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RM,aG}6M)M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本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知识创新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贡献的高级专门人才。 pnE]B0e
二、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 NOwd'iU
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见《福建农林大学2025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其中所列招生计划数仅供参考,待上级主管部门正式下达2025年招生计划后,再结合我校学科建设发展需要和报考情况,确定各学科专业实际招生数,并及时在招生学院网页公布。 tY]?2u%)
三、招生对象 DZ\ '7%c
1、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5@r6'Z
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当年新生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E((n
3、硕博连读生。修完规定课程,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我校在学二年级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生。其中学术学位博士生原则上仅限相同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生报考,兽医专业学位博士生仅限兽医专业学位硕士生报考。根据教育部印发的《2014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风景园林、林业、农业专业学位博士生暂不招收硕博连读生。所有硕博连读生仅限报考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 gm,AH85
4、直博生。具有2025年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仅限报考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 VD@$y^!H
5、同等学力考生。取得全日制本科毕业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起到博士入学当年报到日止)且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要求的人员。同等学力考生仅限报考非全日制定向专业学位博士生。 AZ4?N.X?
四、招生方式 8x)i{>#i
1、申请考核:对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硕博连读生、同等学力考生均采用“申请—考核”制招生。 ~Gmt,l!b
2、直接攻博:按照《福建农林大学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招生简章》及各招生学院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招生实施细则执行。 ZzgzeT+bv
五、报考类别 +>1?ck
博士生招生计划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博士生按定向培养协议就业,在报名前需征得所在单位同意;非定向就业博士生按所在招生单位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1$Q[
%9
1、非定向(全日制):基本学习年限内在校全日制学习,人事档案、工资关系等须转入我校。 OomC%9/=,
2、定向(全日制):基本学习年限内在校全日制学习,人事档案及户口均不转入学校,毕业后回原单位(或定向地区)工作。考生录取前须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需明确承诺并确保在基本学习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并按协议书的要求办理有关手续。 &n_f.oUc
3、定向(非全日制):人事档案及户口均不转入学校,录取前须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并按协议书的要求办理有关手续。 lb}RPvQE
我校非全日制博士生只招收定向考生。 "P@ SR`v#
六、报考条件 <yX u!
(一)已获硕博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硕博连读生的基本申请条件: w9<'0wcs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纪记录;学习态度端正,学风正派。 60{DR >S
2、具有境外学位的申请者需提交教育部相关机构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报告;应届硕士毕业生申请者,必须在博士研究生入学前取得教育部承认的学位证书;二年级硕士生申请者(硕博连读生),应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已修的硕士课程成绩优良,无不及格科目。 P2f^]z
3、申请者英语水平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PMb Ub
(1)英语专业本科(含)以上毕业; e21J9e6z
(2)近十年内曾在英语国家留学满一学年(8-12 个月)或公派连续工作1年(含)以上,并且能提供由我驻外使领馆或国家相关部委级别的派出单位出具的工作证明或者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对于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取消后的留学人员,应提供国外院校或科研机构录取材料、国外院校颁发的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国外院校或科研机构出具的学习进修证明材料或留学人员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等可认定留学人员身份和经历的材料,以及留学人员护照及签证、出入境信息、回国行程票据等可确定留学人员在外留学期限的材料; F1_,V
?
(3)参加“全国英语水平考试”PETS-5 并达到合格标准; hZ>m:es
(4)参加雅思(学术类)、托福考试,成绩达到以下标准:雅思6分及以上,托福(IBT)80分及以上; G%l')e)9Gq
(5)大学生英语六级考试成绩合格(100 分制需60分及以上;710分制需 425分及以上); 1;c># 20
(6)提供 1 篇以第一作者署名、用英文撰写发表的高质量论文。论文截止时间为2025年2月28日,具体认定标准由各招生单位(学院)根据各学科的实际情况制定,请考生咨询各招生学院。 '6){~ee
S
4、科研或实践能力要求 _+aR|AEC
(1)报考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申请人,应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报考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申请人,应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 R\&z3<-S
(2)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三年及以上且报考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申请者,需在获得学位后以第一作者署名发表高质量论文不少于1篇,或学院要求的其他科研创新成果。 o[ks-C>jw
(3)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三年及以上且报考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申请者,需在获得学位后以第一作者署名发表高质量论文不少于1篇,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或审定/认定/鉴定/ 登记动植物新品种或三类新药不少于1项,或学院要求的其他实践创新成果。 +:ms`Sr>
(4)科研或实践创新成果具体要求由各招生学院根据学位点实际情况在本简章要求的基础上另行制定,详情请考生咨询各招生学院。科研或实践创新成果截止时间为2025年2月28日。 [sk n9$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yjg\S?L
6、有两名所申请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及以上的专家推荐。 PPySOkmS3
7、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的专项招生计划,各招生单位可根据学科实际,适当放宽其基本申请条件中的科研或实践能力要求,择优录取。 6Sn&;ap
(二)直博生的基本申请条件 U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