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院 VJqk0w+
公共卫生学院始建于1953年,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六个卫生系之一。其前身是上海德文医学堂于1913年开设的卫生学馆,1951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随医学院由上海内迁至武汉。1953年正式招收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暨建立卫生系。1986年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0年5月高校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c%C6d97q
公共卫生学院机构设置:现设有6个系1个所及1个实验教学中心: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含职业医学研究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卫生毒理学系、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系(含社会医学研究所)、环境医学研究所、预防医学教学实验中心。 I7oA7@zv
公共卫生学院学科授予和专业设置:1981年获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医学、管理学、理学3个学科门类,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卫生检验与检疫、食品药品安全与管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应用心理学,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卫生检验与检疫、食品安全与管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1995年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获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获得全国首批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的授予权单位。 4lB??`UN
师资力量:拥有一支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校兼职教授、新世纪优秀人才为中坚的师资队伍。共有教师86人,其中:千人计划1人、青年千人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3人、教授32人、副教授31人;有博士生导师37人、硕士生导师70人。 VwE4:/7YN
培养质量:我院十分重视研究生的质量培养,学生的毕业论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获得一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六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十六篇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 M/quswn1
2012年在教育部第三次学科评估中我院获学科排名第一。 #dj?^n g
公共卫生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一个: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四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湖北省环境卫生学重点实验室、环境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食品营养与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资质评价中心:农药毒理研究中心(国家A级资质)、保健食品功能学检测中心、环境影响评价中心以及二个研究中心:同济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伤害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拥有一座8000平米的现代化重点实验室大楼,十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50余台(套),整体水平居全国同行前列。 R,G*]/r`
公共卫生学院学科建设始终瞄准国际前沿,追随重点研究领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5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31项,其中包括“973”项目2项,课题7项、“863”专项课题6项、国家支撑计划课题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0余项(重大项目课题1项,重点项目4项,杰青1项,优青1项),获纵向科研经费1.6亿元;承担横向课题300余项,获经费7769余万元。 Fs( PVN
公共卫生学院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广泛,先后与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瑞典、日本、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研究所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近五年承担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争取到国外科研经费1800余万元。有20多位海内外知名学者被聘为学院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派出各类出国留学青年教师百余人次。在国际学术学会做特邀报告4~5人次/年,有多名老师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要职或在国际期刊杂志任编委、审稿人。 -3R:~z^L
公共卫生学院雄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实力可为有志于我国预防医学事业的考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每年可选派3-5名优秀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一流专业、一流导师进行联合培养和攻读学位。2016年招生计划中直博的比例不超过15%、硕博连读的比例不超过45%。本院各专业接收跨学科、专业报考,欢迎全国各高校毕业生和其他人员报考。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iMr't\b
)Xjn: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 RyJy%|\-S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gHLI>ew*QR
研究方向 招生 (c(F1=K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ooGyF
513公共卫生学院 54 KOS0Du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①2815 流行病学基础 s2{SbOBis
2816 卫生统计学基础 LigB!M
②1101 英语
/RxP:>hVv
1104 德语 F'Y ad
③3922 流行病学专业 . ,^WCyvq
3923 卫生统计学专业 [34N/;5
( 2815、2816 选一) ;>v.(0FE6
( 1101、1104 选一) k{SGbC1=VK
( 选2815,必选3923 1.cP3kl
选2816,必选3922) F3}MM
dX
01 分子流行病学 Plp.\N%f3
02 社会因素与健康 D*%am|QL
03 传染病流行病 bQt:=>
04 重大疾病预测预警 4k;FZo]S
05 健康促进与绩效评价 N `|A
06 生物统计学方法及其应用 x%}D+2ro-t
VGV-t
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①2802 生物化学(三) 8)X9abC
2815 流行病学基础 5?k5J\+
2827 卫生毒理学基础 fCr2'+O"b
2845 分析化学 N)X Tmh2v|
②1101 英语 pLB2! +
1104 德语 +`HMl;0m
③3918 环境卫生学 o
+a=
3920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
IOl_J>D]F
3944 生物医学测量 : ,l7e
( 2802、2815、2827、2845 选一) SyvoN,;Q
( 1101、1104 选一) ra$:ibLN
( 3918、3920、3944 选一) P1eSx#3bR
01 环境与工业毒理学 u\*9\G
02 环境与职业流行病 UBaXS_c\
03 环境相关疾病 \;{ ]YX
04 职业病与职业相关疾病 UM7@c7B?
05 环境监测新技术 75# 8P?i
06 职业有害因素与预防策略 2)f_L|o,m
07 环境流行病 54_}9_g
k~>(XG[x&
@nktD.
/Y0~BQC7!
[6!k:-t+
is<:}z
10040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①2811 分子生物学 ?v2_7x&
01 营养、膳食与慢性病 ②1101 英语 $plk>Khg
02 食物营养与健康 l~r;Grd/5
03 营养流行病 ③3921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O5li3n
P#O"{+`
[3Q0KCZ0(
-"[4E0g0
①2815 流行病学基础 6Og@tho
04 分子营养学 Sy8t2lk
<XeDJ8
'
100404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z9o]);dZ
01 儿童心理发展与心理卫生 g257jarkMF
02 妇幼保健 J}V4.R5d
u+)!C*ho
TNu %_
34
)PN8HJAArh
2816 卫生统计学基础 u3h(EAH>
②1101 英语 , cxqr3
o
③3924 儿少卫生学 |O8e;v72g^
3958 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学 Q7+WV`&
( 2815、2816 选一) DI0& _,
( 3924、3958 选一) +Y?Tr i
maap X/J
D^r g-E[L
100405卫生毒理学 h[(YH ;Y
①2802 生物化学(三) !{&r|6
2815 流行病学基础 DFr$2Y3H
②1101 英语
]@U?hD
③3919 卫生毒理学专业 JQ+Mg&&Q
(2802、2815 选一) KDN#CU
gc4o
|x
01 神经毒理学 ,88B@a
I]ej ]46K
*****1004Z1卫生检验与检疫 ①2805 医学微生物学 N<#J!0w
②1101 英语 XU'(^Y8Imz
1104 德语 O!Ue0\1Kj0
③3944 生物医学测量 8i6iynR
( 1101、1104 选一) 1^k}GXsWmE
01 生物医学测量新技术 b8a(.}8*
02 卫生检测新技术 ZPf&4#|
03 环境流行病 W@}@5,}f>
#7fOH
U8v
WGV]O|
*****1004Z2食品安全与管理 ①2816 卫生统计学基础 pll5m7[
01 食品安全与管理 ②1101 英语 HtN:v
③3921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fTmJD
Uv+
/: !sn-(
①2815 流行病学基础 I>MLI=[Kg
2816 卫生统计学基础 ;$eY#ypx
②1101 英语 q4:zr
③3963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 ~&/Nl_#
( 2815、2816 选一) ",YNphjAn
c'$y_]
SP0ueAa}
107401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E2h
ML
01 卫生服务研究 `DSDu Jw%
%m|BXyf]_B
CS%ut-K<5M
1xxTI{'g[
>>=zkPy
|$8N*7UD
6hcs)X7m
m[ S1
tm;\m!^X{
a# 0*#&?7@
y=GDuU%
s$^ 2Cuhv
LW
o )x
JWt@vf~
sI)jqHZG
Ornm3%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