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UID: 193552
精华:
0
发帖: 9
流量: 1 M
威望: 20 分
介绍博友: 0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 2017-12-07
最后登录: 2017-12-13
|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二)》考试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二)》考试大纲 :F<a~_k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Xb!dnT.*a 1.1 热力学概论 rre;HJGEL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Q!|71{5U 1.3 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 16aa IK 1.4 焓 T]i~GkD\ 1.5 热容 Wh4lz~D\@ 1.6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Sa<R8X'J 1.7 Carnot 循环 Z1OcGRN! 1.8 Joule-Thomson 效应 rAQ^:q 1.9 热化学 I5D\Z 1.10 Hess 定律 i>w>UA*t 1.11 几种热效应 jEI!t^# 1.12 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 ?Ts
Z_ 1.13 绝热反应 m1`ln5(R 1.14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说明 979L] H# dkVVvK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VSSiuo'5w 2.1 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 <LLSUk/ 2.2 热力学第二定律 3g6R<Ez 2.3 Carnot 定律
N.2rF 2.4 熵的概念. m.4y=69 & 2.5 克劳修斯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 * dNMnZ@Y 2.6 熵的计算 \[8I5w- 2.7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的统计意义 BS{">lPmx 2.8 亥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 LXx3 2.9 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 8>epKFEg 2.10 ΔG 的计算 g|T' oK 2.11 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 Y- w5S|! 2.12 热力学第零定律和第三定律 C( r?1
ma S ":-5S6 第三章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在溶液中的应用 +^"|FtKhE 3.1 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 ]IoS-)$Z/ 3.2 偏摩尔量 PSy=O\ 3.3 化学势 ]w')~yk 3.4 稀溶液的两个经验定律 .rMGI"
3.5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通性及各组分的化学势 )qxL@w. 3.6 稀溶液中各组份的化学势 WM"I
r1 3.7 稀溶液的依数性 0_j! t 3.8 活度与活度因子 9EH%[wfv 3.9 分配定律 Jl4zj>8~ 第四章 相平衡 <2R=!n@b\ 4.1 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 DG&
kY+ 4.2 相律 $60+}B`m 4.3 单组份系统的相平衡 L>PpXTWwy 4.4 二组分系统的相图及其应用 ,iHl;3bu 4.5 三组份系统的基本相图
^h'
wZ7-\ u''(;U[ 第五章 化学平衡 DsP+#PX 5.1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化学反应的亲和势 Kj}}O2 5.2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等温方程式 w1.KRe{M 5.3 平衡常数的表示式 Z3Viil: 5.4 复相化学平衡 8S)k]$ wf% 5.5 平衡常数的测定和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x0 j$]$ 5.6 标准生成自由能 z43 H] 5.7 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V-)q&cbW]q Iunt!L 第六章 电解质溶液 O! ;!amvz 6.1 电化学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y1,w JI 6.2 离子的电迁移率和迁移数 dhV=;'
6.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TMq\}k-I5 6.4 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因子
}7UE 6.5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sl`\g1<{` VF
RUiz/C 第七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F0"UH, 7.1 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 3F<My+J 7.2 电动势的测定 3'IF?](]U 7.3 可逆电池书写方法 M$|^?U>cm 7.4 可逆电池的热力学 X}_kLfP/9 7.5 电动势产生机理 A LKU 7.6 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 0f1*#8-6 7.7 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Vk#w%EJ 8NA2C.gOZ 第八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 =Cu! 8.1 分解电压 :+Y+5:U] 8.2 极化作用 ^!?W!k!:V 8.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 gOq
>` 8.4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腐 epR7p^`7 8.5 化学电源 XWH~o:0<2 r+d%*Dx 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E8A6/ 9.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A^*0{F?,) 9.2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 ALJ^XvB4V 9.3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pQWa5 9.4 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 "NMX>a,( 9.5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o
@XhL9 9.6 活化能 l'y)L@|Qrh 9.7 链反应 -Uh3A\#( 9.8 碰撞理论 JPRo<jt= 9.9 单分子反应理论 |eU{cK~e^ 9.10 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Lzm9Kh; 9.11 光化学反应 NI,i)OSEN 9.12 催化反应动力学 4l_!OUvt Nb(c;|nV 第十章 表面物理化学 U["'>&B
10.1 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 ckykRqk} 10.2 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 +"
|?P 10.3 溶液表面吸附 1Tm,#o 10.4 液体的铺展和湿润 ?d&l_Pa0e 10.5 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 bys5IOP{]o 10.6 固体表面的吸附 }M7{~ov#s 10.7 吸附等温线 __LR!F]=i 10.8 气- 固相表面催化反应 }$
C;ccWL v'=$K[_ 第十一章 胶体分散体系与大分子溶液 icS%])3LF 11.1 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性 N5_` 11.2 溶胶的制备和净化 )d(F]uV:y 11.3 溶胶的动力性质 'vCl@x$ 11.4 溶胶的光学性质 (`'(`x# 11.5 溶胶电学性质 5y^I~"_i 11.6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 ~xPU#m< 11.7 乳状液 `O
,^oD4 11.8 凝胶 AdU0 sZ+&c 11.9 大分子溶液 l/xpAx <Fo~|Nh| 第十二章 物理化学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应用 88uoA6Y8h "
l;=j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