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
博士生招生方式包括普通招考、直接攻博和硕博连读三种,考核方式全部实行申请考核制。报考方式分为按专业报考和按
导师(组)报考两种,报考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
U9eb&nd 1aBQ.-E- 一、报考条件
%RX}sS ^7>k:|7-t (一)以普通招考方式报
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DT}_0{0Q L>.*^]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7
t
~12m8x J.^%VnrFO9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k;c>=B)e g:]X '%Ub 3.考生的学历学位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y|(C L^( ?vr9l7VOi (1)应届硕士毕业生(2022年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U,2H) {l/ yON";|*\m (2)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人员。
KKJ)BG?qZ "yA=Tw 4.考生的科研要求:
Kdr7JQYzuz !bg2(2z (1)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的考生(报考高校思政教师专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专项与教育博士的考生除外,下同),原则上近三年(2018年1月1日至报名截止日,下同)须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或相近研究领域的论文,且须被SSCI、CSSCI、A&HCI、SCI或EI收录。
Vnvfu!>( qnCJrY6] (2)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就业且年龄超过35周岁(1987年1月1日前出生)考生,近三年须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下同)及以上层次论文,或主持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或获厅级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及以上奖励(论文、项目、奖励须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或相近)。
~"8D] s !XJ (3)硕士提前毕业且以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的,须有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层次论文。
|w3b! 6<qVeO&uZ 5.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
3Eu;_u_ rS&"UH?c7 6.提供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8k|&&3_[? H{CiN 7.在校博士研究生报考需征得所在学校同意,并在录取前完成原学籍所在学校退学手续。
nC 2e^=^ TcKt 8.符合报考学院提出的其它要求。
R?L?6~/q f<;w1sM\ (二)以直接攻博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PPMAj@B}V 7*I:cga 1.符合(一)中第1、2、5、6、8各项的要求。
_6!@>`u~ u|{(m_"H 2.考生应为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2022年入学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
jL]Y;T8 (N[R`LN 3.报考专业为理工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U
6x$R O! W:hg*0z-* 4.本科学习期间成绩优良,专业排名名列前茅,基础扎实,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具有较突出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本科期间曾从事过科技活动,表现突出。
4];<`
% PL|zm5923 5.英语水平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CET-6≥440 或 IELTS≥6.0 或 TOEFL≥85。
I3,
0vnE@ UVlh7w jg (三)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Fz.Ij'8.H wT>~7
$=L{ 1.符合(一)中第1、2、5、6、8各项的要求。
dng^#|X)? _MLbJ 2.我校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型二年级硕士研究生。
L"Dos + Vf#g~IOI 3.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或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nI7v:h4 FaQz03N\ 4.硕士阶段课程成绩优秀。
X+[h]A }Yargj_Gn 5.外国语水平符合我校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外国语免试条件,详见第三(一)项:“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考核安排”。
TD.t) f)1*%zg% (四)报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以下简称高校思政教师专项)的基本条件
4Is Wp!`W >J) 9&? 1.符合(一)中第1、2、5、6、8各项的要求。
":!1
gC 3Pgld*i7 2.已获硕士学位。
k7kPeq I_5[-9 3.报考人员须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业务骨干教师,且截至报名之日应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5年以上。必须与原单位签订协议书,保证毕业后回到原单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至少5年。
%;,4q B
S{jm4LZ 4.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7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下同)。
4L/nEZ!Nsu ib%'{?Q. 5.近三年须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层次论文,或主持厅级以上(含厅级)科研项目,或获厅级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奖励。
p}p}!M| &G)/i* (五)报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以下简称高校思政工作骨干专项)的基本条件
kgP6'`}E[ a"m-&mN 1.符合(一)中第1、2、5、6、8各项的要求。
-,q
qQf nm,(Wdr 2.已获硕士学位。
KM9H<;A /BwG
\GhM 3.报考人员须为在编在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骨干,且截至报名之日应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或党务工作满3年。
XwIhD MDCwgNPiQW 4.经所在学校思政(或党务)工作部门、人事部门推荐,所在地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审核通过。
6 apK xg;vQKS6 5.年龄不超过45周岁。
rN'8,CV #<d'=R[AK 6.近三年须以第一作者发表过省级期刊论文。
3QCCX$, D< 0))r (六)报考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基本条件
i,2eoM)FB #giH`|#d 1.符合(一)中第1、2、5、6、8各项的要求。
C8%MKNPd P6A##z 2.已获硕士学位。
HV{W7) O~
|Y#T 3.具有相当成就和较强研究能力的中小学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人员。(招生对象不含民营教育机构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领域招收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领域招收中小学教师和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学生发展与教育专业领域招收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的教师与工作人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领域招收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
[e o= gOr%N!5 4.具有5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
=1\mLI}@ f^lhdZ\ 5.近三年须以第一作者发表过省级期刊论文。
5p ,HkV W4(GI]`_+ (七)报考“学校发展计划”博士生专项的基本条件
Q]<6voyy :r7!HG
_ 1.符合(一)中第1、2、5、6、8各项的要求。
a7aj:.wi yp)D"w4@ 2.报考对象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T^q^JOC4 r}}2Kl (1)我校符合硕博连读报考条件的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型二年级硕士研究生,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e/x6{~ju^N FSkLR h (2)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型应届硕士毕业生,或已获得学术型硕士学位者。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7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Hc-up.?v'v $,0EV9+af 3.外国语水平符合我校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外国语免试条件,详见第三(一)项:“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考核安排”。
z
pDc~ebh Jp=
)L
4.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就业。
FiSx"o +
Y!:@d 5.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已获硕士学位的申请者,近三年须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与所报专业相关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或取得其他与报考专业相关的高水平学术成果。其中论文须被SSCI、CSSCI、A&HCI、SCI或EI收录。
(\nEU! Y WWC&-Ni 6.报考导师符合以下条件的申请者优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高端人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文科类有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招标项目者、理工科类有在研国家级重大研究计划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以上项目者。
D=K{(0{"/, s>
%.bAxc 二、报名
hj{)6dBX% KzQ
FG)q , (一)网上报名
QO>';ul5 7 U-}Y 1.网报须知
PjXiYc& Ikw.L (1)考生于规定时间登录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博士网报系统(网址:
http://yz.njnu.edu.cn),提交报名信息。未完成网报者报名无效,责任自负。
ya[f?0b0 eI-SWwmv/u (2)考生网报前需仔细阅读我校发布的招生公告及报考学院网站公布的博士招生细则。
j-VwY/X BoOuN94 (3)考生网报时请慎重选择报考类别,报考类别即为录取类别。
KP
6vb@(6 q*tGlM@R? (4)普通招考排名方式
<4<y VMe 按专业报考:在专业内按合格生源的综合成绩排名。
m*YfbOhs# )y
i~p 按导师(组)报考:在导师(组)名下按合格生源的综合成绩排名。
7WY~v2SDF 2 |JEGyDS-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发展学院、音乐学院、体育科学学院、美术学院、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按导师(组)报考,其它学院均按专业报考。
f=VlO d #9Fk&Lx 2.网报时间
G e5Yz.Qv E'98JZ5ga (1)直接攻博考生:2021年11月15日
gs=ok8w uA;#*eiA/ (2)“学校发展计划”考生:2021年11月8日-12日
!uO
@4]:Y !3\$XK]5ZT (3)硕博连读考生:2021年11月15日-22日
*SIYZE
' /xcXd+k] (4)定向就业考生(不含专项和教育博士):2021年11月27日-12月2日
D$>&K& -84%6p2- (5)普通招考考生:2022年1月4日-15日
B3D}
'<
kPiY|EH 3.报考
材料提交时间及地点
s6Dkh}:d { Ie~MW (1)直接攻博考生:2021年11月16日
)UpVGT) ^IyQzBOj (2)“学校发展计划”考生:2021年11月13日前
6xwjKh:9 LI25VDZ|iP (3)硕博连读考生:2021年11月23日前
_+nk3-yQw Ge=^q. (4)定向就业考生(不含专项和教育博士):2021年12月3日前
C.":2F;-e a5saN5)H (5)普通招考考生:2022年1月16日前
<8Tp]1z B!;:,(S~ 各类考生报考材料均提交至所报考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i$$h6P# 9N{?J"ido 4.报考材料清单
i2rSP$j !g6=/9 请考生严格按照以下材料清单要求准备报考材料并按序装订成册。
maY.Z<lN 0Z]HH+Z; (1)南京师范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网报结束后打印)。
4lpcJ+:o
BqHqS (2)身份证复印件(含证件正反面)。
*PV7s u-s*k*VHoc (3)最后学位证书及毕业证书复印件,在国外获得的学位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应届生由所在学校提供应届生证明(实行弹性学制学校的学术型研究生二年级考生须提供已发表科研成果原件和学校开具的已取得提前毕业资格的相应证明材料并加盖学校研究生院(处、部)公章)或学生证。
m;hp1VO) [7~AWZU3 (4)本科及硕士阶段成绩单。应届硕士毕业生,硕士阶段成绩单由考生所在学校研究生院(处、部)提供并加盖公章,本科阶段成绩单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非应届硕士毕业生,硕士及本科阶段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报考直接攻博考生本科阶段成绩单由考生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提供。
>5Lp; ~x/ka43 (5)
英语水平证明复印件。
Vy[xu$y Wa.xm_4s2 (6)本人自述。简要介绍本人的学术背景与学习动机、已经从事的科学研究情况及其成果,着重阐述准备攻博的学位论文研究计划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UcD<vg"p mDZA\P_ (7)科研成果目录1份(包括论文、专著、课题、发明专利及获奖等),并提供近三年在公开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复印件(不超过3篇,复印件须有封面、目录、正文)、或课题项目书复印件(不超过1项,除理工科应届考生可为课题参与人外,其他考生须为第一主持人)、或获奖证书复印件(不超过3项,须为第一获奖人)等。科研成果及其复印件以届时所提供为准,并请按级别由高到低排序。
6__!M /SS~IhUX (8)专家推荐书两份(网上下载后请专家填写)。
4e
eh+T r-!Qw1 (9)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考生登记表(限报考本专项的考生提供,网报时下载,须经所在学校人事部门审核盖章,并在照片上加盖人事部门公章)。
60$;Q,]o &Wb"/Hn2 (10)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限报考本专项的考生提供,网报时下载,须经所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人事部门以及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审核加盖公章,并在照片上加盖人事部门公章)。
mVYfyLZ,( ]Q0bL (11)2022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限报考本专业学位的考生提供,网报时下载,须经所在学校人事部门审核加盖公章,并在照片上加盖人事部门公章)。
<)~-] `{h)-Y`` (12)学院招生细则中规定须提交的其他材料。
",vK~m2W_ Ee7+ob (二)确定考核名单
DUl+Jqn4B 9_jiUZFje 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于规定时间内组织专家对考生报考材料进行审查、评议。直接攻博、硕博连读和普通招考考生考核名单由学院确定并公示。通过学院初审的定向就业考生和“学校发展计划”考生考核名单及其报考材料须一并报研究生院,由学校审定并公示。
Ug546Bz K$qY^oyQFw (三)资格审核
z#PaQp5F .81Y/Gad_ 1.资格审核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