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是一所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的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文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前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我国设立最早的研究生院之一,也是我国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设置最完整的研究生培养机构。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
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
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1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
%Z 9<La 一、招生专业及信息发布
j;<Yje&Wz 2022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500余人。具体各院系、专业、研究方向、
导师、考试科目及其相关说明见我校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022年1月5日左右公布)。
LH"MJ
WOJ 考生可通过我校招生网(网址:
http://skdzs.ucass.edu.cn)查询有关信息和通知公告。 bsC~
2S\o 报考我校202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请登陆我校招生网-博士招生栏目-202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信息查看2022年该计划
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等信息。
jiYYDGs77 二、选拔模式
Gbw
cbfH 2022年我校采取“申请-考核”制招考方式的院系有:哲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历史学院近代史系、历史学院世界历史系、历史学院考古系、历史学院历史理论系、历史学院“社科大-故宫专项计划”、世界宗教研究系、农村发展系、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生态文明研究系、日本研究系、欧洲研究系、亚洲太平洋研究系、阐释学高等研究院。
zwN;CD1 2022年我校采取统一入学考试方式的院系有:法学院、社会学院、外国语学院、历史学院历史系、历史学院边疆历史系、少数民族文学系、语言学系、语言文字应用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系、工业经济系、投资经济系、城乡建设经济系、金融系、民族学系、人口与劳动经济系、社会发展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系、拉丁美洲研究系、西亚非研究系、美国研究系。
A@j;H| 除“申请-考核”和统一入学考试外,还有硕博连读(针对本校硕士生)、本科直博生(已于接收推免生考试中完成)等招生模式。
l2+qP{_4 “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采取统一入学考试、“推荐考核”、“硕博连读”招生模式。
%Xh/16X${ 三、报考条件
Z%D*2wm4 (一)报考统一考试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mcYA*W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vpFN{UfD 2.考生学历、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xGxr|+a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pB@8b$8(Z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2022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
|0U"#xkf (3)获得学士学位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到2022年9月1日)的人员,可按照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须在全国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3名),特殊行业、特殊岗位具有相当学术研究成果的可向学校招生办提交申请);
e7t).s)b{ (4)非学历教育(单证,即只有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的专业学位硕士考生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考我校博士生,必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
V=VL@= (5)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往届生须在复试报到时提交认证证书,应届生须在2022年9月1日前取得认证证书并于入学报到时提交)。
s!~M,zsQN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我校的规定;
7fLLV2 4.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J|sX
{/WT 5.以下两类考生:①现为定向培养的应届硕士毕业生;②与原工作单位有服务期、保密期等约定正在履行服务义务的在职人员考生,均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方可报考。
-TU7GCb= 6.现役军人报
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部队有关规定办理。
M
E[Wg\ (二)报考“申请-考核”制的考生,在满足以上第(一)项条件的基础上,还须满足报考院系提出的其他报考条件,具体要求见报考院系“申请-考核”制工作方案(于2022年1月5日左右陆续公布)。
ZO2u[HSO> (三)报考我校202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请登陆我校招生网-博士招生栏目-202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信息查看具体要求。
6i(V+ (四)2022年我校招收硕博连读研究生,申请人为我校在读二年级学术型硕士生,申请专业及研究方向见2022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申请时间和申请程序另行通知。招生专业目录中标注接收硕博连读研究生的专业、研究方向将优先录取硕博连读考生。
d;|e7$F' 四、报名程序
[z]@<99/ (一)网上报名、支付报名费 <P'^olQ 1.确认具备报考资格
hqnJ@N$yY 报名者须仔细阅读教育部文件、本简章中的报考条件等要求,仔细确认本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报考资格。
g.kpUs 2.网上报名
6TbDno/!
' 我校博士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均须按我校相关规定和要求办理报名手续。具体报名时间、报名途径和要求另见博士网上报名公告(2022年1月上旬公布)。
+uM1#-+h 3.考生通过网上报名系统的网上支付平台交纳报名费,支付成功后,获得报名号。报名费200元,网上支付报名费后,无论考生是否参加考试,一律不退返报名费。
'&W`x5`t (二)提交报名材料: 82&JYx 1.报考“申请-考核”制院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提交报名材料的内容及方式须符合报考院系招生工作方案中的要求。
D7X-|`kH 2.报考统一入学考试招生院系的考生,需要准备如下报名材料(具体要求和提交方式见之后公布的网上报名公告):
_{8f^@I"+ (1)《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信息登记表》(此表为网上报名后下载打印并填写,考生须在相应栏目签字确认,学习或工作单位要填写同意报考意见并盖章);
{p|OKf (2)《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两份,须由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提供推荐意见(见附件1);
RsIEY5Q (3)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原件(由申请人学校培养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或复印件(由申请人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
&O#a==F!( (4)最高学历、学位证明:提供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院(部、处)的证明信,录取后在入学前须补交学历和学位证书,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到注册;持国(境)外学位证书者,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7$z")JB (5)身份证复印件;
&vj+3<2 (6)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提交所学课程(研究生和本科课程)情况和全国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需提交封面、目录页、正文页复印件,专业性、学术性由报考系认定)或其它证明材料。
_c['_HC 五、考核程序
r6Lb0PzMf (一)统一入学考试
doBfpQ2 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
ndOPD]A' 1.初试时间和方式:
D=mU!rjr1 (1)初试采取笔试方式。
+%>s\W+?] (2)初试时间拟定于2022年3月下旬,具体考试时间和考试地点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确定,确定后提前15天在我校招生网公布。
Sr)/
Mf 2.初试内容:
h76#HUBr! (1)外国语(不含听力):各专业招收的语种详见《2022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 N:F~ (2)两门业务课:业务课考试科目名称详见《2022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b5_A*-s$M (3)加试: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初试时需加试“政治理论”(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与社科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笔试);
+#6WORH0S (4)个别院系要求跨专业考生初试时加试专业基础知识,详见《2022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中各院系在备注中的相关要求。
76c4~IG# 3.复试
,vrdtL (1)复试时间:复试拟定于2022年5月份进行,具体时间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由各院系确定后另行通知。
}kT;UdIu; (2)复试方式:复试采取面试或面试、笔试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
n #p6i 复试将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国语的听、说、读等能力的测试。复试中将参考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综合测评,判断考生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素质。
Eof1sTpA 考生在复试时提交: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取得的成就、研究兴趣、未来研究构想等);2.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科研成果等材料;3.硕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
T5z %X:VD( 在复试阶段还将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进行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守法表现等方面。我校各院系还将向参加复试考生所在单位函调(或派人外调)考生人事档案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须加盖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或政工部门公章),全面审查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uz
` H (二)“申请-考核”制 Z"lL=0rY/ 报考“申请-考核”制院系的考生按照报考院系要求报名并提交申请材料。由院系组织材料审查专家小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集体审查评定,确定入围综合考核的申请人名单。综合考核包含笔试和面试,考核内容和方式由院系根据学科特点确定并在综合考核开始之前公布。
*na7/ysT< “申请-考核”制招生院系的考核程序,详见报考院系“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工作方案。
&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