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UID: 153098
精华:
0
发帖: 6
流量: 5 M
威望: 15 分
介绍博友: 1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 2014-12-05
最后登录: 2014-12-05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2001经济学一
博士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经济学一科目,适用于理论经济学各专业) 2r>I,TNHl ~sbn"OS+ 一、考试目标 8$C?j\J|* 该大纲旨在为选拔优秀应届或往届硕士生攻读博士学位而设置。要求考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思想具有较好的理解程度,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5;Q9Z1
` 二、考试形式 r>3y87 闭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笔试。
_)=eE 三、试题类型 ~Op~~
m 名词解释(15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40分)、计算分析题(25分)。 SQJ
}$#= 三、考试内容 QTT2P(Pz 中级与高级宏观、微观经济学占70%,计量经济学占30%。具体考试内容如下: yy#4DYht 't<hhjPqY 一、微观经济学部分 MZK%IC> 1.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rw]7Lr_> 经济学及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方法,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 2JX@#vQ4 2. 供求的基本原理 Bl!R
bh\ 影响供求的因素,市场机制,弹性理论,政府对价格的管制,供求的长期变动。 cOo@UU P 3. 消费者行为理论 bo04y)Iz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显示性偏好,消费者剩余,攀比效应与虚荣效应,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斯勒茨基方程,需求的经验估计。效用函数的存在性。间接效用函数与消费中的对偶。行为经济学与试验经济学。 AxZaV;%* 4. 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 o=ULo &9 赌博与圣彼得斯堡悖论,期望效用函数的唯一性,描述风险的工具,风险的偏好类型,确定性等价物与风险升水,降低风险的办法,风险资产的需求 z((9vi W
5. 生产与成本 WpPI6bd 生产集和生产集的性质,生产函数及其分类,短期与长期,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等产量线,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要素替代,边际报酬递减律,规模报酬,成本的种类,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范围经济与学习曲线,规模经济,生产与成本理论的对偶性,估计和预测成本,生产和成本理论的数学处理方法 >P[BwL] 6. 竞争性市场的均衡及福利分析 `(Ij@84
利润最大化,竞争性企业的短期与长期均衡,竞争性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竞争性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生产者剩余,竞争性市场均衡的福利分析 最低价格与最高价格,价格支持与生产配额,征税与补贴的影响,进口配额与和关税 /Vy,6:$H3 7. 垄断市场及其定价分析 _l||69|. 垄断的含义与特征,买方垄断与卖方垄断,垄断企业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垄断定价的简单法则,垄断势力的测定,垄断势力的来源,垄断的社会成本,对待垄断的办法,反托拉斯法,价格歧视及其分类,时期间价格歧视和高峰价格,两步收费制,搭售,广告,联合企业的内部转移定价 cNvh2JI 8.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 jhkNi`E7 垄断竞争的短期与长期均衡,垄断竞争的经济效率,寡头垄断的含义与特征,古诺模型,斯塔克博格模型,价格竞争与伯特兰德模型,竞争和串通,囚徒的困境对寡头定价的意义,卡特尔 )*T<s 9. 博弈论与竞争策略 C:$pAE( 合作与非合作博弈,占优策略,纳什均衡,极大化极小策略,混合策略,重复博弈,序列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威胁、承诺与可信性,对进入的威慑,策略性贸易政策,讨价还价策略,拍卖理论 $3D#U^7i 10. 要素投入品市场分析 3E]IEf 引致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经济租,不完全市场上要素定价问题,工资、利息、利润,地租 5x1_rjP$| 11. 投资、时间及资本市场 F,>-+~L= 存量与流量,贴现值,现值与未来值,债券的价值,投资决策的净现值标准,真实贴现率与名义贴现率,消费者的跨期决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耗竭资源的生产决策,利息率的决定,可分散风险与不可分散风险 /woC{J)4p 12. 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n9x&Ws;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瓦尔拉斯模型,帕累托最优与帕累托改进,交换的一般均衡,生产的一般均衡,公平与效率,自由贸易的利益,竞争性市场的效率,市场失灵 tFKR~?Gc 13. 信息不对称市场 }}MZgm~U) 对称与不对称信息的含义,旧车市场与逆淘汰,保险和信贷市场,声誉与标准化的重要性,市场信号模型,劳动市场信号的简单模型,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委托-代理问题,一体化公司内的管理激励,劳动市场的不对称信息与效率工资 >$dk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