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方法论 (一)——教学方法 77P\:xc
1.如何正确理解教学方法的概念? mMAN*}`O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能够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8AT[.Hh
(1)教学活动的双边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密切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2)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相互联系和作用。(3)教学方法的构成。可分为:组织结构、逻辑结构和时空结构。组织结构是指教学方法本身的构成要素及其组合方式。逻辑结构是指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循序。时空结构从宏观上是指教学方法的结构是历史和逻辑的辩证统一,它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历史变革与教学方法的历史存在。 "r9Rr_,
>
2.从教学方法发展的历史来看,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教学方法? cS ~OxAS
对教学方法历史与发展的纵向概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教学实践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教育教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也就是说,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时代要求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教学方法发展的直接因素。但是,教学方法并不是被这些因素消极地决定的。教学方法一旦形成后,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表现之一,就是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起极大反作用,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另外还表现在教学方法形成以后,并非简单地随着不同社会变革和世界观不同而变化,而是相当稳定。因此,我们社会主义学校的教学不应该轻易地否定或排斥某些“传统教学法”应该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教学方法,吸收当代各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总结经验,使社会主义学校的教学方法得以丰富和发展。 )GD7rsC`<
●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法? po| Ux`u
(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 不同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实现和完成。如果是传授新知识,就得选择语言传递信息方法、直接感知方法,如果是形成和完善技能技巧,就得选择实际训练法为主。 (Ou%0
KW
(2)依据教材内容特点 不同学科性质的教材,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某一学科中的具体内容教学,又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性质和具体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当教学法。 Q+:y
(3)依据学生实际情况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个性特征。应当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那些能促进和发展学生学习独立性方法。 U0x
A~5B
(5)依据各种教学方法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每个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同时又有各自优点和局限性。教学方法职能作用的发挥,受教学过程诸因素的优化组合。某种方法对于某种学科或某一课题是有效的,对另一种形式的教学可能是完全无用的。 ]}2)U
(6)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要求 教学之所以选择一定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教学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教师力求选用经济有效的方法,教学最优化,以最少时间取得最佳效果。 3$|/7(M&DA
除了以上因素以外,还应考虑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因素。 3:J>-MO
●3.谈谈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及这类方法的基本要求。 F.9}jd{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 RRL{a6(?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 8wU$kK
谈话法又称回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回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AO#9XDEM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Hw|
P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获得知识,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教学方法。 Aoe\\'O|V
基本要求: &g`IRz
(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教师运用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发展他们智力和能力,最为重要的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番必要的加工,实行科学的组合,并按一定程序,组成合理的教材结构,使教学内容具有逻辑意义。 YQMWhC,8hy
(2)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生动、并富有感染力。 2+1ybOwb
(3)善于设问疑难,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活动。 '{&Q&3J_
(4)恰当地配合和运用板书。 {6i|"5_j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1IXtu
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特点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和真实性等。包括演示法、参观法。 dlu*s(O"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演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试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D,#UJPyg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展览馆、自然界、何、和其他社会场所,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和研究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fY<#KM6X
基本要求: c -w #`
(1)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Kl
20?
(2)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滴进行观察。 N
J3;[qJ
(3)引导学生做好总结工作。 zsL@0]e&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LrU8!r`a
是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 mLCDN1UO{
练习法是指教师指导下进行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可分为语言的练习、解答问题的练习、实际操作的练习。 ddHl&+G
实验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仪器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和变化,使学生在观察或研究和独立操作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K_i|cYGV
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所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方法。 +%dXB&9x|Z
基本要求: '|8dt "C
(1)对学生实际训练的活动要进行精心设计和指导。 c1YDln
(2)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动脑、动口、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 L2H
(3)重视实际训练结果的总结和反馈,培养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的良好习惯。 +nYFL
e
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uP?
?E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或利用一定教材内容和艺术形式,使学生通过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陶冶他们的性情,培养他们正确态度、兴趣、理想和审美能力的方法。欣赏法内容有三种类型艺术美和自然美欣赏、道德行为欣赏、理智的欣赏。 {
I#>6
基本要求 o'2eSm0H
(1)引起学生欣赏的动机和兴趣 t. P@Ba^
(2)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 mxNd_{
n
(3)要注意学生在欣赏活动中的个别差异 80lei
(4)指导学生实践活动 7;jD>wp9D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j|!,^._i
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主要包括发现法。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就是只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Xa[k=qFo
发现法的基本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要解决或研究的课题(2)学生利用有关材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各种可能的假说和答案(3)从理论或实践上检验假设,学生中如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展开争辩(4)对结论进行补充、修改和总结。 _ *f>UW*,
基本要求 IO)B3,g
(1)依据教材特点和实际,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 VLuHuih
(2)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 ">}6i9o
(3)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境。 jTa\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