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UID: 3
精华:
10
发帖: 10309
流量: 9995 M
威望: 10709 分
介绍博友: 5945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群组: 考博英语
注册时间: 2006-03-20
最后登录: 2025-06-29
|
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在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直接关怀下建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创办的第一所传媒类高校,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办学70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传承“忠诚、自信、包容、竞先”的文化基因,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造就了大批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教育重镇”。 ,KW;2t*IQ@ 学校现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国家“双一流”学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2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动画学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类别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各学科在建设过程中争创特色一流、取得重大突破,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个学科取得了骄人成就,设计学与艺术学理论共居第一方阵,多个专业学位水平实现全国领跑。 x)5V.q 面向未来,学校正全面布局智能传媒教育,推进交叉学科建设,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通过实施从传统高等教育向未来高等教育、从传统传媒教育向智能传媒教育、从国内一流高校向国际一流高校的“三个跨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 gL$&
@NY 一、招生计划 )J/HkOj"V 我校本次计划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20人左右,具体招生专业及博导信息详见《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J:dK=O@Z 我校实际录取总人数以及各博士生导师的实际录取人数将根据国家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等进行适当调整。 .R44$F 2025年我校在国际传播学专业(专业代码0503Z7)招收“国际传播白杨班(博士)”。“国际传播白杨班(博士)”是中国传媒大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讲话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学校面向国家国际传播重大战略需求的人才培养重要举措。学校集中我校国际传播优势资源,集合国内外国际传播优秀导师,集纳“政产学研用”各界国际传播力量,以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导向,着力培养卓越国际传播人才。“国际传播白杨班(博士)”以高水平、宽口径、多元素养、复合能力为培养理念,兼顾理论与实践,兼重人文与艺术,兼容社科与理工,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信息传播人才。“国际传播白杨班(博士)”依托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研究生院代表学校直接领导,各相关学科培养单位协同,由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具体管理,与同期建立的“国际传播白杨班(硕士)”一并形成我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特区,构成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梯队。 exR^/|BR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2025年招生专业范围为:新闻学(050301)、传播学(050302)、广播电视学(0503Z1)、互联网信息(0503J4)、艺术学(130100)、音乐(135200)、戏剧与影视(135400)、美术与书法(135600)。 L3y5 a?G “国际产学研联培”专项计划2025年招生专业为区域国别学(057000)。 ;##]G=% 二、招生方式及选拔模式 ~JZ3a0$^ 我校2025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方式有直博、硕博连读、普通招考三种方式。 q/@dR{- 1.直博:直博生从本年度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遴选。 sB}]yw 2.硕博连读:面向我校已完成硕士阶段主干课程学习的、全日制非定向二年级学术型在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要求学习成绩优秀、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GA^mgm"O 3.普通招考: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所有考生招生。 W|Ldu;# 对于同等学力考生,或硕士阶段为专项计划的考生,或欲报考我校博士学位研究生专项计划的考生,只可选择“普通招考”方式。
5P^ U_ “硕博连读”考生在报考时只能选择非定向就业类型。 &TN2 HZ-bJ 我校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采用“申请-考核制”选拔模式,选拔流程包括考生报名、提交申请材料、资格审核及材料评议、初试、复试等环节,详见“四、报考流程”。其中,工学门类相关专业(专业代码前2位为“08”)不设初试环节,其初试内容在复试的笔试环节考核。 .{dE}2^ 三、报考条件 J2Et-Cz 1 (一)基本要求 Rmh*TQu 所有考生均须符合以下要求: ^^LjI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_ 2hC!u!K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心理健康。 &H;8QZ8uw 3.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书面推荐意见。 MZm'npRf (二)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的基本条件 n`5WXpz4; 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的考生,除符合“(一)基本要求”外,还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v+q<BYq 1.须为具有我校学籍的全日制非定向二年级学术型在学硕士研究生(不含专项计划)。 swr"k6;G 2.已完成硕士阶段主干课程学习,成绩优秀。 fp !:u 报考文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5”)或艺术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13”)的考生主干课程平均成绩须达85分;报考工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8”)的考生主干课程平均成绩须达80分。 cK}Pf+r> 3.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潜质。 ?iSGH'[u 考生须在就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科研成果,包括以第一作者(或指导教师第一、本人第二)身份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国际专利授权等,或获得省部级以上或其他同级别科研、创作或学科竞赛三等奖及以上(排名第一)。其中,对于报考文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5”)或艺术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13”)的考生,所发表的论文须为SSCI检索或CSSCI检索(含扩展版)论文;报考工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8”)的考生,所发表的论文须为SCI/EI检索论文或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F?*k}]Gi (三)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的基本条件 b :\D\X 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的考生,除符合“(一)基本要求”外,还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Xz1c6mX|o 1.报名前已获得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人员。在国(境)外院校获得学位者,须具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在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非学历教育形式,只有硕士学位证书,没有毕业证书)者必须在报名前取得硕士学位证书。
h)B!LAr
2.2025年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在国(境)外院校取得学位者,还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WM< \e 3.获得学士学位六年及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的同等学力人员,须在本人所报考的学科专业或相近领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至少2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3)。 {g=b]yg\o 此外,报考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还须满足相关专业的报考条件,具体可查看附件《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及申请材料要求》。 "@t-Cy:!O 四、报考流程 sco
uO$K (一)报名 Y^eX@dEFR 报名时间:2024年11月8日10:00至2024年12月9日20:00。 ./iXyta 报名网址:https://yzbm.cuc.edu.cn/10033/user/login/login 0VG=?dq (二)提交申请材料 ZrcPgcF 考生在报名时须同时提交个人基本信息、代表作、贡献度和主观评价等方面的申请材料。申请材料须通过报名系统提交,通过其他途径提交的申请材料无效。 HTNA])G 申请材料清单如下(模板详见报名系统,以下清单若与报名系统要求有出入,则以报名系统要求为准): hmzair3X 1.基本信息 TNsg pJ?\ (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 Qv !rUiXq (2)学籍学位证明材料。 59MR|Jt 报名前已获得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人员须提交硕士学位证书或者博士学位证书扫描件,在国(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位认证报告扫描件。 9S"N4c> 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交学生证扫描件或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电子版,录取当年入学前可获得国(境)外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近期开具的在读证明或成绩单扫描件。 jEE_D +K 同等学力考生须提交学士学位证书扫描件。 R<j<.h (3)硕士课程成绩单,并加盖硕士就读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J[+Tj@n' (4)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交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的部分内容)。 cUM_ncYOP (5)本科毕业论文全文。 8l?w=)Qy
(6)外国语水平证书。 V<W02\Hs (7)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书或创作实践设想(报考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须提交研究计划书;报考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须提交创作实践设想)。 uE"2kn (8)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 Xa*?<(^` (9)诚信考试承诺书。 Ei~]
iZ} 2.代表作 B{4"$Mi 报考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须提交本人近5年内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代表性科研成果须能反映本人最高学术水平的代表性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学术著作、高水平教材、文艺新闻出版作品、已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或国际专利,以及其他具有较大学术和社会影响的高水平科研、创作成果等。最多提交3项,按重要程度排序。 $l43>e{E 报考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须提交本人的代表性作品,具体要求见附件《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及申请材料要求》。 SNxz*`@4 3.贡献度 1J+3a-0 (1)各类荣誉奖项。 (V^
QQ !: (2)各类科研、创作或学科竞赛获奖。 F]Pul|.l (3)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gm}C\q9 (4)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的研究报告或咨询报告等。 }kv) IJ (5)其他能证明自身社会贡献度方面的材料。 7j95"mI 4.主观评价 FcY$k%;'Q (1)申请信(含报考原因、自我评价等内容)。 v(k*A: (2)专家推荐信(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书面推荐意见)。 =X<)5IS3 5.其他 dvxf lLd @ 其他能证明本人学业水平、学术能力或创作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材料。报考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考生,还须提供《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及申请材料要求》中所规定的报考条件证明材料。 I}1fEw>8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须提供满足报考条件所需的证明材料,详见“三、报考条件,(三),3”。 @V7;TJk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须提交《报考202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并在教育部研招网“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资格申请平台”完成资格认证。 9PWm@
Nlf (三)资格审核及材料评议 O} (E(v 各培养单位资格审核小组依据报考条件的要求,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视为资格审核不通过,不予准考;已参加考试且通过者或拟录取者,取消其已获资格,不予录取。 Kl!DKeF 各培养单位材料评议小组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对其进行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给出材料评议成绩。材料评议成绩合格的考生可进入初试环节(工学门类各专业可直接进入复试环节)。 `7F@6n 绿色通道:考生如取得突出的学术成果或创作成果,且材料评议成绩为“优秀”,则由学校统一组织专家组进行考评,考评通过者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后,可进入绿色通道。对于进入绿色通道的考生,其初试合格线可适当降低(对于工学门类各专业考生,可适当降低其复试环节的笔试合格线)。 L>i<dD{ 材料评议成绩合格线发布、考生材料评议成绩查询等,详见中传研招网(https://yz.cuc.edu.cn)届时相关通知。
NH<Y1t (四)初试 *C
tsFS~ 初试时间拟定为2025年3月,具体时间以中传研招网后续通知为准。 Ae3,W 初试为笔试,采用机考等方式进行,重点考查考生攻读博士学位所需的学科基础、综合素养和学术潜质。初试科目如下表所示,各科目的考试大纲详见《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及复试笔试科目考试大纲》。 B?!9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