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UID: 172305
精华:
0
发帖: 5
流量: 0 M
威望: 15 分
介绍博友: 0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 2016-10-07
最后登录: 2016-10-07
|
河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考博兽医免疫学模拟试题
兽医免疫学模拟试题 aZKXD! 4 /{X_
.fv<v 一、 填空题 H$tb;: 填空题 9j#@p M<(u A' 答案 #ElejQ|? 1.能够通过人和兔胎盘的免疫球蛋白是▁▁▁▁▁,在黏膜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免疫球蛋白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 ]XUSqai IgG,分泌型IgA,IgM t5)J;0/ A5XR3$5P 2.B细胞分化的终末效应细胞是▁▁▁▁▁,介导▁▁▁▁▁免疫;T细胞介导▁▁▁▁▁免疫,发挥作用的效应细胞是▁▁▁▁▁T细胞和▁▁▁▁▁T细胞。 @~o`#$*| 浆细胞,体液;细胞,杀伤性,迟发变态反应性
YqU/\f+ *#2Rvt*Ox 3.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是可发生▁▁▁▁▁。 $Ha%Gr 肿瘤 Ei~f`{i 4.半抗原只具有▁▁▁▁▁原性,不具有▁▁▁▁▁原性。 l~1AT% 反应,免疫 Y=Hz;Ni 5.免疫球蛋白分子中轻链的两型是▁▁▁▁▁和▁▁▁▁▁。 &+r4 κ,λ V`k8j-*s 6.能使补体灭活而不使抗体灭活的温度是▁▁作用▁▁分钟。 X/+OF'p
o 56oC,30 Ro r2qDF 7.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和▁▁▁。 1q]c7"
致敏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sKfXg`0 8. 免疫荧光技术中最常用到的荧光素是▁▁▁▁▁;免疫酶技术中最常用到的标记酶是▁▁▁▁▁。 p4>,Fwy2 异硫氰酸荧光素,辣根过氧化物酶 M !{'ED 9.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三大弱毒疫苗的是▁▁国科学家▁▁。 g:gB`8w? 法国,巴斯德 =!,Gst_ 10.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三大特点是▁▁▁、▁▁▁和▁▁▁。 h^M^7S 具有特异性、具有免疫记忆、具有一定的免疫期 cwynd=^nC 11. 抗原通过▁▁▁▁进入淋巴结,通过▁▁▁▁进入脾脏。 $(q8y/,R*- 淋巴液,血液 12.抗原递呈细胞主要包括▁▁▁▁细胞、▁▁▁▁细胞、▁▁▁▁细胞和▁▁▁▁细胞。 单核吞噬、树突状、朗格罕氏、B Y\?j0X; 13.补体▁▁▁▁成分的▁▁亚单位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 CV^c",b_ C1,C1q >o[|"oLO 14.外周免疫器官起源于胚胎晚期的▁▁▁▁,并▁▁▁▁存在,是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定居、增殖和对抗原刺激进行▁▁▁▁的场所,切除后一般不明显影响▁▁▁▁。 中胚层,终生,免疫应答,免疫功能 #@Y/{[s|@ 8D~x\!(p\ 15.补体的激活途径分为▁▁▁▁和▁▁▁▁。 b3U6;]|x 经典途径,旁路途径 m0( E kK 16.交叉反应的出现是由于▁▁▁▁的存在。 rsF:4G"% 共同抗原 R^P_{_I*" 17.弱毒活疫苗注入动物机体后,既可以诱导▁▁▁▁▁免疫应答,又可以诱导▁▁▁▁▁免疫应答。 gyus8#s T 体液,细胞 ixw(c&gL $a.u05 18.在本质上,任何一个完整抗原均可看成是▁▁▁▁▁与▁▁▁▁▁的复合物。 Alz~-hqQ 半抗原,载体 |E|6=%^ 19. 细菌抗原包括▁▁▁▁▁抗原、▁▁▁▁▁抗原、▁▁▁▁▁抗原和菌毛抗原等。 OE"<!oIs 菌体,荚膜,鞭毛 0Nr\2| R&So4},B 20.动物机体的外周免疫器官及淋巴组织是免疫应答产生的部位,其中▁▁▁▁和▁▁▁▁▁是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淋巴结,脾脏 lrys3 r!K|E95oj9 21.补体是存在于▁▁▁▁▁和▁▁▁▁▁中的一组不耐热的具有▁▁▁▁▁活性的球蛋白。 +hH}h?K
血液,组织液,酶 uO'/|[`8 - L
~
Uu^o 22.构成先天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包括▁▁▁▁▁、▁▁▁▁▁、▁▁▁▁▁、▁▁▁▁▁。
;CmOsA,1 屏障结构,组织和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NK细胞,吞噬细胞 0IzZKRw 23.参与免疫应答的核心细胞是▁▁▁▁▁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
Y'N'hRD T,B Z"tQpJg 24.抗原表位的大小主要受▁▁▁▁▁和▁▁▁▁▁所制约。 GqUSVQ u~'OcO 免疫活性细胞膜受体,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点 !F7: i 25.组织和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包括▁▁▁▁▁、▁▁▁▁▁、▁▁▁▁▁、乙型溶素、防御素等。 ~B_ D@gV| 补体,溶菌酶,干扰素 ;[Tyt[
detL jlE 26.猪的外周免疫器官包括▁▁▁▁▁、▁▁▁▁▁、▁▁▁▁▁、▁▁▁▁▁。 ( u f5\}x 淋巴结,脾脏,骨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27. 影响免疫血清学反应的外界因素包括▁▁▁▁▁、▁▁▁▁▁和▁▁▁▁▁。 \cZfg%PN 温度,酸碱度,电解质 0Hcbkep9D gpAHC 28.沉淀试验通常稀释▁▁▁▁▁▁,并以▁▁▁▁▁作为沉淀试验的效价。 抗原,抗原的稀释度 B||c(ue 'F5)ACA% 29.参与I型过敏反应的细胞有▁▁▁▁▁细胞和▁▁▁▁▁细胞。 %dmfBf Ev 肥大,嗜碱性粒 jG8;]XP N!m%~kS9k< 30.免疫球蛋白特殊的分子结构包括▁▁▁▁▁、▁▁▁▁▁、▁▁▁▁▁。 糖类,分泌成分,连接链 ORH93
` 31.细胞因子是由▁▁▁▁▁细胞和某些▁▁▁▁▁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分子。
g1qi\axm 免疫,非免疫,蛋白质多肽 Yy@g9mi W)-hU~^OM 32.免疫的基本功能是▁▁▁▁▁▁、▁▁▁▁▁▁和▁▁▁▁▁▁。 JZ K7uB,X
抵抗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监视 t w!.%_1^ 33.血清中Ig含量最高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是▁▁▁▁,在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产生最早的是▁▁▁▁,在局部粘膜免疫中起最主要作用的是▁▁▁▁▁▁。 M(5D'4. IgG,IgM,IgG,IgM,分泌型IgA。 T.@sq 34.免疫血清学反应除与抗原和抗体本身的性质、活性及浓度有关外,还受▁▁▁、▁▁、▁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k7T
alR 温度,酸碱度,离子浓度 <E}N=J'uJ rfTe 35.中和实验常用的两种方法是▁▁▁▁▁▁▁▁、▁▁▁▁▁▁▁▁。 {!t=n 终点法中和试验,空斑减少试验 P)IjL&[ 36.免疫分子包括▁▁▁▁、▁▁▁▁▁和▁▁▁▁▁▁。 STB-
guia5 抗体,补体,细胞因子 s3< F 37.补体的激活途径分为▁▁▁▁▁▁▁▁和▁▁▁▁▁▁。 ;+/NjC1 经典途径,旁路途径 >0V0i%inmF 38.免疫应答的特点为具有▁▁▁▁▁▁、▁▁▁▁▁▁和▁▁▁▁▁▁。 tgW kX 特异性,记忆性,具有一定的免疫期 N 8}lt 39.中枢免疫器官包括▁▁▁▁、▁▁▁▁和▁▁▁▁▁。 8[HZ@@ 胸腺,骨髓,腔上囊 p1^0{ILx 40. 疫苗生产中需要进行的常规检验包括▁▁▁▁▁▁▁▁、▁▁▁▁▁▁▁、▁▁▁▁▁▁▁▁和▁▁▁▁▁▁▁▁。 D1ZC&B_}- 物理性状检验,生化检验,安全性检验,效力检验 xgs@gw7!n0 41.免疫的基本特性是▁▁▁▁▁▁、▁▁▁▁▁▁和▁▁▁▁▁▁。 $WClpvVj 识别自身与非自身,特异性,免疫记忆 kjX7- ZPY 42.最早由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研制成功的三大弱毒疫苗是▁▁▁▁▁▁、▁▁▁▁▁和▁▁▁▁▁▁▁▁▁▁。 +"Ub/[J{G1 禽霍乱弱毒疫苗,炭疽弱毒疫苗,狂犬病弱毒疫苗 1M/$<
kQ-N 43.根据细菌各部分构造和组成成分的不同,可将细菌抗原分为▁▁▁▁▁▁、▁▁▁和▁▁▁▁▁▁。 sMX$Q45e 菌体抗原,鞭毛抗原,荚膜抗原,菌毛抗原 DO%Pwfkd 44.连接链是免疫球蛋白▁▁▁▁▁▁和▁▁▁▁▁▁特有的分子结构。 ?OO%5PSe n IgM,分泌型IgA <S{7Ro jYk5~<\k 45.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需要用到的细胞有▁▁▁▁▁▁、▁▁▁▁▁▁和▁▁▁▁▁▁▁▁。 XLocg 骨髓瘤细胞,免疫B细胞,饲养细胞 R9r)C{63S& 46.▁▁▁介导体液免疫反应,▁▁▁介导细胞免疫反应。 gi 5XP]z B细胞,T细胞。 `fMpV8vv 47.CD4+T淋巴细胞按功能不同可分为▁▁▁▁▁▁▁▁、▁▁▁▁▁▁▁▁▁和▁▁▁▁▁▁▁▁▁▁▁▁▁三个细胞亚群。 sL8>GtVo 辅助性T细胞(TH),诱导性T细胞(TI),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TD) +
"zYn!0 48.凝集试验通常稀释▁▁▁▁▁▁,并以▁▁▁▁▁▁▁▁▁▁作为凝集试验的效价。 ?cJA^W 抗体,抗体的稀释度 S2bexbp0o 49.人工被动免疫的效应物包括▁▁▁▁▁▁▁▁、▁▁▁▁▁▁▁和▁▁▁▁▁▁▁▁▁▁▁。 /]g>#J%b 免疫血清,精制免疫球蛋白,高免卵黄液 n5\}KZh D=JlA~tS> 二、 单项选择题 UtPwWB_YV 单项选择题 jVs(x
?F25D2[( 答案 I[%M!_+ 1.下列哪一个是中枢淋巴器官( ) A.扁桃体 B.法氏囊 YLE/w @* C.哈德氏腺 D.脾脏 Z]7tjRvq) B r\B"?oqC 2.下列哪一种物质既有非特异性免疫作用也参与特异免疫反应 eq{
[?/ A.IgG B.I型干扰素 C.补体 D.溶酶体酶 Gg}t-_M C sN=KR qe 3.被动免疫是( ) T"IW Jpc A.由疫苗接种诱发德获得性保护作用 yj'Cy8 B.由于IgE穿透胎盘引起的免疫 my]P_mE C.记忆细胞发挥的作用 =^#0.
D.幼畜从母体获得的抗体产生的免疫作用 |Cu1uwy D yZ ?$8r 4.下述哪个器官或细胞可对抗原识别与应答( ) g4i #1V= A.脑 B.浆细胞 DVbYShB C.脾脏和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 D.脾脏和淋巴结中的B细胞 T:Bzz)2/ D L-j/R1fTvl 5.下列哪一种物质一般不能引起免疫应答( )
\_?yzgf A.多肽 B.多糖 C.类脂 D.核酸 \Ec
X!aC C !eV^Ah>PZ 6.下列哪一项不能增强物质的免疫原性?( ) KLON; A.皮内注射 B.高速离心除去沉淀物 <Nvlk\LQ C.注射抗原-佐剂乳剂 \G]K,TG D.将种属发生较远的抗原注射到免疫的动物 =Z^un&' B n&(3
o6i' 7.抗体中与抗原结合有关的部位是( ) $tEdBnf^ca A.重链的V区 B.轻链的V区 dP?nP(l C.重链和轻链的V区 D.重链和轻链的C区 ?U
=mcdqd C -?[O"D"c 8.间接ELISA所用的酶标记物是( ) 6Q?BwD+> A.酶标记抗体 B.酶标记抗原 m9 ^m C.酶标记抗补体抗体 D.酶标记抗免疫球蛋白抗体 Oib[\O7[z D er#8D6* 9.慢性寄生虫感染时动物机体哪类免疫球蛋白升高得显著? C3]\$ A.IgE B.IgD C.IgA D.IgG Pv^(Q] A ]6jHIk| 10.补体参与下列哪种反应?( ) ,G/\@x% A.凝集反应B.中和反应C.ADCC反应 D.细胞溶解反应 ~GAlNIv] D 0~Um^q*'3 11.除B细胞和Th细胞外,与抗体产生有关的细胞还有( ) >fW+AEt\JB A.嗜酸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巨噬细胞D.肥大细胞 (7M^-_q]D C C3&17O6 12.可以引起III型过敏反应的物质是( ) NEjPU#@c A.IgE类免疫球蛋白B.中等大小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Ry3+/] C.小分子药物半抗原 D.异种血清 7qCJ]%
)b6 B LsuAOB 8 13.弱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相比,明显的优点是( ) lCM6T;2ID A.可引发动物机体全面的免疫应答 B.安全可靠 M!;`(_2 C.研制快速 D.运输方便 U>e3_td3, A 0IoXDx 14.抗体破坏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是( ) jx^|2 A.直接中和胞内的病毒颗粒 B.诱导干扰素的释放 <Tj"GVZAEO C.阻止病毒的脱壳 Dme(Knly D.与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病毒相关抗原决定簇结合并激活补体
z*??YUT\M D S!`4Bl 15.病愈后获得的对这种病的抵抗力为( ) g=8|z#S A.人工被动免疫 B.天然主动免疫 l%-67( C.人工主动免疫 D.天然被动免疫 MEdIw#P.}{ B
[%gK^Zt 16.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 A.IgE B.IgD C.IgM D.IgG >/*?4 D ECmHy@( 17.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 ) wiK@o$S- A.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B.抗原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 ihpz}g C.抗原的物理性状 D.抗原的种类 #z-iL!? B `Yo-5h 18.IgG分子中能与巨噬细胞上FC受体结合的功能区是( ) Ee$"O6*! A.CH1 B.CH2 C.CH3 D.CL 886 (' C D@sx`H( 19.将外毒素转变为类毒素( ) !}Woo$#ND A.可增强毒素的免疫原性 B.可降低毒素的免疫原性 R:pBbA7E C.可改变毒素的特异性 D.可脱去毒素的毒性
1?e>x91 D E,ZB;
20.下列哪一种免疫作用在无抗体时仍可发生?( ) _!$Up A.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B.病毒中和作用 WacU@L $A C.毒素中和作用 D.ADCC作用 QYf/tQg$ *`S)@'@:( A @gu77^=' 21.下列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弱的是( ) 1O'* X A.多糖B.多肽C.血浆D.类脂
1"4nmw} D "t%1@b*u 22.关于TD抗原的正确描述是( ) \^;|S A.是指在胸腺中加工处理的抗原 ^ T:qT*v B.可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 C9z~)aL
}7 C.既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又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jV|$?
Rcl% D.不能诱导产生免疫记忆 sJHy=z0m C gqJEJ~ 23.桥梁凝集反应可用来检测( ) tsSS31cv A.完全抗原B.半抗原C.完全抗体 D.不完全抗体 .1[2 CjQ D Fgc:6<MGM 24.下列抗原中属于隐蔽抗原的是( ) Q
2SSJ A.眼晶状体蛋白 B.抗核抗体 G|6 |; C.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D.自身变性的IgG (&Tb,H)= A xJH9qc ME 25.最早用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 WT ~dA95 A.英国B.中国C.美国 D.土耳其 +k(3+b$S- B eM1;Nl 26.关于佐剂,错误的叙述是( ) pD}VB6= A.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B.可延长抗原在体内的存留时间 ubN"(F:!-S C.可改变抗体产生的类型 D.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M:1F@\< A n.8A
Ka6 27.属于III型过敏反应的疾病是( ) VqO<+~M,E A.花粉症B.新生儿溶血C.变态反应鼻炎D.血清病 }2!5#/^~ D xO9]yULgu 28.灭活疫苗与弱毒活疫苗相比,明显的缺点是( ) O"s`-OM;n A.运输方便 B.安全可靠 aa YQ< C.研制快速 D.不能引发动物机体全面的免疫应答 eS@!\Hx D ^p- e 29.免疫防御功能过强时易发生( ) ,w/mk$v A.自身免疫病B.免疫缺陷C.超敏反应D.肿瘤 5N3!!FFE C ,,H$>r_; 30.接种疫苗获得的对某种疾病的抵抗力为( ) 8.3_Wb(c A.人工被动免疫 B.天然主动免疫 ?o(X0 C.人工主动免疫 D.天然被动免疫 a^}P_hg}- C C=_-p"O# 31.分子量最大的Ig是( ) A.IgE B.IgD C.IgM D.IgG \`%Y-!H+v C d
@kLLDP 32.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三大弱毒疫苗的科学家巴斯德是 Lv5
==w} A.法国人B.德国人C.美国人D.英国人 VU0tyj$ A U#]eN[ 33.下列细胞中能与IgG的FC片段结合的有( ) $Ex 9 A.红细胞 B.树突状细胞 C.NK细胞 D.中性粒细胞 Ho._&az9cT C s$\8)V52 34.可直接给动物注射来预防毒素中毒的物质是( ) [.Wt,zrE A.内毒素 B.外毒素 C.抗毒素 D.类毒素 \NQ)Po@z D \/4%[Q2QDm 35.禽类特有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 ZO0]+Ko A.骨髓 B.腔上囊 C.胸腺 D.脾脏 |tJ%:`DGw B #|_UA}Y 36.下列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 ) N[bf.5T A.糖类 B.蛋白质 C.核酸 D.类脂 t-x"( B &?Z)V-1H 37.新生畜溶血性贫血属于( ) _5S$mc8K0 A.I型变态反应 B.II型变态反应 jhbH6=f4]^ C.III型变态反应 D.IV型变态反应 8*PAgPj a B N u2]~W& 38.平板凝集反应可用来检测( ) yGG\[I;7 A.颗粒性抗原 B.可溶性抗原 C.超抗原 D.半抗原 -+_aL
4. A Y6%OV?}v! 3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免疫分子的是( ) A-Pwi.$ A.抗体 B.补体 C.细胞因子 D.溶菌酶 sr@XumT D xA'#JN<* 40.给鸡接种禽流感疫苗预防禽流感的方法属于( ) I_I;.Ik A.人工主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eFnmvs: C.天然主动免疫 D.天然被动免疫 14YV#o: A *]{I\rX 41.唯一能通过人和兔胎盘的Ig是( ) A.IgE B.IgD C.IgM D.IgG `"mK\M D L=wFo^N 42.英国乡村医生琴纳最早开创了用牛痘疫苗预防( )的免疫接种方法 ?!j/wV_H A.狂犬病 B.天花 C.炭疽 D.霍乱 C{,] 1X6g B fvMhq:Bu 43.补体能够结合( ) I"<.
h' A.游离抗原 B.游离抗体 t}+c/ C%b= C.抗原抗体复合物 D.多个抗体的复合物 ;~$ $WU C :p)9Heu
44.下列物质中没有免疫原性的是( ) pz}hh^]t A.青霉素 B.毒素 C.细菌 D.病毒 )mVYqlU" A -vfu0XI~ 45.关于细胞因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EkGG
. A.一种细胞因子可由不同类型细胞产生 [\n.[4gq" B.细胞因子具有激素样活性作用 a(T4WDl^ C.细胞因子的作用专一型很强 V*uu:
D.多数细胞因子以自分泌和旁分泌形式发挥效应 [y;ZbfMP|o C O|zmDp8a+ 46.有可能引起免疫失败的因素是( ) -+@~*$
d A.畜舍消毒后马上进行灭活疫苗的免疫 FGhrf B.长途运输后马上进行灭活疫苗的免疫 Nh/ArugP5P C.监测母源抗体后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灭活疫苗的免疫 BW=6gZ_ D.清晨进行灭活疫苗的免疫 9sU,.T B &-Er n/[ 47.临床上常见青霉素过敏反应属于( ) 2czL 1Ci A.I型变态反应B.II型变态反应 Bin&:%|9? C.III型变态反应D.IV型变态反应 ~M1%,] A a3IB, dr5P 48.能够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位的检测方法是( ) 3edK$B51; A.凝集试验B.沉淀试验C.中和试验D.免疫组化试验 W?Abx D 8^i,M^f^{ 49.属于细胞免疫检测技术的实验方法是( ) R!xc$`N A.抗原制备B.抗体纯化 ]r5Xp#q2 C.淋巴细胞计数与分类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A~SSu.L@ C q`zR 6 50.给易感鸡紧急注射高免卵黄液的方法属于( ) $&
gidz/w A.人工主动免疫B.人工被动免疫 w*@Z-'(j C.天然主动免疫D.天然被动免疫 sJ()ItU5i B OZ9j3Q;a$ 51.不能用来检测可溶性抗原的试验是( ) s5#g[}dj A.直接凝集试验B.间接凝集试验 :\We =oX C.协同凝集试验D.琼脂免疫扩散试验 (XWs4R.mkb A dU n#'<g5 52.接种牛痘疫苗后可产生对天花的抵抗性,这反映了( ) -8e tH& A.抗原的特异性B.抗原的交叉反应 #R|4(Hl
L C.先天免疫D.主动保护 K2v)"|T) B hUc|X
m 53.抗体与补体结合的部位是( ) v9kzMxs, A.重链和轻链的C区B.重链和轻链的V区 +O6@)?pI C.轻链的V区D.重链的C区 'iK*#b8l D "$9ZkADO 5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直接法所用的酶标记物是( ) ZH:X4! A.酶标记抗体 B.酶标记抗原 -7Wmq[L/ C.酶标记抗免疫球蛋白抗体D.酶标记抗补体抗体 5J3kQ;5Q? A $nWmoe) 55.外源性抗原在抗原递呈细胞内消化降解的部位是( ) [r'M_foga* A.蛋白酶体B.吞噬溶酶体C.内质网D.高尔基体 ,oe4*b}O=. B 9rz "@LM 56.抗原物质经下列哪一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免疫效果最好( ) gUQCKNw A.口服B.皮内注射C.静脉注射D.肌肉注射 )I_I?e B @,.H)\a4 57.禽类新生期切除胸腺的后果是( ) ['<rfK 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m5ZZG#R` B.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缺陷 7ac3N C.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 @"0qS:s]X D.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缺陷 LA5rr}<K B I+SL0 58.用高免卵黄液进行注射的方法是( ) 4B]a8 A.人工主动免疫B.人工被动免疫 3ji#"cX C.天然主动免疫D.天然被动免疫 !)]3@$# B HIAd"}^ 59.复合半抗原具有下列哪种特性?( ) k:.c(_2M A.既有反应原性,也有免疫原性 (;3jmdJhK B.只有免疫原性,没有反应原性 2o;M:+KQ) C.只有反应原性,没有免疫原性 XDF",N) D.既无反应原性,也无免疫原性 +Xk!)Ge5E* C OZ&aTm : 60.分泌成分链是下列哪种免疫球蛋白所具有的特殊分子结构?( ) t Ks0]8tc A.IgG B.分泌型IgA C.血清型IgA D.IgE s_N!6$tS B ,MJZ*"V/3 61.与活疫苗相比,灭活疫苗具有下列哪种特性?( ) 5+r#]^eQY- A.使用安全B.接种次数少 |bh:x{h C.激发机体产生较为全面的免疫应答 _)Ms9RN D.一般不影响动物产品的品质 :?TV6M A FP$]D~DMo 62.IgE分子与肥大细胞膜上受体结合的部位是( ) In
r%4&!e A.CH2功能区B.CH3功能区C.Fab段D.Fc段 Z.<B>MD8^ D Q.
>"@c[ 63.下列对TC细胞特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s`{O
- A.只能接受MHC II类分子递呈的抗原肽段 V2*b f`/V B.对靶细胞造成不可逆性损伤 8LL);"$ C.杀伤作用具有记忆性和高度特异性 cg4,PI%hz D.可以释放穿孔素 vgV0a{u" A )}R0'QGd 64.下列对生物技术疫苗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4 ClW*l A.注入动物机体后只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 q7;)&_' B.注入动物机体后只能诱导体液免疫应答 c{[d@jtO C.注入动物机体后既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又可以诱导体液免疫应答应 Cpr}*A
D.注入动物机体后不能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只能提供被动保护 =3@^TW(j C yF*JzE 7, 65.常用于半抗原定量的ELISA反应是( ) Z^sO`C A.直接法B.间接法C.竞争法D.双抗体夹心法 q>Y_I<;'g C *I~F7Z]| 66.琼脂扩散反应属于( ) Qtk'^Fc A.直接凝集反应B.间接凝集反应 >0> M@s C.沉淀反应D.标记抗体反应 DQ,Q yV C }MoCUN)I 67.炭疽皮张检验常用的方法是( ) "k+QDQ3= A.絮状沉淀试验 B.环状沉淀试验 %
R'eV< C.对流免疫电泳试验 D.中和试验 $T1c{T6n} B v^e[`]u( 68.下列关于T淋巴细胞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U-k6ZV3&8 A.是一种免疫活性细胞 Dj[D|%9a B.根据表面标志的不同可分为不同亚群 <)M?qkjb C.来源于骨髓多能干细胞 4kx#=MLt D.在电镜下观察可见其表面较为粗糙,有较多绒毛突起 Bq'hk<ns[ D Rq;R{a 69.早期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发生于感染后( ) F
C(m)S2 A.0~4小时之内 B.4~24小时之内 BV<LIrAS C.4~96小时之内 D.24~96小时之内 m'%F,c) C hj-M
#a 70.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 ) 7bTs+C_;7 A.免疫调节作用B.刺激造血功能 $?0<rvGJ C.介导炎症反应D.免疫黏附作用 8R)*8bb D
!Qn:PSk 71.目前公认的抗体产生的学说是( ) gbo{Zgf< A.自然选择学说B.诱导学说C.侧链学说D.克隆选择学说 w^dB1Y7c(W D P4s:wuJ^ 72.类毒素属于( ) puDy&T A.内源性抗原B.外源性抗原C.自身抗原D.异嗜性抗原 BHa!jw_~o B W/fM0=! 73.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 8^+Qn/b_% A.高度同质性B.高度异质性C.稳定性较好 ([s2F%S`@ D.适用于大多数血清学试验 ,VbP$1t A ytHa[U 74.禽类特有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 V[CS{Hy' A.骨髓B.胸腺C.腔上囊D.脾脏 1Hzj-u&N/ C g
(|p/%H 75.内源性抗原在抗原递呈细胞内消化降解的部位是( ) }KJ/WyYW A.蛋白酶体B.内体溶酶体C.内质网D.高尔基体 )R,*>-OPJL A !Il<'+ ^ 76.胸腺依赖性抗原是指( ) gr yC# A.在胸腺中产生的抗原 v;irk<5 B.能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抗原 1NA>W C.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记忆细胞的抗原 -SZ^;t D.只有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抗原 0lY.z$V D 9tqX77UK 77.与载体蛋白偶联后可获得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 cl)%qIXj}H A.脂多糖B.小分子化学药物C.佐剂D.类毒素 x>7}>Y*( B nQb{/ TqC' 78.免疫学中的非己物质不包括( ) rWAJL9M A.异种物质B.同种异体物质 xLX:>64'o> C.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 E*i <P D.胚胎期免疫细胞接触过的自身物质 ?HAWw'QW D d 6j'[ 79.细胞因子不包括( ) z'XFwk A.干扰素B.白细胞介素C.过敏毒素D.肿瘤坏死因子 Gd%KBb C
UcKpid 80.没有抗原递呈作用的细胞是( ) ;WWUxrWif A.中性粒细胞B.树突状细胞 C.B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 L1
O\PEeT A ZQZ>{K 81.可定量测定抗体效价的方法是( ) BMgiXdv.B A.玻片凝集试验B.对流免疫电泳试验 uR"(0_ C.环状沉淀试验D.间接ELISA试验 wRCGf
ILw D T&j_7Q\;vI 82.在补体的经典激活过程中,不被裂解的补体组分是( ) Kp!sn,: A.C1 B.C2 C.C3 D.C4 .r[kNh@
b% A vdyLwBz: 83.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主要分泌( ) tl !o;`W A.IgG类抗体 B.IgA类抗体 C.IgM类抗体 D.IgE类抗体 tH`!? B :U$<h 84.下列变态反应中由细胞介导的是( ) 3){ /u$iH. A.I型变态反应 B.II型变态反应 7`9J.L&,; C.III型变态反应D.IV型变态反应 0R z'#O32V D /J")S?. [u 85.免疫应答的过程应不包括( ) URz$hcI8 A.抗原递呈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传递 D~P I_*h. B.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ROw9l!YF C.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 D.效应细胞产生效应分子 ts
af|xe C QVA)&k'T, 86.关于免疫记忆细胞的错误理解是( ) h&|q>M3 A.已接受抗原刺激 B.仅限于B细胞 ?`#)JG,A7 C.可生存数月至数年D.再次遇到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和分化 @8a1a3_F B z~i=\/~tZ 87.防止对某种食物再次过敏的最好方法是( ) !$ItBn/_ A.脱敏 B.吃这种食物后立即服用抗组织胺 ?=}~]A5N C.避免吃这种食物 D.只吃很好烹饪后的这种食物 G$kspN*"A C 5v<X-8" 88.下列哪种物质一般不能引起免疫应答( ) c'ExZ)RJ A.多糖 B.蛋白质 C.类脂 D.核酸 U>PF#@ C/ C 1#9qP~#]'{ 89.由自然弱毒株或人工致弱的毒株制备的疫苗属于( ) HIM>%
A.灭活疫苗B.弱毒活疫苗C.亚单位疫苗D.生物技术疫苗 !|}(tqt BiI?eT+ $Pv;>fHu WtlPgT;wE vl+vzAd B Q%:#xG5AmE 90.抗体破坏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是( ) DWT4D)C,U A.直接中和细胞内的病毒颗粒 B.阻止病毒的脱壳 =gL~E9\ C.诱导干扰素的释放 yf5X=f.%@ D.与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病毒相关抗原表位结合并激活补体 N4y$$.uv2 D )xtDiDB ,QW>M$g{ 三、 多项选择题 Ck< |