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博士招生简章
级别: 博士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来源于 2013年招生简章 分类

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博士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Bw;sg;  
;,[6 n|M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体育人才。 5ppOG_  
(9% ki$=}+  
 二、学制:三年;定向与委培博士生四年 lYmqFd~p  
@X4Ur+d  
 三、报考条件 px %xoY  
^E\{&kaUp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8] skAh  
3XF.$=@  
     2.学历要求(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no~g( !o  
3I&=1o  
①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xI}o8GKQq  
n8UQIa4&=  
②应届毕业的硕士生(不含非学历教育的在职硕士研究生,如体育硕士、高师班等在读学员)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to,DN2rN  
s0uI;WMg  
     ③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6年以上(含六年,从获得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者:获得硕士学位培养单位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及其及成绩证明;近五年内(2007年12月30日-2012年12月30日)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五篇论文(第一作者)、或有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或近三年内(2009年12月30日-2012年12月30日)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排名前三位)或省部级课题(课题主持人),经审核确认已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S P2(Y~  
;Pf |\q  
     3.身体健康,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报考自筹经费或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 g NF8&T  
vQ/}E@?u  
     4.有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yTzP{I  
@ODwO;_R5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gwhd) .*  
cKuU#&FaV  
四、增设学术成果为初试科目 Wt5x*p-!C  
|$"2R3  
初试增加学术成果科目,纳入初试总分。以近5年为考察时间段(以报名当年为第一年,向前推四年,共计5:2007年12月30日-2012年12月30日),考察考生近5年科研成果。科研成果统一以在核心期刊(限定为SCISSCICSSCI(中文社会科学)和CSCD(中文自然科学)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为指标,考生以第一作者在SCISSCI来源期刊发表1篇论文,计20分。考生以第一作者在CSSCICSCD来源期刊发表1篇论文,计10分。学术成果分以计满50分为限,不足50分者计实际得分,超过50分者计50分。报考时,需要提供发表文章的原版期刊,并在期刊目录处作好标记。所提供的期刊在考试时退还给考生。 )OQhtxK  
h07Z.q ;  
五、科研设想及其他材料要求 &7Frg`B&:  
jy@vz,/:%5  
初试通过,取得复试资格后, 9rXbv4{  
7jvy]5y8&~  
1、考生须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科研设想,重点说明某一个研究领域科研设想的学术理论性、创新性;  o&uO]  
!OWPwBm;  
2、硕士学位论文一份(同等学力考生提交自己为主持人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结题报告)。 Z|;<:RKWY  
!Ic;;<  
六、报名及考试日期、地点 r_C|gfIP  
)006\W|t9  
     报名日期:2012年12月1日至21日(网上报名)。 lOIBX@K E  
q-s! hiK  
     考试日期:2013年3月16日至17日。 ",/3P T  
kk]f*[Zi5  
     考试地点:上海体育学院新教学楼 @3`:aWda  
1'ne[@i^/  
七、报名手续及注意事项 d"3S[_U  
jVP70c  
      1.进入网上报名系统,填写报名信息; QZy+`  
we'<Y  
      2.下载相关表格,认真填写后于2012年12月30日前寄至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以下简称研招办),连同250元报名费汇至上海体育学院财务处指定账号,并注明博士研究生报名费。不参加考试者或者不符合报考条件者报名费不予退还。 x._IP,vRx^  
[]HMUL]"  
      3 报名材料经我校审核后,准考名单于2013年2月上旬在网上公布,准考考生于2013年3月15日至上海体育学院研招办领取准考证,准考证不另邮寄; (<sZ8n=AD  
hUirvDvX  
      4.体检:符合复试资格的考生由我校统一安排。 9pPb]v,6  
_;mN1Te  
八、考试事宜 kPwgayz  
J ytY6HF  
     1.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外国语考试不含听力部分;每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IOA"O9;  
9hAS#|vK  
2.同等学力考生须考政治理论及加试两门硕士学位课程,均为笔试。政治理论考试时间:2012年3月17日下午。加试科目在复试期间进行。 KTn,}7vZ  
x_9<&Aj6  
     3.复试:时间另定。 =4GJYhj  
b?Wg|D  
九、初试科目只提供考试范围,不另指定参考书目。  H5t 9Mg|  
216+ tX5Z  
单位代码 wu?ahNb.`Y  
10277 i^P@?  
地址 Z=%+U _,  
上海市清源环路650 l@` D;m  
邮政编码 l,uYp"F,ps  
200438 x4v@Kk/  
联系部门 }qfr&Ffh@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Z2:u!E  
联系电话 gA ]7YHc  
021—51253164 RAR0LKGX  
  /nXp5g^6(  
  @k~?h=o\b  
专业代码、名称、研究方向及所在系院 ) Kfk\  
指导教师 ${'gyD  
招生 <'A>7M~h?*  
人数 g+/%r91hZ  
考试科目 lJ]r %YlF  
备注 >JT{~SRB|Y  
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 Ab7hW(/  
   oR}ir  
  Okk[}G)  
①      专业课考试科目一: |Hn[XRsf  
 2101体育社会学 1!8*mk_R{  
②      专业课考试科目二: P Y +~,T2  
01-05方向:3101体育理论 ezTu1-m  
06方向:3203运动心理学 /rp4m&!  
③1001英语1002俄语或1003日语 b{)('C$  
  [rqe;00]  
01城市体育 k/l@P  
1-2
02体育文化传播;社会阶层结构与体育发展 )DMu`cD  
1-2
03竞技体育的社会问题研究 _yjM_ALjo  
1-2
04体育伦理与管理;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师教育 ?>MD/l(l  
龚正伟
1
05竞技体育与社会发展关系 }7hpx!s,  
缪佳
1
06锻炼心理 nR/; uTTz  
1
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科学学院 1W~-C B>  
 
 
①专业课考试科目一: j>&n5?  
0111方向:2201解剖学或2202生物化学 wlqV1.K  
12—15方向:2201解剖学2202生物化学2301运动生理学 0vG}c5;F  
1618方向:2201解剖学或2301运动生理学或2204理论力学2205计算机原理 ;0E"4(S.q1  
  ;KQ'/nII  
19-21方向:2301运动生理学 a2/r$Tgm  
②专业课考试科目二: w :FH2*  
01-02方向:3201生理学3204运动生物力学3205组织学 js`zQx'  
03-11方向:3201生理学 @usQ*k  
12-15方向:3202运动医学3208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L;'In  
16—18方向:3204运动生物力学3207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m<="No  
19-21方向:3203运动心理学 I#eIm3Y?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O RQGay  
  ;YZw{|gsh  
01运动与心血管形态和机能的研究 n!Y.?mU6  
1-2
02运动对脑组织代谢及功能的影响;运动与情绪调控及其机制 u M zefRN  
娄淑杰
1
03运动心脏病生理学 0nx <f>n  
1
04高原训练与低氧训练的理论与方法、运动员控制体重的理论与方法 p5F[( H|9  
1
05体质测量与评价 q,nj|9z V  
江崇民
1
06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与恢复、大众健身的理论与方法 OD\x1,E)I  
田野
1
07运动与骨生长代谢;中医运动医学 |D]jdd@!a2  
邹军
1
08运动训练与骨骼肌适应性变化 A!^K:S:@  
宋吉锐
1
09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 hN\E8"To  
严波涛
1
10运动损伤修复分子机制研究 mf}?z21vD  
葛新发
1
11身体机能生化评定 AN: ,t(w  
林文弢
1
12青少年体质研究;运动与免疫 ls*^ 3^O  
1-2
13体质研究;女子运动与内分泌 }i[i{lKj  
1-2
14运动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 \!cqeg*53  
1
15运动创伤微创治疗 Fg#*rzA  
李方祥
1
16运动生物力学 0@AK  
1
17运动生物力学理论与应用(人体运动分析及计算机仿真、体育工程) CWBsiL f  
郝卫亚
1
18运动生物力学 8(3vNuyP  
钱竞光
1
19运动技能控制与学习 uU5:,Wy+dg  
1
20运动心理训练理论与方法 <R3S{ ty  
1
21运动与认知加工;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促进 I">z#@CT  
李安民
1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f7s]:n*Ih  
 
  ]-* }-j`  
①专业课考试科目一: 2301运动生理学 U +mx@C_  
②专业课考试科目二: {ReAl_Cm  
01-13方向:3301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理论 )3)L  
14方向:3203运动心理学; vO0ql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tOspDPSXX  
  "r"Y9KODm  
01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 v11mu2  
1-2
叶国雄
1
韩冬
1
02网络环境下的体育信息理论与实践研究 o.Cj+`0}5  
1-2
03高水平运动员行为控制与运动队管理 c&0IJ7fZG  
1
04运动技战术分析;运动训练过程控制 iicrRGp3  
张辉
1
05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一般理论与方法;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4&y_+  
张庆文
1
06 学校体育 HvTi^Fb\a  
平杰
1
07 学校体育 m7RWuI,  
唐炎
1
08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一般理论与方法;多维度下高素质体育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 ^2mXXAQf7^  
王兴
1
09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一般理论与方法;适应(特殊)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 %< W1y  
吴雪萍
1
10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诊断与监测 aB'<#X$x  
王清
1
11学校体育学 +i)1 jX<  
于秀
1
12冬季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理论与实践 $iP#8La:Y  
朱自强
1
13体育教师专业化;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7PisX!c,h  
徐佶
1
14竞技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应用;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应理论与应用 QPFpGS{d  
1-2
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 武术学院 Aga7X @fV(  
 
 
①专业课考试科目一: 2301运动生理学 hG ] jm  
②专业课考试科目二: Y/$SriC_+'  
01-06方向:3401武术理论 J@Orrz2q#  
07方向:3202运动医学 X`aED\#\h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 6+v  
07方向要求有医学教育背景 .4^Paxz  
01武术与传统体育养生研究 1:&$0jU&U  
1
02武术教育教学和训练竞赛理论与方法 ?&X6VNbU  
1-2
03武术教育与教学改革 jWoo{+=D  
蔡仲林
1
04武术文化与社会 |QzPY8B9O  
戴国斌
1
05竞技武术科学化训练;武术教育 DX!$k[  
姜传银
1
06武术传播;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 wu%t8O2  
郭玉成
1
07民族传统体育与健康促进 X'u`\<&W  
1
0403Z1 体育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3AB5Qs<  
 
 
①专业课考试科目一: 2102管理学 -~-2 g  
②专业课考试科目二: K3Xy%pqR#  
3101体育理论 @+ 2Zt%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P`oR-D  
  6@ $[x* V  
01体育发展战略与体育产业管理 au7BqV!uL  
1-2
02体育赛事与体育产业管理 u( o@_6  
刘东锋
1
03体育服务与体育产业管理 s=d?}.E$  
刘兵
1
04体育产业与竞技体育管理 FE5R ^W#u-  
戴健
1
05 体育经济与管理 .DX#:?@4@Y  
曹可强
1
06体育产业及体育管理 O:U@m@7  
白跃世
1
0403Z2 体育工程学 运动科学学院 dKMuo'H'%  
 
 
  F-R`'{ ka  
   AH} nTm  
01体育工程 rvG qUmSUs  
1
①专业课考试科目一: 2201解剖学2301运动生理学或2204理论力学2205计算机原理 $K iMu  
②专业课考试科目二:3204运动生物力学3207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QxkfP%_g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af_zZf!0  
  t"L:3<U7  
02体育工程、体育信息技术 v_ J.M]  
虞丽娟
1
初试考试大纲(不排除超出该范围的可能)
1001英语:大学英语六级及以上水平 V|D;7  
1002俄语:相当于1001英语水平1003日语:相当于1001英语水平 e,x@?L*  
2101体育社会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与作用;我国体育社会学的成就;体育社会学的性质与对象;体育社会学的学科视角与视域(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与学科视域、体育社会学学科视角下的课题);体育文化(体育文化的运行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化、第四节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国际社会);体育与人的社会化(体育在人的社会化中的作用、我国体育理论界关于体育社会化的各种观点);体育群体的微观分析;体育组织;家庭体育及其现状与发展趋势;单位体育的功能、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历史回顾与展望;社区体育概况及其发展;体育与现代社会、社会现代化;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与体育;社会分层与体育大众化;体育的社会问题;体育与社会控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Q,4F=b  
2102 管理学: 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管理职能;中西方管理思想;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特征;管理环境与体育发展的关系;体育管理概念、管理体制与发展战略;体育赛事、体育中介、体育场馆、职业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等领域管理的特征、内容、本质和内涵;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内涵、历史、发展与创新;我国体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的管理学分析;国内外体育管理发展趋势。 ^w HM KC  
2201解剖学:运动解剖学部分:以骨、关节、肌肉的机能特征为主线,结合运动训练实践及运动损伤予防阐述其结构、变化及机理;系统解剖部分:结合运动能力的提高及健康促进阐述人体各器系基本结构、变化及机理;《运动解剖学》结合其他学科研究的现状、方法、存在问题及展望。 ;e{2?}#8&  
2202生物化学: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酶;糖代谢、脂类代谢及氨基酸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 q[#\qT&QU  
2204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与平衡、力矩、力偶理论);运动学部分(点运动、刚体运动);动力学部分(动力学基本定律及其微分方程、质心运动定理、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2205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结构、微型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微处理器和指令系统(8086/8088微处理器、Pentium 微处理器、Pentium 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及编程(汇编语言程序结构与汇编语句、伪指令语句、汇编语言编程);总线和总线技术(总线与总线操作、总线操作控制、目前主流微机系统中的常用总线标准);存储器(现代高档微机系统的存储器体系结构、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与选用原则、存储器芯片与存储条的接口特性、主存储器系统的构成原理、高速缓冲存储器基本原理、外存储器、虚拟存储器管理机制);I/O接口(I/O 接口的基本功能与结构、I/O 端口的编址方式、I/O 同步控制方式、I/O 接口中的中断技术、I/O接口中的DMA技术、I/O 接口中的数据缓存技术、接口的分类);典型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应用(可编程中断控制器芯片8259、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芯片8254、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常用交互设备及接口(键盘及其接口、显示器及其接口、打印机及其接口、鼠标器及其接口、扫描仪及其接口、网络接入设备及其接口);模拟I/O 器件及接口(D/A与A/D 转换器原理、典型D/A与A/D转换器集成芯片、模拟I/O通道);多媒体设备及接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概述、声频设备及其接口、视频设备及其接口、光盘存储器及其接口)。 9@j~1G%^  
2301运动生理学:骨骼肌机能;血液循环;呼吸;能量代谢与体温;本体感觉器官和前庭位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机能;运动技能的形成;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原则;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运动处方的生理学基础。 l&rDa=m.J  
3101体育理论:欧美国家体育发展史;中国体育发展史;中西方体育比较;体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体育社会化与体育现代化;英美国家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特点与模式;中国现代体育发展的历程、特点、得失与趋势;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与未来趋势。3201生理学:生理学研究任务、机体生理机能调节方式;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能量代谢与体温; 尿的生成;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本体感觉器官和前庭位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雄、雄激素的分泌与生理作用。 :X!(^ a;]  
3202运动医学:运动医学的概念;体育运动的生物学基础(运动时有氧代谢和无氧化谢与运动能力、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高原训练的生理和医学问题;运动能力的测试和评定;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和妇女和体育锻炼;运动员的合理营养;竞技体育中的药物滥用及其控制;运动性疾病;运动创伤学。 :@/fy}!  
3203运动心理学: 体育运动中认知加工理论与方法;个性与体育运动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动机的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中注意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心理状态理论与方法;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体育损伤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理论与方法;心理技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中的群体凝聚力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中的领导理论与方法;心理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与评价方法。 }/LYI  
3204运动生物力学:人体运动的运动学;人体运动的动力学;肌肉力学与肌力训练的生物力学;生物力学研究方法与测量技术(运动学测量、动力学测量、人体测量、肌电图测量);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n.h)Oz  
3205组织学:组织学绪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血液、软骨和骨、肌组织、神经组织、神经系统、眼和耳、循环系统、皮肤、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管、消化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Za} |Ee  
3207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算法(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设计基本方法、算法的复杂度分析);基本数据结构及其运算(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线性链表及其运算、数组、树与二叉树、图);查找与排序技术(基本的查找技术、哈希表技术、基本的排序技术、二叉排序树及其查找、多层索引树及其查找、拓扑分类);资源管理技术(操作系统的概念、多道程序设计、存储空间的组织);数据库技术(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代数、数据库设计、关系数据库语言SQL);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软件工程概述、软件详细设计的表达、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测试与调试基本技术、软件开发新技术)。 V ": BAn  
3208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健康和体适能、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性、终身体适能计划与健康;健康评估;测量评价的基本理论;身体活动的能量消耗及其营养;身体成分与控制体重;心肺机能及其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及其改善;柔韧性和腰背功能及其改善;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个性、健身运动、应激和健康;身体形态测评;身体机能测评;身体素质测试。 70NHU ;&N  
注:考试科目3301: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理论,分为必答题部分(占考试50%比重)和选答题部分(占考试50%比重)。必答题包括体育教育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其比重各占50%;选答题有体育教育理论试题与运动训练理论试题,考生可任选其中之一。体育教育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的考试大纲分别如下:
3301体育教育理论:.1.体育发展史:中国古代学校体育;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新中国学校体育;美国、日本、苏联(俄罗斯)、德国等主要外国学校体育发展。2.我国教育发展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我国教育发展与学校体育改革目标;《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身》课程改革;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主要问题。3.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学校体育体育思想与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的区别与联系;中国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发展;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全面教育思想、体质教育思想、主动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成功体育思想、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真义体育等。4.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概述;体育课程分类;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体育课程编制;体育课程开发。5.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与性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客观规律;体育教学过程的层次及其特点;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与管理。6.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发展与分类;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基本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7.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体育教学内容的层次与分类;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改革。8.体育教材:体育教材概述;体育教材的编定;体育教材化的含义与意义;体育教材化的工作内容;体育教科书。9.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矛盾;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方面;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具体内容。10.体育教学评价:体育教学评价的结构与评价内容;体育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手段。11.学校体育管理与法规:学校体育管理的机构、职能与方法;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内容;学校体育法规。 -3V~YhG  
3301运动训练理论: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概述;运动员培养系统(培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一般评述);运动训练中的一般原则和专门原则;以训练小周期为基础的运动训练安排(包括半年和全年型训练周期、多年运动训练过程等);运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运动员的体能与体能训练;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与技战术能力训练;运动员的智力与心理训练;各单项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指个人所擅长或从事的运动单项);各单项运动各周期的训练课计划的制订。 l=oVC6C  
3401武术理论:武术基本理论;武术技术体系与技法;武术历史与文化;武术教育与教学;竞技武术的科学化训练;武术发展战略与传播推广;传统体育养生与健康;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建构与发展。 7HJv4\K  
▲政治理论:《当代自然辩证法教程》,曾国屛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高放主编,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j{jylC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免费考博网网址是什么? 正确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