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W~B5>;y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时,按照国家和我校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我校规定的学位标准,可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 ZDYJhJ.
二、培养目标 iG,t_??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8?Y['
三、选拔方式 5lJ)(|_
(一)普通招考。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由我校自行命题并组织入学考试,从考生中择优选拔。博士生导师是否招收普通招考考生以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公布为准。2020年起,我校各理工科类学科单位均不再招收普通招考考生。 HT
_TP q
(二)硕博连读。面向修完规定课程的我校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的在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选拔博士研究生,具体事项详见各单位2020年优秀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连续攻读博士学位选拔实施细则。 r\9TMg`C
(三)“申请—考核”制。面向校内外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的学术学位应届硕士毕业研究生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选拔博士研究生,具体事项详见各单位2020年“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招生实施细则。 agOk*wH5
(四)直接攻博。选拔具有推免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招生方式,具体事项详见我校《关于做好2020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含直博生)的通知》。 z&3]%t
`C
四、报考条件 }GnwY97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VzR
x%j/i
(二)学历学位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7/X"z=Q^|
1.已获硕士学位(学位证书发证日期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人员; -#A:`/22
2.应届硕士毕业生(指学历教育硕士生,最迟在录取当年入学前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具体时间以我校当年入学报到时间为准,下同); ;+I4&VieK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H.O(*Q=
(四)有至少2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正高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Rh] P8
(五)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研究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ziy`#fm,
(六)凡在国外或境外大学、高等教育机构攻读正规课程所获学位证书,均须经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并在报名时出具书面认证材料。 2+92Q_+
(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下称“少干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的专项招生计划(包括全日制、非全日制),2020年我校该专项计划拟招收2名博士研究生,具体招生办法按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函〔2019〕11号)执行。学校将在满足该专项计划录取规则的基础上,按照理工类专业优先、应用型专业优先的顺序确定拟录取名单。 c8QnN:n
(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下称“思政骨干计划”)为定向培养招生计划。我校招生学科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 T
"E( F
(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下称“思政专项计划”)为国家非定向培养的全日制专项招生计划,专门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招生。 GZ0aOpUWVq
(十)“思政骨干计划”和“思政专项计划”具体报考要求、招生专业及招生名额以教育部当年发布的文件为准。 {%']w
五、招生计划 BSp$F WvT?
目录中所列的拟招生数为计划招生数(含以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和直接攻博方式选拔的人数)。招生计划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分别安排,实际招生数将在教育部下达招生指标后,根据学校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方案综合各专业合格生源和学科实际确定。“少干计划”和“思政骨干计划”为单列专项计划,不能与非专项计划的考生进行调剂录取。 h[ 6hM^n
我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具体事项另文公布。 bv\ A,+
六、报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