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所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招生导师 | 研究方向 | 拟招生人数 | 学术要求 |
001中心机关 | 100401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王华庆 | &9.3-E47* 1.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研究; gh"_,ZhZt 2.疫苗监测和评价方法学研究。 '-G,7!.,r%
| 1 | 1.本科专业背景为预防医学相关专业,硕士专业背景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专业; =
1d$x: 2.至少有2篇以第一作者论文发表; Y2N$&]O{ 3.有预防接种相关领域工作经验优先。 #-R]HLW*
|
张慧 | 1.结核病流行病学; 6(1
&
6|o3 2.结核病预防与控制。 /^&$ma\
| 1 | 1.本科专业背景为预防医学相关专业,硕士专业背景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 |L-- j 2.至少要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杂志论文; |BGzdBm^x: 3.能熟练使用SPSS或SAS统计软件。 miCY?=N`
|
002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 100103 | 病原生物学 | 李振军 | 1.细菌致病机理; 6G-XZko~a 2.耐药机制; HJ!)&xT 3.分子流行病学。 o5Knot)Oy
| 1 | 具有病原实验室操作技能,有相关生物信息分析基础。 |
梁未丽 | 1.病原微生物VI分泌系统及其调控研究; m5KLi
&R 2.病原微生物密度感应系统和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o+R(ux" 3.致病机制和毒力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6Hd^qouid
| 1 | 1.具有生物学或病原生物学背景; >Wpd q( o 2.有分子生物学等操作技能和一定生物信息学基础者优先。 Rob:W|
|
鲁亮 | 媒介生物种群生态学与相关传染病流行规律研究 | 1 | 具有分子生物学常规研究及统计学的基础,能够从事媒介生物的现场采集工作。 |
任志鸿 | 1.微生态益生菌抗感染研究; l?;ReK.r 2.微生态制剂调节代谢研发; !yV)EJ:$ 3微生态益生菌调节免疫研究。 [~Z#yEiW^
| 1 | |
邵祝军 | 1.细菌疫苗的研发和免疫效果评价;
.=c@ps 2.病原菌高通量检测技术方法的建立。 I&x69
| 1 | 1.本硕背景:预防医学、病原生物学、检验医学; ?C
6` 2.发表第一作者英文文章1篇和中文核心期刊文章1篇; lw4#C`bx 3.具备核酸、蛋白、细胞、免疫学检测操作技能。 ab 6D &
|
王多春 | 病原菌检测技术,鉴定,分子流行病学 | 1 | 1.医学、生物学背景; mFIIqkUAL 2.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 E
6!V0D 3.掌握常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和生物信息软件。 !}xRwkN
|
熊衍文 | 1.病原微生物; Ax!fvcsN 2.细菌耐药; <R#:K7>O 3.分子流行病学。 rO1.8KKJ
| 1 | 1.医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HsK52< 2.熟悉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具备一定的生物信息学基础。 WS$~o*Z8
|
徐建国 | 1.新病原发现; ^}GR!990 2.病原组学研究; ;[Hrpl
S 3.微生物菌株功能评价。 9Mv4=k^7|4
| 2 | 1.硕士期间研究背景为病原微生物相关专业和方向者优先; lt}U,p,S 2.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专业(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 Ob-k`@_|
|
张茂俊 | 1.病原菌分子生物学及分子诊断技术研究; lHPhZ(Z
2.病原菌遗传分析及致病机理研究; j !`2Z@ 3.病原感染与免疫机制分析及免疫诊断试剂研发。 tLx8}@X"
| 1 | 医学或病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相关专业硕士生。 |
赵雁林 | 1.结核病耐药机制研究; 6IM:Xj
2.结核分枝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及基因组学研究。 0 f"M-x
| 1 | 基础医学、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病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专业优先。 |
100401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刘起勇 | 1.媒介生物入侵、媒介生物传染病学、媒介生物控制学; 2
l4`h)_q 2.气候驱动寄生生物对鼠类种群发生的调控机制,及其传染病风险; C6b(\#g( 3.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及适应策略和技术。 GJuU?h#:/{
| 1 | 1.本硕背景:生态学、公共卫生、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有媒介生物或生物入侵相关背景者优先考虑,医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气候学、地理、遥感等交叉学科背景者优先考虑; O,KlZf_B 2.具有原创论文成果; E}=F
3.掌握数理统计,掌握实验技术,熟悉生态观测、数学建模或相关软件;熟悉风险评估、数据分析、数学建模或相关软件使用。 Ga^k1TQq
|
003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 100102 | 免疫学 | 毕胜利 | 1.肝炎病毒免疫及其在预防控制中的应用; R
)e^H 2.肝炎基因工程疫苗的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考核评价; .'N#qs_ 3.生物工程上游技术与下游技术的连接途径; Q|cA8Fn 4.新型病原实验室应对方法和快速反应技术。 '
9
| 1 | 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和总结能力。 |
董小平 | 朊病毒感染神经损伤机理 | 1 | 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和总结能力。 |
韩俊 | 病毒病的发病机制与诊断 | 1 | 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和总结能力。 |
刘宏图 | 1.肿瘤病毒、肿瘤免疫; GD .>u 2.肿瘤病毒致病机理研究。 @BXV>U2B{
| 1 | 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和总结能力。 |
刘军 | 1.流感和新冠等新发和再发病毒防控; V?cUQghHg 2.病毒的细胞免疫研究。 *CXVA&?
| 1 | 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和总结能力。 |
石琦 | 朊病毒病发病机制及疾病监测的研究 | 1 | 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和总结能力。 |
许文波 | 常见肠道和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研究 | 1 | 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和总结能力。 |
100103 | 病原生物学 | 段招军 | 病毒基因工程(载体或亚单位疫苗研究) | 1 | 1.病毒学、免疫学、生物工程或制药工程研究背景; rW3fd.;kss 2.第一作者至少发表一篇SCI论文; b; 4;WtBO 3.熟悉基本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及动物实验技能。 .c.#V:XZ#U
|
高福 | 1.病原微生物跨宿主传播、感染机制与宿主细胞免疫研究; bga2{<VF 2.新发再发传染病; !b+Kasss9 3.公共卫生政策与全球健康策略研究。 ;q$O^r~
| 1 | 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和总结能力。 |
谭文杰 | 新冠病原生物学研究 | 1 | 1.硕士与本科专业背景; [t`QV2um 2.作为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有1篇以上SCI论文发表; {z}OZHJN 3.掌握统计软件应用及实验室技能。 1%6}m`3
|
王环宇 | 1.媒介传播病毒性脑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5 d3k% 2.虫媒病毒病原学研究。 SLc'1{
| 1 | 1.医学或生物化学专业; 8~|PZ,oZ 2.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和总结能力。
`#lNur\x
|
张燕 | 1.呼吸道病毒的分子进化机制研究; ;=6~,k) 2.呼吸道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Kq';[ Yc
| 1 | 1.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案设计; NUH# 2.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和总结能力。 Kq;Yb&
|
张勇 | 肠道病毒感染病毒组学与致病性研究 | 1 | 病原生物学、预防医学(传染病学)、临床医学(感染性疾病学)、生物信息学等专业的优秀硕士毕业生。 |
郑丽舒 | 1.呼吸道病毒疫苗和佐剂研究; fW4N+2 2.抗病毒药物及机制研究。 Hd)4_
uBt
| 1 | 1.具有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 或相近专业的学习背景; U.G** v 2.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 5!G}*u.
|
朱武洋 | 1.狂犬病致病机理; puz~Rfn#* 2.狂犬病流行病学。 >%.6n:\rG
| 1 | 1.分子生物学或流行病学背景; ;,]T|>M 2.至少发表过中文核心期刊以上论文至少1篇。 fNx3\<~V=
|
100401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何广学 | 1.感染控制; @DrMaTr 2.传染病智慧化监测预警及有效应对; x,z +l-y 3.中医学、民族医学和现代医学结合防控传染病。 Pz1pEyuL
| 1 | 1.预防医学、中医学、民族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 a<M<) {$u 2.能熟练撰写论文或科学报告; "el}@ 3.熟练掌握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或分子生物学分析软件并能解释结果。 ^l6q
|
004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100102 | 免疫学 | 曹建平 | 免疫学 | 1 | 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优先。 |
100103 | 病原生物学 | 胡媛 | 病原生物学 | 1 | 1.病原生物学免疫方向优先; Cv|ya$}a 2.熟练掌握免疫学学、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 @twClk.s
|
100401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李石柱 | 1.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 [=-?n6 2.空间流行病学。 ?*
a:f"vQ
| 1 | 1.预防医学或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毕业; n9Z|
69W6> 2.发表过相关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 &gZ5dTj> 3.具备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软件应用能力。 A -G?@U
|
许静 | 1.血吸虫病分子流行病学;
WLEjRx 2.血吸虫病监测预警模型构建。 QdL
;|3K9
| 1 | 1.流统或预防医学专业; C w`v\
9 2.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优先; !h{qO&ZH= 3.熟练掌握SAS或SPSS。 <DCrYt!1}c
|
周晓农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1 | 预防医学或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毕业。 |
005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 100103 | 病原生物学 | 邱茂锋 | 1.艾滋病病原学及检测技术; DQd~!21\| 2.丙肝检测技术 X 6/k `J
| 1 | 1.硕士或本科专业为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医学检验、生物学或相近专业; ^PfFW 2.作为第一作者投稿或发表至少1篇核心期刊或SCI论文; v"Fa_+TVx 3.具有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操作技能、能熟练使用常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者优先。 qIa|sV\w0
|
100401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吕繁 | 艾滋病流行病学、社会学及政策策略研究 | 1 | 1.硕士或本科为公共卫生、社会学相关专业; impzqQlZ, 2.英文或中文核心杂志发表论文1篇以上。 E@aR5S> 3.有大数据、机器学习相关技能者优先考虑。 EUU9JnQhBJ
|
赵燕 | 艾滋病诊疗及预防控制策略研究 | 1 | 1.硕士专业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或医学相关类; eZ
y)>.6Z 2.硕士期间发表英文或中文核心杂志发表论文1篇以上。 q-3%.<LL 3.熟练掌握至少一项统计软件(SAS、SPSS、R等)。
1"009/|
|
006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00401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方利文 | 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流行病学; BDyOX6 2.慢病防控。 ~oh=QakW
| 1 | 1.本科、硕士为公共卫生、预防医学或相近专业; xXM`f0s@+] 2.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过2篇及以上论文; >sdj6^[+ 3.曾参与过人群流行病学相关研究工作,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能熟练运用SAS/R等软件。曾参与过相关国家级课题、有相关研究基础者优先。 8l0%:6XbI
|
吴静 | 1.肿瘤危险因素交互作用; 6$w)"Rq 2.慢性病监测; bN@V=C3 3.生命早期干预对成人慢性病的影响。 l2U"4d!o
| 1 | 1.硕士与本科背景为公共卫生、医学、计算机或相关专业; |j$&W;yC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文章各1篇及以上优先; "?hEGJ;m" 3.熟练掌握统计软件应用或实验室技能。 dX: (%_Mn
|
周脉耕 | 1.人群健康测量与评价; }kdYR#{s 2.慢病防控; gYfN?A*`_ 3.环境与健康。 f@T/^|`mh
| 1 | 有一定的统计和科研基础,熟练使用统计软件。 |
007营养与健康所 | 100403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何宇纳 | 营养流行病、饮食行为、慢性病流行病学 | 1 | 1.本科、硕士专业为预防医学、营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生物统计学或相近专业。 Ey=(B'A~ 2.作为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有1篇及以上科研论文发表。熟练掌握SAS/R软件,具有较强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力,英文交流及写作能力较好。 p#)u2^
|
黄振武 | 1.营养素代谢与调控; Pfu2=2Ra 2.营养素需要量; 9%j_"+<c 3.营养表观遗传学。 *fso6j#%
| 1 | 侧重实验室分析,有动物营养、细胞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研究经历的优先。 |
赖建强 | 妇幼营养与膳食评估 | 1 | 1.具有医学、预防医学或者大数据分析、图像识别技术的背景和科研思路; 2ixg
ix 2.具有在妇幼营养(生殖健康、母乳研究)、人工智能膳食评估领域有突出代表性成果; 3 :X3n\z 3.具有现场调查研究、组学分析经历,或者熟悉膳食调查与大数据分析;掌握人工智能和图形识别技术者优先。 s\,F6c
|
刘爱玲 | 1.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与肥胖防控; fDhV
*LqW 2.膳食营养评估技术; t6BggO"_u 3.营养宣教。 W#E`h
| 1 | 1.硕士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流行病与统计学等相关专业,熟悉膳食智能评价技术优先。 /UTe
aM!?" 2.在SCI或中文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所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科研论文1篇及以上。 fi^I1*S 3.熟练使用SAS、SPSS等统计软件,具有较好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力。 @|v4B[/
|
王志宏 | 1.膳食营养、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 Ikql 2.膳食营养、生活方式与认知、抑郁; trcG^uV 3.膳食质量评估方法。 MW
l?pG!Y
| 1 | 1.具有营养、统计、流行病相关专业背景,医学背景优先。 t=o0
#jo 2.在SCI或中文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科研论文1篇及以上。发表过SCI者优先。 z %{Z 3.熟练掌握至少一种统计软件(SAS /R/SPSS/STATA软件),有较强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力。 losm<
|
杨丽琛 | 1.人体微量营养素需要量研究;
Md(AqaA 2.微量营养素营养状况评估; P&"8R 3.微量营养素与健康和疾病防控。 \fIGMoy!
| 1 | 1.具有营养与食品卫生相关专业背景,医学背景优先。 GOuBNaU{ 2.以第一作者在主流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科研论文; Osncl5PD) 3.有实验室工作经验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能熟练掌握至少一种统计软件(SPSS、SAS、STATA)。 )zz^RB\p
|
张倩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1 | 1.硕士或本科为医学或公共卫生相关专业; "<uaG?: 2.近3年内发表中英文科研论文3篇及以上; 'RK.w^ 3.熟练应用SAS或SPSS统计软件。 /8(c^
|
张坚 | 老年营养 | 1 | 1.本科专业背景为预防医学,硕士为预防医学下的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论文研究方向为临床营养; =lY6v-MBw 2.2018年至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营养领域论文不少2篇学术论文、参编专著1部、为省部级获奖成员; C4wJSQl_I 3.会使用SAS软件分析人群基本流行病学指标,能够分析人群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参与过常规生化分析,现场调查工作。 1.*VliY
|
卓勤 | 能量代谢、功能评价 | 1 | 1.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相关专业背景; A2>rS 2.近5年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或SCI文章至少2篇; A/V"&H[ 3.有较好的实验室经验、人群现场工作经验,掌握SAS或SPSS等统计软件。 ^'>kZ^w0
|
008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 100401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施小明 | 1.环境流行病学; ]Hr:|2|. 2.老年流行病学。 zj:=
9$
| 1 | 1.预防医学与卫生学、数学、统计学等相关专业; /Iht,@%E 2.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 !-%fC
g(B
|
100402 |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 李湉湉 | 1.空气污染、气候变化与健康; {p3VHd# 2.环境健康大数据与风险建模。 Tj5G
/H>
| 1 | 1.硕士或本科专业为公共卫生、统计学、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生物信息等相关专业; GZJIIP# 2.已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 ?^y%UIzf
|
009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 100402 |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 孙新 | 1.职业卫生; 4Uz1~AuNxb 2.环境卫生 }xhat,9
| 1 | 1.具有预防医学或药物化学等专业背景; d'j8P 2.第一作者发表过至少一篇SCI论文; 0zH^yx:ma 3.具备一定实验室研究工作基础。 DXX(q k)6
|
100405 | 卫生毒理学 | 戴宇飞 | 化学物的免疫毒性研究 | 1 | 1.预防医学或分子生物学相关专业背景; ~{69&T}9 2.以第一作者发表过英文论文者优先; ~yacJU= 3.具有实验室研究工作基础,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o=/Cje
|
段化伟 | 化学污染物的早期健康损害的生物标志物和机制研究 | 1 | 1.医学、公共卫生相关专业; %1f, 8BM 2.参与过国家级课题,有较强的的科研能力,第一作者发表英文论文者优先; j5hM|\] 3.熟练的实验室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w#h0(b
|
邢彩虹 | 化学物血液毒性及致癌性机制研究 | 1 | 1.预防医学或分子生物学相关专业背景; bOIVe 2.第一作者发表过英文论文优先; 6@0
wKV!D 3.具有实验室研究工作基础及实验操作技能。 ?Q$LIoR
|
010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 100106 | 放射医学 | 丁库克 | 1.放射生态学研究; W40GW 2.放射生物学研究。 | 1 | 1.要求具有放射医学、核医学和放射生态学的硕士或本科专业背景; [h"#Gwb=; 2.近五年至少具有三篇核心期刊的文章; >&uG1q0p. 3.具备辐射防护或放射医学的实验技能。 G` !ff
|
吉艳琴 | 1.放射化学分离和分析新技术研究与内照射评价研究; *7L*:g 2.纳米磁性材料制备及其在辐射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Y>OL2g 3.标准物质研制。 B_f0-nKP
| 1 | 1.具有化学或核技术相关专业的硕士与本科专业背景; sOyWsXd+R' 2.发表SCI文章1篇或以上; w1zI"G~4/Q 3.优先考虑放射化学或辐射防护科研基础的考生。 D+ki2UVt&
|
刘建香 | 1.辐射生物效应; 7Pt*V@DHS 2.生物剂量计的研究; F~Kd5-I@ 3.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to0tH^pD
| 1 | 1.放射医学背景; DNgQ.lV 2.至少发表过一篇研究论文,有SCI 者优先; d2H&@80 3.掌握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掌握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O5w*
|
拓飞 | 1.食品和环境放射性; YK#
QH"} 2.人体及甲状腺内剂量研究; V/j]UK0$ 3.辐射检测γ能谱学研究。 /Vpd*obMB
| 1 | 1.具有放射卫生或核物理、核技术、辐射防护等相关专业背景; /)8
0@ 2.发表学术论文或参与过课题研究者优先; Y^)VHE] 3.初步掌握食品和环境放射性监测、内剂量评估相关的实验基础技能。 &}Y_EHj}
|
012妇幼保健中心 | 100404 |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 徐韬 | 1.儿童保健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Az pb}# 2.儿童疾病与健康流行病学研究。 )k&pp^q\
| 1 | 1.本科或硕士为医学或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专业优先; UI
~ENG 2.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现场调查组织实施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过英文论文者优先; '-#6;_ i< 3.有较好的统计分析能力,熟练运用SPSS或SAS等统计分析软件。 F"a^`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