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推进
博士研究生招生机制改革,完善博士生的选拔评价体系,拓宽生源渠道,吸引优秀人才,充分发挥
导师在博士生招生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培养质量,我校2022年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招生工作新增中医经典传承专项(专业学位)和交叉学科创新专项(学术型)两个招生专项,与往年的普通全日制学术型一起共三个类别开展招生,其中交叉学科创新专项另见单独报考公告。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4cDmZh +' QX` 一、招生计划和科研支持
De6WC*trq M|w;7P} 招生专业及导师参照《广州中医药大学2022年“申请-审核”制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专业目录》,请考生严格按照目录所列的导师、专业方向报考,否则报名无效。
!"Jne'f 7o-umZ}8 被录取的“中医经典传承专项”博士研究生,入学后将获得我校提供的科研启动经费,标准为2万元/人/年,持续资助三年。
kFg@|#0v9 YKlYo~fGN9 二、报考条件
+mIO*UQi T@ (MSgp9 (一)基本条件
9nN$%(EO5; 2v\,sHw+-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l opk('7 B4Ko,=pg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热爱医药卫生事业。
9)9p<(b$ x1VBO.t=* 3.身体健康,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 put=I ^lud2x$O^C 4.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1977年9月1日后出生)。
[#hpWNez(> 2.)xWCG 5.有两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
094~ s E%8Op{zv_ 6.考生必须具有硕士学位证书及硕士学历证书,且学籍学历验证合格。根据国家教育部对报考资格审查的要求,所有考生必须提供本科(无本科学历,请提供专科学历)、硕士研究生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等
材料,并确保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在线验证报告在录取当年8月底前有效(考生须及时续验,否则无法通过上级录取检查)。其中,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在境外获得的学位、学历证书须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正式认证书方可参加报名。
<#/r.}.x ur7sf$ 7.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它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申请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审核不合格:
LS;j]!CU N1/)Fk-z (1)因违反法律、法规或校纪、校规受行政处分者,违反毕业学校学术规范及违规处理办法规定者。
<cS"oBh&u0 @`t#Bi9 (2)在硕士阶段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中出现不及格者。
5ar2Y$bY !8YZ;l 8.申请者
英语水平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Mi6sR| +U9m (1)TOEFL成绩100分以上(IBT)或250分以上(CBT);
m03D+@F bvn%E
H (2)GRE成绩1300分以上,新GRE成绩325分以上;
T1$=0VSEa+ zNG]v?JAh (3)WSK(PETS 5)考试合格;
T<XGG_NOl p6S{OUiG (4)IELTS≥6.0;
4gD;X NrV WX~:Y,l+u (5)国家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合格;
w1;:B%!H a9LK}xc={ (6)CET-6通过(或≥426分);
hSkI]% y0}3s)lKv (7)CET-4通过(或≥425分)且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用英文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
vNWCv I
kWV|E (8)在相应的英语国家或地区获得过学位。
a%nksuP3 4C:-1gu7 9.申请者只能报考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类型博士研究生,需全日制脱产在校学习,入学前将全部人事档案、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
9!XXuMWU< r<MW8 (二)业绩条件
vD-m FC) ,]Gi942 申请者专业基础扎实,对科学或临床研究兴趣浓厚,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已取得一定的科研成绩:
CU`yi.)T{ b;;mhu[D 1.申请普通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者,硕士毕业专业应为医药学类专业或相关专业,在满足考生申请基本条件要求前提下,还应具备以下业绩条件之一:
EN2H[i+, o|en"?4 (1)主持过与申请学科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g$/C-j4A[ [[XbKg`"? (2)获得与申请学科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排名前三)。
{)`tN
&\ {D{'
\]+ (3)近5年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与申请学科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2017年1月1日以来JCR二区以上至少1篇)。
9B)<7JJX!J 'G)UIjl (4)作为主编出版与申请学科相关的高水平学术专著。
ztEM>xsk N+N98~Y`P 2.申请中医经典传承专项(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者,除满足考生申请基本条件外,还须满足:考前已获
医学硕士学位(学术型或专业学位)且取得《医师资格证书》;或医学专业(学术型或专业学位)应届硕士毕业生且硕士期间所学专业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90Sp( 0Z4o3r[ 同时申请者临床、科研业绩应为中医经典学科领域相关范畴:硕士学位论文,或以第一作者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以及其他业绩证明等应为中医经典理论应用研究与传承推广密切相关。且申请者具备以下业绩条件之一:
alp}p
).$q9G (1)主持或参与过(排名前三)与申请学科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sx^0*h-Qq <rn26Gfr (2)获得与申请学科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排名前五)。
"?HDv WP=w 2kfX_RK (3)近5年以第一作者发表与申请学科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2017年1月1日以来被三大索引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收录)。
,9.-A-Yw w,x'FZD (4)作为副主编以上身份出版与申请学科相关的高水平学术专著。
S x0QPX *Dhy a g 申请者若最终被录取,其博士生培养阶段将以中医经典理论传承与应用研究为主要方向,致力于中医经典传承研究。
hk.vBbhs PdD,~N# 三、报考和选拔流程
V;IV2HT0J" X3zpU7`Av+ (一)导师面谈确认
mmvo
>F" oYR OGU
申请者向报考导师提出申请、经导师面谈,同意报考后,填写《广州中医药大学“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报名导师确认表》(附件1)。
Yc3Rq4I'G _%gu<Ys (二)网上报名及提交申请材料
De`p@`+<#~ cV
f}8qf) 1.网上报名:经导师面谈同意,并已签署《导师确认表》的考生,请于2021年10月26日--11月2日自行登陆我校研究生院官网的“博士生网报系统”,查阅网报说明,申请网报编号并按照流程要求进行网上报名。逾期报名系统将自动关闭,本年度申请-审核网报结束。
(N^tg8 Z< R>;m6Rb_ 2.提交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导师确认表》、《报考登记表》、学籍学历证明、成绩单、英语水平证明材料、研究论文或科研进展、专家推荐信及其它附加材料等(清单详见附件4)。
4S1\5C9 c`O(||UZT (1)电子版材料要求:
Ka/ *Z4" ^_ST#fFS ①考生按要求准备材料并加盖公章后,将全部待审核材料原件按顺序扫描成一个.pdf文件,和《申请审核制博士生报名信息简表》一起压缩打包发至各招生院所负责老师邮箱(见“
联系方式”)。
; S~ 2Fc>6]:* ②邮件名称及扫描件压缩包命名方式为:报考院系代码-报考院系名称-报考专业代码-报考专业名称-考生姓名,如201-基础医学院-100501-中医基础理论-张三,11月3日前完成。
cnraNq1 jBMGm"NE (2)纸质版要求:材料均用70克以上A4纸打印或复印,并按附件4的材料清单顺序排列封装入牛皮纸档案袋,并须在档案袋正面张贴填好的“2022年招收攻读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材料目录(自查表)”(在网报系统自行下载)邮寄至各招生院所(地址见“联系方式”),要求2021年11月5日前送达(为保证材料安全和接收及时,考生邮寄材料请选择EMS快递)。
q+{$"s9v YT~h1<se 3.缴费:具体方式另行通知。
HY2*5#T NbPNcjPL (三)资格初审
kHb H{]) <c.8
f;1F 各招生院所与导师、专家根据申请者所提交的电子版材料,对其报考资格进行形式审核,确定入围学科综合考核的申请者名单并报送至研究生院。
$(fhO wCgi@\ 研究生院审核通过后,网上公布进入综合考核阶段考生名单。
d;hv_h H&SoVi_V (四)综合考核
svvl`|n% F[)5A5+:Y 1.组织实施:由校内各研究生招生工作实施小组制定相应人才选拔的评价标准,并按一级学科成立考核专家组,专家组全程负责综合考核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0 #JY:" mlix^P 专家组通过综合考核确定进入学科复试的考生名单。综合考核合格者(考核各分项成绩不低于60分者),按申请导师招生计划数200%的比例确定进入学科复试的考生名单,不足比例的按实际情况确定进入学科复试的考生名单。学科复试考生名单确定后,报送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备案,并由学校统一对外公示。
y$y!{R@ wl /1~! 2.考核形式: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面试考核可采用学术报告、专家提问等考核方法。
VRB!u420 v3b
+Ddp 3.考核内容:根据学科特点和培养要求,重点考核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和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具体考核内容由各院所招生工作实施小组、考核专家组予以决定。
7q(A& 5@_kGoqd (五)学科复试
Tfp^h~&u ):lH 学科复试由学科复试专家小组组织实施,主要以面试形式考察考生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和科研能力。
l i)
5o fj97_Q= (六)录取工作
#QNa|
f#= tID=I0D 学科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后,经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上报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审议,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在网上公示拟录取博士生名单,经体检、政审、调档等流程后,向拟录取新生发录取通知书。考生对公示情况有异议可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诉。
6d(D>a ^Lv)){t 四、时间安排
>%H(0G#X /B<QYvv 2021年10月26日-11月2日,导师面谈、考生报名、寄送材料(请注意截止时间,逾期则报名无效)
<q&4Y+b .: k6Kg 11月3日-11月8日,汇总材料
8j)*T9 =&F~GCZ> 11月9日-11月16日,资格初审、名单公示
zbI|3 @{"?fqo 11月17日-11月22日,院所综合考核
s:3b. *t< 14DhJUV"b 11月28日前,学科复试
)=VAEQhL- 1Qw_P('} 12月6日前,确定拟录取名单
;I?x;lH H?rC IS0 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定通过后,拟录取名单公示7个工作日。以上时间若有调整,请以学校实际安排为准。
Y5c[9\'\ 6qSsr] 五、说明
^J;rW3#N8
S
c]G7_ (一)通过申请-审核制录取的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类型均为非定向就业;拟录取考生必须全日制脱产在校学习,入学前将全部人事档案、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不能全日制脱产入学的考生将直接取消录取入学资格。
OA^6l# S_TD o (二)参加申请-审核制的导师招生计划有限,请考生确定意向导师和专业在“广州中医药大学2022年“申请-审核”招收博士研究生专业目录”范围内,再进行报考。
]!j%Ad JvK]EwR
; (三)广州中医药大学2022年全日制博士招生分四种形式,硕博连读、医学长学制转段、申请-审核制及普通招考方式。通过申请-审核制被拟录取的考生不得报考我校其它招考方式的博士生入学考试。资格考核未通过或综合考核未被录取的申请者,仍可参加我校博士生普通招考。
_u]%K-_ mV^~ (四)申请人必须保证所有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经发现作伪并核实,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取消学籍,并通知考生所在单位,不得再次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
I1Otu~%d *E]:VZl
(五)证书及有关材料原件暂不提交,在综合考核时携带备查,请勿邮寄,遗失责任自负。
[8~P
Pc^ txvo7?Y*4 (六)中医九年制本博连读和硕博连读学生转段报名等具体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S9{A}+"K &isKU8n
(七)学制类型、学费和奖助标准和其它说明等详见《广州中医药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SgYMPBh
9VanR
::XX (八)本公告由我校研招办负责解释,未尽事宜参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f$*,=^ skBD2V4 六、招生联系方式
j
wUX?`6jX R1*4 (一)研究生院
6']Hm
M U
E$Ix 联系人:研招办
lB0`|UEb ( ~d].<Be 联系电话:020-39358482
8NiR3*1 [h
8s0 (二)招生院所
!-.GfI:q hf^<lJh~= 院所代码
:PtZKt;~X fvcS=nRQv 院所名称
*yaS^k\ &!OEd] 联系人
,2^4"gIl j:xC\b47" 联系电话
0 ZM(heQ R(`:~@3\6 通讯地址
p[(I5p:L wD=]U@t`, 电子邮箱
ZZ7qSyBs? i'7+
?YL 邮政编码
kQ lU.J>^ UXs)$ 201
gf1+yJ^d! KWZhCS?[( 基础医学院
%/"n(?$W XzHR^^;u"* 李老师
8.[F3Tk= B*
,)@h 39358024
pL5cw= )](ls@* 广东省广州市大学城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楼424
!:^q_q4 <;6{R#Tuh 010701@gzucm.edu.cn }=5>h' < M'PZ{6; 510006
W
&IG,7tr { aUnOyX_ 202
y%SxQA+\ O\ZC$XF 中药学院
#*'Qm
A S^eem_C
倪老师
x,!Dd +e-F`k 39356202
gSz<K.
CT j#1G?MF 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科楼
P.'.KZJ:WD h0'*)`;z 020710@gzucm.edu.cn JaCX}[R "lI-/G 510006
Io1j%T#ZT )l7XZ_gw' 205
*an
Ng<@ jk9f{Iu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c<
oVF' &-3e3) 李老师
h2
ROQKL"B C/e.BXA 15360019925
m+<&NDj. T/_u;My;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广州中医药大学经管学院412办公室
QK]P=pE'C ;W,* B.~ gzucmjg205@163.com x>yqEdR=o r#sg5aS7O| 510006
aZN?V}^+ jHFjd' 211
OS(`H5D B\J[O5}, 第一临床医学院
e~]P _53 ]9oj,k 杨老师
16iTE-J_ *k{Llq 36585411
Kxsd@^E [V'c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2号综合教学楼919室
Tn7Mt7 h `% 9Y)a/e adily@gzucm.edu.cn w
<r*& >z<L 60S 510405
xWxHi6U( LIDi0jbrq 212
|
.jWz.c ] &8em1 第二临床医学院
T"g_a|7Tj 7P$*qj~Vh 何老师
Otq3nBZ VzT*^PFBg 36585523
*). 02]HwsvZ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2号办公楼207室
WI1YP0V T!x/^ eyzs@gzucm.edu.cn ]-wyZ +a r*{.|>me 510405
~B
I`{/O= ! Vl)aL 213
(6fD5XtS 2m $C;j!D 第三临床医学院
Y$OE[nGi%X 5%TSUU+<I 邱老师
Ea4zC|; U R^r> 36585091
X}GX6qAdt =bp'5h8_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2号办公楼215室
~vYFQKrb 92j[b_P lcxy3@gzucm.edu.cn O=K0KOj 7b~uU@L` 510405
,tXI*R $\m:}\%p 304
]HWeVhG ea{zL 科技创新中心
8A0a/
7Lj kP5I+B 陈老师
zSA"f_e [VX5r1-F 36585479
/QB;0PrE Swf%WuDj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2号实验楼715室
QU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