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UID: 3
精华:
10
发帖: 10451
流量: 10137 M
威望: 10851 分
介绍博友: 5956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群组: 考博英语
注册时间: 2006-03-20
最后登录: 2025-11-19
|
中国人民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Y'-@O"pK 4<%(Y-_sF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弘扬“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精神品格,自建校以来总共培养38万余名优秀人才,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和新时代新征程伟大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努力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oPW`r 中国人民大学以“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为人才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导向,坚持全面从严、按需招生、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招生原则,2025年共有104个学术学位专业、2个专业学位类别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实际招生规模以国家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数为准。 qTc-Z5 一、招生方式、专业及信息发布 ay~c@RXW (一)招生方式 {A!1s; 2025年,学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三种招生方式。 s<3cv
F< (二)招生专业 =iJfz 招生专业详见中国人民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S#Mc 考生报名时只报考专业(研究方向、导师组等),不报考导师。 D{'>G@nLQ (三)招生信息发布 >]b>gc?3 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有关信息可浏览: ])`+
78 1.教育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称“教育部研招网”; K]c|v
i_D 2.“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s://pgs.ruc.edu.cn,以下称“人大研招网”; q8DSKi 3.搜索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或“rucyzb”,订阅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发布的信息。 >O0z
+tj 二、“申请—考核”制 _8zZ.~) (一)报考条件 O*qSc^ 9q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wWq(|"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cf\PG&S 3.有至少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tj ONN(K` 4.考生学历、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sdLA Si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qaF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以开学报到日为准)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IF
QD (3)同等学力人员须获得学士学位满6年(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同时需在本人所从事或报考的专业领域取得优异成绩,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重要荣誉奖励或具备高级职称; p~v
rr 5 (4)非学历教育的考生,必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 gteG*p i (5)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往届生须在综合考核时提交硕士学位证书及学历学位认证书,应届生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以开学报到日为准)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及学历学位认证书,并于入学报到时提交硕士学位证书和学历学位认证书)。 #.Q3}[M (二)报名程序 K[,d9j`^ 考生在教育部研招网统一进行报考,点击“博士网上报名”即可进入。完成报名并缴费成功后,还需在学校“智慧研招”系统中按要求提交材料,方可视为报名成功。 +, IMN)?;z 1.网上报名时间 blVt:XS{,m 2024年12月5日10:00至2024年12月25日17:00(除“英才培育计划”外) a9f!f %9 2025年4月4日10:00至2025年4月14日17:00(仅限“英才培育计划”) W't?aj I| 2.网上报名程序: HQ187IwpTm (1)考生登录报名网站,注册用户,网址:http://yz.chsi.com.cn; 0c
-.h (2)在网上填报报考信息,上传本人近期正面免冠电子照片; ~]w|ULNa3| (3)在网上支付平台交纳报名费。 E%.w6- 报名成功后,网上报名系统自动进行学历(学籍)校验。对于硕士学位获得时间过早,或国外学历的考生,系统可能会显示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请有关考生报名时如实填写信息,并于综合考核时,将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学历认证报告交报考学院(系、研究院)审核。 "d
5nVO/ 3.提交报名材料 &EUI 提交材料系统:智慧研招系统 5YV3pFz$) 提交材料时间及要求: o[A y2"e? 在研招网完成报名并缴费成功的考生,可于12月27日10:00后,凭研招网生成的报名号登录系统,在报考学院(系、研究院)“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方案(或办法)中规定的截止时间前按要求提交报名材料。 },]G +L;R 4.注意事项 g+RgDt9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确认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和报名材料,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交的报考信息不真实,学校将取消其报考资格和录取资格,责任由考生自负。 c>$PLO^ (2)考生须按照规定时间报名和提交材料,逾期无法补报名和提交材料。报名结束后,考生报考信息一律不得更改。 }EMds3< (3)考生须慎重填写报考信息,综合考核录取时,报考学院(系、研究院)将根据考生的填报信息确定录取信息。拟录取名单公布后,录取信息一律不得更改,因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G}T}"_ (4)对于网上报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考生可在学校研招网查看《报考中国人民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前必读》相关材料,按照要求填报。 |_h$}~; (5)学校部分通知将通过手机短信或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方式发送,请正确填写手机号码并保持手机畅通(考试时间除外)。 Y3 V9 (6)考生须保证身份证的姓名、出生日期、民族等信息与户口本一致,如不一致,须在报名前去公安部门更正,因信息不一致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T;]%<O3E (7)考生应在安全场所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等环节,因考生自己操作失误或网上支付账号和密码泄漏造成的损失,责任由考生自负。学校报名费只采取网上支付的方式。网上支付报名费后,无论考生是否提交材料或参加考试,一律不退返报名费。 4Ou5Vp&y (三)考核程序 o9XT_!Cwg 1.报名材料的审核 \@8.BCWK 考生的报名材料由报考学院(系、研究院)组织材料审核组进行审核,考生可通过报考学院(系、研究院)网站查看报名材料审核成绩。 xwJ.cy 2.综合考核 wCitQ0? 学校实行差额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名单及综合考核办法均由报考学院(系、研究院)公布。综合考核重点考查考生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考核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Bm:$j (1)综合考核时间及相关信息发布 ]ZI ?U<0 综合考核时间详见报考学院(系、研究院)“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方案(或办法)。考生可于综合考核前在报考学院(系、研究院)网站查询综合考核名单、综合考核办法等信息。 0XzrzT"& (2)综合考核内容 `zP{E T_Y 考生可通过报考学院(系、研究院)“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方案(或办法)查看综合考核内容。 tb1w 6jaU 硕士学位跨一级学科报考的考生及同等学力考生是否加试业务课,由报考学院(系、研究院)自行确定,加试由报考学院(系、研究院)自行组织。 bd;?oYV~ 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政治理论,由学校统一组织。 /@O$jlX5I (3)综合考核时须提交的材料 JBK(Nk 考生综合考核时须持有效期内的本人身份证原件和硕士学历证书原件、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应届双证硕士生持学生证,要求每学期均注册)、《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鉴定表》及《报考中国人民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前必读》中要求的相关材料。 Uaz$<K6 境外接受高等教育的往届硕士毕业生还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v?L`aj1ox 考生综合考核时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个人奖惩及其它报考信息的真实性。应届毕业生综合考核时还要承诺已如实填写在校期间奖惩情况,以及承诺在校期间各科成绩合格,能够在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以开学报到日为准)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历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入学报到时,应届硕士毕业生如不能提交硕士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境外接受高等教育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如不能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取消录取资格。 cYx.<b
JH (4)学校认为必要时,可再次组织综合考核。 5fa
Y{;8 (四)学习年限及学习方式 mzbMX
< 1.学习年限 17ol %3 M “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可延长至8年。 $gPR3*0 2.学习方式 Y7GHIzX 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仅招收定向就业人员)、“英才培育计划”等经学校同意的定向博士研究生在基本学习年限内非全日制学习。其他博士研究生在基本学习年限内全日制在校学习。 ;Ob`B@!=b 对于全日制、非全日制的界定和管理,学校按《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oMp@2\e 三、硕博连读 g&?RQ 硕博连读研究生博士阶段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可延长至8年,具体选拔时间、选拔方式请联系相关学院(系、研究院)咨询。 P+gYLX8 四、直接攻博 Hlgk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