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bCR#?<
4Yk(ldR~
(注:此文源于转发)考完博士后已经一年了,最近有人向我打听考博经验及有关资料。现发布于此,祝广大学子心想事成! g
Q^]/X
考博阅读书目与点评 v.J#d>tvf
以下是我读过的一些书,其中标“*”都是认真的读过的。其他除了个别因为没有找到外,基本上都读过,但详略有所不同。此外,没有专门列出文学理论和哲学部分看过的一些书,从长而言,这是必须涉猎的内容。 =0|evC
考博的一点经验:考博很复杂,关于人事请大家自行发挥。以下仅从学习备考角度来谈一点个人看法。如果不为生活、工作等各种原因所迫,最好瞄准“名校名师”考,至少占有其中一“名”。1、确定一所最想考的核心学校和导师,辅助性再报一到两所学校。2、和核心学校的导师加强各种交流,尤其是学术交流,做好考几年的准备。3、尽量博读,建立起自己的一个初步的体系,特别是文学史的基本梳理,这样即使面对陌生题目,也可以自由调度。4、带着问题阅读,按照研究方向分类整理,文体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年代如当代、现代,当代具体又以“十七年”“文革”“新时期”“90年代”“新世纪”这样的顺序整理出来,要注意平时的资料、笔记整理。一旦你完成了这个体系,再有一点理论的整合能力,那么从考试的角度应该问题就不大了。5、文学理论的积累和自我梳理,最终形成自己对文学史、文学本质、文学现象等内容的看法,我称之为“自己的文学理解”。这是读书最后形成的晶华,即完全属于个人的不可复制的“创新”点。有了这个东西,考试自然会从容应对,老师也会因此对你另眼相看。但这得付出时间和有相当悟性才行。6、做人。也许这个问题和考博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我想做人真诚、自然、稳重等还是会给老师留下较好印象的。我始终认为真正支持学人的东西其实是非学术性的人品。 > ^}z
总的来说,竖要理出线索,横要列出代表作家、作品、观点,综合要有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做到这些,就应该能达到水准线以上了。 6= D;K.!
其实,考博的过程不仅仅是应试的过程,如果那样做,你的阅读视野将会大打折扣,你可能会成功,但失去了自我评估、更新、提高的实践机会。建议大家在必要的考试策略安排之后,按照完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来安排备考。 DO;
2)ZQ%
(以下书目仅限于一种技术性的考量,本人实际浏览、阅读的书目远不止这些,希望大家不要认为看好了这些书就没有问题了) +/'jX?7x%
一、当代文学史 [0e
mOS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需看3-5遍,理解作者内在的问题意识与解决方法。 n9yxZu
2、董健等《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资料性较全,序言较有新意。 ;2~Q97c0
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重点体会他提出的一些新研究思路, W1z5|-T
以上三本要注意比较其不同的文学史研究思路 c+c^F/
4、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上中下),此书重在使用了一些原始资料,较有特点。 sa($3`d
5、温儒敏《中国现代当代学科概要》,此书必读,其中涉及书目有机会就读。
I._=q
6、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一般性参考 J(]nPwm=.-
7、金汉《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一般性参考 J0k~
%
8、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可重点参阅90年代以后部分 uVocl,?.L
9、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50-70年代文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会,重点参阅50-70年代。书名记不准了。 *W
l{2&
10、陈晓明《表意的焦虑》,80年代以来主要作家作品及研究思路 "Y+`U
11、曹文轩《20世纪80年代文学现象》?《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及其他 ~czt=
12、杨健《地下文学》?关于文革文学的研究 (很难找到) O(VV-n7U
13、许子东《对50部文革小说的研究》? (可以找到) -p }]r
14、每年的文坛扫描、文情报告之类的资料汇编,浏览我们本专业必读的期刊。(一般来说阅读近三年以来即可)其中《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文艺争鸣》是必读的。 [F$3mzx
15、还有一些关于当代的重要名家的作品,有时间都要翻一翻,如钱中文等。还有关于当代的女性研究、作家流派研究等专门性质的研究也都要了解其概况。并最好做一个读书笔记,把要点,主要观点,代表作家作品记下来,以备后用。 e;$s{CNo
二、现代文学史 x0]*'^aA
1、 **钱理群《现代文学三十年》要求同洪《当代文学史》 R!=XMV3$PH
2、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中下),细读之后必有收获。 BeRn9[
3、 *黄修已《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有较高参考价值。 R;%iu0
4、 *朱栋霖等《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同上。《中外文学比较史》 &}oDSD
H^,
5、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c>-jA5
以上为必读部分 C^a~)r.h
6、 其他版本的现代文学史如陈光炜,唐金海等,以中国现代、当代、2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整体研究的著作,可以选择性参阅。 p5*Y&aKj
7、 一些旧版本的现代文学史,如赵瑕秋《中国现代小说史》等 AG?oA328
三、 近代文学史 4d
#W[
1、 任访秋《中国近代文学史》,学有余力后可以初步了解一下 .*Z]0~ &|
2、 *叶易《中国近代文学思潮史》写的不错,有参考性 KLk37IY2\
四、 思潮史 lxeolDl
1、 **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侧重于50-80年代,非常详细,虽过时,然必读之书 pd|s7
2、 **陆贵山《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侧重于80年代以后。批判的理解吸收其合理之处,有点乱。 1~+w7Ar=(
3、 *李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部分内容显示出独立的批判立场 \<5xf<{
4、 *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写真》?以三大类型为纲梳理,可以参考。 5o,82Kti
5、 **张清华《中国先锋文学思潮论》对于先锋文学思潮理解有独到之处,细读必受益。 |qBo*OcO
6、 张大明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下),很厚,但细读后必有收获。(我只读完上) }*%%GPJ
MKbW^:
五、丛书系列: xN5}y3
1、 谢冕、孟繁华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丛书》,共十一本,集中了相当一批学术力量,从1898—1993,选取关键年份进行论述。此书读完《现代文学三十年》和洪《当代文学史》后会有更深体会。风格各异,整体上很有帮助。 )3 ;S;b
六、一些重要的书籍:(这部分是个人兴趣,你自己解决吧) :G!Kaa,r
1、 **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印象深刻一书。此书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比较阅读,可能收获更大。 Nz m
7E]
2、 **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其中有一些好文章,可打开思路。 Zff
zyh
3、 **叶维廉《中国诗学》。印象深刻的一本书,特别是前100多页,当时完全震撼了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