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文学博士招生 &e0BL z
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矢志不移致力于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具有专注的学术精神、优良的学术品质、厚实的专业功底、广博的学科知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能在当代社会和学术语境下进行创新研究,服务于我国的语言文学研究与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层面上的学术能力,能在全球化的学术背景下从事高水平研究。 ;SnpD)x@) ,1&Pb %}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共设有三个二级学科,分别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和德语语言文学。 $KHw=<:)/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学共有8个学科方向 : W8,4LxH 1.理论语言学/语言哲学 K2|2Ks_CS
2.语用学 =HapCmrx8 3.认知语言学/语义学 h}0}g]IUx 4.语料库语言学 ]ie38tX$ 5.对比语言学 JbX"K< nQ 6.翻译学 Fj;];1nt 7.英美文学 `xv2,Z9< 8.德语近现代文学 .Q!_.LX 学科方向简介: Ec'Hlsgh&T
1. 理论语言学/语言哲学方向 5ir
Ffr
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研究中既一个经典又核心的方向。它注重语言学理论的研究,要么对现有的某个理论进行修改或补充,要么对某个理论进行深入的批判、继而提出自己的理论。本方向涉及的语言学理论主要有: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的一些理论,但也包括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一些理论。 hQ7-m.UZw
语言哲学对语言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理解人类语言也有独特的贡献。语言哲学讲究的是对语言问题或哲学思想的缜密的思辨,通过论证来加深对某些语言现象或某个哲学理论的认识。本方向可以探讨所有语言哲学的问题。 L
Y:%k|L9
2. 语用学方向 _nwsIjsW
语用学是一个以特定语境下的语言使用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分支,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本研究方向除却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语言学,西方哲学和逻辑学基本功外,还希望学生具有从事语言学交叉学科研究的基本素养,比如语用学与西方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以及决策科学等的交叉研究。 p>oC.[:4a
3. 认知语言学/语义学方向 c!0u,6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人的身体和心智对于外部世界的经验对语言的核心作用。认知语言学致力于研究语言的普遍原则与人的认知规律之间的和谐一致,其研究成果与认知科学其他学科的成果相互支撑。 PaD6||1F
本学科强调: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实际语言现象的解释;根据实际语料提出相关理论假设;解决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出现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等。 A>\5fO
4. 语料库语言学方向介绍 7F5v-/
本研究方向属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研究产生的新兴学科。它基于大数量机读真实文本数据、借助计算机技术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语言的形式、意义与功能进行综合研究。其基本研究范式和主要学科特征包括:1)基于大数量真实数据的实证研究;2)以复现的语言型式、意义及其内在规律为对象的研究内容;3)科学的数据处理与统计手段;4)根据语境因素对形式选择和意义实现方式的归纳、概括与描述。 t|PQ4g<
本方向尤其强调语料库及其相关实证研究手段和自动工具在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作用;探寻国内外语料库语言学前沿研究课题;着力培养学生基于语料库设计并开展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问题研究的能力。 OI^??joQ
5. 对比语言学学科方向 "_^vQ1M]Z
本学科方向主要以对比语言学和认知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开展英汉各个层面上的语言对比与认知研究,以寻求语言的规律性解释,以及可用于外语教学、语言习得、日常交际以及英汉互译等实际问题的原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英汉对比角度,侧重于两种语言的共时对比研究,涵盖语言的微观与宏观层面,如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篇章、文体、文化、认知思维等领域,包括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2)认知语法学角度,侧重于从认知与对比角度进行英汉语法语义研究。这一研究属于广义的功能主义研究传统,其理论方法具有跨学科和跨语言等特点,可以结合英汉对比语言学开展研究。 &x9>8~
语言对比研究兼有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属于一种桥梁性学科。本学科方向强调语言学理论基础和认知分析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独立从事英汉语言专题研究的能力。 O*7vmPy
6. 翻译学学科方向 k=W~ot&
本学科方向强调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翻译现象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其研究包含翻译理论、翻译史、翻译批评、翻译教学等诸多领域,其研究既重视译文文本的内部分析,同时也重视影响译文生成、传播的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 x{O) n
本方向尤其着重采用理论性或实证性方法对典籍英译、翻译批评、翻译教学等进行研究;探讨翻译研究的前沿课题;着力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研究不同翻译语料的能力。 $-)T
7. 英美文学学科方向 ["fUSQ
本学科方向作为研究美国诗歌的专业平台为文学类学生而设,旨在培养学生艺术审美和思辨批评能力,使他们既能鉴赏诗的技艺和创新又能发掘其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思想内涵,最终能够独立从事诗歌研究工作。 @cr/&
导师:彭予 8. 德语近现代文学学科方向 hp c &s
25PZ&^G8% 本学科方向是研究德语近现代文学的高级专业平台,旨在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德语近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家、经典作品和重要流派的原创性研究能力,使他们既能熟练自如地把握切入文学文本的理论和方法,又能在充分了解现有研究以及熟悉国际最新研究动向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到研究构想。本学科的理想是培养有严谨的科学精神、最终能独立从事德语近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创新性人才。 2YDD`:R
J!Q #xs
`w&?SXFO8 导师:吴晓樵 G|oO RNF%i~nhO
%[, R Q">v 招生考试:初试与复试
Y\Z6u)
(mr*Thy`@ 招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初试涉及3门课,分别是综合英语能力、综合汉语能力和专业知识。其中,专业知识分为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学,考生可根据自己所报学科方向选择其一。如下: p()q
)P
o~<jayqU 代号 科目 We++DWp
O>N/6Z 1004 综合英语能力 :>}7^1I
&q&~&j'[ 2121 综合汉语能力 <BIQc,)2}
,)uW`7 3121 语言学 pIV|hb!G
cTz@ga;!mI 3122 英美文学 @~Ys*]4UE
d~MY
z6" 3123 翻译学 ; GE6S{~- 报考德语近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的学生,考试科目是1001 英语、2121 综合汉语能力和3124 近现代德语文学 "n{';Q)
y #C9@C
S|xwYaoy% 综合英语能力考试旨在测试考生的综合英语知识与能力,包括英语知识的厚博程度、英汉翻译能力、英语学术文本分析与批判能力、英语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英文命题、英文答卷、考试时间3小时。不指定参考书目。 ZeY|JH1
{sxdDl 综合汉语能力考试旨在测试考生的综合汉语(包括古汉语)能力、汉语学术文本分析与批判能力、汉语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中文命题、中文答卷、考试时间3小时。不指定参考书目。 _k :BY
W[k rq_c- 专业知识考试旨在考察各专业方向考生的基本学科知识结构,对主要学术思想体系的认知与评析能力、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具体学术问题的能力。英文(德文)命题、英文(德文)答卷、考试时间3小时。不指定参考书目。 rg;4INs#
3-E-\5I 复试涉及3块内容。第1块内容考察考生第二外语的运用能力(日、俄、德、法),用第二外语进行;第2块内容考察英语口语能力;第三部分考察专业研究能力,包括研究背景及已有基础、学术发展潜力、科研技能、博士研究计划的预期成果等。后两块内容用英语进行。 j\wZjc-j
H0 Zo.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