di5(9]o2
2、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灵枢.本神》 ,0N94pKy
三、问答题 y9l
*m~
1、《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涵义是什么,后世医家存有哪些理解 rN/|(@
2、《至真要大论》关于五脏病机的认识。 <skajQQ
3、结合原文,《内经》养生学思想与方法。
g);^NAA
4、如何理解《示从容论》“年长者求之于府,年少者求之于经,年壮者求之于藏”的含义。 TQ@d~GR
四、论述题 ]j<Bo4~Il
1、结合原文,论述《内经》中关于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及生理性作用。 3gZ8.8q3
2、《内经》关于虚实产生的机理有哪些观点结合原文加以阐释,有何临床指导意义。 jXg
201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内经试题(专业基础课) 0(TTw(;
一、名词解释(2分*12) ]0V}D,V($
1.异法方宜 2.祝由 3.治未病 4.五运 5.六气 6.法于阴阳 7.恬淡虚无 8.开鬼门 9.巨刺 10.血实宜决之
q2aYEuu,
11.肠覃 12.病机 Z.PBu|Kx
二、分析题(6分*5) 23F/\2MSG
1.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NaEF?Sj
2.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OhZgcUqQ8
3.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 &[Xu!LP
4.《邪客》篇中阴虚故目不瞑的病机 D;}xr_
三、填空(1分*18) bUwn}_7b
1.夏三月,此谓(),秋三月,此谓() C4$:mJ>y
2.补上治上治以(),补下治下制以(),()者气味(),()者气味() -Apc$0ZsN
3.春,脏真散于肝,夏脏真()于心,秋,脏真()于肺,长夏,脏真()于脾,冬,脏真()于肾 &)d$t'7p
4.声在肝为呼,在脾为(),在肾为() <xpph
t<
四、问答(14分*2) ;*TIM%6#
1.内经多处论及标本治则先后,为何腹满、小大不利,不论其为标为本皆先治? LkruL_E>
2.根据《咳论》论述咳与五脏六腑及季节的关系。 uA tV".
2015年试题 z4%uN|V
名词:封藏之本 传化之府 飱泄 石瘕 天符 4分 _9 .(a
填空: 1、阴者藏精而起。。。。。。。气立如故 ^nJyo:DO;
2、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反常则灾害至矣 Yf,K#' h:
简答:10分 p@!nYPr.
1.结合《素问 太阴阳明论》论述“阳道实,阴道虚”含义及临床意义 SvM6iZ]
2."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如何理解,有何意义(含义及治疗思路)? z}Q
wP ~Z
3. 结合《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明阴阳的分布规律,及在医学中有哪些应用(指导意义)? RcG0 8p.)
4.简述《素问 举痛论》中疼痛的病因病机? H={DB
5.结合《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说明四季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及临床意义? 9_
s6l
论述:《内经》中天人合一的主要内容,试论述之。20分 C
(n+SY^
2016年试题 _/8FRkx
2017年试题 `+'rib5
1.名解 iX u]e;6
司岁备物 禁鼓栗 神不使 外内合邪 ZRxZume<f
2.填空 oF9
-&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神明之府也。 lt^\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胃为之市。 4(e59
ZgY
3.问答 4a0:2 kIKa
如何理解“以母为基 以父为楯” F>
tQn4
如何理解“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Fq5I
Gs
如何理解“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 +a&p$\
如何理解“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 m }a|FS
4.论述 IEKU-k7}Z
试述“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及临床指导意义 :q8b;*:
试述“魄门亦为五脏使”并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