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UID: 3
精华:
10
发帖: 10339
流量: 10025 M
威望: 10739 分
介绍博友: 5952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群组: 考博英语
注册时间: 2006-03-20
最后登录: 2025-10-01
|
云南大学2021年博士招生简章
为做好云南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保证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提高选拔质量和招生工作水平,根据教育部、云南省招生考试院相关文件要求,特制定本招生章程。 $CmTsnR1#y 一、培养目标 9Dl \S F[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B]vj1m`9 二、招生专业、招生方式 HL?pnT09 (一)招生专业 X]
!@xlwF\ 我校2021年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均为全日制学术型,招生专业详见《云南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附件1)(以下简称招生专业目录)。 {
\ePJG# (二)招生方式 #q- _
我校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包含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三种方式。 kD>vQ? 1. 直接攻博 ^wlep1D
按照《云南大学2021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含直博生)章程》,我校部分博士招生单位(“博士招生单位”是指我校具有博士招生资格的学院、研究院等,下同)可在相关专业内选拔具有推免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生入学资格。 -}J8|gwwp 2.硕博连读 =N
c`hP 从云南大学在读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中择优遴选,通过考核,被录取后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专业、导师(有特殊要求的除外)均可接收硕博连读考生,具体以《云南大学2021年招收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的通知》为准。 Q?@G>uz 3. “申请-考核”制 b<n)`; 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以“申请-考核”制方式报考,经考生申请、导师及学院考核、学校审定后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具体要求以《云南大学 “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试行)》及各博士招生单位制定的“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为准。 p!ErH]lH 招生专业目录中,带“*****”的招生专业表示该专业是学校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下自主增设的二级学科专业,毕业时学位证书上的“学位(专业)”名称以学位办规定和备案为准。 c'2ra/?k 带“*”的导师为外聘博导。 pB
./L&h 三、招生计划 .p`'^$X^ 我校2021年预计招收博士研究生380余人,包含普通计划、专项计划、联合培养计划等,各导师的招生计划见招生专业目录。 A3_9MO
(一)普通计划 @XmkIm 招生专业目录中没有特别注明的招生计划均为普通计划。 %u}sVRJ (二)专项计划 [78
.%b' 包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 V*}zwms6 专项计划相关要求以《云南大学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招生简章》《云南大学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准。 bSLj-vp (三)联合培养计划 mQd?Tyvn 我校招收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由云南大学授位)、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授位)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与植物所联合培养的具体专业、导师根据生源及报考情况,在录取时按照双向选择原则确定;与动物所联合培养的具体专业、导师以《云南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信息为准。 S41>VbtEp 学校招生计划以当年教育部下达的实际招生计划为准(预计于2021年3月份正式下达),实际招生计划下达后我校将视生源状况和各学科发展需要对各专业、导师招生计划作适当调整。 / 5Loj&!= 招生专业目录中各导师招生计划为包含各类型招生方式的总计划,已通过招收直博生或硕博连读生完成计划的导师将不再采用“申请-考核”制进行招生(已在招生专业目录中注明)。教育部实际招生计划下达后,若导师计划有调整,我校将视具体情况提前公布相关信息,如有必要将再次进行报名招考。 1tW:(~=a; 四、学习方式、报考类别 qS
al~ (一)学习方式
cmI#R1\ 我校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均为全日制,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须全脱产在校学习。 s 'xmv{| (二)报考类别 vuBA&j0C 报考类别分为“定向就业”和 “非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须在被录取前与云南大学及现工作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人事档案一律不得转入学校,毕业时按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须将人事档案转入学校,毕业时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h9\ A& 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只能选择非定向就业,专项计划考生根据专项计划要求选择报考类别,其他考生根据报考条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报考类别。 MVZ>:G9: 五、报考条件 98^6
{p 各考生需同时满足以下基本条件和各博士招生单位制定的“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中规定的报考条件(各博士单位制定的“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预计将于2月24日在学校研究生院以及各学院的网站上进行公布),方可进行报名,否则报名信息无效。部分学院、专业(研究方向)要求考生在报考前获得拟报考导师同意,或要求考生有相应的学术背景,请考生在报考前认真阅读招生专业目录的备注信息,仔细对照报考学院的“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以免影响报考资格。 HU9y{H (一)基本条件 avu,o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M7,MxwZ0k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2021年9月1日前获得国家承认的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 mC92J@m/L! 注:考生以境外硕士学位报考的,其学位获得时间须在学校报名日期截止前(2021年4月16日前),并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IviQ)hp 3. 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_#mqg]W ' 4.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 gLW>j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及军队招生单位招收军人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有关规定办理。 -FV'%X$i 6.往届考生报考须先确定是否符合我校各博士招生单位关于考生来源、报考类别的要求,并提供以下相应材料,否则报名信息无效。 9'g{<(R] ①在职人员报考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报名时须上传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签字盖章同意报考的《在职人员报考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表》(附件4); ]xEE7H]\h ②未就业人员报名时须上传《往届未就业人员报考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承诺书》(附件3); GK?
R76d 7.报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的考生,除须满足上述条件外,还须符合教育部相应专项计划的报考要求,报考资格要经相关部门审核通过方可报名。 N'P,QiR,z< (二)各博士招生单位制定的报考条件 [[h)
4H{T 具体详见各博士招生单位“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预计将于2月24日在学校研究生院以及各学院的网站上进行公布。 3z92Gy5cr 六、报考流程 `e>F<{
M6@ 报名分为网上报名、提交报名材料2个阶段,除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外,所有考生须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及交费,并向相关博士招生单位提交申请材料,否则报名信息无效。 &\|<3sd( (一)网上报名及交费 &xroms"S= 时间:2021年2月27日9:00~2021年4月16日9:00。 G D{fXhgk 报名网址: I A#*T`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bsbm/) [.xk 报名费:135元/人,采用网上交费方式收取,逾期不得补交。除重复交费情况外,报名费用概不退返。 '8kjTf#g<l 注:请各考生按照要求准确填写报考信息,按要求上传各类材料,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及交费成功的报考信息无效。 g{)H"
8L (二)提交报名材料 g*?+~0"`Y 完成网上报名程序的考生须在2021年4月底前,向相关博士招生单位提交报名材料,具体提交截止时间、方式、要求以该单位公布的“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为准。 jI`To%^Y 注意:采用邮寄方式的须严格按照时间要求(以邮戳为准)和地址寄送,并注明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报考材料及考生姓名、报名号。 Bye@5D 提交材料清单: a&
aPBv1 1. 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打印的《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 ec4%Wk2 2. 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出具的《专家推荐书》。如果报考院系对专家推荐书有另行要求的,须按院系要求提供。 y<%.wM]-J 3. 应届硕士生须上传并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往届硕士生须上传并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非学历教育取得硕士学位的往届生须上传并提交学位网出具的《学位认证报告》;因毕业时间早而不能在线验证的,需上传并提交《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持境外学位证书报考考生,须上传并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认证报告》。学历、学位证书认证办法详见附件5。 Jo aDX , 4.往届生报考还须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上传并提交《在职人员报考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表》(附件4)或《往届未就业人员报考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承诺书》(附件3)。 s8Ry}{ 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提交材料的要求以《云南大学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招生简章》公布为准。 NwlRPyt 6. “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提交材料的要求以《云南大学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公布为准。 J*~2:{=% 7. 考生须下载、填写并装订《报考云南大学 “ 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申请表》(附件2),并按照报考学院的要求提交其他相应材料。 )):22}I# 注: k-cIb@+" 1. 每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 n vpPmc 2. 相关表格可从研究生院网站下载,部分材料须在报名阶段上传报名系统,具体以系统提示为准,考生须严格按要求上传或提交指定材料。 l9NOzAH3 3. 报名系统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后反馈校验结果。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提交相应证明材料。因更改姓名或身份证号导致的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提交材料时还须提供具有更改记录的户口本(簿)或公安机关开具的相关证明复印件。因部分学历(学籍)认证报告认证时间周期长,建议考生在报名前提前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 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pY!dG-; 4.请考生认真阅读我校招生专业目录中备注内容及各博士招生单位公布的“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方案,确保符合报考条件,因报考条件不符导致报名无效或不准考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j)tCr Py 5. 报名期间,考生可修改网报个人信息(考试方式、专项计划、报考类别、报考院系、报考专业、报考博导、报考研究方向等关键信息不可修改)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并提交的报名信息原则上不得更改。 vgA!?P3 七、考核程序 %f_OP$;fc (一)资格审查 ]AZ\5C-J 各博士招生单位按照《云南大学2021年博士招生章程》《云南大学“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试行)》和各单位“申请-考核”实施方案,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审查不合格的考生不得进入材料审查环节。 r5!x,{E6 (二)材料审查 u->@|tEq 各博士招生单位组织专家导师组,参照制定的“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考生,可按照一定的比例择优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名单,材料审查不合格的考生不得进入综合考核环节。 yg-F
J/
(三)综合考核 '
MS!ss=r 各博士招生单位组织专家考核组,对考生进行综合考核,全面考查考生学业水平、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创新潜质、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等。考核内容包括外语水平、专业基础、专业综合。考核可采用学术报告、抽题作答、专家提问、实验操作以及笔试等方式,具体由各单位确定。 <% 7P 八、体检 ELrZ8&5G 我校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未达到体检要求的,不予录取。 T7lj39pJq 九、录取 C*EhexK,} (一)各博士招生单位按照“择优选拔、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招生计划、考生综合考核成绩以及思想政治表现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报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按要求予以公示。 FJd8s* (二)报考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就业”的考生,以及“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的非在职考生,必须按照《调档函》要求将档案转入云南大学。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的考生,学校不接收档案。 报考类别以《录取通知书》注明的为准,上报教育部后将无法变更,在读期间无法变更。博士研究生奖助学金相关政策以云南大学学生工作部相关规定为准。 b1+hr(kMRM (三)被录取的博士研究生毕业时,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 SGBVR ^ (四)应届硕士毕业生在2021年9月1日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毕业证或学位证者,取消录取资格。 _/jUs_W (五)新生报到后,我校将对其思想政治和品德、专业素质、身体健康等情况进行全面复查,发现有不符合标准者按照我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UR/qVO? (六)新生应按时报到。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有正当理由和有关证明,并向招生单位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WpJD=C% 有关录取政策以教育部当年下达的录取工作文件为准。 bQXc IIa{ 十、违规处理 8_<&f%/ 考生必须如实提供申请材料。如发现考生提交虚假材料、作弊或有其它违纪行为的,依情节严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规定,将给予严肃处理,由此造成不能录取或其他相关后果的,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在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将被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且相关情况将被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