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UID: 182397
精华:
0
发帖: 5
流量: 1 M
威望: 15 分
介绍博友: 0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 2017-03-05
最后登录: 2017-03-05
|
考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点
考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 T2rBH]5 1、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原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说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010] P{QHG 3 2、试述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013] PXtF#,roP 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理论,试述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014] aMHC+R1X 结合马克恩《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谈谈,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013马哲] t18j2P>` 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2011] *ej< 0
I{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改革。[2010] uHmvHA~/c8 *5、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发展及价值。[2011] Qmo}esb'( *6、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超越。[2007] Dic|n@_Fy *8、试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2009科社] 6`7bk35B 9、试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2011科社] Rcw[`q3/ 10、试述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2013科社] -gt?5H h *11、试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2015科社] vV9vB3K5?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骨干计划2015] LA2/<: 13、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2009科社] [2013科社] xHaz*w1| 14、运用个性与共性关系原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2012科社] emrA!<w!W 15、运用认识与实践关系原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2011科社] 6~W@$SP,F 16、如何理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并结合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加以说明。[2010科社] OQ
w O7Z ]
W2#8:i +'olC^?5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最新成果: cVxO\M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实质。[2011] "cBqZzkk9j *(一)“三个代表”: F|5Au>t 1、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全部历史经验的总结。[2003党建] Qf~$9?z 2、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唯物史观基础。 fvi0gE@bd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yK8q's 1、试述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2008] #rBfp|b]1 2、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tQNrDp+ 3、 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2007马哲] m0v.[61 (三)科学发展观: ['pO=ho 1、试述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变。[2009] m&xVlS 2、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2015科社] ."B{U_P&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8u
H8) (四)“以人为本”: Y&Fg2_\"> 1、试论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2011科社] R0tT4V+ 2、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及其与“以人为本”的关系。[2004马哲] $HQ4 o\~ 3、 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2007马哲] g.hYhg'KUh 4、阐述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关系,并说明科学发展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dz+Dk6"R (五)生态文明: ~ *"iLf@, 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 :0 n+RL*5 三、新一届中央: C:5d/9k ——群众路线、从严治党、依法治国与“四个全面”总体战略布局: R*lq7n9 1、试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涵和条件。[2014中特] Z/?{{}H+ *2、试述“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和哲学基础。 3Xd:LDZ{ 3、邓小平说:“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结合唯物史观相关原理和中国历史经验谈谈你的理解。[骨干计划2015] W9tZX5V1 4、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说明近年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顿“四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 P3|s}& 5、试述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关系及其当代意义。 *DfOm`m 6、试述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理论依据。[2009科社] ZnI15bsDx 7、阐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理论,并说明深化改革对天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意义。 =|IlORf< 阐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理论,并说明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关系。 ;xzaW4(3 8、结合恩格斯晚年书信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学习,谈谈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JVy|SA&R 9、阐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014中特] [yQ%g;m 10、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谈谈你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看法。[2010马哲] ~).D\Q\ 11、结合学习恩格斯晚年历史唯物主义书信中关于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思想,谈谈对“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 H2Wlgt 12、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关原理说明法律与道德、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四中全会报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骨干计划2015] !vR Zh('R 13、习近平关于发展理念的新论断。 ~:T@SrVI 习近平关于开放发展的新论断。 [tfB*m
5 C2v_],] =r ^_D= UiH7 -W('^v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