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复旦博士招生简章
J<L\IP?% WZ`i\s1# tQG'f*4 一、培养目标
4IW
fp&Q! t;Z9p7
rk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Cgln@Rz &~;M16XM,e 二、招生规模
Wtaz@+ 8VG}
- 本年度我校拟招收博士研究生1085名左右(含提前攻博、硕博连读、直接攻博和公开招考人数),录取时将视生源状况和学校发展需要适当调整招生名额。
)a0l:jEOc Xl1% c7r.1 三、报考条件
dLGHbeZ[( <o9i;[+H-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19eu x~uDCbL ysi=}+F.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工作6年或6年以上,并已进修过至少5门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且考试合格(需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且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完成人)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过1篇学术论文,或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一般应已取得高级职称,经审核确认已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OYxYlUq QxPPgn7' Kg~D~
+j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G>:v1lde lH?jqp 4.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63年9月1日后出生);
Ax\d{0/oL2 l
z"o( %D 5.须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_'Jjt9@S b 1.S21 6.凡报考“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的考生,必须具有医师资格证书。
W;T0_= gnzg(Y]5w 四、报名时间及方式
9;I%Dv Lp"OXJ*es 2007年12月1日至31日,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报名。
$?!]?{K #b&tNZ4!_ 五、报名注意事项及资格审查
sZ&6g<8#y GK-P6d 1.考生报名时须按要求认真填写报考信息,下载相关报名表格,并牢记自己的报名号。
u4T$ K"t? %{IgY{X 2.完成网上报名后,应于10日内将报名表格、报名费、学位证书及有关奖励证书等复印件寄(汇)至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否则按放弃报名处理。
:zo5`[P f*"T]AX0 *-fd$l. 3.公开招考考生须携带身份证(或现役军人、文职干部证件)和学生证(或硕士学位证书)原件,于2008年3月12日至14日到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通过后即领取准考证。
{5
pK8 "
wT?$E 六、关于调整上海医学院博士生招生选拔办法的说明
^/}4M'[ w 9XQE5^ 经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研究决定,我校2008年将对上海医学院博士生招生选拔办法作进一步调整,即初试阶段只进行公共外语考试,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考试放在复试时进行。依据考生的公共外语成绩及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估结果,确定差额复试名单。
A
0@,^|] ny+r>>3Td 报考上海医学院各专业的考生,在报名时必须详实提供的材料包括:① 学习和从事临床或科学研究的简要经历;② 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应届生提交论文主要结果和详细摘要);③ 本科和硕士阶段课程成绩单(须授课单位盖章);④ 已有科研成果、专利、发表论文等(复印件);⑤学位证书、各类获奖证书和英语四六级证书(复印件);⑥ 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计划书(不少于5000字);⑦ 两位具有正高职称的专家出具的推荐信。
MYb^G\K H;_Ce'oU( 上述材料必须在报名时与报名表格一起寄(送)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地址: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邮编:200032,电话:021-54237284);报名费寄(汇)至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Q1|6;4L B%u[gNZ 七、考试
tboQn~&4 EUI*:JU- 1.初试时间:2008年3月15日至16日,地点:复旦大学(邯郸校区)。
;CS[Ja>e ~.G$0IJY 2.初试科目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
GTfM *b R!/JZ@au< ]D5Maid+ 3.复试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各学科专业均采取差额复试。
nG5\vj,zB 1Zp/EYWa{ 4.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政治(文科类考生加试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理、工、医科类考生加试自然辩证法)及两门硕士学位课程,均为笔试。政治课加试时间为2008年3月16日下午,硕士学位课程加试由有关院系安排。
,0AS&xs$ (i(E~^O mh[,E8'd 八、录取
r90tXx ^|vk^`S 根据考生的入学考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和业务素质择优录取。考生入学时须进行体检,未达到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者,取消入学资格。
`Nvhp]E
'^WR5P<8c &@{`{ 九、我校部分院系提供参考书目,考生可通过有关院系网页或致电院系查询。
A0A|c JP 52#
*{q} 十、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激励机制,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自2007年起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现有国家拨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学校各方面资金的投入,建立和实施全新的奖、助学金资助体系。具体实施方案,请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动态信息"栏。
UJp'v_hN c8 十一、凡专业代码后带"☆"者为国家重点学科,带"*****"者为自设专业。
|zfFB7}v B [YyA 十二、复旦大学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邮政编码:200433;联系部门: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联系电话:(021)65643991;传真:(021)65644159;E-mail:
gs_admission@fudan.edu.cn;网址:
http://www.gs.fudan.edu.cn/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