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UID: 193552
精华:
0
发帖: 9
流量: 1 M
威望: 20 分
介绍博友: 0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 2017-12-07
最后登录: 2017-12-13
|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二)》考试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二)》考试大纲 57`*5X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RJa1pYK 1.1 热力学概论 1P6!E*z\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swN 1.3 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 trm-&e7q?; 1.4 焓 y D:}&!\} 1.5 热容 t=BXuFiu 1.6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5ji#rIAhxh 1.7 Carnot 循环 =Eb4Iyz 1.8 Joule-Thomson 效应 D9/PVd 1.9 热化学 sRaTRL2 1.10 Hess 定律 P&.-c _ 1.11 几种热效应 #.W^7}H 1.12 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 /P
koqA, 1.13 绝热反应 ^\3r}kJ0Lp 1.14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说明 \@F~4,VT rfHAz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kpLx?zW--q 2.1 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 V PaW-o 2.2 热力学第二定律 J[{?Y'RUM 2.3 Carnot 定律 pZV=Co3!I 2.4 熵的概念. l0nm>ps'D 2.5 克劳修斯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 E9~}%& 2.6 熵的计算 zn2Qp 2.7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的统计意义 -&Q
Ty 2.8 亥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 ;:Q&Rf"@% 2.9 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 U C..)9 2.10 ΔG 的计算 +Vw]DLWR 2.11 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 wS @-EcCB 2.12 热力学第零定律和第三定律 K(75)/ =l+~}/7'Z 第三章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在溶液中的应用 +Z1y1%a 3.1 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
2 i97 3.2 偏摩尔量 b/6!>qMMk% 3.3 化学势 5h@5.-} 3.4 稀溶液的两个经验定律 ]%ey rbU 3.5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通性及各组分的化学势 ~fY\; 3.6 稀溶液中各组份的化学势 fp?cb2'7 3.7 稀溶液的依数性 PS'SI X 3.8 活度与活度因子 XkEE55#>| 3.9 分配定律 |<!xD
iB 第四章 相平衡 0@/C5 v 4.1 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 `L7Cf&W\l8 4.2 相律 9?zi 4.3 单组份系统的相平衡 v%E~sX&CG 4.4 二组分系统的相图及其应用 MwTouEGGgA 4.5 三组份系统的基本相图 Y[.f`Ei2 ]:}x 4O# 第五章 化学平衡
PaZd^0'!Z 5.1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化学反应的亲和势 oz&RNB.K 5.2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等温方程式 X3R:^ff\ 5.3 平衡常数的表示式 h)h%y
)1 5.4 复相化学平衡 EFzPt?l 5.5 平衡常数的测定和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9" cyZO 5.6 标准生成自由能 3"LT '' 5.7 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hCTqHvN Q9{f'B 第六章 电解质溶液 ",P?jgs^g5 6.1 电化学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YYF.0G} 6.2 离子的电迁移率和迁移数 ui<Mnm_T;d 6.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UY^TTRrH 6.4 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因子 L3Ivm: 6.5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x{9$4d l`rO)7 第七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lu;gmWz 7.1 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 5V8`-yO9 7.2 电动势的测定 O:Wd
,3_ 7.3 可逆电池书写方法 @T] G5|\ok 7.4 可逆电池的热力学
Y}e3:\ 7.5 电动势产生机理 : eFyd`Syw 7.6 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 uvJmEBL: 7.7 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PX- &n]]OPo 第八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 P5__[aTD 8.1 分解电压 `a5,5}7v%` 8.2 极化作用 /$^SiE+N 8.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DCQ$ 8.4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腐 O)c3Lm-w 8.5 化学电源 Ls'8 #r QT)n 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m(>Q 9.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Eb+8Zd 9.2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 GW2v&Ul7( 9.3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ik5"9b-\< 9.4 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 -qG7, t 9.5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6!s";=hQ 9.6 活化能 )h1 `?q:5 9.7 链反应 rBZ00} 9.8 碰撞理论 vj"['6Xa 9.9 单分子反应理论 M
$zt;7P| 9.10 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n/^QPR$>. 9.11 光化学反应 3iw.yR 9.12 催化反应动力学 |
;R-q
8 $'KhA6u 第十章 表面物理化学 =Ds&ArG 10.1 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 Kir|in)r0 10.2 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 r@ba1*y0 10.3 溶液表面吸附 Pt7C/
qM/ 10.4 液体的铺展和湿润 *}Rd%' 10.5 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 <Ys7`e6eY 10.6 固体表面的吸附 Fl++rUT 10.7 吸附等温线 *2Q x69` 10.8 气- 固相表面催化反应 RY*yj&?w[ ;V^ I>-fnm 第十一章 胶体分散体系与大分子溶液 e)oi3d.wJf 11.1 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性 >Vb V<ak 11.2 溶胶的制备和净化 t}gK)"g 11.3 溶胶的动力性质 F>at^6^ 11.4 溶胶的光学性质 ar@ysBy 11.5 溶胶电学性质 SpZ
mwa #\ 11.6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 aWb5w 11.7 乳状液 <"`P;,S 11.8 凝胶
rm,h\ 11.9 大分子溶液 /P*ph0S- D$SO 6X~ 第十二章 物理化学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应用 rH[Eh8j, #b{;)C f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