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ldL"*HW:
刑 法 学 :H8L (BsI
1999年 -/{}^QWB
1、 从罪刑法定原则论述犯罪的实质定义与形式定义的关系。 ^{+:w:g
2、我国减免刑事责任的根据和事由 2}C>{*}yQ
3、评费尔巴哈心里强制说 "@?kxRn!
2000年 /g7?,/vnZ
1、 报应刑与教育刑之争及其对刑事政策的影响 (eE}W~Z
2、从罪刑法定原则角度评价空白罪状的刑法规范 /<(ik&%N
3、原因自由行为 ]<z(Rmn`Q
2001年 cW^)$>A
1、刑法的公正与功利的关系 O}!@28|3"
2、 法条竟合及其适用原则 Ui;s.f
3、法益侵害说 E}j8p_p
2002年
&nw~gSe
1、 罪刑均衡与刑法个别化关系 9yAu<a
2、正犯与共犯的关系
r@UY$z
3、期待可能性 -)+DVG.t
2003年 ,w>?N\w!}
1、试论罪刑关系 )Dpt<}}\
2、 片面共犯 f+~!s 2uw
3、持有型犯罪 -RDs{c`y%N
2004年 o^6 j(~
1、 中国犯罪构成理论与德日之比较 SnU{ZGR>sP
2、强奸幼女罪司法解释置评 8{t&8Ql n
3、刑罚目的综合理论 =@
2005年 N\&;R$[9:
1、 罪刑法定原则与刑事政策的关系 S6X<3L`FfH
2、 客观未遂与主观未遂 zD-8#H35X"
3、 责任犯的刑事责任根据 b<7qmg3
2006年 %;?3A#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其立法体现与司法表现 !S{<Xc'wv
2、过失危险犯 ?\r3
_
3、简评(日)大土家 仁的“ 人格刑法学” 7?] p\`
2007年 9%6`ZS~3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刑罚改革 Q6>( Z
2.论商业贿赂 hZJqo
+ s
3.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理论 "ukbqdKD
2008年 Vrh],xK7
1、论法益的概念及其在刑法学体系中的作用 CU_06A|}
2、论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机能的关系 ro@BmRMW
3、许霆案件的法理学分析2 |;
yb *
犯罪学、监狱学 bnQO}G
1999年 *JXJ
2
1、 简析20年中国社会变迁对犯罪的影响 `_`,XkpzCJ
2、加洛法罗的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分类的理论
@eWx4bl
3、服刑犯人的法律地位 XU7bWafy
2000年 %}:J
9vra
1、 评龙布罗梭 .5xM7,
2、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A?zW!'
3、狱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FoQk
2001年 Ls{fCi/2F
1、 刑事社会学派对行刑制度的影响 wQc w#
2、社会控制与犯罪发生的相关性 9A!qg<
3、 20世纪美国的犯罪学理论及萨瑟兰的贡献 "Wp<^s sMo
2002年 3F1Z$d(
1、 评述标签理论 ?Dm&A$r
2、刑事执行权的合理配置 Sj?'T@
3、论经济结构调整与犯罪预防 7F4]EA^
2003年 s-B\8&^C
1、 加洛法罗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观点 n6f|,D!?
2、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犯罪变化特点 -,&Xp>u\
3、制约监狱效能的主要因素 %Y T
IS*+0
2004年 `O/)q^m1L
1、 行刑社会化(冯卫国) :y)'qv[
2、流动人口犯罪原因 EIRf6jL
3、菲利的犯罪饱和说 F@BNSs N=
2005年 @j6D#./7j
1、 迪尔凯姆的犯罪学思想 QVpZ
A,
2、 黑社会犯罪(刘守芬) |zMQe}R@%
3、 犯罪加害人与被害人的互动关系 FyEl@ }W
4、 累进处遇制度 SxDE3A-:
2006年 oa|0=
1、网络犯罪的特征与预防 ( nh!tC
2、评犯罪原因的经济学理论 C N"c
3、试评罪犯矫正对综合治理的意义 S%@$J~\rx
2007年 .<.qRq-
1.被害人国家补偿 "hfwj`U
2.有组织犯罪的特征 RA6D dqT~
3.监狱行刑理论的社会化变迁 !4E:IM63
2008年 jK =[
1、试论古典犯罪学和实证主义犯罪学的异同。3 bbJa,}R
2、试论赫希的社会约束理论。 ",}VB8K
3、试论我国监狱分类制度及其完善 !o@-k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