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法哲学: n5#QQk2
1p$ *N
1.事实性与有效性:哈贝马斯法律哲学的基本问题初论 2D a0*xn{
96S$Y~G#&
2.自治性与合法性之间:沟通主义法律观论纲 #xfav19{.
,fhF-%Q!g
3.从代议民主到商议民主:哈贝马斯商议民主观研究 mM~&mAa+Z
A%X=yqY
4.哈特法律理论中的描述性方法 )3O#T$h
B)/c]"@89
5.法律理论中的实用主义的进路及其困境 #*%?]B=
Qp
A$='
6.庞德法律理论中的实用主义进路研究 1Y%lt5,*
8hYl73#
7.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研究 76]Z~^Y
!E|R3
eX_
8.在法律稳定性与变动性之间——以布莱克斯通的智性努力为视角 k2fJ
(N/-b
lto
9.一种向后看的法律观?——以布莱克斯通的《英国法释义》为问题化为中心 pju*i6z
4"\x#
10.布莱克斯通的权利理论研究 C(UWir3mW?
@4KKm@(p85
11.德沃金权利理论研究 _
nz
^+
12.德沃金平等理论研究 4E_u.tJ
13.德沃金法律解释理论研究 }@/Ox
14.德沃金法律原则问题研究 j'Q0
DF=GV
15.康德法律哲学研究 SL/'UoYm<
!VXy67
,L<x=Dg
二、法学基础理论 %%I:L~c
`Y+R9bd
16.法律的政治性研究 vbX.0f "n
6
8fnh'I!
17.从妇女权益保护法透视性别平等 &x=_n'
F >^KXq:Z
18.性别平等与法制建设 .:4*HB
v~W
;&{
19.为什么要宽容:宽容原则与现代法律 c<~DYe;;
YMy**
20.普遍刑法的理念基础 /?0|hi<_$
;8f)p9vE
21.法律之内的“死亡”概念 XD?]+
:7X{s4AU6
22.公共利益范畴研究 N})vrB;1
~p:hqi1+<+
23.善治及其路径选择 ~IP
ATG
MtgY `p
24.法律的性别分析 ;j[gE
*a0#PfS[
25.唐律中债的类型化分析 Sn
7h$
I>w|80%%
26.私契与市券关系辨 EZVgTySd
R#?atL$(
27.古中国契约观念——以唐、宋为中心 .QA1'_9
Eh|6{LDn!
28.古中国与古罗马契约观念比较研究 hOV5WO
\
,J<+Wxz
29.法律中的公共利益 M0e&GR8<z>
30.唐代判书研究 > PL}7f&:
|mdf u=
31.《龙筋凤髓判》中争讼解决方式的文化考察 n$h+_xN
%U.x9UL
32.《龙筋凤髓判》与《唐律疏议》比较研究 P1]F
0fR
+# !?+
'A
33. 从《龙筋凤髓判》看唐代的司法正义 %kH,Rl\g
zWhzU|=8
34.正当程序与法治 t-iQaobF
a^X% (@Sg
35.法治与民主:相关性的考察 k^B7M}
Gg:W%
36.法律的普遍性与个案正义 vDR>
Q&/K
LW/> %
37.对“有法不依”现象的法理学思考 B[f:T%
*$JS}Pax
38.对“以事实为依据”的法理学思考 p^p1{%=
%+;am Rb
bIk4?S
X)c0y3hk
三、部门法哲学 :Fh _Ya0
QYAt)Ik9q
39.行政主体多元化―――还权“社会” 83'rQDo)G
| OZ>5
40.公民权利的渗入以及行政权力的自我消解 EIg:@o&Jj
'k<~HQr
41.权利权力化——公民权利向行政权力的渗入 nA=E|$1
wNh\pWA
42.妥协还是对抗——公民权利在行政领域的新发展 :&RpB^]
-.Z;n1
'^
43.“钉子户”现象的法理思考 0Yr-Q;O<f
44.依法行政与和谐社会 F)S?>P&
45.税的法理分析 N'21I$ D
A{DE7gp!
46.现代企业的法律风险研究 ;M*
G
:ee'|c
47.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与反思 ~(^?M
id1gK(F8H
48.民事诉讼中弱势群体的法律救济研究 .bRDz:?j
N_VWA.JHt
49.诉权的法律救济 U{9yfy
gy5R"_ M U
50.惩罚、预防:破产人失权制度的法哲学分析 [>:9#n
In#m~nE[M
51.公司僵局诉讼途径选择理念研究——一种比较法的视角 j3/K;U/SGJ
:8lqo%5
52.行业协会自治与国家干预的正当性分析 =UZQ` {
Q\2~^w1V
53. 经济法治与政府角色定位的法哲学分析 K|rGJ
.;;:t0PB
54.论政府诚信与非强制行政 Pbakw81!~
9XN/
wp
55.权责一致视角下官员问责的理论依据与责任追究 mX@!O[f%9e
?T8^tGD[
56.论行政权对受教育权的保障 Q::_i"?c
$HFimU,V=0
57.资产证券化中信用问题研究 wv&%09U
C\1x3
58.资产证券化中投资人保护问题研究 5uL!Ae
%d#j%=
59.“王海现象”的法理学思考 dZ,~yV
[^\HP]*Q{
60.医患纠纷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I
8
R9^RG-x
61.公共卫生法视野中私权的保护与限制 =_vW7-H
x^6b$>1
62.物权法视野中的征收制度 ^eCMATE
]+@I]\S4
63.权利表见理论的法哲学分析 [Qn$i/`J
~)]R
*T0!q#R
kZ<"hsh,Y'
四、全球化问题 V})b.\"F
'\/|K
64.全球化时代中国法学的使命 &Q[|FO;[
DY8w\1g"
65.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的定位 "\l#q$1h
LAU\.d
66.人权规范的全球性认同 lD@`xq.M;
Vae=Yg=fw
67.全球化背景下人权与主权的辩证关系 3s$vaV~(a
ExZ|_7^<
68.全球化时代非政府组织内部规则研究 tY!GJusd
XywsjeI4
69.全球化下中国法学教育问题研究 o$KW*aDp
&W$s-qf".
@$!rgLyL[
J6RzN'j
五、权利哲学 3D2i32Y@!
W?R@ eq.9
70. 法理学视野下的人类基因权 U\x$@J
){$*<#&H
71. 人类基因与人权 _tR?WmNH=
v&8s>~i`K
72. 论基因隐私权与基因平等权
-wQ@z6R
U~q2j#pJ
73. 论基因权 ms`U,
BY`vs+]XY
74. 功利主义权利观研究 PHxNo)
kB-]SD#
75. 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关系论 OZ6:u^OS]
7&3
76.《物权法》中公私财产平等保护原则研究 *IWWD\U
6\vaR#
77. 动物权利初论 *~Sv\L
KuZZKh
78.住宅权保护的法理分析 !v<`^`x9I
usR+ZQaA
79.动物权利的证伪 <7_s'UAL!
2"IDz01ne
80.人权的特殊性 <HH\VG\H6
QzVo U |
81.权利滥用规治的法理研究 ;*njS
1@
aW_Pv~
82.论高等教育权力二元结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探讨 KpC!C9
Q#zU0K*^
83.新型权利:法理基础与制度保障 `APeS=<
&
!3`X Gg
84.私权利冲突问题研究 <RuLIu
.S*VYt%K7
85.私权利和公权力冲突问题研究 &[P(}??Y\
TgA>(HcO
86.权利相互性问题研究——以科斯定理为启示 /Xl(>^|&
8(g}/%1mt3
87.国家与产权维度下的权利与权力演化 c!N#nt_<
QYc/f"9
88.基本权利的界限研究 lC@wCgc
M)3'\x:
89.知情同意权研究 VUC_|=?dL
+]p/.-Uw
90.权力的法哲学分析 gO#%*
W
r4Xaa<
:9f 9Z7M
(t5vBUj
六、和谐社会建设 j\iNag(
(-xV
W#39
91.法学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理论担当 dF7`V J2
@H}{?-XyA
92.权利*法治*和谐 jT`u!CwdT
+mN8uU~(kx
93.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权利保护 +xQj-r)-
9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 |z
<?%49
95.“和谐”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Z9h)G|
96.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核心构成要素分析 3zv0Nwb,
,6ae='=d
97.权利保障与社会和谐 O"1HO[
Y.kc,~vYL
98.法律文化中的和谐观念 ,{_56j^d,
}!"Cvu
99.和谐社会中公民的法律角色 iLN O}EUL
^4xl4nbx
}{mS"
七、其他法学前沿问题 _-2;!L
#/
5Rp mR
100.南非的诊所式法律教育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n8JM
0 U-
/#S
H`ZK
101.人类基因的法理学思考 `l %,4qR
,;Uf>8~
102.生物科技对法学的挑战 \+&)9 !K
3GrIHiCr
103.人工智能与21世纪的法理学 M"-.D;sa1
104.社会风险的分配问题研究 3QF[@8EH{
-Ir>pY\!
105.民营化中的利益关系分析 m -0EcA/
rC_saHo>#R
106.民营化的界限研究 eU.C<Tv:8
h92KU
107.社会转型期法律的实效研究 4YoQ*NQw-
\GKR(~f
108.社会转型期的法的不确定性 N#@v`S
109.治理法治化视野下的非政府组织 8~T=p:z'
_xBh
Mu2f
110.ADR制度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4UK>Vzn
='@k>Ka+
111.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司法制度的影响 h"'}Z^
JIqg[Mao
112.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关系论 : %uaaFl
U* uMMb}$
113.社会转型时期法律哲学的政治担当 IkxoW:L
hegH^IN M
114.社会转型与法律发展 \j &&o
.~TI%
115.城乡平等的法理学分析 CrG!8}
P*OT&q
116.户口制度的法理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