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报考说明
1MtvnPY /`iBv
8! 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技专门人才。
n'/w(o$& 二.报考条件:
VV(>e@Bc4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GHHErXT\a 2.已获得硕士学位(在国外获得的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的人员;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须是国家统招硕士生,且最迟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或满足同等学力报考条件(条件见下页)的其他人员(注:单证的专业学位考生须在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后才能报考)。报考医学专业学位者,还必须具有相应专业的执业医师资格。
^n@. 3.身体健康;报考博士生的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五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有两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t)o #!)| 三.学制:基本学制3-4年,详见浙大研究生院网,网址:
http://grs.zju.edu.cn/service/document/xzgd.htm。
*G^n<p$" 四.报名:报名时间统一为2008年11月(2009年9月入学),届时请访问
http://grs.zju.edu.cn/yjszs,按有关通知说明进行网上报名(具体报名时间网上另行通知)。
]JX0:'x^ 五.考试地点和时间:考试地点:浙江大学 考试时间:2009年3-4月间(具体日期以准考证为准)。
|Xblz1>DF 六.考试:有效报名的考生可以打印准考证。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初试进行外国语(含听力测试,听力成绩记入总分,占20%,并有单独要求)及二门业务课笔试(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应试自然辩证法)。复试时间、内容由各招生学院确定(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还须加试两门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
pRtxyL"y 七.报考资格审查:考生的报考资格,在复试前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按照报考条件另行审查。
9l+`O0.@ 八.录取:录取通知发放时间:2009年6月底。
JMu|$"o&{ 九.奖贷助学金:浙江大学从07年开始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导师负主责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以创新为目标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引进了激励机制,报考时可申请基本助学金,入学后可申请岗位助学金、研究生优秀奖学金、研究生国际交流基金等等,使得优秀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潜力,获得更多的机会。
?)
#dP8n 基本助学金:基本助学金用于资助培养费,资助对象为非在职考生,非在职考生100%享受基本助学金,资助金额为每人每年12000元。
SGW2' 注:1.专业名称前标有“*****”号的是我校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
/"?y @;Y~ 2.博士生导师姓名注有“*”者为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yhe$A<Rl= 3.目录中的招生数是08年的实际招生数(含直接攻博、提前攻博等),视当年的招生计划及具体招生情况会有所调整,仅供参考。
-
Z "w 4.有关参考书目购买可查询浙江大学教材网,网址:
http://www.zjubook.com 。
]GYO`, TX]4Y953D }N5>^y irCS}Dbw L)VEA8} 浙江大学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研究生的规定
.ag4i;hS8 s)"C~w^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对以同等学力报考我校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条件作如下规定:
S#qd#Zk|Y 以同等学力报考我校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必须符合下列1、2、3条或1、4条:
T[s_w-<7$ 1.大学本科(国民教育系列)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后在与所要报考专业相近的岗位工作6年或6年以上;
J_R54Y~vu 2.参加全国统一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单位为浙江大学,成绩符合报考当年浙江大学规定的复试基本条件(有效期为3年);
V'~]b~R 3.已取得所要报考专业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所要求的课程进修合格成绩及结业证书(须由研究生培养部门出具成绩及结业证明);
^8aj\xe( 4.已获高级职称、且以主要获奖人(排名前3名)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以上;或已获高级职称、且以主要作者(排名第
7f#[+i 一)发表的论文在SCI、EI、SSCI、AHCI、IM、AI收录达2篇及以上。
aT[Z#Zd, N 各招生学院研究生教育科联系电话 (区号:0571)
?U~C= F?K 学院名称 (页 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学院名称(页 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KDgJ~T 经济学院 (1-4) 87951474
flh@zju.edu.cn 环资学院 (119-124) 86971448
hz-yjs@zju.edu.cn oC>e'_6_b 光华法学院(5-6) 86592723
caohuimin@zju.edu.cn 生仪学院 (125-127) 87951585
qhuang@zju.edu.cn r#*kx# " 教育学院 (7-10) 88273714
jyxy37@zju.edu.cn 农生学院 (128-134) 86971206
yjsk.cab@zju.edu.cn 4&)*PKq 人文学院 (11-21) 88273199
rwyjsk1@zju.edu.cn 动科学院 (135-136) 86971949
zrwang@zju.edu.cn %TxFdF{A 外语学院 (22) 88206251
Xyj301@zju.edu.cn 医 学 院 (137-153) 88208116
hzcgz@zju.edu.cn ;oVdkp 理 学 院 (23-47) 87952309
lxyxjf@zju.edu.cn 药 学 院 (154-157) 88208418
huangpf@zju.edu.cn U 9TEC) 生命科学院(48-57) 88206488
yjskm@zju.edu.cn 管理学院 (158-162) 88206822
huxuchu@zju.edu.cn 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