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2001博士入学经济学原理考试题 r5F#q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我国收入分配改革(30分) B|!YGfL
2、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缺陷及政府规制(25分) "w|GIjE+
3、假定投资不受利率影响,利用IS-LM模型和AD-AS模型说明,产出、利率、物价总水平是如何决定的?是怎样发生变化的?(30分) eJ?SLMLY
4、阐述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理论贡献。(15) [%bshaY:
67f#Z&r2k
社科院2002博士入学经济学原理考试题 =I*"vwc?
1、用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说明什么情况下产量上升的同时价格下降,什么情况下产量下降的同时价格上升。 g:OVAA
2、用图形分析并说明企业的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关系。 `cVG_=2
3、论述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型理论。 Zb}=?fcL;@
4、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主要理论贡献及其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l;YT8
w`i3B@w
社科院2003博士入学经济学原理考试题(每题必答1000字以上) "*TnkFTR
1、论述实验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理性行为”的挑战;(30分) |n* I}w^
2、新制度经济学的政策主张及对当代中国的意义;(35分)(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政策含义及其对中国实践的启示) <4Ujk8Zj
3、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解析中共十六大报告关于“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精神。(35分) )%UO@4
~sk 4v:-
社科院2005博士入学经济学原理考试题 Vwl`A3Y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答案每题不能少于30字) o'Po<I
1、环比价格指数(chain price index) S n {^D_S
2、萨谬尔森均衡(Samuelson Equilibrium) {AQ3y,sh
3、铸币税(Seigniorage) "y5c)l(Rg
4、试验经济学(Experimental economics) 5 =X>?Y,
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答案不少于300字) @XB/9!
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主要区别? wYS
4#7
2、简述比较优势原理的基本要点。 e'g-mRh
三、论述 (每题30分,共60分。每题答案不少于1000字) n802!d+Tn
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e2") 4oh
2、当前我国出现的“民工荒”及其政治经济学涵义。 MheP@ [w|@
kjjO<x?&*
社科院2006博士入学经济学原理考试题 WM*7p;t@)
一、名词解释(4*5=20分) u9}=g%T
V
1 无差异曲线 $40tA
es9
2 流动性陷阱(相对剩余价值) q[**i[+%
3 菲利普斯曲线 }6ec2I%`o
4 资本有机构成 D1x~d<j
二、问答题(2*15=30分) )*$'e<?`
1 加速原理及其基本要点。 >a@-OJ.yOk
2 外延式粗放型经济增长与内涵式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异同点 6uR:/PTG
三、论述题(2*25=50分) IQY\L@"
1 垄断资本主义特点“恰恰不是工业资本的统治,而是金融资本的统治”。 WVp14Z?k
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